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八日

讀經

馬太五120承受天國之福。

重點

本段「天國憲法」,首先是論到關於天國子民該有的品格(112)(1)靈裡貧窮(2)哀慟(3)溫柔(4)饑渴慕義(5)憐恤人(6)清心(7)使人和睦(8)為義受逼迫。接著論到的第二段,關於天國子民的影響力(1316)。雖然現今世上充滿了種種敗壞、墮落、黑暗、不法的事,然而天國的子民是世上的盬(1314),分別於世,卻又溶於世,能殺菌防腐,又能移風易俗,且能醫治人心;又是世上的光(1516),以公義、良善、信實的美德,驅散人間黑喑, 帶給世人出路和遠景。因受天國子民的影響,人要將榮耀歸給神。「天國憲法」的第三段則論到律法和義的標準 (1720) ,要求天國子民的義(行事為人)應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律法、字句、儀文、外表的義。

()馬太福音主題是說明耶穌基督乃是天國君王,因此馬太記載主的多篇教訓。整本馬太福音共有1068節,其中有644節是主直接所說的話,約占五分之三。本書特別記載主的五段長篇講論;

(1)  登山寶訓(五~七)

(2)  差傳寶訓()

(3)  天國比喻(十三)

(4)  饒恕教訓(十八1~十九1)

(5)  主再來和末世啟示(二十四~二十六1)

每段都以類似『耶穌說完了話』作結束。

()馬太五~七章常被稱為「登山寶訓」。馬太所編集的這段主耶穌的講論,主要是針對來到祂跟前的門徒而講的,為了要使他們明白天國的實際內容,天國內容的要求,和生活在天國裡的原則。所以這段寶訓又被稱為「天國憲法」,述了這位天國的王管理和獎賞祂子民的屬天原則。也有人稱這是一份「天國子民的宣言」,因涉及了天國子民的品格、影響、律法、在神面前和在人面前應有的光景,以及正確的決擇。但是,這段天國的寶訓並不是給全人類樹立道德標準,因為人絕不可能單憑自己的意志、毅力、決心來遵守,而是講基督徒有了王的新生命後,如何活出屬天國度的生活。所以凡認定主耶穌為王並甘願接受祂管理的人,都應細膩、深入研讀這段。

()鹽何以能失味(太五13)?古時猶太地方和中東各地吃的鹽,多是『礦鹽』或『井鹽』,那些鹽塊從礦場或井裏挖出來時,就像拳頭大的石頭一般。在這石塊的外層包著一層鹽。猶太人在吃飯時,右手拿著菜,左手握著鹽塊,用舌頭舐鹽以取味。家中每個人都有一塊鹽放在廚房中,吃飯時就各用自己的鹽塊。等到鹽塊的鹹味逐漸減少,至完全失味時,原先的鹽塊就成為石頭了,於是隨手棄置,這些鹽份用盡的石頭就任人踐踏了。

鑰節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3)

鑰字

「虛心」(太五3) ──原文指「極其窮困,一無所有」,此字常來形容「貧窮、討飯的、無用的人」。在此譯做「靈裏貧窮」會比較準確。「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多麼有福呀!」(達秘本)這是說進入天國的第一步是要承認自己靈裏貧窮。一個靈裏感覺到貧窮的人,必定不驕傲、不自義;同時心靈深處常覺得有需要,因而轉向主、尋求主、親近主,竭力不斷追求屬天的福氣。這樣的人在地上也許可能樣樣都有,但心靈卻不被一切屬世的東西所霸佔。基督徒靈命成長最大的攔阻,莫過於自滿自足。要使靈命健康長進,最重要的就是常常把自己倒空,甘願成為「一無所求,只求神」,「一無所要,只要神」,「一無所有,只有神」。這樣的人,必定被聖靈充滿,享受天國的祝福。

綱要

本段記載主耶穌論到天國子民的品格、影響和標準可分為四段:

