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接纳

〔8/19 语音小品〕

【每日一句】
「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罗十四1)

【每日一词】接纳

「接纳」在希腊原文是 proslambanestle,意是「收纳进入」,指接待到自己家,或是接纳到熟人的圈子。我们接纳人的原则,乃根据神的接纳;神所接纳的我们都接纳,神所不接纳的我们也都不接纳。丹尼斯莫克说的好,「基督接纳所有因着信心相信他的人,不管他们做过什麽,他们的相貌,他们有什麽,他们认识谁,他们从哪里来,他们有多麽不成熟我们能不这样接纳人吗?」

当时在罗马教会中,发生了因不同的意见而有彼此争论、轻看、论断的难处。这是因为犹太信徒受摩西律法的影响,而吃素和守安息日。此事若不适当的处理,就会挑启更多的争端,甚至因纷争而不合,造成教会的分裂,破坏了神的工程。教会有合一的见证,保罗清楚地告诉他们当彼此接纳各种不同看法的人,包括信心软弱的。在这裡,保罗教,我们如何接纳弟兄:

  1. 1.  要尊重别人不同的意见和生活方式 ── 在神家裡,因着每个人生活背景的不同、个性的差异、良心敏感度的差别、和属灵生命的成熟度的不同,难免在解释圣经上,在生活习惯上,或者是在个人看法的事上有所不同。然而只要不是涉及在圣经裡有明确命令和禁止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在有争议的事情上固执己见,而与人争辩、互存成见、彼此对立、互相攻击。这不但于事无补,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破坏了教会的合一。因此,关于有争议的问题,除了异端以外和无关道德的事情,要尊重他人的不同真理的见解和实行。芬乃伦说得好:「如果要为『完全』下一个定义,简单地说,就是能容忍别人的不完全。」
  2. 2.  不叫别人跌倒 ── 注意保罗提及「绊跌人之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为了教会的合一,我们要体恤信心软弱的人,不可以只重视自己因真理知识而获得的自由,而忽略了别人的见解与感受,叫人跌倒。主说:「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太十八7)。因此,我们必须在教会中小心翼翼,避免绊倒任何人,那就真有福了。

【他是我弟弟】

一位登山客,步行到喜马拉雅山,路途遥远,山路非常难行,空气稀薄,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举步维艰,气喘如牛。他走走停停,不断往前遥望,希望目的地赶快出现眼在前。就在他的前方,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年纪不会超过十岁,她的背上揹着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喘气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呵护着背上的小孩。这位登山客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很同情地对小女孩说:「孩子,你背得那麽重,妳一定很疲倦!」小女孩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背的是一个包袱,但我背的不是一个包袱,他是我弟弟。」 《罗马书》第十四章保罗多次称呼软弱的基督徒是个「弟兄」(10,13,15,21节)。愿我们像这个小女孩,处处以弟兄为念,而彼此接纳,彼此相爱,彼此相顾,和彼此相容。

【每日一歌】圣徒众心,爱裡相繫

点此诗歌网址

圣徒众心,爱裡相繫,
同在主裡享安息;
救主大爱激发爱心,
如此相爱永相亲。
同作肢体,倚靠元首,
众光反映主日头;
同为兄弟,行主旨意,
主裡相繫原为一。

上一则下一则目录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