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們說:『那與我們有什麼相干;你自己承當罷。』」(太二十3~5)
「後悔」希臘文為 metamellomai(發音為梅塔梅洛馬伊),意思是「懊悔」,「改變心意」。「後悔」是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悔;它與新約所強調的「悔改」不同。人得著救恩並不單是對已往行為的「後悔」,最重要的,乃是「悔改」,而把整個心思回轉歸向神。彼得否認主的「悔改」,使他回轉到主面前,「就出去痛哭」。對於猶大,可惜他賣主的「後悔」並不是向著神的,他良心的內疚而引他「出去弔死了」。《使徒行傳》宣告了賣主的猶大結局,他使徒的位分被馬提亞填補(徒一13~18)。由此可見,猶大的態度和結局跟彼得不同。
《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記載了猶大出賣主耶穌之後的結局。賣主的猶大與主耶穌相處三年半的時間,然而猶大寧願沉淪為滅亡之子。當猶大看見主被定了罪,就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承認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接著,猶大便把錢交回給祭司長和長老。他們卻對猶大說:「那與我們有什麼相干?你自己承當罷。」之後,猶大充滿了罪惡感,心裡難過,便把那銀錢丟在殿裡,選擇以自己的手承當賣主的代價。猶大既失去了基督,又失去了所得到的三十塊錢。他悲慘的結局提醒我們,人被魔鬼利用和控制之後,不僅虛假、貪利、而且奸詐,結果屬天的和屬地的均得不著,兩頭皆空。
此外,在猶大的生命中,必定多次容忍貪婪、不忠和背信等罪惡,以致良心麻痺,而被魔鬼利用,最終進入了黑暗之中。此外,魔鬼利用完了他,就把他丟在一邊,讓他自己去「後悔」,毀滅,永遠痛苦,使他成了天堂過客,地獄中人。猶大的悲慘結局,提醒我們,要認定基督是至寶(腓三8),而看萬事是糞土。這樣,我們就不會讓魔鬼乘機而入。摩根說的好,「一個人出賣基督所得到的,在永恆裡面是完全無用的,而且至終他的靈魂要像猶大一樣,進入黑暗之中。」因此,我們要時刻倚靠主,堅拒任何魔鬼的誘惑,不與罪惡妥協。這樣,我們才可以過得勝的生活。
親愛的,猶大的結局說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生命的主。凡在主之外另有追求的基督徒,結果不但是屬天的落空,連屬地的也是得不著。這是何等的可惜!
【認識你,耶穌】
前我心寶貴,世上的虛榮、今生的驕傲,高舉自我,
今為主耶穌,將萬事丟棄,前我心寶貴,盡作有損。
(副)
認識你,耶穌,認識你,是我一生至寶,
主你是,我一切,我喜樂,我的公義,主,我深愛你。
前我心寶貴,世上的虛榮、
今生的驕傲,高舉自我,
今為主耶穌,將萬事丟棄,
前我心寶貴,盡作有損。
(副)
認識你,耶穌,認識你,
是我一生至寶,
主你是,我一切,我喜樂,
我的公義,主,我深愛你。
今為主耶穌,將萬事丟棄,前我心寶貴,盡作有損。
(副)
認識你,耶穌,認識你,是我一生至寶,
主你是,我一切,我喜樂,我的公義,主,我深愛你。
今生的驕傲,高舉自我,
今為主耶穌,將萬事丟棄,
前我心寶貴,盡作有損。
(副)
認識你,耶穌,認識你,
是我一生至寶,
主你是,我一切,我喜樂,
我的公義,主,我深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