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和儆醒

〔新約鑰字〕

「你們要謹慎,儆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可十三33)

《馬可福音》第十三章指出主用一個最簡短的命令 ── 「要謹慎,儆醒祈禱」,總括人等候祂再來,而應有的一切責任。

「謹慎」希臘文為 blepo(發音為布萊波),意思是要專心注意,在本章中出現四次:

  1. 1.  「謹慎」免得入了迷惑(5節)
  2. 2.  「謹慎」免得遭逼迫時跌倒(9節)
  3. 3.  「謹慎」免得受假先知的誘惑(23節)
  4. 4.  「謹慎」等候祂的再來(33節)

「儆醒」是為等候祂的再來,本章提到四次「要儆醒」。這裡有兩個不同的希臘宇,中文都譯為「儆醒」,但並不互相衝突,而是互相補充。第一個「儆醒」(33節)的希臘字為 agrupne(發音為阿格魯普內),意思是要留心,而不要睡覺,特別在禱告的事上不要睡覺。有位弟兄說:「正確的禱告需要保持心靈的警戒狀態,呆滯消沉的心思會攔阻禱告的果效。」第二個「儆醒」(34,35,37 節)的希臘字為 gregoreuo(發音為梅格雷戈雷烏),意思是清醒,而提高警覺,保持清醒狀態,且不斷地戒備。賓路易師母說:「基督徒生活的第一日起就是儆醒。」

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我們應該有什麼態度預備迎見祂的再來?

  1. 1.  「你們要謹慎,儆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33節) ── 主把儆醒和禱告連在一起。「儆醒祈禱」意即一方面在禱告中要保持警戒的狀態。另一方面又以禱告來保持儆醒。
  2. 2.  「這事正如一個人離開本家,寄居外邦,把權柄交給僕人,分派各人當作的工,又吩咐看門的儆醒。」(34節) ── 在神的家中,我們都是主的「僕人」,所以天天都要「儆醒」看守,防備撒但的攻擊和世界、罪惡的侵襲。
  3. 3.  「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什麼時候來,或晚上,或半夜,或雞叫或早晨。」(35節) ── 沒有人能根據經節或科學知識,推算出主何時來到。所以我們不必推測主回來的日子,只要好好準備迎見祂。
  4. 4.  「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是對眾人說:要儆醒。」(37節) ── 神在聖經上所有的話,也都是對我們每一個人說的。所以我們要預備好自己,天天讀神的話,按著神的教導生活,等候主再來。

【儆醒預備】

兩位伐木工人甲君整天勞苦工作,除了中午用餐稍息沒有沒有一刻休息.乙君一天中休息了好幾次,午餐後小睡了片刻.再工作。黃昏的時候甲看到乙所砍伐得的木材比他更多非常難過,他說:「我真不明白,每一次我轉頭你總是坐下來,為何你比我收穫更多呢?」乙回答說:「你有沒有注意到,當我坐下來的我總是磨利伐木的斧頭?」

親愛的,主已站門口,隨時要進來!我們應該有什麼態度預備迎見祂的再來?這和我們現今的生活有什麼相關呢?主給我們的勸勉:「要謹慎,儆醒祈禱」,是我們天天等候主再來的態度。

【主耶穌,
我羡慕活在你面前】

當每次我想到 屬天的福氣,
讓我心切羨慕 早日會見你;
我今日所希望 只有你再來,
我那日所快樂 只有你同在。
主,求你教訓我 活在你面前,
在早晨,在晚上,只有一世間;
不讓我心快樂,若我在愛慕、
在感覺、或思想 無你的事物。

 目錄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