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七日 |
|
讀經 |
彼前四;過爭戰得勝的生活! |
重點 |
《彼得前書》第四章勸勉我們如何在火煉的試驗中過爭戰得勝的生活。
1~6節,彼得首先提到基督如何先經過受苦而得勝,也盼我們有基督受苦時的心志為兵器,以勝過罪惡。彼得從六方面描寫「受苦的心志」:(1)對付肉體,斷絕罪的纏累(1節);(2)存心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日(2節);(3)不再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事為人(3節);(4)寧可讓世人怪罪,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
(4節);(5)
要向那位預備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交賬(5節);(6)效法信徒憑福音的盼望而靠神活著的榜樣(6節)。彼前四章6節論及死人也會有福音傳給他們與三章19節基督下陰間傳道,同樣引起許多解經家的爭論。本節較合理的解釋是:「曾有福音傳給他們」――是指在他們還活著的時候,「曾」有福音傳給他們,而不是在他們死了之後。
接著,7~11節,彼得指出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我們要儆醒、相愛、彼此服事。他提到基督榮耀的再來的「盼望」,鼓勵我們「謹慎自守」(7節上),「儆醒禱告」(7節下)
,「彼此切實相愛」(8節),「互相款待,不發怨言」(9節),和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10節),好叫神在凡事上得榮耀(11節)。彼得引自箴十12,指「愛能遮掩許多的罪」(8節)
,不是說愛能叫我們隱瞞罪或放任罪,乃是說愛能使我們包容、饒恕,因而不去留意別人的虧欠。
然後,
12~19節,彼得告訴我們當如何面對火煉的試驗:(1)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12節);(2)倒要歡喜,因為是與基督一同受苦(13節);(3)知道神榮耀的靈,常住在我們身上(14節);(4)
勿為行惡而受苦(15節);(5)不要因作基督徒受苦而覺得羞恥(16節);(6)知道神既審判聖徒和義人,必要懲治不信的和作惡之人(17~18節);(7)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造化之主(19節)。面對試驗(12節),倒要歡喜,因為我們不是單獨面對,而是與基督一同受苦(13節)。當我們為祂名受苦時,聖靈在我們身上,與我們一同經歷苦難,幫助我們在苦難中榮耀神(14~16節)。接下去,彼得提醒我們,審判先從神的家開始(17~18節),無論是誰都要在那審判死人活人的主面前交帳(5節)。所以我們應照著神的旨意來受苦,將自己交在信實的造化之主手中,信靠祂的保守(19節)。 |
鑰節 |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繼絕了。(彼前四1上) |
鑰字 |
「受苦…的心志,作為兵器」(彼前四1上)
――「心志」按原文(ennoia),意思就是心思,思想,意向。「這樣的心志」指「受苦的心志」,意即決志甘心願意受苦。注意,受苦的心志並不等於受苦,「受苦的心志」是指存心樂意受苦想法、思想、洞見,而非實際經歷受苦。「作為兵器」按原文(hoplizo)
,意思就是裝備自己,武裝自己,表示基督徒的生活乃是爭戰的生活,而武裝自己的最佳途徑乃是以「受苦的心志」作為兵器。當我們甘願在肉身受苦的時候,會給我們帶進一個結果,就是使我們與罪停止了交往,使罪的誘惑力量停止作用,在我們身上被禁阻,不能繼續下去。
「神沒有意思要祂的子民受苦。受苦的心志並不是受苦。受苦的心志的意思就是:我裏面在神面前有一個心願,願意為主受苦。主不一定安排我們天天都受苦,但是所有作主工作的人,不能有一天缺少受苦的心志。
受苦的心志是比受苦深得多的;有受苦的心志,不一定就在外面受苦;在外面受苦的,也不一定有受苦的心志。這就像在物質上貧窮的人不一定靈裏貧窮。人一沒有受苦的心志,他在工作上就不能作到甚麼地步。外面的要求越過他的能力的時候,他就立刻退縮。
受苦的心志是兵器,這是厲害的,這叫撒但沒有辦法得勝。受苦的心志一沒有,撒但只要把你所怕的一樣東西擺進來,你就落下去,你在神的工作上就退下去,你就沒有用。」――摘自倪柝聲《主工人的性格》 |
綱要 |
本章根據內容要義,可分為三段:
(一)以受苦的心志作為兵器(1~6節)――
(1)藉在肉身受苦而與罪斷絕(1節),
(2)存受苦的心順從神的旨意(2節),
(3)拒絕與世人同奔放蕩無度的路(3~5節),
(4)在靈裏靠神而活(6節);
(二)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7~11節)――
(1)謹慎自守,儆醒禱告(7節),
(2)彼此切實相愛,互相款待(8~9節),
