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主耶穌的律法師

〔聖經人物知多少〕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作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路十25)

《路加福音》第十章記載了一個律法師,以「我該作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律法師」亦稱「文士」。他們是舊約聖經的專家,負責解釋聖經,教導律法。然而在《新約聖經》中出現八次的「律法師」,全是給人負面的印象。這裡提到這個律法師的經文內容,跟《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記載另一個故意來試探耶穌的律法師的情節,非常相似。馬太記載那個律法師以哪一條是律法上最大的誡命,來試探主耶穌。但路加記載的是主耶穌反問那個律法師說:「律法上寫的是什麼,你念的是怎樣呢?」他的答覆很正確:「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他的答覆與主在《馬太福音》二十二章的回答完全一樣。這一段對話原本就此結束;可是律法師為了「要顯明自已有理」,就進一步問主耶穌,「誰是我的鄰舍呢?」主以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回應了他的問題。他聽了主的比喻以後,也就心悅誠服,而無話可說。

【我該作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路十27~28)

這個律法師問的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問題,包含了兩個意思:(1)人「承受永生」的重要性;(2)人該「作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很可惜,他的動機是想用這個別有用心的問題,來試探主耶穌,看看祂的教訓是否合乎摩西的律法。對他來說,主耶穌只不過是夫子,而且他可能想要藉著這個問題,來顯明自己已經有得到「永生」的把握。於是,主耶穌問他說,律法上寫的是什麼?他就根據律法說,要得著永生,必須對神的愛要四個「盡」 ── 「盡心、盡性、盡力、盡意」;對人的愛要「如」 ── 「愛鄰舍如同自己。」主耶穌回答說,「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主說這話的意思,並非要人行道,因祂知道人根本無法作到這四「盡」和一「如」的要求。事實很明顯,沒有人能靠行律法而得永生(加三11),因為人得救是本乎恩,且因著信(弗二8)。

【誰是我的鄰舍】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路十29)

這個律法師可能因為主耶穌說了「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的話,暗示他並沒有這樣行,所以想要尋找藉口為他自己「知而未行」有所辯護。於是,主耶穌回答了他的第二個問題 ── 「誰是我的鄰舍」,就講了一個愛鄰舍的比喻。當律法師聽完主所講的比喻,然後又被問及誰是那被強盜打傷之人的鄰舍時,他說就是那憐憫他的好撒瑪利亞人。最後,主對他說,「你去照樣行吧。」在此,主揭露人軟弱的本相,因人無法靠著自己的力量去愛鄰舍。我們能愛別人,乃是主先了愛我們;並且祂的愛能徹底的改變我們,使我們成為一個「好撒瑪利亞人」。

【默想】

  1. 1.  舊約律法的總綱就是愛神和愛人,今天這仍是神所定的標準,也是人應該追求的目標。不過在新約,我們乃是靠著神聖的生命,並支取祂愛的供應,去愛神和愛人!
  2. 2.  主耶穌對這個自義的律法師說,「你這樣行」(路十28)與「你去照樣行罷」(路十37)。主的回答其實並不表示人有能力去「行」,只是讓人知道自己的不行。因我們需要藉著信祂,才能得著永生;並讓祂的愛激勵、充滿、浸透,才能愛祂和愛鄰舍!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瑪波羅教會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