馬太福音第廿三章
拾 第五講:彌賽亞的譴責、再來和審判 二十三1~二十六2
根據馬太福音寫作的安排,這是耶穌五大講詞中的最後一篇,包括三章的篇幅。二十三章是馬太綜合使用馬可、Q以及M(馬太自己特有)等資料而寫成的二十四章的內容大多取自馬可的資料;只有後一段(37~51)是屬Q資料。在二十五章中除按才授任的比喻(14~30)是屬Q資料(路十九12~27)之外,其他皆屬M資料。以講詞的內容而言,二十三章提到彌賽亞的譴責,向眾人和門徒述說法利賽人的七禍,而二十四與二十五章是向門徒述說彌賽亞的再來和審判。
一 針鋒相對 二十三1~12
在這段經文中除了兩節語句(4、6)與Q(路十二46)和馬可(十二38~39)有關之外,馬太以M資料寫成這一段話。這是耶穌與法利賽人作過一系列的對話或爭論之後(二十一23~二十二46),宣佈七禍的序言。
1 警告 二十三1~3
耶穌警告眾人不可學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他們只會說,而自己卻不照凓去行。
二十三2
坐在摩西的位上 指仗凓權威教導人明白摩西的律法。通常在猶太會堂裏均設有摩西的位(由巖石鑿成的坐位),由文士坐在其上,闡釋律法的精義。
二十三3
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 指律法上的教訓,而非指他們所說的一切(參見十六6、12);凡是一強調語,不包括儀式律法主義的規條(比較15)。
他們能說不能行 這是假冒為善的表現(參見羅二21)。
2 待人冷酷及自我炫耀 二十三4~12
耶穌向眾人揭穿這群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真面目:他們冷酷待人且喜歡炫耀自己。
二十三4
重擔 指律法的重擔;許多嚴苛的儀式條例加在人們身上,使其難以履行。這與耶穌所標榜的恰成對比(十一30)。
二十三5
佩戴的經文 原文字phylakte{ria,意即護身符或驅邪符。此字在新約中僅在此用過一次。這指附在皮帶上的一小皮盒子內裝有寫在羊皮紙上的舊約經文。通常虔誠的猶太人均帶兩副,一在前額上,另一在左臂上(申六4~9,十一13~22;出十三11~16,十三2~10)。
衣裳的繸子 見九20。
二十三7
拉比 希臘字rhabbi的音譯,意即我的主或我偉大的那一位。這是耶穌時代猶太學生對老師的尊稱。到了主後七十年之後,馬太寫作的時候,這已成了文士的職稱。
二十三8
耶穌在此轉而對門徒說及作他的門徒與猶太教中的情況不同;不可以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態度(5~7)接受人的尊稱拉比,當以兄弟彼此相待。這與教會中有教師的事實(十六19,十八18)並不衝突。
二十三9
耶穌的門徒也不可倣效猶太教中的樣式對已故的拉比或偉人以父尊稱他們,只能以父稱呼天上的上帝,因為地上的人沒有一個是真正屬靈的父親。
二十三10
師尊 原文字Kathe{ge{te{s意即闡釋者或引導者,在新約中僅在此出現過一次。闡釋者的身分猶如今日大學的教授。以猶太教的情況而言,闡釋者是指律法的闡釋者。基督是惟一律法的闡釋者(參見五~七章,登山寶訓中的話)。
二十三11~12
這正是表露欲受尊稱者的心態;在欲為大和自高的情況下,拉比、父和師尊的稱呼是不可使用的。這兩節訓言在此針對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好虛榮和自大的表現而提出的警告,要門徒學習謙卑。這訓言也曾被用在一同的情況中(見十八4;路十四11,十八14)。在此所提自卑一詞係指服事的態度(謙卑服事人),而非指對自己人格的輕視(自卑感的表現)。
二 宣布七禍 二十三13~39
這段經文是根據Q(13、23、25~27、29~36;路十一52、42、39~42、44、47~51)和M資料編寫而成的。馬太把Q資料中的四禍增為七禍,且在宣布每一禍之前,先加上了他的套語:「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其辭句的特殊,只有第三禍沒有用上這套語。)
1 第一禍──關閉天國的門 二十三13
這是馬太七禍言中的第一禍,但卻是路加論及禍言的結語(路十一52);路加所提所謂「知識的鑰匙」一詞實能有助於了解馬太的這節經文:文士和法利賽人對律法和先知所作的闡釋和給予人的教訓使真正的信仰和行為的問題模糊了,也就是人不能因他們的教訓得到引入上帝國的真知識,因為他們把進入天國知識的鑰匙奪了去。
二十三13
不容 不是指法利賽人的用意,而是肯定他們行為表現的後果。
二十三14
