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一日

讀經

太二十二122節;宴席的比喻和納稅的問題。

重點

當祭司長和長老們不懷好意地挑戰主耶穌的權柄時,主用了三個比喻來回答他們的提問(二十一23~二十二14)。馬太二十二章114節是主以第三個娶親宴席的比喻,再次敘述猶太人棄絕主,故神將救恩轉賜給外邦人。這個比喻是主耶穌所講第九個天國的比喻,指出天國像王擺設娶親的筵席,打發僕人去請客人赴宴。注意其中的三次邀請,首先,他派僕人親自預先邀請客人,但客人不肯來(13)。他又打發其他僕人去請客人,說明自己已經預備妥當,請他們來赴宴,卻遭他們毅然拒絕(46)。那些被請的人有些不理會;有些忙於農務和生意;有些淩辱或殺害王的僕人。王勃然大怒,並且派兵毀滅兇手,燒燬他們的城 (78)。第三次王要僕人四處去找人來赴宴,直到筵席上座無虛席 (910)。王發現賓客中有人沒有穿禮服,就質問他為何衣冠不整地赴宴,那人無言可答,王便派人把他丟在黑暗裏,叫那人哀哭切齒(1113)。主總結這個比喻說:「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14)。接著,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以可否納稅給該撒的問題,設計來企圖陷害主耶穌,其目的是要把祂困於當時的政治紛爭中(1517)。若果祂說應該上稅,便會引起群眾不滿,認為祂對神不忠;反之,祂就會以反羅馬政府的罪名被逮捕入獄。主知道他們的惡意,就質問他們為何試探自己,並要他們拿出一個納稅用的錢,表明「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1821)。這樣,祂智慧地避開了這項敏感的政治性爭論,而要陷害主耶穌的人聽見就覺得希奇,離開祂走了(22)

鑰節

「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廿二14)

鑰字

「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廿二14) ──這句話可能概括了兩班人。首先,那些去照看田地、作買賣的人曾被神邀請,但沒有被選上。其次,被召的賓客或後來『沒有穿禮服』的人。所以,『沒有穿禮服』的人有兩種解釋:第一,掛名的基督徒很多,但真正得救的人就少;第二,信主得救的人很多,但得勝的人就少。如果是後者,那麼『被召』是指接受救恩(羅一7;林前一2;弗四1),『選上』是指得賞賜。因此許多解經家認為,那個『沒有穿禮服』的人,乃是指已經得救,卻是失敗的基督徒。在千年國度時,而沒有資格享受為得勝的基督徒豫備的那個婚筵,而要在外邊的黑暗裏受神的懲治(廿五30)

】『禮服』究竟指甚麼?

按著那時風俗,主人會為賓客預備參加婚宴的『禮服』。當時這些賓客都是直接從路上邀請來赴席的(910),因此不可能穿著『禮服』。無疑地,主人為所有赴席的客人準備了婚宴用的禮服。『衣服』在聖經裏代表『義行』(啟十九8) 。這『禮服』就是神為我們豫備好的『那上好的袍子』(路十五22),也就是基督自己作我們的義袍(賽六十一10)

綱要

本段記載主耶穌所講的娶親宴席的比喻,和回答納稅給該撒的問題,可分為二段:

()娶親宴席的比喻(114) ──各樣都齊備,請來赴席;

()納稅給該撒的問題(1522) ──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

核心啟示

二十二章114節的娶親筵席比喻非常有意義。但它並不是一個比喻,而是兩個;如果我們把它們分開來看,可能更容易和較全面的把握住其意義。

()有沒有赴席──是得救的問題(110)。本段有三班人竟然拒絕天國的福音:

(1)          不肯來的人(3節):有分於筵席與否,全在於被邀的人『肯不肯』來;求主給我們一顆『肯』的心,因為這是享受屬靈豐富的先決條件。如尚未得救,現在肯不肯領受基督的救恩?

(2)          不理的忙人(5節):忙到田裏去從事農耕,忙做買賣,忙讀書,忙打球等等。忙不是壞事,但若因忙而忽略永恆,這損失何等大。

(3)          反對的惡人(6節):定意背叛,不但不理天國的邀請,更動手淩辱、殺害這些帶著愛的使命的僕人。這是歷代迫害基督徒的一班人。

 () 有沒有穿禮服──是得勝的問題(1114)。當時這些賓客都是直接從路上邀請來赴席的(910),因此不可能穿著禮服,惟一合理的解釋,便是主人也為所有的客人準備了婚宴用的禮服。那個客人既然應邀赴宴,卻不肯穿主人所豫備的禮服,這對主人是相當沒有禮貌的。11節裏面的「沒有穿禮服」,和12節裏面的「不穿禮服」,原文不相同。文生(Vincent)解釋,在希臘文中頭一個「沒」有穿,是指一件事的事實,而這裏第二個「不」穿,是出於他的決定,是明知的不穿。『沒有穿禮服』的人,乃是指失敗的基督徒,行事為人沒有與蒙召的恩相稱(參弗四1),也就是沒有『披戴基督』(羅十三14;加三27)。由於將來國度的喜樂和榮耀,是為得勝的基督徒豫備的;而失敗的基督徒因沒有憑著基督過得勝的生活,在千年國沒有資格享受那個婚筵,以致暫時要在外面的黑暗裏受管教(13節)。蒙恩之後,我們有否純潔自己?有沒有披戴基督的救恩?

】據說,多年之前,有兩個人經過一個大沙漠,看見兩句希奇古怪的話:『帶去的人要後悔,不帶去的人也以後悔。』二人弄得莫明其妙,如同墜入五裡霧中。一個說:「走罷,一點意義也沒有。管他的,帶的人要後侮,那末我就不帶了;帶些沙粒有什麼用處呢?』二人仍舊繼續前行,左思右想,要求出一個所以然來。帶沙的人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順手掏出他帶的一把沙來,回家仔細一看,卻是一些金鋼石。他的同伴說:「我希望也有一些。我真後悔沒帶一些回來。』那一個人也面帶懊喪的表情說:「是呀,我也後悔,為什麼不多帶一些呢!」到那日信主的人要後悔信得太遲,沒有好好為主作工;未信主的人要後悔未信以致沉淪。

默想

()娶親宴席的比喻(114)指出被邀的人『肯不肯』來,這是享受屬靈豐富的先決條件;而『穿禮服』是配與不配享用豐盛筵席的關鍵。對赴天國的筵席我們的態度如何?我們有沒有預備禮服赴筵呢?

(一)  納丁稅的問題(1522)指出我們的的時間、生命、力量、才幹、恩賜、金錢……是歸給凱撒或是歸給神呢?

禱告

親愛的主,袮在十架作成救恩,使我們靠恩得以進到父面前,享受豐盛的筵席。幫助我們不以蒙召為滿足,而應每天披戴袮的救恩,活出與所蒙的恩典相稱的生活。

詩歌

【各樣都齊備】(《生命诗歌》481首第1)

『各樣都齊備』,請來赴席!來,桌上已擺滿美物;

哦,飢餓者,疲倦者,來,你們就必得飽足。

副:聽,主正在邀請,無論何人願意,

來得神完全救恩,無論何人願意。

聽――各樣都齊備生命诗歌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