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一日 |
||
讀經 |
馬太六19~34;天國子民的信心生活。
|
|
重點 |
本段記載主耶穌論到關於「財寶」、「眼睛」、「事奉」和「憂慮」的教導。主耶穌警誡門徒不要積攢地上的「財寶」,因為地上的財寶不可靠;卻要積財寶在天上,因天上的財寶是永存的。財寶與我們的心兩者是分不開的。我們看重屬地的或屬天的投資,會決定我們心靈的「眼睛」是否昏花或明亮。因為一個人只能「事奉」一個主人,不是事奉神,就是瑪門(財利的意思)。另一面,主耶穌勸勉門徒不要為飲食和穿著「憂慮」。因神看重天上的飛鳥與野地的百合花植,也一定更看重我們,並且祂知道我們的需要。我們若是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神必會把日用的需用賜給我們。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
|
鑰節 |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六34) |
|
鑰字 |
「不要為明天憂慮」(太六34)
──本段25~34節論到基督徒為甚麼不必、也不要憂慮,而34節「不要為明天憂慮」是這段的結論。聖經記載了人第一次的憂慮是發生在創世記第四章。那時該隱殺人,因失去見神的面,恐怕自己也會被人所殺。因此,人會充滿恐懼乃是因與神的關係不正常。然而,主耶穌知道我們內心的憂慮和實際生活的需要。所以,祂三次鼓勵我們不要憂慮(25,31,34節),而要專心仰望、信靠神(30節)和專心尋求神喜悅的事(33節)來擊退憂慮。首先,祂要我們思想父神是如何照顧天空的飛鳥,珍惜地上的百合花,甚至野草,而祂豈會不眷顧祂寶貴的兒女們呢?所以不要容讓我們對明天的憂慮來影響我們信靠祂的關係,要安然地體驗祂是天天相隨、時時相偕、處處體諒、事事體貼吧!另一面,主要我們積極地,以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的態度來過生活。這樣,祂豐豐富富的恩典與源源不斷的供應,會及時的應付我們所需所求。
有位姊妹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受傷,須接受一次大手術,並且臥療數月之久。手術剛完,病人問大夫:「醫生,我得在醫院裏躺多久?」醫生含笑回答得很妙:「Only
one day at a time, my dear!(意即不要為明天憂慮)」病人聞後,心裏釋然。每當她心裏煩悶時,這句話不斷加添她的勇氣。所以,我們只需盡上今天當盡的本分,把明天的難處交給祂便是了,何必強迫自己去預先擔當明天的擔子呢? |
|
綱要 |
本段主耶穌論到天國子民該有的信心的生活,可分為二段:
(一)
天國子民對財富該有的認識(19~24節)
──要積攢財寶在天上,並要專一地事奉神,
(二)
天國子民對生活該有的態度(25~34節)
──不要為生命、身體和明天憂慮34),並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 |
|
核心啟示 |
本段教導天國子民應追求人生正確的方向:
(一)
該在哪投資
(What)?
──是放在天上還是在地上(19~21)
呢?
努力賺錢、惜財在聖經中從未被否定,但若價值觀錯了,心就會被錢財綁住,而淪落為物質和虛榮的奴隸。所以要懂得如何為主使用錢財,投資於天上,這才是主所稱許的。
(二)
眼光該放哪裡
(Where)?──屬靈的還是世的(22~23)
呢?
人的視野是否光明抑或黑暗,乃是由人的欲望、志向、注意力所決定。照樣,一個人的屬靈眼光,乃是對神的存心是否專一而決定。我們的心向著神越完全,奉獻越徹底,屬靈的眼光自然也就越明銳。
(三)
主人該是誰
(Who)?──事奉神還是事奉瑪門(指金錢,利益,財富)(24節)
呢?
若事奉的對象錯了,就很可能因物質上的利益,失去了生活中只應讓神為首要的地位。只有當人單單愛神的時候,才會脫離錢財的引力。
(四)
如何不憂慮(How)?──
是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還是為生活憂慮(25~34)
呢?