() 寶訓對象和境界(12) ──門徒上山,聽祂教訓

() 天國子民的品格 (312) ──八種品格,八種福分       

() 天國子民的影響(1316) ──是鹽有味,是光照亮

() 天國子民的標準(1720) ──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

核心啟示

太五章312節一般通稱「八福」是論有福的人。整個「八福」的語法是:「有福啊!…的人,因為…」。這裡的「有福啊!」,不單是指自內心湧出歡樂的感覺,更是指在天國度裡令人羡慕的狀態。世人的幸福與快樂感是隨著環境境遇而改變。而主耶穌所宣告的這「八福」,並不是在於人做了甚麼,也不是在於人擁有了甚麼,乃是在於他是甚麼樣的人因為人的品格重於成就,內涵重於包裝。所以天國的福不是從外面來的,是從裏面來的;不是從環境開始,而是隨著品格而至。這「八福」言簡意賅,每一句都極有深意。然而這「八福」是一個整體,無法作任何的切割,只選取所喜好的,而放棄其他的。

「八福」的開始是得著天國,結束也是得著天國,所以「八福」的中心點就是天國。「有福了」。因此,人要得著真正的祝福,必須要先以追求天國的實際為目標,活出天國的子民應有的品格:

(一)        「虛心」(3)──靈裏貧窮而活在天國的實際裡

(二)        「哀慟」(4)──為世人的罪、世上的不平與不幸深切悲痛而得著神所賜的各樣安慰(林後一3)

(三)        「溫柔」(5)──對神柔順、對己無所求、對人謙和而得著神所賜的產業(十六56,九15)

(四)        「飢渴慕義」(6)──渴望在神面前被稱為義、行事合神公義要求,而得著得以飽足(詩三十六8)

(五)        「憐恤」(7)──以仁慈待人能同情人、體諒、赦免人而蒙神憐恤(詩一零三13)

(六)        「清心」(8)──內心純潔無偽,專一地渴慕尋求神,除之外,別無所求(詩七十三25),必得見神

(七)        「使人和睦」(9)──在人群中間製造和平,而稱為神的兒子,彰顯神是和平的神(林後十三11)

(八)        為義受逼迫(1012)──為基督的緣故遭辱罵,被毀謗,而配得神的國(帖後一45)

凡活出以上品格的人,必能過一個在地如天的生活,而且個人不僅能承受天國之福,並且能夠對周圍的人產生深遠的影響力。

默想

(一)「八福」是基督徒品格的最高原則,而我們有沒有被這「八福」所吸引?我們又如何來承受天國之福?

(二)我們是否願意成為「地上的鹽」(太五13)呢?是否能有調味的功能,使人甜美呢?並且是否能防腐與殺菌,影響周圍的人不被罪惡和敗壞的因素所侵蝕呢?

(三)我們是否願意成為「世上的光」(太五14)呢?是否有聖潔光明的生活見證,照亮在黑暗中的人,讓人看見神,也看見希望呢?並是否能顯明、光照並消除所有周圍暗昧的事(弗五813) 呢?

(四)「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太五14),是指教會集體見證的影響力。今日我們的教會是否建造在一起,大大地發揮光的功能呢?

(五)天國子民生活的原則是要求「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太五20) 。我們的得救是靠基督成為我們的義(林前一30),我們得救後要靠基督在我們身上所彰顯的義(24)

禱告

親愛的主,賜我們天國子民的品格,我們願時時倒空自己,拋棄俗世的虛空,只求祢來充滿。我們何等願意天天活在天國的領域裏,經歷天國的實際。

詩歌

主我願單屬袮(《我心旋律詩歌》)

我的主,我心愛袮,我的主,我渴慕袮,

願袮愛來吸引我,使我心單單愛袮,

哦耶穌,我需要袮,煉淨我,完全屬袮。

願袮愛來摸著我,使我心,全然屬袮

聽――主我願單屬袮~churchinmarlboro.org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