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巴拿巴的事蹟,我們繼續分三個點論之:
一、聖靈分派
「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徒十三2~3)
《使徒行傳》第十三章記載巴拿巴和保羅和其他三位弟兄(西面、路求與馬念)聚在一起事奉主、禁食禱告的時候,聖靈向他們說話,要差派巴拿巴和保羅將福音推展到外邦人之中。這五位先知和教師,乃出自不同的種族和階層,身分各異、地位懸殊的人,但他們能夠同心合意,事奉在一起。神借著他們合一的事奉和禁食的禱告,開啟了外邦人的福音大門。此外,安提阿教會打發巴拿巴和保羅出外傳道,是在聖靈的引導之下所作的劃時代行動。哦!這是何等真實又美麗的榜樣!今日我們為主作工,是否有異象,有負擔,又有禁食禱告,更有聖靈的說話和行動呢?
二、第一次出外傳道
「從那裡坐船,往安提阿去。當初他們被眾人所托蒙神之恩,要辦現在所作之工,就是在這地方。到了那裡,聚集了會眾,就述說神藉他們所行的一切事,並神怎樣為外邦人開了通道的門。」(徒十四26~27)
巴拿巴和保羅的第一次出外傳道(約主後47~49年),主要關於在小亞細亞的福音事工。他們從敘利亞安提阿的教會出去,歷經居比路、別加、彼西底、以哥念、路司得、特庇等地傳主的福音,以後又在各地設立主的教會,並且探望各地弟兄姊妹。
《使徒行傳》第十四章記載路司得的眾人,因著見保羅醫好了那瘸腿的,就驚奇不已,甚至稱巴拿巴為「丟斯」,稱保羅為「希耳米」。按照希臘人的多神信仰,「丟斯」是眾神之王,「希耳米」是諸神的傳訊者。巴拿巴必然是個儀錶堂堂、風采高雅的人,因此他們把他當作眾神之王丟斯看待;而因保羅是主要的發言人,他們便稱他為希耳米。但他們絲毫不敢自比「神」,鄭重聲明他們「也是人」(徒十四15)。今日我們是否提醒自己和別人,應拒絕人的榮耀與尊崇,而當把讚美和敬拜歸給神呢?
他們傳道旅程完結時,返回安提阿教會,就是將他們交托在神的恩典中的教會,述說神如何透過他們作工。他們對教會所說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神怎樣為外邦人開了通道的門。」那是他們的報告。雖然他們作工固然是對主負責,但是他們也不能因此就不顧同工和教會;向教會交通與報告自己工作的結果,乃是一件美事。哦!這真是個很好的實行!這正是每一個主的工人都應該學習的阿!
三、排名次序
「散會以後,猶太人和敬虔進猶太教的人,多有跟從保羅、巴拿巴的,二人對他們講道,勸他們務要恒久在神的恩中。」(徒十三43)
聖經中提到巴拿巴和保羅一起傳道時,起初都是以巴拿巴為首,稱作「巴拿巴和保羅」。但從《使徒行傳》十三章43節以後,每提到他們的名字,次序就顛倒了,而是「保羅和巴拿巴」。可見,巴拿巴不爭領袖地位,甘心輔助保羅,仍與他同工同行。此外,巴拿巴雖是最初帶領保羅的人,但是自己有了過錯,也很願接受保羅的提醒指正(加二11~14)。今日我們在教會中,個人的位分和排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神是否得榮耀?福音是否傳開?教會是否得建立?這正是每一個主的工人都應有心態阿!
【默想】
-
1. 安提阿教會印證了聖靈的呼召巴拿巴和掃羅之後,於是禁食、禱告、按手、打發他們出去。凡是被差派出去的人,呼召和動力必須都出於神,並被教會所確認和印證,然後才能為主作工。今日我們為主作工,是否有聖靈的呼召,並且有教會的印證呢?
2. 巴拿巴和保羅返回安提阿之後,就向教會述說「神藉他們所行的一切事」和「神怎樣為外邦人開了通道的門」,而見證了他們完成「被眾人所托蒙神之恩」的工作,並印證了聖靈之前分派他們,去作主要他們所作的工(徒十三2)。今日我們所作的工,是否也願意向同工和教會交通與報告呢?
3. 巴拿巴不計較領導的地位,毫無不滿或嫉妒,很謙卑地作保羅的副手,是否帶給你任何的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