優先次序絕對不能顛倒。當我們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事上時,神也決不曾忽略我們的所需。 |
|
默想 |
(一)
我們是否投資於天上的財富,為自己積存天上的賞賜呢?
(二)
我們努力賺錢、惜財的背後,是靠自己的努力,還是仰賴神的賜褔呢?而我們汲汲營營所得到的是只為自己,還是為神呢?
(三)
我們人生的追求目標是什麼?我們的心是否被錢財迷惑,去事奉瑪門呢?
(四)
我們心靈的眼睛是否健全?是否能用屬天的眼光,看清神在我們身上的美意呢?
(五)
為明天計劃是善用時間,為明天憂慮卻是浪費時間!
我們是否把明天的難處交給祂,而脫離萬事繞心頭的轄制,享受無懮的自由呢?
(六)
我們是否讓神在我們的生命中居首位,「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呢? |
|
禱告 |
親愛的主,把我從屬地的轄制与懮慮中釋放出來,賜我真正的自由,享受屬天的喜樂。幫助我每天先求『你的國和你的義』,讓你在我的生命中居首位。 |
|
詩歌 |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作曲:賴維蒂,Karen
Lafferty)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
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 |
|
一月十二日 |
||
讀經 |
馬太七1~12;建立與神和與人的正常關係。 |
|
重點 |
本段記載主耶穌論到建立與神和與人的正常關係,重點為「人易犯的罪──論斷人(1~6節),易忘的事──禱告(7~11節),易忘的原則──待人如己
(12節)
」。
馬太七章頭十二節論到天國子民對別人當有的態度。前六節教導天國子民,對人應有的寬大與明辨,切忌議論人。然而這裏主所禁止的「論斷」是指著「審判」、「定罪」,而是不指著一般的「判斷」。所以這裏「不論斷」人的意思,不是說我們不按事實,慎思明辨、分別是非(腓一9~10),而是說我們不可將個人主觀的情感、偏見等,摻進客觀的事實裏面,對別人吹毛求疵的評論。或者是施以惡意的審判。論斷人者,必同樣被人論斷;而且只見別人弱點,卻看不見自己犯的更大過錯。其次,對人要明辨,不宜向頑梗不信像「狗」和「豬」的惡人,陳明像「珍珠」的寶貴真理,免得被他們糟蹋了,自己反而招惹他們的攻擊。接下去的五節(7~11節),則論到天國子民必須仰望天父,求祂,尋找祂,甚至向祂叩門,因而建立與神和與人的正常關係。神要善待禱告或尋求他的人。正如我們疼愛兒女,拿好東西給兒女,神也疼愛我們,要給我們好東西。12節乃是待人如己的金科玉律(the
Golden Rule),是舊約的總綱,也是「天國憲法」的內涵。世上一切宗教、哲學的教訓是消極的,約束自己不加害於人,不可向人掠取,如孔子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主耶穌的吩咐──「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七12)
卻是積極的,主動的去使人得益。
【註】曾有一間大工廠的老闆,要和廠內的經理談一件急事,但經理的秘書卻阻擋他:「經理每天在這個時候開會,不要別人去打擾他!」老闆一聽,顯得有點不耐煩:「妳告訴他我有事找他!」秘書堅持說:「老闆,經理交待過,當他在開會時,任何人都不許打擾他。」老闆聽後大為光火,把秘書推到一邊,就衝進經理的辦公室,但瞄了一眼,他很快地就退了出來──小心翼翼地把門關上,說:「對不起,這就是他每天參加的『會議』嗎?」「是的,他每天花一刻鐘的時間參加這項『會議』。」那位老闆看到經理跪在禱告時的那一幕,心裏深受感動。
