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的拉撒路

〔聖經人物知多少〕

「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十一25)

約翰非常詳細記錄主耶穌叫拉撒路從死人中復活的神跡。主來到拉撒路墳前,命令眾人把墓石拿開,馬大卻質疑主的命令,以為「人已經死了四天、必定是臭了。」主對她如此說:「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石頭從墓前移開,主禱告感謝後,大聲呼叫說:「拉撒路出來!」拉撒路走出來後,主再次吩咐眾人,解開他裹著的布和臉上的手巾,叫他走。

在叫拉撒路復活的事上,有三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

  1. 1.  拉撒路的光景 ── 約翰描述:
    1. (1) 他由病至死,象徵人靈性上死沉,因世人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弗二1),而在神面前的光景如同死人。
    2. (2) 他在墳墓裡,象徵世人處在絕望的情況中,已全無復蘇的可能。
    3. (3) 他的屍體已腐爛,而開始發臭了,象徵死亡帶來世人的臭味。
    4. (4) 他被裹屍布和裹頭巾纏著,象徵死在世人身上的拘禁,而使人不得釋放。

    拉撒路的死代表了人類面臨死亡時,而人束手無策的光景,因為死是人類永遠無法擊敗的仇敵。但主要借著拉撒路的復活,表明人所需要的是得著這位復活與生命的主;而只有祂的生命能消除死亡。

  2. 2.  主耶穌偉大的宣告 ── 「我就是那復活,就是那生命。」(約十一25原文)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宣告,也是受苦人類最大的安慰。因祂是超越一切的主!拉撒路死亡的事實不能限制祂,已過了四天的時間也不能約束祂,只要有主在那裡,那裡就有復活,那裡就有生命。而主在這裡不是說「我有能力叫死人復活」,乃是說「我就是那復活」。馬大說:「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這是因為她相信主有能力,但而她沒有看見主自己就是復活,就是生命。復活生命並不是一種在主之外的事物。主自己就是復活,敗壞了死亡的權柄,釋放人類因罪被死所受的轄制;因為祂自己就是生命,祂的生命吞滅死亡(林後五4)。因此,我們有了主,就能經歷復活和生命的大能,也就能安然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
  3. 3.  拉撒路的過程 ── 在主所行的每一個神跡中,我們發現都有人的參與和配合。主喜歡和我們同工,祂要我們學習並參與祂的工作;而且與主同工的第一步,就是學習相信和順服主的話。因著主的憐憫與同情,再加上人的信心和順服,便叫神的大能與榮耀得以彰顯,而且也顯明我們與祂聯合而有的最大「改變」 ── 由死亡進入復活。在這裡我們看到,三種不同的責任:
    1. (1) 主「吩附、禱告和呼叫」的責任 ── 首先,主吩附眾人「把石頭挪開」,這說出祂需要人的順服和配合。接著,主向父禱告感謝,使眾人相信祂,並確知祂是父所差來的;而祂所顯出的復活能力,乃是叫神得榮耀。然後主大聲呼叫拉撒路出來,印證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活了。」(約五25)
    2. (2) 拉撒路「出來」的責任 ── 拉撒路名字的意思是「神所幫助的」,但他要以信心的行動來表達聽見「神兒子的聲音」,以順服主的權柄,從墳墓出來。
    3. (3) 人有「挪開和解開」的責任 ── 順從主的指引,挪開擋路的石頭叫人能經歷主復活的大能並解開「裹屍布」「裹頭巾」乃是使人完全脫離死亡的拘系和一切與死亡有關的事物,因而在復活的大能中生活行動。

【默想】

  1. 1.  撒路由病至死,人以為死了,什麼都結束了。但主叫拉撒路復活,說出只有主能應付人的需要 ── 將人的死亡變為復活,將人的悲劇變為喜劇,將人的哀哭變為喜樂!
  2. 2.  基督徒屬靈生命成熟度,與經歷主的復活大能有關。在危急和災難的時候,信靠那叫死人復活的主,是最安全而又最穩妥的!
  3. 3.  主不僅「吩附、禱告和呼叫」,叫拉撒路從墳墓出來;也有人幫助他「挪開和解開」裹屍布和裹頭巾(象徵脫離死亡的拘系)。願我們與主合作同工,使人得著榮耀的釋放!
  4. 4.  我們是否曾因家人的離世而憂傷嗎?我們雖不明白神為何容許我們心所愛的被奪去,但因著信,我們相信主的人雖死了,也必復活。在人生命最後的時刻,願我們能幫助聖徒戰勝死亡的恐懼!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瑪波羅教會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