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己

〔新約鑰字〕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可八34)

「捨己」的希臘文動詞為 aparneomai(發音為阿帕內奧邁),意思是「拒不承認」和「忘記自己和自己的喜好」。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一共出現13次,是介系詞「從,離開」與動詞「否認,不認」兩個字組成的。故「捨己」意思是不但否認自己天然的生命;也是拒絕不體貼人的意思,只體貼神的意思;並且放下自己的願望、喜好、意志、利益。主清楚地告訴們要跟從主,就必須「捨己」;要「捨己」,就必須「背十字架」。「捨己」意即不再以自己生命和生活行事的中心,而是以神的旨意為第一位。因為真正跟隨主的人必須拒絕自己,不再以自己為生命和生活行事的中心。

《馬可福音》第八章敘述門徒如何才能真正的跟隨主。因此,《馬可福音》這段話可視為主訓練門徒的最高峰。在這裡主清楚地告訴他們人生的兩大福:(1)最偉大的發現 ── 認識基督;和(2)最崇高的目標 ── 跟隨基督。所以,我們也必須認識「祂是誰」和「跟從祂的代價」就是走十字架的道路。然而我們的己乃是攔阻我們認識基督和十字架,不能使基督得著完滿的彰顯。因此,我們要跟從主,就須「捨己」」,並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才能無條件地順服主的帶領,而與主一同進入榮耀。

此外,認識主是我們撇棄一切,竭力追求得著基督的起點(腓三8~12)。而跟隨主原文含有「不斷持續下去」的意思,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真正跟隨主的人必須拒絕自己,不再以自己為生命和生活行事的中心。我們的「己」乃是人跟從主的大患,「捨己」才能無條件地順服主的帶領,走主的道路。而要捨己,就必須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因十字架最終所要治死的,就是己和魂生命。我們如何經歷「捨己」、背十字架呢?而是經歷失去老我,不給他活動的經歷,因我們的己與主同釘(羅六6),向著世界,我們的己是死的(加六14)。

【更怕我自己的心】

馬丁路德被關在監牢裡的時候,寫了一封信,給羅馬教中一個很有權柄的人說:「你或者會想我現在是無能的了,皇上很容易的禁止我這個可憐的修道士的呼求。但是,你應當知道,為著基督愛心所加在我身上的本分,我必定會盡忠,我一點都不怕陰府的權勢,更不要說到教皇和他的主教們。」但是當他在神的亮光中看見他自己的時候,這一位極勇敢的弟兄,只得呼喊說:「我更怕我自己的心,過於教皇,並他所有的主教。在我裡面有一個頂大的教皇 ── 己!」

親愛的,許多人例行地參加主日聚會,但是其中真正地認識基督是誰的有多少人呢?更何況「捨己」背著自己十字架、跟隨主的門徒又有多少人呢?

【盡忠為主】

我已撇下凡百事物,
背起十架跟耶穌,
世上福樂、名利、富貴,
本已對我如糞土。

 目錄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