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
地點:耶路撒泠。
身分:猶太人的官。
親屬:不詳。
性格:虔誠、謙卑、勇敢和忠誠。
同時代人:耶穌,該亞法,彼拉多,和亞利馬太人的約瑟。
重要事蹟:
➤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
1. 他夜裡來見主耶穌,之間的談話論到了「重生」。
2. 他反對法利賽人的偏見,勇敢的為主辯護。
3. 他在主死之後,公開的帶著沒藥及沉香約一百斤,來膏主的身體。
-
1. 他是一個法利賽人,表示他熱心祖宗的遺傳。
2. 他是一個猶太人的官,表示他在社會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3. 他是一個尊敬神、尋求神心意的人。
4. 他是一位老年人,具有不少的人生閱歷。
5. 他是一位以色列人的先生,具有極高的教育水準。
6. 他是一個謙卑的人,因為肯虛心向較他年輕的耶穌移尊就教,並且恭稱祂拉比。
7. 從他和主耶穌的對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誠實且有道德的人,可是當時卻還未重生得救。
8. 他得救之後,卻暗暗的作主的門徒。
9. 他因被主死十字架的愛所摸著,就公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的身分。
-
1. 他在夜間拜訪主耶穌(約三1~21) ── 當主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聽了祂講的道,看見祂所行的神蹟,就信從了祂。尼哥底母也想進一步明白基督的真理,但又怕人反對譏笑,所以便在夜裡來見耶穌。從他開門見山的話,表明他想要從主耶穌領受更好的教訓,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殊不知主耶穌卻指引他一條永遠生命的道路 ── 他需要「重生」,得著神的生命!有神的生命,才能與神的性情有分,才能懂得神的事情,也才可以生活在神的地方。那一夜,震憾了尼哥底母。在主耶穌與尼哥底母之間的談話中,主耶穌將福與禍、生與死的道路清楚放在他面前,讓他作出抉擇。後來,他重生得救,開始嶄新的人生。
2. 他為主耶穌辯護(約七45~51) ── 在住棚節,祭司長與法利賽人商議,想要捉拿主。尼哥底母身為公會的一名成員,也在其間。顯然他已重生,相信了主耶穌基督。於是,他不顧自己的聲譽地位,站出來為主說話,認為他們應該給祂辯護的機會。此時,他還不敢承認自己是基督徒。
3. 他勇敢的埋葬主耶穌(約十九39~40) ── 在猶太公會控訴主耶穌罪狀的會議中,他若非不敢挺身而出或者缺席不在場。但在主十字架上剛死,他就帶了一百斤沒藥和沉香前來,與亞利馬太人約瑟用麻布包裹祂的身體,一同埋葬了主耶穌。這件事足以說明他對主的愛心和忠誠。
-
1. 福音的大能,能改變一切相信的人。尼哥底母名字的意思是民眾間的得勝者。雖然他是耶路撒有名望的人,但他渴望見主耶穌,在夜裡單獨與祂促膝長談,而經歷了生命的改變。我們是否有追求真理的心,肯與主有心對心的對談呢?
2. 十架的大愛,能改變一切害怕的人。在他得救之後,害怕猶太人,不敢公開承認相信基督。但當主耶穌死後,他再也沒有原先的懼怕、猶豫、畏縮,而甘願冒風險,埋葬主的身體。我們是否在人面前敢勇敢的站出來,見證主的愛,讓人知道我們是基督徒,而不是作隱藏的基督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