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麼?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路十五17~18上)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路十五24)
《路加福音》第十五章記載主耶穌比的喻,說出三個「失而復得」:
- 1. 失迷的羊重回牧人的懷抱,得到牧養、供應、安息、引領、保守等。
- 2. 失落的錢歸還主人,重新有了它存在的價值。
- 3. 失喪的浪子回歸父親,重新享用家中豐富,過有意義的生活。
對神來說,每一個人都同樣珍貴,祂因人的失喪而傷心;也因人的悔改,歸回神家而喜樂。因此,每一個接受基督的救恩的人,恢復了神兒子的地位,在神的眼中乃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每一次的回頭,每一次的順服,都會叫神的心「快樂起來」。
在浪子回家的比喻中,路加描述有個父親,他有兩個兒子。父親是指父神:大兒子預表法利賽人和文士,就是自以為義驕傲無比的罪人:小兒子乃預表稅吏和罪人,就是悔改認罪的罪人。我們將分三次來討論這三個人物。首先我們來看小兒子,一般人都稱他為浪子。根據經文(路十五13,14,17,18,20,24),這個比喻清楚地描述了,浪子從離家出走、墮落到恢復兒子地位的六個過程:
- 1. 「收拾起來」 ── 他本來要到父親死後才能分得產業的,竟求父親分給他家業,父親答應了這事。之後,他就把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就離家「往遠方去了」。這比喻表明人將神所賜的據為己有,愛錢過於愛父(神),就遠離神了。在此,我們看到人墮落的階段,第一步是向神獨立自主 ── 「收拾起來」,而不讓神管:第二步是遠離神 ── 離家「往遠方去了」。
- 2. 「窮苦起來」 ── 他任意放蕩,浪費貲財,又巧遇大饑荒,就「窮苦起來」,只好去放豬,落到連豬都不如的生活。這比喻表明人離開神,愛罪中之樂,而浪費神給人的一切,如時日、生命、恩賜等;且過著自甘墮落,敗壞的生活如同放豬一樣,最終導致心靈的貧窮與虛空。
- 3. 「醒悟過來」 ── 他在窮困中「醒悟過來」,看見自己可憐的光景,就想起父家的福樂,就定意回到父親那裡去。神常常藉著環境的遭遇來提醒人,使人裡面「醒悟過來」,而願向父神認罪悔改。因此,不怕人失敗,只怕不肯回頭。
- 4. 「我要起來」 ── 他「要起來」去見父親,承認自己的罪,並覺得不配稱為父親的兒子,只求父親收留他,把他「當作」一個雇工。當人轉向神時,都自然感覺不配白白的得神的福分,總想為神作工。這是人錯誤的觀念。不管我們光景如何,神愛我們的心從不改變,因我們是祂的兒子。
- 5. 「於是起來」 ── 他既立定主意,就實際行動,「於是起來」往他父親裡去。他的醒悟,決志,和行動,是我們歸向天父最為可貴的榜樣。這也說出一個人的悔改,乃是與神和好的第一步。
- 6. 「快樂起來」 ── 離家還遠的時候,父親早已出來迎接他回家。到回家後,父親就歡喜的與他同享「筵席」,吃喝快樂。這個比喻最感人的是描寫兒子回來時,父親是何等的快樂,因他的兒子是失而又得,死而復活。這表明慈愛的天父接納每一個悔悟的人回家,其結果乃是神與人同樂。
有首詩歌 ── 「主,我要回家」,是這樣寫著:
我正流蕩遠離天父,現在要回家;
走過好長罪惡道路,主,我要回家。
(副)
回家罷!回家罷!不要再流蕩!
慈愛膀臂向我伸張,主,我要回家。
|
我正流蕩遠離天父,
現在要回家;
走過好長罪惡道路,
主,我要回家。
(副)
回家罷!回家罷!
不要再流蕩!
慈愛膀臂向我伸張,
主,我要回家。
|
這首詩歌說出人看見自己窮途末路的光景和神豐富的恩典,就決定要回家。有人曾說:「年輕人要尋找好時機,但他在遠方找不到;只有當他想到要回去父家時,他才找到。」
【默想】
- 1. 小兒子離家代表離開父神家的人,終有一日必發現身心俱苦,肚子空、口袋空、心靈空、環境空。但天父永遠等待離家「往遠方去了」的人,並歡迎他們再投入祂慈愛的懷抱,享受神家中的永樂!
