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慰之子巴拿巴

〔聖經人物知多少〕

【檔案】

地點:居比路、耶路撒冷、安提阿。

身分:使徒。

親屬:姊姊─馬裡亞,表弟─約翰馬可。

性格:敬虔、慷慨、溫柔敦厚、好人、和可靠。

同時代人:主耶穌、該亞法、和希律。

重要事蹟:

  1. 1.  耶路撒冷教會建立後,他變賣田產,把價銀交給使徒們,分給別人使用。
  2. 2.  他引見悔改的保羅給使徒們。
  3. 3.  耶路撒冷教會差派他,去看望安提阿教會的初信者。
  4. 4.  他曾到大數找保羅,同去安提阿教會事奉。
  5. 5.  他奉安提阿教會差派,送賑災款到耶路撒冷。
  6. 6.  安提阿教會分派巴拿巴和保羅出外傳道(第一次)。
  7. 7.  他與保羅受參與耶路撒冷大會,為真道辯護,就是外邦人的基督徒沒有必要受割禮。
  8. 8.  他第二次出外傳道時,與保羅分手,改與馬可同行。

【簡介】

「有一個利未人,生在居比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勸慰子)。」(徒四36)

巴拿巴(Barnabas)這名字出現于《使徒行傳》和保羅書信共30次。他本來叫做約瑟,是利未人,生於居比路(賽浦路斯),後移居耶路撒冷。使徒給他一個別名叫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勸慰之子」(Son of consolation ),說出他是一個安慰別人的人。 巴拿巴在五旬節時信了主,後來他眼見教會的興旺,心中感動不已。當時教會中凡物共用,使徒大有能力,眾人也都蒙大恩,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他就將田產房屋都賣了,把所賣的價銀放在使徒腳前。 之後,耶路撒冷的教會,聽到信主的居比路人和古利奈人在安提阿向希利尼人(希臘人)傳講主耶穌,並得著很多希利尼人信而歸主,他們就打發巴拿巴到安提阿為。他在那裡勸勉眾人,要立定心志,恒久靠主。且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然後,巴拿巴到大數去找羅,一起到安提阿和教會一同聚集,並一同教訓門徒。當掃羅和巴拿巴還在安提阿的時候,先知亞迦布預言將有大饑荒,果然應驗。這次大饑荒是發生在主後46年,是在五旬節以後第13年。於是在安提阿的門徒們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並托掃羅和巴拿巴把捐款送到在耶路撒冷的眾長老那裡。

安提阿教會很興旺,聖徒同心合意,禁食禱告的時候,聖靈感動他們分派巴拿巴和保羅外出傳道,而開啟了外邦人的福音大門。他們第一次出外傳道。約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福音在小亞細亞被傳開,許多人信主,許多健康的教會被建立,也有許多的門徒被鞏固,因而基督的身體被建立。之後,他們再次受安提阿教會的委託,去到耶路撒冷,與那裡的使徒和長老一同商議如何處理猶太律法主義者的攪擾。過了不久,保羅建議回到從前傳過道的各城,去看望弟兄們。當時,保羅則以馬可於第一次出外傳道擅自離隊而執意不肯帶馬可同行,以致二人尖銳的爭論,只好彼此分開。結果,巴拿巴偕馬可到居比路去,保羅則偕西拉去敘利亞和基利家。兩人分手之後,《使徒行傳》再也沒有記載巴拿巴的事蹟。據說巴拿巴是於主後五十七年為主殉道了。

【默想】

  1. 1.  巴拿巴不是一個以空口說溫情的話安慰別人的人;他乃是一個以他自己的錢財和實際的行動,去使別人得到安慰的人。因著的他寬容和愛心,得著了一位外邦使徒的保羅。也得著了寫《馬可福音》的馬可。盼望我們都能成為主為教會所預備的「勸慰之子」
  2. 2.  教會需要更多像巴拿巴一樣的人,在教會裡作勸勉人,安慰人,幫助人,鼓勵人,提拔人的工作。盼望我們都能在教會盡上自己應盡的責任!

 目錄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