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二十二14)
「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 「被召」希臘文為 kletos(發音為克萊托斯),原文的意思是「蒙召的」和「受邀請的」指參加盛宴。「選上」希臘文為 eklektos(發音為埃克萊克托斯),原文的意思是「被揀選的」,所揀選出來通常是指「最好的,選上的,超群的」(詩十八26)。《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14節這句話概括了兩班人。首先,那些去照看田地、作買賣的人曾被神邀請,但沒有被選上。其次,被召的賓客或後來「沒有穿禮服」的人。所以,「沒有穿禮服』的人有兩種解釋:第一,掛名的基督徒很多,但真正得救的人就少;第二,信主得救的人很多,但得勝的人就少。如果是後者,那麼「被召」是指接受救恩,「選上是指得賞賜」。因此許多解經家認為,那個「沒有穿禮服」的人,乃是指已經解得救,卻是失敗的基督徒。在千年國度時,而沒有資格享受為得勝的基督徒預備的那個婚筵,而要在外邊的黑暗裡受神的懲治。
《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記載主耶穌以娶親宴席的比喻。這個比喻非常有意義,但它並不是一個比喻,而是兩個。如果我們把它們分開來看,可能更容易和較全面的把握住其意義。
【各樣都齊備】
各樣都齊備,請來赴席!來,恩門現在正大開;
尊貴之位為你保留,靠近主人的胸懷。
聽,主正在邀請,無論何人願意,
來得神完全救恩,無論何人願意。
各樣都齊備,請來赴席!
來,恩門現在正大開;
尊貴之位為你保留,
靠近主人的胸懷。 聽,主正在邀請,
無論何人願意,
來得神完全救恩,
無論何人願意。
-
1. 被邀的人「肯不肯」來 ── 這是得救的問題。本段有三班人竟然拒絕天國的福音:
-
(1) 不肯來的人:有分於筵席與否,全在於被邀的人「肯不肯」來;求主給我們一顆「肯」的心,因為這是享受屬靈豐富的先決條件。如尚未得救,現在肯不肯領受基督的救恩?
(2) 不理的忙人:忙到田裡去從事農耕,忙做買賣,忙讀書,忙打球……。忙不是壞事,但若因忙而忽略永恆,這損失何等大。
(3) 反對的惡人:定意背叛,不但不理天國的邀請,更動手淩辱、殺害這些帶著愛的使命的僕人。這是歷代迫害基督徒的一班人。
尊貴之位為你保留,靠近主人的胸懷。
聽,主正在邀請,無論何人願意,
來得神完全救恩,無論何人願意。
來,恩門現在正大開;
尊貴之位為你保留,
靠近主人的胸懷。 聽,主正在邀請,
無論何人願意,
來得神完全救恩,
無論何人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