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推古死裡復活

〔新約鑰字〕

「有一個少年人,名叫猶推古,坐在窗臺上,困倦沉睡。保羅講了多時,少年人睡熟了,就從三層樓上掉下去;扶起他來,已經死了。保羅下去,伏在他身上,抱著他,說:『你們不要發慌,他的靈魂還在身上。』」(徒二十9~10)

「猶推古(Eutychus)」是《新約聖經》中一位年輕的基督徒,出現在《使徒行傳》第二十章7至12節。當時使徒保羅正在特羅亞講道。猶推古名字的意思是「僥倖的,碰運氣」。那天若不是保羅在場,他可能早就一命嗚呼。當天猶推古是因為他先帶著疲倦的身子參加聚會,繼而又坐在危險的窗臺上,最後終因被睡意征服,沉沉睡著,結果乃是從三層樓上掉下去,以致氣絕喪命。看他已經斷氣了,眾人驚慌不已。保羅停止講道,走下講台,下樓伏在猶推古身上,靠著主所賜的能力,使猶推古生命回復。這事件讓大家轉憂為喜,轉悲為樂,心裡都很得安慰;並且又一次彰顯了生命之主的能力,叫死人復活。

猶推古的故事雖然簡短,卻蘊含了幾個深刻的屬靈啟示。因此,路加不厭其煩地把這事件記載下來:

  1. 1.  保羅對人的關心和愛護 ── 猶推古代表教會中靈命幼稚的聖徒(「少年人」),不認識處境的危險(「坐在窗臺上」),失去儆醒的靈(「困倦沉睡……睡熟」),就有可能會墜落下去(「掉下去」),至終陷入靈性的黑暗深淵(「死了」)。接著,保羅伏在他身上,抱他,這是他愛心的流露,並且他必定向復活的主禱告,靠著主所賜的能力,使他的生命回復。其實今天的教會中充滿了許多的猶推古,願我們都像保羅一樣來關心、喚醒他們。
  2. 2.  主復活能力的見證 ── 正如主每一次叫死人復活一樣,祂這樣作不僅是為了孩子的緣故,而更是為著祂的教會。擘餅聚會是陳列主如何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者的勝利。但在這裡,魔鬼製造一些意外事故,來打岔教會的聚會。面對這樣可怕的意外,最終主復活生命的大能還是勝過了死亡。所以,惟有復活的生命勝過死亡的見證,才能叫教會得著安慰與鼓勵。
  3. 3.  早期教會的真實生活 ── 這讓我們看到早期教會真實的聚會場景。他們熱切地聚集,一同領受教導,即使條件簡陋,時間很晚。這是一種活潑而真實的肢體生活。當猶推古墜落時,眾人沒有恐慌失措,而是迅速採取行動,並且在神蹟發生後,他們都得了大安慰。這展現了聖徒之間的彼此關愛和在神蹟後共同經歷的屬靈激勵和更深入地連接。
  4. 4.  從失敗中重新站起 ── 猶推古的經歷也說出出神對人的憐憫與拯救,即使我們軟弱,祂仍願意扶持我們。即使我們在人生或信仰中曾經跌倒,只要願意回轉,神仍能使我們重新得力。猶推古經過此事件之後,他的一生必定得著極大的轉變和祝福。根據傳說,猶推古成為一位時刻儆醒、愛主愛人、熱心服事的聖徒。

【與痲瘋童同住】

一次,戴德生和同工們同行,隨行的有一位男童,身患痲瘋。同工某小姐寫:「我嫌痲瘋童的鋪蓋奇臭,次日就把最臭的丟掉;但是戴氏已經和他睡在一個房間。後再見面時,他對這位小姐說:『我和你分手後,為你禱告不知有幾千次。』」戴德生雖然處處犧牲吃苦,心中卻有極大喜樂。那年(1879)七月間,他寫信給母親說:「我無法對你說出我心中喜樂到何地步。現在我們已經看見主的福音傳到中國最遠的角落。這真值得我們為此而生,為此而死。」

【活出愛】

有一份愛從天而來,
比山高,比海深。
測不透、摸不著、卻看得見。
因為有你,因為有我,
甘心給,用心愛。
把心中這一份愛活出來。
耶穌的愛激勵我,
敞開我的生命。
讓自己成為別人祝福。
耶穌的愛點燃我,
心中熊熊愛火。
我們一起向世界活出愛。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