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羅屬靈的一生
保罗属灵的一生
〔聖經人物知多少〕
〔圣经人物知多少〕
「也沒有上耶路撒冷去,見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惟獨往亞拉伯去;後又回到大馬色。」(加一17)
「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徒十三2下)
「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裡,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全都接待」(徒二十八30)
保羅屬靈的一生乃是從大馬色路上遇見主開始(主後35年),到在羅馬為主殉道為止(主後68年),共約三十三年。他三十三年的屬靈人生,可分為三個階段:
1. 第一階段是隱藏時期(主後35~46年) ── 他蒙恩不久後就到亞拉伯曠野(加一15~17),之後又隱藏在大數(徒九30);後來巴拿巴把他帶到安提阿,與聖徒一同聚集(徒十一25~26)。在這段期間,他沒有明顯的工作,也沒有寫任何書信;只讓聖靈在他身上作工,他也在教會中學習服事。
2. 第二階段是盡職時期(主後46~57年) ── 這包括他四次的旅行佈道。藉此他走遍了羅馬帝國的東部,包括整個小亞細亞和半個歐洲,建立了許多教會,而最後一次到了羅馬。在這期間,他寫了帖前後、加拉太、林前後和羅馬書。
3. 第三階段可說是他的受苦時期(主後57~68年) ── 此段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在監牢裡,或是帶著鎖煉,失去自由,包括在該撒利亞和兩次在羅馬被囚,最後為主殉道。然而他大部份的書信都是在這期間寫的,包括以弗所、歌羅西、腓利門、腓立比、提前後和提多書。
如此看來,他頭三分一是隱藏的,後三分一是失去自由的,只有中間的三分一能自由作工。最後的一個階段雖是失去自由,他的生命卻在這樣的苦難中更趨成熟,且領受更豐富的啟示而寫成書信,開啟了有關基督與教會更深的奧秘。
【保羅生平】
根據《使徒行傳》,許多聖經學者所公認保羅重要的生平年表如下(即令誤差也不過一兩年):
生平事蹟
| 參考經文
| 主後
| 備註
|
1
| 出生大數
| 徒22:3
| 5 (?)
| 生下來即是羅馬公民
|
2
| 在迦瑪列門下受教
| 徒22:3
| 17 (?)
| 搬去了耶路撒冷
|
3
| 殘害逼迫教會
| 徒8:3
| 34
| 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
|
4
| 在大馬色遇見復活主,悔改和受洗
| 徒9:1~19
| 35
| 亞拿尼亞為他按手禱告,為他受洗
|
5
| 第一次上耶路撒冷,巴拿巴引見眾使徒
| 徒9:26
| 37~38
| 與磯法、雅各同住15天
|
6
| 在安提阿,參與事奉一年
| 徒11:26
| 44
| 巴拿巴帶他去安提阿
|
7
| 第二次上耶路撒冷,與巴拿巴帶捐項去
| 徒11:30
| 45
| 因猶大饑荒
|
8
| 第一次傳道旅行,巴拿巴同行
| 徒13:4
| 45~48
| 約四年之久
|
9
| 第三次上耶路撒冷參加大議會
| 徒15:2
| 49
| 討論外邦人守割禮問題
|
10
| 第二次傳道旅行,帶西拉同行
| 徒15:39
| 49~51
| 因不帶馬可,而與巴拿巴分開
|
11
| 第三次傳道旅行,鞏固眾教會
| 徒18:1
| 53~57
| 最終攜捐款,返耶路撒冷
|
12
| 在以弗所事奉三年
| 徒19
| 53~55
| 因以弗所發生暴動,而離開
|
13
| 在耶路撒冷聖殿獻祭前被捕
| 徒21:33
| 57
| 照長老建議,而行拿細耳人的願
|
14
| 第四次傳道旅行,經海路去羅馬
| 徒28:16
| 59~60
| 保羅一行人遭遇海難
|
15
| 在羅馬被囚兩年
| 徒28:30
| 60~62
| 向來訪的人,傳講神國的道
|
16
| 為主殉道
|
| 68
| 被尼祿皇帝所殺
|
主後
| 生平事蹟
|
5 (?)
