儆醒又忠心有見識的管家

〔聖經人物知多少〕

「主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路十二42)

這是《路加福音》中特有的一個比喻,而提到一位儆醒的僕人,等候主人由婚宴回來。這個比喻與《馬太福音》的十個童女的比喻 (太二十五1~13)相似。當主人回來時,他將反過來服事他的僕人,試想這位僕人是何等的有福。然而,我們該如何作儆醒的僕人:

  1. 1.  腰裡要束上帶 ── 當時,人在外衣腰上「束上」帶,為了行動方便,意味著準備幹活、旅行、或戰爭。所以,我們應該時刻預備好,隨時接令行動。
  2. 2.  燈也要點著 ── 「點著燈」則表示保持見證。所以,我們在這黑暗的世代中,要背負著基督的見證(「點著燈」,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二15~16)。
  3. 3.  儆醒等候 ── 只有儆醒「等候」的人,才能聽見主人「叩門」的聲音,也才能「立刻」給主人開門(啟三20)。所以,即使主的再來可能延遲,但不管祂在那一更回來,我們都要儆醒等候,因祂會像賊一樣突然來到(路十二39)。
  4. 4.  要預備自己 ── 這乃是說他們一面作工,一面要在聖靈裡儆醒「預備」,因為在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所以,我們須要「預備」自己,盼望在主裡長大成熟,及至祂回來時,已準備好,而歡歡喜喜地迎接祂。

《阿摩司書》四章12節說:「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同樣我們今日也要在生命上、工作上、生活上預備好一切,隨時隨刻都可以坦然的見主的面。然而,我們預備好了沒有?

接著,彼得問主耶穌,儆醒的比喻是只為門徒,還是為眾人。祂以另一個問題來回答他的問題,祂的回答可伸可縮。實際上,主的回答乃是暗指這個比喻是為所有警醒的僕人,而包括一切「忠心有見識的管家」。然而,我們該如何作的神管家:

  1. 1.  對主要「忠心」 ── 「忠心」希臘原文原文 pistos,意思是可信賴的、信實的,就是不負主的託付。在新約中共有五處提及管家,有三處提到「忠心」「忠心」是服事神的起點,也是接受神託付的條件。我們對作神管家的職份,有否「忠心」嗎?
  2. 2.  對人要有「見識」 ── 「見識」希臘原文 phronimos,意思是智慧的、聰明的、深思的、精明的,就是懂得顧到別人的需要。我們懂得別人的需要是什麼嗎?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應安慰、鼓勵,什麼時候應勸戒、責備,什麼時候應帶領、扶持嗎?
  3. 3.  「管理」家裡的人 ── 「管理」希臘原文 therapeia,意思是照顧,服務,關懷;「家裡的人」就是信徒(弗二19)。管家的責任不是轄管人,乃是照顧人(彼前五2~3)。我們每一個基督徒一面是神家裡的人,一面也是祂的管家。我們在神的家裡,有否照顧、關懷肢體嗎?
  4. 4.  按時「分糧」 ── 「分糧」希臘原文 sitometron,意思是食物配額。管家的責任就是把神的話和神的東西服事給人,叫人得著生命的滋養。每一個聖徒無論大小,在神的家裡(教會)都有一份應盡的職責,即按著神的時候向身邊的聖徒分享屬靈的供應,例如:為軟弱的肢體禱告、把讀經所得的亮光分享給別人、愛心的探望和關懷等。我們有否按時「分糧」給肢體嗎?

【默想】

  1. 1.  主三次提到「有福」的僕人(路十二37,38,43),乃是因為他們:束腰、點燈、等候、儆醒、預備、忠心、有見識、管理和分糧。我們是否俱備這些條件呢?
  2. 2.  基督徒整個的生活就是一個管家的生活,就是隨時預備迎接主的再來。我們在神的家中是否作神的管家,有否「忠心」和又有「見識」,而使神的家得以建立呢?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瑪波羅教會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