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三)

〔聖經人物〕

【所羅門的智慧】

「所以求你賜我智慧,可以判斷你的民,能辨別是非。不然,誰能判斷這眾多的民呢?所羅門因為求這事,就蒙主喜悅。」(王上三9~10)

「以色列眾人聽見王這樣判斷,就都敬畏他,因為見他心裡有神的智慧,能以斷案。」(王上三28)

《列王紀上》第三章記載所羅門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也是他的高光時刻。在基遍,神在夢中向所羅門顯現,主動問他最想要什麼。那時,所羅門的心態:

  1. 1.  他從他父親大衛與神的關係,認識神有豐盛恩典
  2. 2.  他知道自己成為以色列的王,不是因自己的能力,而是神的恩典
  3. 3.  他認知他父親謙卑服事的心態,他自己也願意成為神的僕人來服事神、服事人
  4. 4.  他有一個謙卑的心,自知自己年輕、能力有限
  5. 5.  他並不自私,只顧到自己想要的,而是先想到百姓的需要
  6. 6.  他因愛人民的緣故,向神求智慧,盼望能有從神來的智慧來治理百姓,使百姓蒙福
  7. 7.  他並沒有求神挪去他的難處,或是求神替他解決他的難處,而是求神給他夠用的智慧、能力去面對、勝過生活中的挑戰

所羅門在基遍的選擇,清楚地見證了「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一7)所羅門求神賜他智慧,蒙神喜悅;神不但應允,更將富足、尊榮和長壽賜給他,只要他能謹守遵行神的道。這也顯示了神對大衛之約的信實,透過所羅門的祈求來應驗祂的應許。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1. 1.  智慧的源頭與重要性 ── 所羅門一生最顯著的特點是向神求智慧。「智慧」的原文意思是「聽從的心」。那是一種能服從神的命令、接受祂的引導,並且能夠分辨是非,能夠作決定,並能夠治理的心。耶和華喜悅他的祈求,因此賜予他超凡的智慧。隨後,所羅門以智慧判斷兩個婦人爭奪孩子的案件,顯明了神的智慧在他身上。在《歷代志》中,所羅門的智慧不僅體現在他能判斷爭訟,更在於他治國理政、建造聖殿、發展經濟等各方面的卓越能力。這提醒我們:真正的智慧是敬畏神,並能分辨是非對錯、活出神的心意。
  2. 2.  優先次序的重要性 ── 所羅門將治理百姓的「智慧」放在首位,而非個人利益。他對智慧的祈求,展現了他謙卑和正確的優先次序。他明白治理國家需要屬天的智慧,而非單純的權力或財富。神的應許和隨後的智慧判斷,確立了他作為神所揀選、蒙神賜福的君王的地位。這提醒我們:我們若把神的國和神的義放在首位時,祂必會將所需的加給我們(太六33)。
  3. 3.  神豐富的賜福 ── 所羅門的祈求是我們禱告的好榜樣,因著他按神的心意求,神不只應允他所求的「智慧」,更賜給他一切他沒有求的富足、尊榮。這提醒我們:當我們真心尋求神的心意時,神往往會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賜福。

《列王紀上》第三章餘下的部分是記載所羅門彰顯智慧運用的一個例子。有兩個妓女在爭論誰是一個嬰孩的母親。所羅門王了解這件事的核心是找出誰是這小孩真正的母親。他的方法是試驗誰愛這小孩更多,因他相信真正的母親是願意為愛犧牲。所羅門很有智慧以神的憐憫、慈愛、公義、智慧的心來處理這個爭子案。他如此明斷是神垂聽他禱告、賜他智慧的憑證。結果,所羅門這樣的判案令以色列眾人都敬畏他。這提醒我們:屬天的智慧能應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包括職業、家庭、人際關係和事奉。因為這些都需要神的智慧引導,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帶來神的祝福。

【默想】

  1. 1.  所羅門只求「智慧」,一顆聽從神的心,好使他能為神治理神的子民,因此神就就喜歡他。因為這是合神心意,肯放下自己益處與及無私的祈求。我們是否在神面前專心求智慧和才能,治理教會,討主喜悅呢?
  2. 2.  當我們面對重大抉擇或承擔重要責任時,我們是否效法所羅門,抓住機會謙卑地向神求智慧和得智慧,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聰明或世俗的手段呢?
  3. 3.  如果神現在問我們「想要什麼」,我們會如何回答?這個回答反映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優先次序是什麼?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