你今天曾與神開過會了嗎?你曾花費時間在禱告中祈求主如何指引你與家人、同事、親友和睦相處嗎? |
|
鑰節 |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太七7~8) |
|
鑰字 |
「祈求」、「尋找」、「叩門」(太七7)──原文的時態顯示這三個動作都是「持續不斷」的。這是指我們的禱告應該專一的祈求,多次、多方的求問,迫切的要求(叩門),直到得著神的答應為止。而我們的「祈求」是要有專一的目標的;「尋找」是要仔細花工夫的;「叩門」是要有實際行動的。這三個詞而且是命令句,應該翻譯成「要祈求、要尋找、要叩門」。這表明無論何事,神要我們禱告。因為神作事的原則乃是:我們先禱告,然後神才答應「給予」、「尋見」、「開門」。 |
|
綱要 |
本段論到建立與神和與人的正常關係,可分為三段:
(一)
不論斷人(1~6節)
──免得被論斷;
(二)
信心祈求
(7~11節)──
祈求、尋找、叩門,必得著答應;
(三)
待人如己
(12節)──
要人怎樣待你,就先怎樣待人。 |
|
核心啟示 |
太七7~8這兩節經乃是要我們為著如何遵行「天國憲法」的原則而與人交往,因而向神「祈求」、「尋找」、「叩門」。「祈求」、「尋找」、「叩門」都是是命令句,應該翻譯成「要祈求」、「要尋找」、「要叩門」。雖然人人都渴望能互相溝通和彼此分享,只可惜因著人的墮落,早已失去了彼此相愛的本能。若是這樣,那我們如何能持續地遵行主所吩咐的,而不論斷人呢(1節)?我們又如何能照著主所要求我們的,以待人如己去的金律對待別人呢(12節)?祕訣就在「要祈求」、「要尋找」、「要叩門」。主要我們看到,我們若要與人有正常的關係,就要先與神有正常的關係。藉著「祈求」、「尋找」、「叩門」過著依靠神、與神密切相交的生活,自然就能對人有合宜的態度。
雖然「祈求」、「尋找」、「叩門」都是要求持續不斷的命令,但也都是滿帶著神的應許和保證;雖然這三個動作都是「天國憲法」要求的一部份,但是也說出了神恩典的供應。所以我們可以實際地運用這二節在兩方面:(一)馬太把這兩節經節放在這段裹,強調我們須藉著禱告得著行的能力,因而能實行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天國憲法」;(二)路加把這一段經節(十一9~13)放在主耶穌教導門徒禱告以及朋友夜訪求助的比喻之後,鼓勵我們要憑信心禱告,因而能面對各樣的壓力和挑戰,應付人生一切的風暴。 |
|
默想 |
(一)論斷(或審判)別人前,必先省察自己,最後讓神作裁決。我們的眼中是否有樑木嗎?
(二)人與神之間正當的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正當關係的基礎。我們是否時時操練依靠神,過「祈求」、「尋找」,並「叩門」的生活呢?
(三)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是天國子民對待人的最高原則。我們是否滿意我們的人際關係嗎? |
|
禱告 |
親愛的主,我迫切地祈求袮,使我不斷操練我的態度,作一個對的人,每天在地上活出天國的實際。 |
|
詩歌 |
【信靠耶穌,何其甘甜】
(《聖徒詩歌》434首第1節)
信靠耶穌,何其甘甜,抓祂話語作把握,
安息在祂應許上面,只知主曾如此說。
(副)耶穌、耶穌,何等可靠,
我曾試祂多少次;
耶穌、耶穌,我的至寶,
祂是活神不誤事。 |
|
一月十三日 |
||
讀經 |
馬太七13~29;正確的抉擇。
|
|
重點 |
本段是「天國憲法」的最後一段,是出自主耶穌愛的關切,也帶著祂嚴肅的警告。本段中特別提到了「要進窄門」、「要防備假先知」、「結好果子」、「遵行天父旨意」、「蓋在磐石上」。主已經把天國的內容,要求,和生活在天國裡的原則舖陳在我們面前,現在祂要我們作出正確的抉擇──當行的路、該結的果、應作的工、要建的房屋、該說的教訓。我們的抉擇和行動將決定我們是那種人──在天國內或天國外。 |