| 出生大數(徒22:3),生下來即是羅馬公民。
|
17 (?)
| 在迦瑪列門下受教(徒22:3),搬去了耶路撒冷。
|
34
| 殘害逼迫教會(徒8:3),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
|
35
| 在大馬色遇見復活主,悔改和受洗(徒9:1~19),亞拿尼亞為他按手禱告,為他受洗。
|
37~38
| 第一次上耶路撒冷,巴拿巴引見眾使徒(徒九26),與磯法、雅各同住15天。
|
44
| 在安提阿,參與事奉一年(徒11:26),巴拿巴帶他去安提阿。
|
45
| 第二次上耶路撒冷,與巴拿巴帶捐項去(徒11:30),因猶大饑荒。
|
45~48
| 第一次傳道旅行,巴拿巴同行(徒13:4),約四年之久。
|
49
| 第三次上耶路撒冷參加大議會(徒15:2),討論外邦人守割禮問題。
|
49~51
| 第二次傳道旅行,帶西拉同行(徒15:39),因不帶馬可,而與巴拿巴分開。
|
53~57 |
第三次傳道旅行,鞏固眾教會(徒18:1),最終攜捐款,返耶路撒冷。
|
53~55 |
在以弗所事奉三年(徒19章),因以弗所發生暴動,而離開。
|
57
| 在耶路撒冷聖殿獻祭前被捕(徒21:33),照長老建議,而行拿細耳人的願。
|
59~60
| 第四次傳道旅行,經海路去羅馬(徒28:16),保羅一行人遭遇海難。
|
60~62
| 在羅馬被囚兩年(徒28:30),向來訪的人,傳講神國的道。
|
68
| 為主殉道,被尼祿皇帝所殺。
|
【默想】
1. 保羅的一生是從悔改直到生命成熟的一生。我們成為基督徒之後,是否也願在真道上紮根,在生命上成長,在事奉上勞苦,好讓神不斷建造我們、裝備我們呢?
2. 保羅的一生是無愧的人生,因他從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二十六19)。我們一生的事奉工作,是否也都是為著基督與教會的異象而奮鬥呢?
3. 保羅將一生都投入在傳揚福音的使命上。我們是否也像保羅一樣,為福音全人擺上呢?
▶ |
目錄|
上一則|
下一則
「也没有上耶路撒冷去,见那些比我先作使徒的。惟独往亚拉伯去;后又回到大马色。」(加一17)
「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徒十三2下)
「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徒二十八30)
保罗属灵的一生乃是从大马色路上遇见主开始(主后35年),到在罗马为主殉道为止(主后68年),共约三十三年。他三十三年的属灵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是隐藏时期(主后35~46年) ── 他蒙恩不久后就到亚拉伯旷野(加一15~17),之后又隐藏在大数(徒九30);后来巴拿巴把他带到安提阿,与圣徒一同聚集(徒十一25~26)。在这段期间,他没有明显的工作,也没有写任何书信;只让圣灵在他身上作工,他也在教会中学习服事。
2. 第二阶段是尽职时期(主后46~57年) ── 这包括他四次的旅行布道。借此他走遍了罗马帝国的东部,包括整个小亚细亚和半个欧洲,建立了许多教会,而最后一次到了罗马。在这期间,他写了帖前后、加拉太、林前后和罗马书。
3. 第三阶段可说是他的受苦时期(主后57~68年) ── 此段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监牢里,或是带着锁炼,失去自由,包括在该撒利亚和两次在罗马被囚,最后为主殉道。然而他大部份的书信都是在这期间写的,包括以弗所、歌罗西、腓利门、腓立比、提前后和提多书。
如此看来,他头三分一是隐藏的,后三分一是失去自由的,只有中间的三分一能自由作工。最后的一个阶段虽是失去自由,他的生命却在这样的苦难中更趋成熟,且领受更丰富的启示而写成书信,开启了有关基督与教会更深的奥秘。
【保罗生平】
根据《使徒行传》,许多圣经学者所公认保罗重要的生平年表如下(即令误差也不过一两年):
生平事迹
| 参考经文
| 主后
| 备注
|
1
| 出生大数
| 徒22:3
| 5 (?)
