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窮寡婦來,往裡投了兩個小錢,就是一個大錢。耶穌叫門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他們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裡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可十二42~44)
「養生」希臘文為 bios(發音為必歐士),意思是「生計」,「營生」和「生活賴以維持之事」。這窮寡婦是自己不足,卻把「她一切所有的」(中文聖經和合本未譯),就是「她全部養生的」,都「投上了」(指投錢入庫)。當時在聖殿婦女院的柱廊安放著十三個獻金箱,專供前來敬拜神的人投入捐款之用。投錢口形狀似喇叭,錢幣滾入箱內時會發出響聲。一般人投錢入箱時,都是公開地投,別人可以看見捐款的金額。因此,主耶穌在那一天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而稱許窮寡婦的奉獻。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記載窮寡婦的奉獻。這一個窮寡婦以她的身分而言,只要她不埋怨、不求救濟已經夠好了,誰能指責她不奉獻呢?她並沒有奉獻出錢的必要。而她也原可以獻一個,留一個,無需全部獻出,但她卻「往裡投了兩個小錢」,「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她奉獻的態度是如何的絕對。雖然這個窮寡婦奉獻得最少,但是在主耶穌眼中,她所獻的「比眾人投的更多」。主所看的,和人所看的不一樣。人是看看得見的,主是看看不見的;人看的是那看得見的錢財,我們奉獻了多少?主卻看那看不見的東西,就是我們愛主的心,到了什麼地步?人所看的是數量多少,看投入的有多少,越多越好;主所看的是保留多少,看那該奉獻而沒有奉獻的有多少,越少越好。願神用這故事的優美和動人的力量,改變我們奉獻的態度。今天主也在等我們,為神家投上餘生!因此,主並不看重我們奉獻的數目,乃是看重我們奉獻的心;當我們把錢投在奉獻箱裡時,我們的心是否也隨著投入呢?
【奉獻我自己】
在一個大聚會中,釋放往外傳福音的信息,許多人聽了很受感動。於是開始奉獻財物,作為國外佈道之用。執事們拿著奉獻盤子,收納各人的奉獻。這時,有個十歲左右的小孩,名叫達福,也在會中,深受感動,但他沒有錢奉獻。於是他就離座,走到拿奉獻盤的執事面前,請他將盤子放在地上。達福竟站在盤子上說:「神啊,我奉獻我自己。」自那時起,他沒有退後,也沒有改變他的奉獻,後來果然成為傳道人。
親愛的,願神用這故事的優美和動人的力量,改變我們奉獻的態度。今天主也在等我們,為神家投上餘生!
【一切全獻上】
我將一切全獻基督,
全獻恩主心甘願;
我要永遠愛主,隨主,
天天活在主面前。 (副)
一切全奉獻!一切全奉獻!
我的恩主,
向你我願一切全奉獻! ▶ |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全獻恩主心甘願;
我要永遠愛主,隨主,
天天活在主面前。 (副)
一切全奉獻!一切全奉獻!
我的恩主,
向你我願一切全奉獻! ▶ |目錄|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