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巴女王聽見所羅門的名聲,就來到耶路撒冷,要用難解的話試問所羅門;跟隨她的人甚多,又有駱駝馱著香料、寶石,和許多金子。她來見了所羅門,就把心裡所有的對所羅門都說出來。所羅門將她所問的都答上了,沒有一句不明白、不能答的。」(代下九1~2)
「示巴女王見所羅門大有智慧,和他所建造的宮室,……又見他上耶和華殿的臺階,就詫異得神不守舍。」(王上十4~5)
「南方的女王要在審判的時候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太十二42)
示巴女王(Queen of Sheba)是因聽聞所羅門王的智慧和名聲,帶著豐厚的禮物,遠道而來拜訪他。她被認為統治的國家位於今日的衣索比亞或阿拉伯半島西南部的葉門地區,是一個盛產黃金、香料和寶石的富裕王國。示巴女王的事蹟主要記載在《列王紀上》第十章和《歷代志下》第九章,內容高度重疊。示巴女王聽見所羅門的名聲,就帶著極多的香料、寶石和金子到耶路撒冷來見所羅門。她要察看所聽到關於王所羅門一切是否真實。當她見到所羅門王,就不斷問他很多難解的話,要測試所羅門的智慧,但所羅門全都答出來。當她又看到所羅門所建造的宮殿、臣僕的餐桌、僕人的侍立、酒政的衣飾,以及他上耶和華殿的臺階之後,就「詫異得神不守舍」。她不得不承認她所聽到讚揚所羅門的報導只是片面而已。她送大量金子和香料給所羅門,也收到所羅門大量禮物讓她帶回本國。總結示巴女王的人生:她的旅程和經歷,生動地描繪了她尋求真智慧、最終歸榮耀於神的生命歷程。她從一個聽聞者變成了見證者,從一個懷疑者變成了相信者,並以最真誠的讚美和豐厚的奉獻來回應她所領受的一切。
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從示巴女王學習五種屬靈態度:
-
1. 渴慕智慧的心 ── 她不遠千里,長途跋涉,從遠道而來,這段旅程本身就彰顯了她對智慧的渴慕和重視。她帶著目的而來,要「用難解的話試問」,表明她不是膚淺的好奇,而是真心想驗證並學習。魯益師說的好,「神不會強迫我們尋找祂,但祂會讓尋找祂的人發現,這是他們一生最值得的旅程。」這提醒我們,我們是否也有這樣渴慕神話語的心?是否也願意為了真理付上代價?
2. 謙卑追求的心 ── 她雖然是女王,卻沒有以高傲的姿態來到所羅門面前,而是帶著敞開和學習的心。當她親眼看到所羅門的智慧和豐盛時,她表現出極度的謙卑和震驚。她沒有嫉妒,只有降服於智慧的彰顯。這提醒我們,真正的智慧從謙卑開始,而一個真正謙卑的人,才能不斷學習和成長。
3. 相信接受的心 ── 她從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並且承認所羅門的智慧與神的祝福遠超她所聽聞的。然而她認識所羅門的偉大乃因他背後的神偉大,而所羅門的所擁有的一切,都來自耶和華,因而對神有了的信心。這提醒我們,我們對神的應許和真理應有「相信」的心,並願完全地接受和順服。
4. 感恩讚美的心 ── 透過所羅門的見證,她稱頌神,更將榮耀歸給耶和華。潘霍華說的好,「生命因感恩而豐富。」這提醒我們感恩是對神作為的正確回應,讚美是信心的表現。
5. 真實奉獻的心 ── 她獻大量金子和香料給所羅門。華理克說的好,「真正的奉獻不是一種義務,而是一種對神恩典的溢出回應。」這提醒我們,真正的奉獻是出於感動與敬畏,故是從心發出對神的回應,而不是勉強。
-
1. 主耶穌在新約中提到她為「南方的女王」,卻能分辨並讚美耶和華神的智慧,而預表福音將傳到萬邦
2. 所羅門求智慧,基督就是智慧本身,故祂比所羅門更大
3. 在審判的時候,她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但當時的人卻對主的話毫不思慕,而遠不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