| 生下来即是罗马公民
|
2
| 在迦玛列门下受教
| 徒22:3
| 17 (?)
| 搬去了耶路撒冷
|
3
| 残害逼迫教会
| 徒8:3
| 34
| 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
|
4
| 在大马色遇见复活主,悔改和受洗
| 徒9:1~19
| 35
| 亚拿尼亚为他按手祷告,为他受洗
|
5
| 第一次上耶路撒冷,巴拿巴引见众使徒
| 徒9:26
| 37~38
| 与矶法、雅各同住15天
|
6
| 在安提阿,参与事奉一年
| 徒11:26
| 44
| 巴拿巴带他去安提阿
|
7
| 第二次上耶路撒冷,与巴拿巴带捐项去
| 徒11:30
| 45
| 因犹大饥荒
|
8
| 第一次传道旅行,巴拿巴同行
| 徒13:4
| 45~48
| 约四年之久
|
9
| 第三次上耶路撒冷参加大议会
| 徒15:2
| 49
| 讨论外邦人守割礼问题
|
10
| 第二次传道旅行,带西拉同行
| 徒15:39
| 49~51
| 因不带马可,而与巴拿巴分开
|
11
| 第三次传道旅行,巩固众教会
| 徒18:1
| 53~57
| 最终携捐款,返耶路撒冷
|
12
| 在以弗所事奉三年
| 徒19
| 53~55
| 因以弗所发生暴动,而离开
|
13
| 在耶路撒冷圣殿献祭前被捕
| 徒21:33
| 57
| 照长老建议,而行拿细耳人的愿
|
14
| 第四次传道旅行,经海路去罗马
| 徒28:16
| 59~60
| 保罗一行人遭遇海难
|
15
| 在罗马被囚两年
| 徒28:30
| 60~62
| 向来访的人,传讲神国的道
|
16
| 为主殉道
|
| 68
| 被尼禄皇帝所杀
|
主后
| 生平事迹
|
5 (?)
| 出生大数(徒22:3),生下来即是罗马公民。
|
17 (?)
| 在迦玛列门下受教(徒22:3),搬去了耶路撒冷。
|
34
| 残害逼迫教会(徒8:3),进各人的家,拉着男女下在监里。
|
35
| 在大马色遇见复活主,悔改和受洗(徒9:1~19),亚拿尼亚为他按手祷告,为他受洗。
|
37~38
| 第一次上耶路撒冷,巴拿巴引见众使徒(徒九26),与矶法、雅各同住15天。
|
44
| 在安提阿,参与事奉一年(徒11:26),巴拿巴带他去安提阿。
|
45
| 第二次上耶路撒冷,与巴拿巴带捐项去(徒11:30),因犹大饥荒。
|
45~48
| 第一次传道旅行,巴拿巴同行(徒13:4),约四年之久。
|
49
| 第三次上耶路撒冷参加大议会(徒15:2),讨论外邦人守割礼问题。
|
49~51
| 第二次传道旅行,带西拉同行(徒15:39),因不带马可,而与巴拿巴分开。
|
53~57 |
第三次传道旅行,巩固众教会(徒18:1),最终携捐款,返耶路撒冷。
|
53~55 |
在以弗所事奉三年(徒19章),因以弗所发生暴动,而离开。
|
57
| 在耶路撒冷圣殿献祭前被捕(徒21:33),照长老建议,而行拿细耳人的愿。
|
59~60
| 第四次传道旅行,经海路去罗马(徒28:16),保罗一行人遭遇海难。
|
60~62
| 在罗马被囚两年(徒28:30),向来访的人,传讲神国的道。
|
68
| 为主殉道,被尼禄皇帝所杀。
|
【默想】
1. 保罗的一生是从悔改直到生命成熟的一生。我们成为基督徒之后,是否也愿在真道上扎根,在生命上成长,在事奉上劳苦,好让神不断建造我们、装备我们呢?
2. 保罗的一生是无愧的人生,因他从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徒二十六19)。我们一生的事奉工作,是否也都是为着基督与教会的异象而奋斗呢?
3. 保罗将一生都投入在传扬福音的使命上。我们是否也像保罗一样,为福音全人摆上呢?
▶ |
目录|
上一则|
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