- 2. 浪子經過流浪的歲月,才體會家中的溫暖,因為只有在家中,他才有兒子的名分與地位。我們也只有回歸天父的懷抱,人生才有最溫暖和最安全的歸宿。因此,「回家罷!回家罷!不要再流蕩!」
【小兒子回家的屬靈要義】
這個比喻的屬靈要義:
- 1. 一個父親(11節上) ── 預表父神。
- 2. 兩個兒子(11節下) ── 預表世人都是出於神的。
- 3. 小兒子(12節上) ── 預表罪人。
- 4. 求父親分家業給他(12節下) ── 預表從神得著一切天賦和財物。
- 5. 收拾他一切所有的(13節上) ── 預表人悖逆神,不讓神管。
- 6. 往遠方去了(13節中) ── 預表人遠離了神。
- 7. 任意忘為,浪費貲財(13節下) ── 預表人墮落在罪惡中,傷害身心。
- 8. 耗盡一切所有的(14節上) ── 預表人在罪中耗盡一切神所賜的。
- 9. 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14節中) ── 預表世界無何可滿足他的心靈。
- 10. 就窮苦起來(14節下) ── 預表心靈的貧窮、虛空。
- 11. 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15節上) ── 預表依靠屬人的辦法。
- 12. 到田裡放豬(15節下) ── 預表在世界裡過污穢的罪惡生活。
- 13. 連豬所吃的豆莢也不得充饑(16節) ── 預表所過的乃非人的生活。
- 14. 醒悟過來(17節上) ── 預表罪人心靈的覺醒。
- 15. 父親有多少雇工,口糧有餘(17節下) ── 預表嚮往神的福分。
- 16. 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18節上) ── 預表心中起意歸向神。
- 17. 向父親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18節下) ── 預表自覺得罪了神。
- 18. 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19節上) ── 預表自覺不配白白得著神的福分。
- 19. 把我當作一個雇工罷(19節下) ── 預表想靠自己的行為立功補過。
- 20.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20節上) ── 預表將心裡的感覺付諸行動。
- 21. 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20節中) ── 預表神天天等待罪人悔改,一見人有悔改的跡象,就以憐憫、慈愛相待。
- 22. 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親嘴(20節下) ── 預表神的赦免是立即且完全的。
- 23. 兒子說……(21節) ── 預表罪人悔改的禱告。
- 24. 父親「卻」(22節上) ── 預表神的回應完全出乎罪人的意外。
- 25. 僕人(22節中) ── 預表天使。
- 26. 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上(22節中) ── 預表給罪人穿上基督作義袍,得以在神面前稱義(賽六十一10;林前一30)。
- 27. 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22節中) ── 預表給罪人得著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弗一13)。
- 28. 把鞋穿在他腳上(22節下) ── 預表給罪人得著福音的好處,就是救恩的能力,得以與世俗有所分別(弗六15)。
- 29. 把那肥牛犢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23節) ── 預表基督在十字架上為人被殺贖罪,成為神和人共同的享受。
- 30. 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24節上) ── 預表罪人原本在神面前是死在罪惡過犯中的,如今與基督一同活過來(弗二1,5)。
- 31. 失而又得的(24節中) ── 預表罪人原本遠離神、不要神,如今回轉歸向神。
- 32. 他們就快樂起來(24節下) ── 預表神和人一同有滿足的喜樂。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么?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路十五17~18上)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路十五24)
《路加福音》第十五章记载主耶稣比的喻,说出三个「失而复得」:
- 1. 失迷的羊重回牧人的怀抱,得到牧养、供应、安息、引领、保守等。
- 2. 失落的钱归还主人,重新有了它存在的价值。
- 3. 失丧的浪子回归父亲,重新享用家中丰富,过有意义的生活。
对神来说,每一个人都同样珍贵,祂因人的失丧而伤心;也因人的悔改,归回神家而喜乐。因此,每一个接受基督的救恩的人,恢复了神儿子的地位,在神的眼中乃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每一次的回头,每一次的顺服,都会叫神的心「快乐起来」。
在浪子回家的比喻中,路加描述有个父亲,他有两个儿子。父亲是指父神:大儿子预表法利赛人和文士,就是自以为义骄傲无比的罪人:小儿子乃预表税吏和罪人,就是悔改认罪的罪人。我们将分三次来讨论这三个人物。首先我们来看小儿子,一般人都称他为浪子。根据经文(路十五13,14,17,18,20,24),这个比喻清楚地描述了,浪子从离家出走、堕落到恢复儿子地位的六个过程:
- 1. 「收拾起来」 ── 他本来要到父亲死后才能分得产业的,竟求父亲分给他家业,父亲答应了这事。之后,他就把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就离家「往远方去了」。这比喻表明人将神所赐的据为己有,爱钱过于爱父(神),就远离神了。在此,我们看到人堕落的阶段,第一步是向神独立自主 ── 「收拾起来」,而不让神管:第二步是远离神 ── 离家「往远方去了」。
- 2. 「穷苦起来」 ── 他任意放荡,浪费赀财,又巧遇大饥荒,就「穷苦起来」,只好去放猪,落到连猪都不如的生活。这比喻表明人离开神,爱罪中之乐,而浪费神给人的一切,如时日、生命、恩赐等;且过着自甘堕落,败坏的生活如同放猪一样,最终导致心灵的贫穷与虚空。
- 3. 「醒悟过来」 ── 他在穷困中「醒悟过来」,看见自己可怜的光景,就想起父家的福乐,就定意回到父亲那里去。神常常借着环境的遭遇来提醒人,使人里面「醒悟过来」,而愿向父神认罪悔改。因此,不怕人失败,只怕不肯回头。
- 4. 「我要起来」 ── 他「要起来」去见父亲,承认自己的罪,并觉得不配称为父亲的儿子,只求父亲收留他,把他「当作」一个雇工。当人转向神时,都自然感觉不配白白的得神的福分,总想为神作工。这是人错误的观念。不管我们光景如何,神爱我们的心从不改变,因我们是祂的儿子。
- 5. 「于是起来」 ── 他既立定主意,就实际行动,「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里去。他的醒悟,决志,和行动,是我们归向天父最为可贵的榜样。这也说出一个人的悔改,乃是与神和好的第一步。
- 6. 「快乐起来」 ── 离家还远的时候,父亲早已出来迎接他回家。到回家后,父亲就欢喜的与他同享「筵席」,吃喝快乐。这个比喻最感人的是描写儿子回来时,父亲是何等的快乐,因他的儿子是失而又得,死而复活。这表明慈爱的天父接纳每一个悔悟的人回家,其结果乃是神与人同乐。
有首诗歌 ── 「主,我要回家」,是这样写着:
我正流荡远离天父,现在要回家;
走过好长罪恶道路,主,我要回家。
(副)
回家罢!回家罢!不要再流荡!
