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

〔新約鑰字〕

「哥尼流定睛看他,驚怕說:『主啊,什麼事呢?』天使說:『你的禱告,和你的賙濟達到神面前已蒙記念了。』(徒十4)

「第二天,他們行路將近那城,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徒十9)

哥尼流的「禱告」希臘文是 proseuche(發音為奧普羅修克赫)。這個名詞意思是「禱告」、「祈禱」、「禱告的地方」。此字最主要的用法,是指向神獻上各種形式的禱告,包括讚美、感謝、認罪、代求、懇求和委身。因此,「禱告」不僅僅是向神說話,更是強調是向神敬拜、委身和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連結。彼得上房頂去「禱告」希臘文是 proseuchomai(發音為普羅修科邁)。這個動詞是一個複合詞,由字首「向著」、「朝向」和動詞「許願」、「期望」組成。因此,它字面上的含義是指向神表達願望或祈求。

《使徒行傳》是一本講「禱告」的書。禱告是我們生活中得力的泉源,是事工有成效的原因,是生命聯於主的管道。《使徒行傳》充滿隨時、隨地、多方禱告的好榜樣。在第十章,我們看見:

  1. 1.  哥尼流禱告的好榜樣:
    1. (1) 常常禱告神
    2. (2) 守著申初的禱告 ── 定時禱告
    3. (3) 他在異象中明明看見 ── 看見異象的禱告
    4. (4) 你的禱告以蒙垂聽,達到神面前已蒙紀念了 ── 有功效的禱告
    5. (5) 立時打發人去 ── 順服的禱告
  2. 2.  彼得禱告的好榜樣:
    1. (1) 上房頂去禱告 ── 隱密處的禱告,超越的禱告
    2. (2) 魂遊象外 ── 靈裡的禱告
    3. (3) 看見天開了 ── 通天的禱告
    4. (4) 看見異象的禱告
    5. (5) 因不明神旨而有所掙扎的禱告
    6. (6) 仰望尋求的禱告
    7. (7) 得著聖靈指示的禱告
    8. (8) 順服的禱告

此外,《使徒行傳》第十章記載福音的大門向外邦人敞開了,因而福音的見證擴展到外邦人哥尼流的家。這裡最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哥尼流與彼得成了聖靈的切入點,因為他們禱告。他們雖在不同的兩地禱告,但同得啟示和異象,也一同看見外邦人歸向基督的計劃。哥尼流在禱告中看見異象,並指示他去請使徒彼得到外邦人中間來傳福音;彼得也在禱告中看見異象,並指示他到外邦人中間去作祂的見證。教會歷史也顯明神復興工作之先,總是有人在那裡先禱告。若沒有人的禱告來與祂配合,神往往寧可不作任何事。另一方面,他們都同有敏感的靈和順服的心,也因此神將外邦人歸向基督的計劃由他們開始。敏感的靈和順服的心是服事主不可少的。

《使徒行傳》也可稱為《禱告行傳》。有人說的好,「禱告在前,工作在後;沒有一個屬靈的經歷,不是從禱告來的」。從哥尼流和彼得的身上,我們看見他們的禱告配合了聖靈的行動。但願今天我們教會的事工,也多多禱告,好讓祂的工作自由運行,我們也能延續寫《禱告行傳》。

【姊妹的代禱】

你如果去讀教會歷史的話,你能看見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神復興祂的工作總是因為先有人在那裡禱告。有一次慕迪到了一個地方佈道,有極大的功效,結果他就查問,為什麼神的能力特別與他同在。他查出來有一位老姊妹,是個殘廢的人,天天睡在床上,然而,她為那個城市付上代價,一直在那裡禱告,神就垂聽她的禱告。

【我以禱告來到你跟前】

我以禱告來到你跟前,
我要尋求你,
我要站在破口之中,
在那裡我尋求你。
主我是軟弱及無助,
你卻是我的力量,
以你親切的手引導我,
那就是我的得勝。
(副)
每一次我禱告,我搖動你的手,
禱告做的事我的手不能做,
每一次我禱告,大山被挪移,
道路被鋪平,使列國歸向你。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