(3)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10~11節);
(三)與基督一同受苦(12~19節)――
(1)歡喜迎接那將臨火煉的試驗(12~13節),
(2)因神那內住榮耀的靈而願為基督的名受辱罵(14節),
(3)寧可為作基督徒而受苦(15~16節),
(4)為著將要來臨的審判而照神的旨意受苦(17~19節)。 |
核心啟示 |
本章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彼前四7~10)
彼得說此話已過去將近兩千年,但這句話對當時與現在都一樣的真實。彼得使我們認清現況,並知道「萬物的結局近了」。我們生活充滿盼望是因為基督要來。為了預備迎見祂,我們應該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管家」指負責管理並分配各種家務和家產的人。對主人而言,管家的工作不在乎恩賜多少,而是要有忠心他所應做的分,因每一個管家都要向他的主人交賬(路十二42~48,林前四1~5)
。因此,作神好管家所該行的二方面事:
(一)
在個人方面,我們當積極的「謹慎自守」(7節上)和「儆醒禱告」(7節下)。謹慎或可譯為「神智清明」,「自守」或可譯為「端莊沉著」,意思是我們要過著積極負責任的生活,而非無所事事,得過且過。這是為了保持警戒,持守禱告的生活,使我們更多尋求神,活在與神的交通裡,過爭戰得勝的生活。
(二)
在團體方面,我們當活出「彼此相愛」(8節)的生活,而且是「彼此切實相愛」。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愛在希臘文中(agape),可以翻譯為恒久不渝,歷久彌堅的意思;另外,這字也有如運動員奮力作最後衝刺的意思。基督徒的愛應恒久不渝,歷久彌堅,而因為這「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使我們能包容、饒恕人。我們如何相愛呢?
彼得提出很實際的方法,就是:(1)「互相款待」(9節),
包括對客旅的接待,和平時將自己的家向本地會眾打開,作聚會場所;(2)「彼此服事」(10節)
,指按神給的恩賜而盡力服事人。
【把我們的談話記下來】從前有一個人被請赴一位大官家裏喫飯。飯後,他和那位大官坐在沙發上談話。他看見有兩個人坐在客廳的那邊書寫;可是他不知道他們在寫些甚麼。他們談了許久。最後當這客人要走之時,大官說道:『每逢客人到我家裏,和我談及重要的事,我都吩咐我的兩位書記,把我們的談話記下來,你且聽他們唸給我們聽。』客人聽了很不舒服,因他知道自己很多地方說錯了話。如果早知道這是要記下來,他便早會小心自己所說的;可是現在已經太遲了。
『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五10)。當主再來時,我們都要在祂的台前受審判。那時我們所行所為的都有案件可查,都要像影片一樣照出來;我們所說的話都要像錄音機放出來。主說:『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太十二36);連我們的隱情意念都要顯明出來,『只等主來,祂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林前四5)。故此『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彼後三11)。 |
默想 |
(一)1~6節指出我們要有受苦的心志,因要在主面前交帳。我們今天該怎樣以受苦的心志為兵器,順從神的旨意,而對付自己的私慾,並從世人中分別出來呢?
(二)7~11節指出我們要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因萬物結局近了。我們今天是否忠心運用神所交付的恩賜,讓神在凡事上得榮耀呢?
(三)12~19節指出我們要為主受苦而歡喜,因為神那榮耀的靈安居在我們身上。我們是否經歷榮耀之神的靈住在我們身上,使我們勇於面對苦難,而不退縮呢? |
禱告 |
親愛主,袮快回來!教導我們當如何敬虔度日,活出「謹慎自守」、「儆醒禱告」、「彼此切實相愛」、「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和「彼此服事」的生活。 |
詩歌 |
【萬物的結局近了】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我們要謹慎自守,
儆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
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我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
做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做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