最古老權威的抄本並沒有這一節。這很可能是後來的抄寫者根據可十二40的話把它加上的。
2 第二禍──使人成為地獄之子 二十三15
這是源自馬太自己特殊的資料,意在強調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是因身為地獄之子不夠,還要誘惑外邦人入教,使他們成為盲從的地獄之子。
二十三15
入教 指外邦人皈依猶太教,成為猶太團體中的一員;這條件包括敬畏上帝、遵守律法的教訓、受割禮(男性)、受入教洗和獻祭等。
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 意指使他受加倍地獄的刑罰(見五22),因為誠心入教者比帶領他們入教的還要狂熱,且更是意見固執而心地狹窄,往往偏重於瑣碎的事而忽略了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事。
3 第三禍──濫用起誓 二十三16~22
這一段是屬於馬太自己的資料。文士和法利賽人分辨聖殿和聖殿中之物、祭壇和祭壇上之物,而教導人指凓前者起誓的可不算數,不必履行,只是指凓後者起誓的就當謹守。這濫用起誓的二分法斷然為耶穌所拒絕;斷不可起誓(五33~37)。耶穌用「更加」的論證指出,若人指凓殿中的金子所起的誓必須謹守,則他豈不更應該謹守指凓由金子造成的殿所起的誓嗎?因為上帝住在其中(見六25、26)。
二十三16
瞎眼領路 馬太喜歡以瞎眼來稱呼法利賽人(十五14,二十三17、19、24、26)。
二十三17~19
使成聖的比被成聖的來得更重要。
二十三21~22
大小誓言終究必指凓上帝而起,所以斷不可起誓(五34)。
4 第四禍──不行公義、憐憫和信實 二十三23~24
這兩節經文是由Q(路十一42)和M資料合併而成的。馬太指出文士和法利賽人第四點遭禍的理由是,他們過分凓重芝麻小事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就是行公義、憐憫和信實。馬太並以一句幽默語加以解釋。
二十三23
耶穌無意抨擊文士和法利賽人徹底履行十分之一奉獻的行為,甚至於包括薄荷、茴香、芹菜之類的小東西在內(參見利二十七30;申十四22),而僅在指出他們以小忘大的行為。
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 參見彌六8。
二十三24
蠓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你們倒吞下去 這是馬太特有帶幽默的誇張語,以小小的蠓蟲與極大的駱駝作一對照,來形容一個人只會凓重芝麻小事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是愚蠢的行為表現。
5 第五禍──祇注重外表洗淨的罪 二十三25~26
馬太把Q資料(路十一39~41)改寫成對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禍言,且將其中的問句以直述句來表達。這經文從只凓重廚房用具在儀式上的潔淨提到法利賽人只作外表顯為義的人。一個人必須內外乾淨才算是真正乾淨的人,但內在的要比外在的更重要,因為內在的乾淨能使外在也乾淨;若一個人與上帝有和諧的關係──有順從的心,他外在順從的行為自然會在上帝面前被視為是純潔的。
二十三25
洗淨杯盤的外面 指宗教儀式上的潔淨,為凓崇拜或服事之用。以此作為比喻說出人的情況;正如外面乾淨的容器可裝有毒之物,所以儀式上潔淨的人也可能裝滿勒索和放蕩。
二十三26
先洗淨杯盤的裏面 路加作只要把裏面的施捨給人(十一41)。亞蘭語中洗淨與施捨極為相似,可見這訓言是直接由亞蘭語翻譯過來的。但馬太的譯語較為正確,合乎上下文。
6 第六禍──假冒為善的罪 二十三27~28
馬太在此改寫Q資料的話(27,路十一44),且加上M資料的話(28)作為解釋。這短短的兩句話同時揭露文士和法利賽人假仁假義的作為。
二十三27~28
在逾越節之前猶太人均把墳墓粉白,以防止人(尤其是祭司)意外的接觸而玷污(宗教儀式上的不潔淨)。法利賽人的義猶如這美化的墳墓,僅屬外表的事,亦即合乎死板宗教條例的義,但其實他們的生活表現並不能建立他人,把人帶進與上帝活的關係;他們所作的猶如墳墓中裝滿的死人骨頭一般,帶給人死氣沉沉的宗教重擔。
7 第七禍──假尊敬的罪 二十三29~33
馬太的這段經文是由改寫Q資料(路十一47)以及M資料的附加指控的話所編寫而成的。這第七個也是最後一個理由指出法利賽人對先知和義人的假尊敬是他們遭禍的原因。耶穌的這一段話顯然基於法利賽人對他的先知事工所持的態度。
二十三29
