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善又忠心

〔新約鑰字〕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二十五21)

「良善又忠心」 ── 「良善」希臘文為 agathos(發音為阿加特奧斯),意思是「優質的」,「極有價值」,「優點的」,特別是指好的存心和動機;而「忠心」希臘文為 pistos(發音為派斯托斯),意思是「值得信賴的」,「忠實的」,「信任的」,是指信實,可靠的表現。《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21和23節又重複了兩次忠於主所託負的結果。雖然這兩個僕人所得的恩賜不同,工作的果效也不同,但主的稱許都是一樣的 ── 「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所得的獎賞也是完全一樣的 ── 「……我要委派你管理許多事;進到你主人的快樂裡」﹝原文直譯﹞。這表示主人所看重的是他們的「良善」「忠心」,而不是工作成果的多少。所以我們所得的恩賜可以不如別人,但我們的「良善」「忠心」卻不能落於人後。主不提他們收益的數字,卻說他們是在「不多的事」忠心盡職。這說出我們今天為主無論作了多少事,乃是「不多的事」,而是為著在天國的實現裡應負更重大的責任(「許多事」),且能與主同享喜樂。所以千萬不要讓數字來迷糊我們的心思,因此就可以推辭說:「沒有恩賜,就可以不必交賬,不必服事。」主既然將恩賜賜給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就有責任好好地善用祂所賜給我們的一切包括時間、金錢、才能、環境、機會和其他資源,去服事神、幫助人。無論我們多麼忙碌,都不應該找藉口而埋藏所擁有的。

《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的比喻是關乎當主不在之時,僕人對主的事業是否負責任。之前,主人是按才幹分給僕人不同數目的銀子。主回來之後,祂對服事者的國度獎賞,就是與祂同享喜樂,其根據乃是僕人是否忠心服事而定。要作良善與忠心的僕人,得主的稱讚和天國的獎賞,應殷勤並充分運用主所賜的一切,忠於主所託付的事,切勿荒廢主所賜給的時間、機會、才能、恩賜、環境和其他資源。本段「銀子」象徵我們蒙恩得救後,從主所得到的屬靈恩賜(林前十二4~11);「作買賣」象徵我們各人運用主量給的恩賜;「賺得的銀子」指事奉的結果。每一個僕人都有恩賜,問題在乎是否忠心作工。所以,問題並不在乎擁有多少,成果有多少,乃在於我們怎樣運用神所賜給我們的一切。因為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的「無用」,是因「不用」;「不用」遲早會變成「無用」和「又惡又懶」的僕人。在國度時期,受到主的懲治。讓我們算一算,按照目前的情況,我們每天為主做了些什麼?做了多少?

親愛的,主既然將恩賜賜給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就有責任好好地善用祂所賜給我們的一切包括時間、金錢、才能、環境、機會和其他資源,去服事神、幫助人。

【要忠心】

要忠心!忠心!讓此聲四面迴響;
忠心!要忠心!忠於你的榮耀王。
要忠心!忠心!縱然伴侶都失敗;
無論何境況;
必站主一邊,讓主常見你忠心。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瑪波羅教會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