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義的大兒子

〔聖經人物知多少〕

「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父親對他說:『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路十五28~32)

根據內容要義,浪子回家的比喻可分為兩部分:(1)父親接納回家的小兒子,而大大喜悅;和(2)大兒子的冷漠態度,強調他既無體恤父親愛子之心,對回家的小兄弟也無憐憫同情。

在這比喻中,路加描述這位大兒子在田裡作工,聽見父親熱烈的歡迎弟弟回家。他就生氣,不肯進去與弟弟同席吃飯。他埋怨父親沒有酬報他多年的忠心服事,因他從來沒有得過一隻山羊羔,更遑論肥牛犢了。接著,他在父親面前控告自己的弟弟傾家蕩產,把錢浪費在娼妓身上後回來。請注意他從未稱呼「父親」,而用「你,你,你」,表示他不尊敬父親,且對父親怨恨不滿。他說「你這個兒子」而不是「我兄弟」,表示他不肯承認這浪子是他的弟弟。父親則回答大兒子,他已常和父親同在,並享受一切,小兒子是失而復得的,因此應當歡喜快樂。這個比喻清楚地描述了大兒子墮落的光景:

  1. 1.  他生氣,不肯進去 ── 他自以為義,心中沒有愛,了無親情,不肯與家人一同歡樂弟弟的回家。
  2. 2.  他覺得服事多年,功勞不小 ── 他驕傲滿懷,埋怨父親的虧待,卻不能體貼慈父愛子之苦心。
  3. 3.  他埋怨父親的虧待 ── 他對父親無感恩之心,並不看重作長子的地位,將繼承父親的全部財產。

對小兒子回家的反應,父親與大兒子成了強烈的對比。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父親樂於寬恕和滿有喜樂;大兒子則是自私、嫉妒、驕傲、自義、怒氣、和心懷不平。大兒子明顯地描繪了那些反對主耶穌的法利賽人和文士心態。從大兒子的一切言行和態度看來,他的身雖在家,心卻遠離天父,亦與浪子無異。 此外,大小兩個兒子的比較如下:

  1. 1.  大小兩個兒子都是浪子 ──
    大兒子 小兒子 光景
    在田裡作工 在田裡放豬 都在世界
    離家不遠 往遠方去了 都離開了神的家
    與外面朋友吃喝快樂 吞盡產業在娼妓上 在神之外,都心有別戀
    需要父親出來勸他 需要父親等候巴望 都需要父親的關懷
    迷失在自義裡 迷失在罪惡裡 都是浪子
  2. 2.  大兒子還不如小兒子 ──
    遠方的小兒子回來了 離家不遠的大兒子卻不肯進去
    小兒子和父親快樂起來 大兒子卻向父親生氣
    小兒子自覺得罪了父親 大兒子卻覺父親虧欠了他
    小兒子自覺不配作兒子 大兒子卻覺作父親的不配
    小兒子在父前認罪自卑 大兒子卻在父前自誇驕傲
    小兒子以父為樂 大兒子卻以朋友為樂

    【浪子比喻中的第三個兒子】

    查德維克(Samuel Chadwick)講道時,說,「今天我要講浪子比喻中的第三個兒子。」然後他說到頭兩個兒子,小兒子使父親傷心,大兒子不體貼父親的心。接著他說,「還有沒有其他的兒子!有!就是說出這個比喻的那位。祂是神的兒子,在人的層次上祂是神理想的兒子。祂從未犯罪,從未使神傷心,祂因深深體貼神的心,而去受死,以拯救罪人。」

【默想】

  1. 1.  大兒子的不滿指出他迷失在自義、自私裡,既無同情兄弟的心,又不能體貼父親的心。我們是否珍惜神的同在(「常和我同在」),和享受基督的豐滿(「我一切所有的」),就是祂所要給人的賞賜(「都是你的」) 呢?
  2. 2.  兩個兒子,誰更令父親擔憂呢?是那個離家的小兒子,或是那個自以為義「在家」的大兒子呢?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瑪波羅教會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