慈爱膀臂向我伸张,主,我要回家。
|
我正流荡远离天父,
现在要回家;
走过好长罪恶道路,
主,我要回家。
(副)
回家罢!回家罢!
不要再流荡!
慈爱膀臂向我伸张,
主,我要回家。
|
这首诗歌说出人看见自己穷途末路的光景和神丰富的恩典,就决定要回家。有人曾说:「年轻人要寻找好时机,但他在远方找不到;只有当他想到要回去父家时,他才找到。」
【默想】
- 1. 小儿子离家代表离开父神家的人,终有一日必发现身心俱苦,肚子空、口袋空、心灵空、环境空。但天父永远等待离家「往远方去了」的人,并欢迎他们再投入祂慈爱的怀抱,享受神家中的永乐!
- 2. 浪子经过流浪的岁月,才体会家中的温暖,因为只有在家中,他才有儿子的名分与地位。我们也只有回归天父的怀抱,人生才有最温暖和最安全的归宿。因此,「回家罢!回家罢!不要再流荡!」
【小儿子回家的属灵要义】
这个比喻的属灵要义:
- 1. 一个父亲(11节上) ── 预表父神。
- 2. 两个儿子(11节下) ── 预表世人都是出于神的。
- 3. 小儿子(12节上) ── 预表罪人。
- 4. 求父亲分家业给他(12节下) ── 预表从神得着一切天赋和财物。
- 5. 收拾他一切所有的(13节上) ── 预表人悖逆神,不让神管。
- 6. 往远方去了(13节中) ── 预表人远离了神。
- 7. 任意忘为,浪费赀财(13节下) ── 预表人堕落在罪恶中,伤害身心。
- 8. 耗尽一切所有的(14节上) ── 预表人在罪中耗尽一切神所赐的。
- 9. 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14节中) ── 预表世界无何可满足他的心灵。
- 10. 就穷苦起来(14节下) ── 预表心灵的贫穷、虚空。
- 11. 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15节上) ── 预表依靠属人的办法。
- 12. 到田里放猪(15节下) ── 预表在世界里过污秽的罪恶生活。
- 13. 连猪所吃的豆荚也不得充饥(16节) ── 预表所过的乃非人的生活。
- 14. 醒悟过来(17节上) ── 预表罪人心灵的觉醒。
- 15. 父亲有多少雇工,口粮有余(17节下) ── 预表向往神的福分。
- 16.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18节上) ── 预表心中起意归向神。
- 17. 向父亲说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18节下) ── 预表自觉得罪了神。
- 18. 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19节上) ── 预表自觉不配白白得着神的福分。
- 19. 把我当作一个雇工罢(19节下) ── 预表想靠自己的行为立功补过。
- 20. 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20节上) ── 预表将心里的感觉付诸行动。
- 21. 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20节中) ── 预表神天天等待罪人悔改,一见人有悔改的迹象,就以怜悯、慈爱相待。
- 22. 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亲嘴(20节下) ── 预表神的赦免是立即且完全的。
- 23. 儿子说……(21节) ── 预表罪人悔改的祷告。
- 24. 父亲「却」(22节上) ── 预表神的回应完全出乎罪人的意外。
- 25. 仆人(22节中) ── 预表天使。
- 26. 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上(22节中) ── 预表给罪人穿上基督作义袍,得以在神面前称义(赛六十一10;林前一30)。
- 27. 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22节中) ── 预表给罪人得着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弗一13)。
- 28. 把鞋穿在他脚上(22节下) ── 预表给罪人得着福音的好处,就是救恩的能力,得以与世俗有所分别(弗六15)。
- 29. 把那肥牛犊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23节) ── 预表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人被杀赎罪,成为神和人共同的享受。
- 30. 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24节上) ── 预表罪人原本在神面前是死在罪恶过犯中的,如今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弗二1,5)。
- 31. 失而又得的(24节中) ── 预表罪人原本远离神、不要神,如今回转归向神。
- 32. 他们就快乐起来(24节下) ── 预表神和人一同有满足的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