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耶穌基督的名

〔新約鑰字〕

「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三6)

「奉耶穌基督的名」 ── 「奉」的希臘文是 en(發音為恩),其意義與「在……裡面」或「在……當中」相關。它是一個非常常見且重要的介系詞,然而具體含義會根據上下文而有所變化。它可以引申出多種用法,例如「藉著」、「用」、「以」。這個詞在新約中出現頻率極高,例如「在基督裡」。彼得叫這個生來瘸腿的人起來行走,一面是藉著禱告而來的能力;另一面是與主聯合,而「奉」耶穌基督之名的權能。因此,「奉耶穌基督的名」具有如下的意義:

  1. 1.  靠祂的名行事
  2. 2.  為祂而行事
  3. 3.  依靠祂的權能行事
  4. 4.  讓祂來行事
  5. 5.  在祂的名裡行事
  6. 6.  所作的也是歸於祂的名下

倪柝聲說的好,「祂的僕人所以能夠與眾不同,乃是因為他們有權去運用這全能的聖名。」

《使徒行傳》第三章記載彼得所行的神蹟,叫瘸子得到醫治,而認識耶穌基督之名的權能;以及從彼得所講的信息,而了解耶穌基督之名與瘸子蒙醫治的關係:

  1. 1.  耶穌基督之名的權能 ── 當彼得開始傳道的時候,真是一無所有,無錢、無勢,沒有任何可以吸引人的地方。但他另外有一樣,能夠給人的,遠超過金銀的能力,那就是奉耶穌基督的名,叫瘸子起來行走。何等希奇,有耶穌基督的名就夠了,勝過金銀財寶,以及人間的一切權勢。因此我們傳道不是靠金錢、才能、勢力,乃是靠主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腓二9~10);奉祂的名可以傳道、趕鬼、行異能,叫萬膝跪拜,萬口承認,歸順基督。
  2. 2.  耶穌基督之名的內涵 ── 彼得引用聖經神的話,見證耶穌基督是誰,講述了祂的身分、地位、所是、已作並將要作的事和賜下的應許。在彼得的信息裡,他高舉耶穌基督的名,宣告祂是:
    1. (1) 神的僕人(13,26節)── 祂是先知以賽亞所豫言的那位「受苦的僕人」,指出祂降世為人,在地上被藐視、被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乃是為服事神,完成拯救罪人的使命。
    2. (2) 聖潔者(14節)── 指出祂是分別出來歸於神,且絕對是為著神的。
    3. (3) 公義者(14節)── 指出祂在神和在人面前,每件事物都是正確的。
    4. (4) 生命的主(15節)── 指出祂是生命的源頭,意即「生命的源頭、創始者、元帥、先鋒」,能帶來身體和靈性的醫治,更能叫人死而復活。
    5. (5) 基督(18,20節)── 指出祂就是彌賽亞,強調基督的受苦、受難。
    6. (6) 那先知(22~23節)── 指出祂在地上為神說話,應驗摩西曾說的話(申十八15)。

【我們今天所有的是什麼呢?】

《使徒行傳》三章6節的聖經曾產生一段出名的故事:羅馬天主教奉彼得為首任教皇,到了十三世紀初業,教皇的權勢達於顛峰。據說著名的神學家多馬亞圭那(Thomas Aquinas)曾到教廷覲見教皇,當時教皇正在數點一筆巨額金錢,就有感而發地對他說:「教會不必再像彼得那般地說『金銀我都沒有的話了。』」亞圭那卻回答說:「當然,可惜教會現在也不能像彼得那樣地說『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的話了。」

所以我們今天所有的,是金銀呢?還是基督呢?金銀縱然可以有好些用處,但是金銀不能供應神的生命,不能滿足人屬靈的需要。惟有基督才是生命的源頭,惟有祂才能供應生命,滿足人最深處的飢渴。

【我寧願有耶穌】

我寧願有耶穌,勝得金錢,
我寧屬耶穌,勝得財富無邊;
我寧願有耶穌,勝得華宇,
願主釘痕手,引導我前途。
(副)
勝過做君王,雖統治萬方,
卻仍受罪惡捆綁;
我寧願有耶穌,勝得世界榮華,
富貴,聲望。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