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誰】
「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祂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之處。有人在那裡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約十二1~3)
伯大尼的馬利亞是新約聖經中一位非常重要且獨特的,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了多次。請注意這裡的馬利亞與《路加福音》七章37節所記載有罪的女人用香膏抹主,並不是同一女人。她是馬大(Martha)和拉撒路(Lazarus)的姐妹,他們的家居於伯大尼,是前往耶路撒冷的客旅,常在此歇宿。「伯大尼」希臘原文意困苦之家。但他們的家卻滿了愛、甜美、奉獻,而成為主經常在此享受安息的地方。
【我們可以從她身上學到什麼】
-
1.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份,是不能奪去的。」(路十42)
馬利亞選擇那上好的福分 ── 當主耶穌拜訪她們家時,馬利亞安靜地坐在祂的腳前,專心聆聽祂的教導。當時她的姐姐馬大因為事物繁多,而忙得心慌意亂;然而馬利亞把握機會,與主親近,而得著主「上好的福分」。馬利亞的傾聽提醒我們要優先考慮與主的關係,而非僅僅忙於服事的責任。
2. 「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豫先澆在我身上。」(可十四6、8)
馬利亞獻香膏的事,得主稱許 ── 四卷福音書都曾記載:馬利亞趁主耶穌被害受難前,先拿著一瓶極貴的香膏,澆在主的頭上,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當時只有主明白,馬利亞是為安葬祂作的。故主說:「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祂甚至說:「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紀念」。這是主面向死亡時惟一的受膏。馬利亞的行動,見證了她全心愛主:
-
(1) 她看主比什麼都寶貴,甘心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主!主比一切的人事物更重要,甚至比我們的所有所是更有價值。我們在教會中,是否也把最好的、最真的獻給主呢?
(2) 她看主比什麼都尊大,用頭髮擦祂的腳!這事之後,全室便充滿了馨香之氣,因為沒有一處比主耶穌得到應得尊榮的地方,更發出芬芳的香氣。我們在教會中,是否也使人感受到基督的馨香之氣(林後二14~16)呢?
(3) 她抓住機會,在主死之前,為主傾倒!主來的時間快到了,愛祂的機會瞬間即逝,為祂作工的機會也不多了,因此千萬不要失去今天服事祂的機會。因為一個「今天」勝過一大堆的「明天」。我們在教會中,「今天」是否也為主將自己的所是和所有全部奉獻給祂呢?
(4) 她珍愛主的同在超過一切!我們在教會中,是否也寶貴主自己,而不讓任何人事物,奪去主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呢?
-
1. 馬利亞坐在主的腳前,在愛中專心聆聽主聲音,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是否能化時間坐在主腳前,與主相會,並心無旁騖地聆聽祂的話語呢?
2. 全人傾倒在主身上。她用香膏抹主,指出她趁主未死之前抓住機會,表達愛祂之心。讓我們也趁主未來之前,抓住每一個機會愛祂、事奉祂、委身祂,以免今天急切望將來,將來又悔今天錯過。
3. 當馬利亞的為著愛主的緣故所作的動作,不被人認同或受到誤解的時候,主親自為她表白一切,並稱讚她有屬靈的洞察力,明白祂將要受難被埋葬的事實。我們的服事雖也常會受其他人的誤會,但主卻能體會我們的心。讓我們也寶貝為主蒙羞和受嘲,藉這些遭遇,使我們也經歷祂的鼓勵和安慰,而與祂有更深的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