|
鑰節 |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七21】 |
|
鑰字 |
「不能都進天國」【太七21】──我們是否因著主耶穌這些嚴厲的話而感到戰慄?我們當知道,主這嚴肅的話是有原則的。按上下文,這班「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是一個得救的人。因羅馬書十章9節說,「口裏認耶穌為主,……就必得救。」而且還可能是一個大有恩賜,大有成效的傳道人(太七22)。一面,主察看人的肺腑心腸
(啟二23)。祂知道誰是只用嘴唇尊敬祂,心卻遠離祂的人(太十五8)。人若有口無心,有名無實,怎麼能可能有分於天國呢?另一面,天國是主掌權的範圍,和神的旨意是有密切的關係的(太六10)
。人若不遵行神旨意、卻隨己意而行,怎麼可能會在天國內呢?顯然「得救」、「傳道」、「趕鬼」甚至「行異能」,都不一定保證人能在天國裏有分。因為天國不是得救的問題,乃是得勝的問題;天國也不是作工有多偉大、多興盛的問題,乃是在於完全順服主權柄的問題。但願神賜我們恩典,使我們不僅單單得救、為祂作工,並且天天得勝、事事順服。 |
|
綱要 |
本段論到天國子民的抉擇,可分為五段:
(一)
兩條門路(13~14節)
──選擇窄門小路,或寬門大路?
(二)
兩種樹果(15~20節)
──選擇好樹結好果,或壞樹結壞果?
(三)
兩樣工作(21~23節)
──選擇遵行神的旨意,或憑已意作工? (四) 兩等根基(24~27節) ──選擇磐石,或沙土?
(五)
兩類教訓(28~29節)
──選擇帶著權柄,或能說不能行? |
|
核心啟示 |
「這篇山上奇妙的訓詞,是藉著三幅嚴肅莊重的圖畫來結束的。在這三幅圖畫裏,很清晰地把各等人對於主的教訓不同之處分別出來。
第一幅圖畫是寬路與窄路,這表明跟隨主的小群和群眾傾向滅亡的分別。
第二幅圖畫是主門徒中真假的分別,真先知與假先知的分別,好樹與壞樹的分別。稱呼主名者,與遵行主旨者的分別。雖然表面上很可觀,也很有相當成績,但真假的分別是在於聖潔、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信實、節制、信心的果子。這些事沒有律法可以禁止的!
第三幅圖畫是最後的一個試驗。審判的風要吹過磐石上,與沙土上的房屋,搖撼牠們的根基,把一切虛偽的倚靠和盼望都吹散,惟有建立在基督磐石上的盼望站立得住。凡建於基督磐石上的,必定要完全遵行主的教訓。
從這結論的警告中,主很誠懇地默示我們:基督教不是哲學、不是理論,也不是甚麼推測,乃是實際聖潔的生活;凡聽了不去行的,是最危險的!」──
宣信 |
|
默想 |
(一)我對於人生的重要抉擇,是否作出了正確的決擇?
(二)不隨波逐流,甘心為主受約束,樂意走十架道路。我們是否進入主的門,行主所命令的路?
(三)生活表現和工作成果全在乎是否流露屬天的生命。我們是否讓主天天改變、更新我們的生命?
(四)順服神旨意重於工作的勞苦、忙碌。
我們是否看重神的旨意過於一切?
(五)雨淋水沖是命定,人生有根有基渡難關。我們的人生是否經得起考驗?
(六)道理、知識助人有限,話中帶著權柄影響人深遠。
我們的教導可以使人體會神話語的權柄? |
|
禱告 |
親愛的主,我願做個徹底順服袮旨意的人,求袮幫助我放下自己,天天信靠、順服袮,活出天國的實際。 |
|
詩歌 |
【眾人湧進主的國度】(《聖徒詩歌》390首第
1
節)
眾人湧進主的國度,十架少人負;
眾人爭奪主的賞賜,世界有誰辭?
人雖無心走主道賂,仍想主祝福,
人雖無心走主道路,仍想主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