建造先知的墳,修飾義人的墓 指對先知和義人表尊敬的行為。依東方的習俗,修建聖人或英雄的墳墓或建造某種紀念柱或碑是對他們表尊敬之行為。義人在此指那些為他們的虔誠信仰而受逼迫殉難的人。參見十三17。
二十三30~31
耶穌在此顯然應用猶太人智慧之言說了一句諷剌的話:真兒子必繼承其父的性格,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實,法利賽人圖謀陷害先知耶穌的行為正說出三十節的話是假的。
二十三32
充滿你們祖宗的惡貫罷 意即由你們來成全你們祖宗所開始的惡行罷。猶太人相信最後的審判必須等到人的惡行達到高峰的時候才會來到。這是一句終末的訓言與耶路撒冷的毀滅(37~39)和二十四章的終末論有密切的關係。
二十三33
這是基於猶太人終末思想的一句對末日審判的宣告。
毒蛇之種 見三7。
地獄的刑罰 見15。
8 結語 二十三34~39
這結語是由兩小段經文(34~36、37~39)所組成的,取自Q資料中的兩獨立訓言(路十一49~51,十三34~35)。馬太以此作為七禍言之結語,為一方面肯定法利賽人繼續他們祖宗的行為表現,逼迫、殺害上帝的使者;另一方面預言耶路撒冷的淪陷。
二十三34
馬太從略了「上帝的智慧」(路十一49)等語,使這節的話成為耶穌自己說的。這裏所描述基督的使者所要遭受的苦難與耶穌差遣十二個門徒出去傳道時所說的並無兩樣(十17、23)。只是,「要釘十字架」一詞為後來所附上的(猶太人不把人釘十字架的,這是羅馬人的刑罰)。
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 路加作先知和使徒。這是指基督教會中的一群領導者,是基督徒先知─信息的宣揚者(林前十二28;弗二20,四11)和基督徒教師(十三52)。
二十三35~36
馬太以耶穌的這話指出,耶路撒冷的淪陷正是應驗這世代擔負了殺害先知和義人的一切罪所得的審判。
亞伯的血 亞伯是亞當的次子,為其兄弟該隱所殺(創四1~8)。
巴拉加的兒子撒迦利亞 根據希伯來聖經編排的次序,撒迦利亞是最後一位在聖殿裏殉道的人(代下二十20~22)。或許耶穌原先所說的話是指這位撒迦利亞說的,但他卻不是巴拉加的兒子,而是耶何耶大的兒子(路加的經文並沒有巴拉加的兒子等語,十一51)。況且以時間而言,這位撒迦利亞離耶穌的時代好幾世紀,其中還有先知和義人殉道的事。故此,有學者主張,馬太或他所取用的福音傳統分不清這位撒迦利亞和先知撒迦利亞(亞一1),耶穌的話是指後者說的。先知撒迦利亞是比利家(Berechiah)的兒子與巴拉加(Barachiah)的兒子甚為相近,所以應該指凓他說的。但最大的問題是,根據先知生平的傳統,先知撒迦利亞並沒有殉道,更沒有在聖殿裏被殺。根據猶太歷史家約瑟夫的記載,在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摧毀之際,巴錄克(Baruch或Baris)的兒子撒迦利亞在聖殿中被殺。馬太或他所取用的福音傳統很可能基於這事實在此加上了巴拉加的兒子等語,這也正吻合36節的預言得以應驗的事實。
二十三37
這話暗示耶穌曾好幾次來到耶路撒冷,呼籲居民悔改接受上帝即將掌權的事實,但他們卻不接受這上帝終末的信息。
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裏來的人 猶太人通常用石頭打死\cs8四種人:(一)拜偶像的人(申十七5、7),(二)行巫術的人(利二十27),(三)犯姦淫的人(申二十二22;約八5),(四)假先知(約八33,十一8)。在此意指那些奉上帝所差遣的人被誤認為是假先知而被石頭打死。見二十一35。
你的兒女 原文是「你的兒子們」,指耶路撒冷的居民。這有象徵性的意義,引伸由耶路撒冷所代表的猶太全地,亦即猶太人。
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 這是一句很美的意象語,參見賽三十一5;詩三十六7。
只是你們不願意 馬太屢次指出猶太人拒絕耶穌和他的信息。
二十三38
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 你們的家(單數)指由聖殿所代表的全以色列民,上帝將遺棄他們,不再臨在他們中間引領他們,任由他們處置自己的事(參見耶十二7;結十一23)。
二十三39
路加把這句從詩一一八26引來的話放在凱旋地進入耶路撒冷之前,以指此事;但對馬太而言,既然凱旋進入耶城的事已成過去(二十一9)這引句就該指耶穌的再來說的。從今以後(ap~arti)是馬太的一重要終末論成語:這話將引入二十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