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改之前的保羅(即掃羅)

3/21〔聖經人物知多少〕

【保羅的背景】

出身:生長在基利家以經濟文化聞名的大城 ── 大數(徒二十二3)。

地位:生來是猶太人;出生就具有羅馬公民的身份,而帶給他許多特權(徒十六37)。

家世:從他的身分、地位、家世看來,他必定是家道豐富(腓四12)。

學識:受教在著名的猶太拉比迦瑪列的門下,可以說是按其祖宗嚴謹的律法受教(徒二十二3)。

語言:熟悉希臘文(徒二十一37)、希伯來文(徒二十二2)、拉丁文、亞蘭文…等語言。

技能:自幼便學習以羊毛織造帳棚的手藝,無論到那裡,都可以賴以謀生(徒十八3)。

虔敬:有虔誠的信仰,熱心事奉神,並嚴守律法,無可指摘的法利賽人(腓三6)。

邁爾說的好,「從以上這些裝備,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神的旨意從一開始就在動工,依照祂的計畫,策動萬事互相效力,使保羅成為合用的器皿。」

【司提反殉道對他的影響】

「把他推到城外,用石頭打他;作見證的人,把衣裳放在一個少年人名叫掃羅的腳前。「他們正用石頭打的時候,司提反呼籲主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說了這話,就睡了。掃羅也喜悅他被害。」(徒七58~60)

據說路加所以能知道司提反的受審與死的事實,乃出於保羅自己的口述。當司提反殉道前,他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他在禱告中,對神是全然的交托 ── 「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對那些謀害他的人是全然的寬恕 ── 「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眾人為了用石頭打死司提反時,曾脫下衣服來,放在保羅腳前,請他看管。保羅雖沒有直接參與用石頭打死司提反,卻喜悅這事。保羅當時所以會這樣作,乃是因為他那時還不信,不明白作:褻瀆神、逼迫的和侮慢人的事(提前一13)。但司提反的死不是結束,他臨終前的見證與禱告,在這個心腸剛硬的保羅心中播下了生命的種子。因此,司提反的殉道,定然深深地在保羅腦海裡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逼迫基督徒】

「掃羅卻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徒八3)

「我也曾逼迫奉這道的人,直到死地,無論男女都鎖拿下監。這是大祭司和眾長老都可以給我作見證的。」(徒二十二4)

「掃羅仍然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兇殺的話,去見大祭司,求文書給大馬色的各會堂,若是找著信奉這道的人,無論男女,都准他捆綁帶到耶路撒冷。」(徒九1~2)

《使徒行傳》第八章記載在司提反受害之後,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門徒被迫分散到各處。路加提到保羅「殘害」教會。這意味著保羅乃是當時執行「殘害」耶路撒冷教會的主要人物。「殘害」這個詞在希臘原文是 lumainomai,指獸性的殘酷,用以指野豬蹂躪葡萄園,和野獸狂咬一個人體;並且這裡所用的是未完成時態,表示是一種持續不停的行動。此外,保羅在對耶路撒冷的百姓作見證時,特別強調當初認為自己是個熱心事奉神的猶太人,因此逼迫事奉基督真道的人,而將他們逮捕、拘禁,甚至殺害(徒二十二4)。大祭司和眾長老都可見證他曾徹底執行這些事。保羅逼迫耶路撒冷的基督徒持續約有一年之久。這一年的迫害,使得耶路撒冷的門徒,都被迫四散,因而把福音分散到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正是主告訴他們要去傳福音的地方。逼迫帶來福音的開展,這事必定是保羅始料未及的。因此,他更進一步,從大祭司那裡取得文書,要把大馬色那裡的基督徒,帶到耶路撒冷受刑。但在他前往大馬色的途中,他看見了大光,聽見了復活主的聲音。從此,他從一個最反對的人,轉成最偉大的外邦使徒。

【默想】

  1. 1.  我們看到神如何使用他的背景,為他締造了最理想的條件,預備他作為外邦人的使徒。因此,發生在保羅身上的每一切事都是有意義的,且是必須的。其實,神在我們每個人身上也都有祂的計畫!
  2. 2.  保羅迫害基督徒,還以為是為神大發熱心。但神在頃刻之間使他悔改,因神揀選他並不是在時間裡才開始的,乃是在永遠裡就已定好了(弗一4)。其實,我們的得救也全是基於神的揀選(帖後二13)!

 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瑪波羅教會網站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