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考查聖經

〔新約鑰字〕

「這地方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徒十七11)

「考查」希臘文是 anakrino(發音為阿那克裡諾),這個動詞由向上、完成一個過程和判斷、區分組成,其字面意思是「通過一系列的考察來區分」。它強調的是一種深入的、詳細的審查過程,旨在獲取真相、做出明智的判斷或辨別事物的本質。它基本含義是仔細「搜尋」,好像丟了一件東西,要翻箱倒篋地去搜尋那一件東西。因此,這個動詞引申為「仔細審查」、「調查」、「審問」、「辨別」或「判斷」。

這個詞在聖經中的應用,特別是保羅的用法,它揭示了以下重要的原則:

  1. 1.  屬靈辨別力的判斷
  2. 2.  尋求真理的態度
  3. 3.  對於教會紀律人際關係中的評估
  4. 4.  面對人的判斷

《使徒行傳》第十七章繼記載庇哩亞人所「賢于帖撒羅尼迦的人」,是因為他們一面「甘心領受主的道」,一面還繼續「天天查考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這是查經的極好的方式。因為熱切的、每日的和勤奮的查經就會產生上好的果子。他們不單接受保羅所說的,更是把他的話與神的話相對照。真理與神的話(聖經)總是一致的。我們從每一位講員那裡聽到的話都必須被聖經來衡量!此外,沒有一個不認識聖經的人,而能好好認識主的。因此,我們對主的道也該:

  1. 1.  存心領受
  2. 2.  繼續查考
  3. 3.  慎思明辨

此外,庇哩亞的人被聖經稱作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不是因為知識、才幹、財富、地位,乃是因為他們:

  1. 1.  「甘心領受主的道」 ── 以饑渴,迫切的心接受神的話語;
  2. 2.  「天天考查」 ── 殷勤用功讀聖經
  3. 3.  「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 ── 慎思明辨保羅所說的是否與神的話(聖經)是一致的

這是查經的極好的方式。因為熱切的、每日的和勤奮的查經就會產生上好的果子。他們查考所帶來的結果是「中間多有相信的,又有希利尼尊貴的婦女,男子也不少」。因此,我們帶著什麼樣的態度來查經將對結果產生巨大的影響!

我們對於聖經要用搜尋的態度來讀它,每一句話都要讀到領會了才算數。讀的時候要問:這句話是什麼時候寫的?是誰寫的?是寫給誰的?是在什麼情景裡寫的?有什麼感覺?為什麼寫這句話?寫這句話是要達到什麼目的?我們把這些問題慢慢地在那裡問,仔細地在那裡找答案,一直等我們找到了我們所要的才可以。英國解經王子摩根說:「解經的秘訣無他,乃是用功讀聖經,用功再用功。」所以我們若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便須從「天天考查聖經」入門。

【神的話】

1894年的某一天,許多中國的聖徒聚集商議,要送一件禮物給慈禧太后,慶祝她六十大壽。在祝壽當天,他們也參加了這一行列,送了一個精緻的松木匣子,裡面有一個紅色的絲絨匣子,再裡層是光可鑑人的銀匣,銀匣中放著一本聖經,這本聖經有四磅半,用白色緞子為書頁,四週印上金花,書面是銀製的,上面刻著幾隻鳥和一叢竹,鳥代表聖徒,竹報平安。如今這本全新精裝聖經,卻在美國聖經公會的藏書室,一本未曾用過的聖經,對於慈禧太后有什麼價值?

今日大部份聖徒家中都有聖經,甚至不只一本,有的更是皮面金邊。但若只是放著不用,於你又有何益處呢?盼望我們都能有實踐神的話使生活信仰化的決心。

【你的話】

我將你的話語,深藏在我心,
免得我得罪你,免得我遠離。
哦主啊!與我親近,我愛你聲音,
作我腳前的燈,作我路上的光。
天地將要過去,你的話卻長存,
天地將毀壞,你的話卻長新。
我將你的話語,深藏在我心,
免得我得罪你,免得我遠離。
哦主啊!與我親近,我愛你聲音,
作我腳前的燈,作我路上的光。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