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

〔新約鑰字〕

「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太二十六75)

「想起」希臘文為 mimnesko(發音為米姆內斯科),意思是「記得」(與忘記成對比),「記念」。《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記載了彼得因不認主,而悲痛落淚。當彼得在人面前三次否認主時,那時雞叫了,他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就出去痛哭。馬太用非常富於戲劇性的筆法,寫到了彼得的憂傷痛悔,因為他三次否認了他的主。就在了彼得發咒起誓,說出否認的話之後,主藉雞叫,提醒他曾誇口永不跌倒。此時,彼得就「想起」主耶穌所說的話,就出去痛哭。我們看見整件事,彼得被帶進到一個能將祂自信和驕傲的本相,顯明出來的環境中,但主的話使他從裡面內疚的光景中,被拯救出來。

此外,《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讓我們看見彼得的跌倒和回頭:

  1. 1.  彼得遠遠地跟著主 ── 與主疏離是跌倒的前奏。凡是「遠遠地跟著耶穌」,保持距離,觀看情勢的人,最終必要被環境所逼,棄主而逃。
  2. 2.  彼得和差役同坐,旁觀這事 ── 彼得失敗的前奏,走下坡路,站罪人的道路,坐褻慢人的座位(詩一1)。
  3. 3.  彼得第一次不承認 ── 他裝作不知道來轉換話題,想轉移別人對他的注意。自認剛強、愛主的彼得,此時竟經不起一個弱小使女的一句話。所以自己以為站立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
  4. 4.  彼得第二次起誓不認 ── 彼得想開溜,沒想到被另一個使女攔住。他現在不裝糊塗,卻「起誓」不認得主。面對利害關頭時,我們是否不顧惜自己而對主忠誠?
  5. 5.  彼得第三次發咒起誓的否認 ── 人的失敗是漸漸的,開始時常是微小而不自覺的舉動,但最後會跌倒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人一次小小的失敗,會引進更大、更嚴重的失敗,至終導致到一敗塗地,我們怎能不警惕?
  6. 6.  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他就出去痛哭 ── 我們難免失敗跌倒,最要緊的乃是要在失敗的環境遭遇(「雞叫」)中,學習認識主的話(「想起耶穌所說的話」),被主的話摸著,從心裡憂傷痛悔(「出去痛哭」),如此,才能在主裡繼續向前。

親愛的,沒有人是堅強得永不會跌倒,也沒有一顆回頭的心是主不能悅納。彼得三次否認主說出祂早知我們的軟弱,在生命黑暗時必有祂關懷、扶持,我們豈能灰心而不回頭呢?

【我們雖然時常搖動】

我們雖然時常搖動,但祂依然歷久不變;
祂的應許無一落空,天地沒有那樣貞堅。
我們雖然時常搖動,
但祂依然歷久不變;
祂的應許無一落空,
天地沒有那樣貞堅。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瑪波羅教會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