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巴底買

〔聖經人物知多少〕

「耶穌說:『要我為你作什麼?』瞎子說:『拉波尼,我要能看見。』耶穌說:『你去罷;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 (可十51~52)

《馬可福音》第十章特別記載主醫治瞎子巴底買(Bartimaeus)。主耶穌出耶利哥城的時候,在路旁的瞎子巴底買一聽到祂到了,就立刻抓住機會呼求祂。當時有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時,但他卻越發大聲喊著。這時主卻站住了,並且叫他過來。他雖未看見主,但是聽見了主,又知道自己的需要,就決意向主祈求,要「能看見」。於是主就醫治了他。最後在他得了醫治之後,就立刻跟隨了耶穌。在亞蘭文,「巴」是「兒子」的意思,「底買」則是指「不潔淨的」。所以,巴底買是指他是「垃圾之子」,直到他與主耶穌相遇的那一刻,他的心眼被開啟,從今以後他的人生徹底改變了。

在耶利哥城,瞎子得醫治的神蹟,三個福音書的敘述都有些不同,好像互相矛盾。其實,若我們能全面瞭解,當時發生的所有經過,每位作者所要強調和省略的部份,我們將發現,三個敘述是相互符合的。「耶利哥」乃是被咒詛之地(書六26),距離耶路撒冷約有十五哩。《馬太福音》裡記載了兩個瞎子(太二十二30),而《馬可福音》僅記載一個瞎子;大概是其中之一的巴底買(可十46)態度比較積極,開口喊叫的就是他。《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記載此事是發生在「出耶利哥的時候」(太二十二29;可十46)。路加則清楚指明,這裡的瞎子得醫治是在耶穌將近耶利哥城時發生的。這是怎麼回事?我們必須瞭解耶利哥城的背景,才能明白其間有出入的原因。耶利哥在當時有新、舊二城,新城是大希律王所建,兩城之間有一條道路相通。馬太和馬可是記載耶穌出舊城之時,而路加是記載耶穌進新城之時,所以三處的敘述並沒有矛盾。

瞎子巴底買得著醫治的原因乃是:

  1. 1.  他的呼聲 ── 他「聽見」主耶穌到了,就抓住機會,並不顧人的攔阻,向祂呼求:「大衛的子孫耶穌,可憐我罷!」我們是否向主恒心而迫切地祈求,直到蒙垂聽呢?
  2. 2.  他的蒙召 ── 他「聽見」「叫」他,就「丟」下衣服,「跳」起來,帶著信心來到祂面前。我們是否肯聞聽主的聲音,而甘願放下所有跟隨主呢?
  3. 3.  他的要求 ── 瞎子「聽見」了主問他:「要我為你作什麼?」他沒有遲疑或猶豫,即刻直言求主說:「我要能看見。」我們是否也向主呼求,求能「聽見」祂的話,並「看見」祂的啟示呢?
  4. 4.  他的改變 ── 他的祈求,觸動了主的慈心,對他說:「你的信救了你。」他看見了,並且立刻就跟隨主耶穌,成為主的見證人。今天我們是否得著醫治,肯甘心跟從主走十架道路呢?

此外,主曾三次向門徒論到祂的死,然而他們卻不能明白祂所說的是什麼,緊接著主糾正門徒想要為大的事例之後,然後馬可就記載主醫治瞎子的事。我們如果細讀馬可十章35~52節,就會看見主向雅各、約翰與祂向巴底買發出的是同一個問題:「要我為你(們)作什麼?」(36,51節)雅各和約翰要求坐在主的左右,但巴底買則要求能看見;雅各和約翰求錯了,巴底買則卻求對了。

【默想】

  1. 1.  巴底買聽說主耶穌經過,就抓住機會,並不顧人的攔阻,卻迫切、謙卑、信心的向主呼求「可憐我」。當主問:「要我為你作什麼?」時,你知道你要的是什麼嗎?
  2. 2.  當主醫治瞎子巴底買說出人恢復了屬靈的視力,就應跟隨祂。真實的看見,產生真實的跟隨。我們屬靈視野被打開之後,是否立刻放下一切來跟隨主,作祂的門徒?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瑪波羅教會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