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惡

〔新約鑰字〕

「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可七23)

「一切的惡」「惡」希臘文為 poneros(發音為波內羅斯),意思是「邪惡的」,「墮落的」和「低賤的」。《馬可福音》第七章記載法利賽人和文士原來是藉「洗手」來談論潔淨不潔淨的問題,現在主耶穌把問題提升到不潔的真正本源。主指出從人內心所發出的「惡念」(即邪惡的思想、動機),包括十二項的惡行 ── 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和狂妄,才能污穢人。

在《馬可福音》第七章14~23節,主耶穌指出人內心的真正光景,乃是需要得到主長期的醫治與潔淨。因為心中的潔淨才是真潔淨,心中的敬虔才是真敬虔。所以我們無論得救年日多長,事奉主有多久,對主曾有不少的經歷,千萬不要把惡念頭當作平常,讓罪在心中作主,敗壞自己;相反,要常常思想真實、可敬、公義、清潔、可愛和值得嘉許的事情(腓四8)。而最重要的是不可讓自己的心遠離主,應藉著不住的禱告,順服聖靈的光照,讓聖靈治死肉體的惡行,經歷基督完全的救恩。

當今人類面臨兩大問題 ── 環境的破壞和心靈的污染。由於工業惡性的發展,導致地球資源嚴重的被破壞,因而全世界環保意識開始高漲。然而卻有多少人重視由於廣播媒體不良的宣傳,造成人心靈加速地被污染的問題呢?特別是現今許多的年青人抱著「只要我喜歖,有什麼不可以」的心態,因而有多少人每天都浸淫在慾望、妒忌、憎惡和仇恨裡呢?主耶穌說:「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太十二34)邪惡的動機和惡念是人心靈污染的根源,並且邪惡的行動往住是在一念之間,最後便會使人犯罪,悔恨終身!

【小罪的危險】

有一修道士希望取得毗連修道院的一片田地,但那地主拒絕出售。經過多次勸說、協商,總算答應了;但只租給修道院種植一次,收成一次。契約訂好之後,誰知那位修道士就撒下了橡樹種子,這次的種收不是一年,而是三百年。同樣,撒但先是要求我們的心田容讓一點過犯和污穢。他告訴我們,這是一個不關緊要的罪。結果,他把種子種下去,也就永遠占了那片心田。是的,小罪的危險就在他不永遠是「小」。

親愛的,讓主潔淨我們的心,對付心中「一切的惡」! 因為「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

【哦主!求你長在我心】

可憐的己,願其消沉,惟你作我目標,
使我逐日藉著你恩,更配與你相交。

(副)
願你逐日維持的力,仍然顧我軟弱,
你的亮光除我陰翳, 生命吞我死涸。

〔賞析〕
可憐的己,願其消沉,
惟你作我目標,
使我逐日藉著你恩,
更配與你相交。

(副)
願你逐日維持的力,
仍然顧我軟弱,
你的亮光除我陰翳,
生命吞我死涸。

 目錄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