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裡,就問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整天在這裡閒站呢?』」(太二十6)
「閒站」的希臘文形容詞為 argos(發音為亞谷士),意思是「沒有工作的」和「不願意作工的」。《馬太福音》第二十章記載葡萄園的比喻,敘述主比喻在不同的時間,祂分別去找不同的工人,進入葡萄園工作。在那時猶太地的市場,人們清早就在那兒等人雇他們去工作,下午六點是散工的時候。約在「酉初」(下午五點鐘),主看見還有閒站的人,問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整天在這裡閒站呢」?他們的回答是「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們先前未作工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機會。祂為他們創造了機會,打發他們進入祂的葡萄園工作。「酉初」就時代而言,是指恩典時代的最晚期,也就是這末世的時候,因此我們必須特別殷勤作工;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
主葡萄園的比喻使我們看見天國的工作、工人與得國度獎賞的原則:
【盡忠為主】
願主潔我、煉我、用我,餘下光陰勝於先;
盡心竭力討主喜悅,直到站在我主前。
願主潔我、煉我、用我,
餘下光陰勝於先;
盡心竭力討主喜悅,
直到站在我主前。
-
1. 主呼召人進天國作工 ──
-
(1) 天國的工作需要人的配合。葡萄園的工作需要工人,同樣天國的工作也需要工人。我們不只作「兒子」來繼承神的產業。我們也作「工人」來管理經營神的產業。
(2) 主為每一個人創造機會。主的心意思是要我們每一個人把握最後機會儘早事奉。就個人而言,雖然有人在少年時期就進入葡萄園事奉,有人在青年期,有人在壯年期,亦有人到年老才進入葡萄園工作。不過晚年的人也不要後悔,雖曾閒站了一生(整天),只剩「一小時」,但仍得著機會有分於主的工作。
-
(1) 為工資而作工的工人 ── 「清早」所雇工人。為工錢進入事奉的人,容易陷入比較、埋怨、不滿面。單為雇主進入工場,心存感恩,努力工作,神不但不虧待,而且厚待這樣的人
(2) 不計較工資的工人 ── 「巳初、午正和申初」所雇工人。我們能在教會中生活、事奉,全是神的憐憫,非我們配得。看見別人蒙更多、更大恩典及祝福,我們只當敬拜感謝主,不應紅了眼。
(3) 懷感恩的心作工的工人 ── 「酉初」所雇工人。得國度的獎賞,不是根據事奉的長短與多寡,乃是根據事奉的存心與態度。所有工人無論早進晚進,願我們以感恩的心來事奉主。
盡心竭力討主喜悅,直到站在我主前。
餘下光陰勝於先;
盡心竭力討主喜悅,
直到站在我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