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四日

讀經

斯七~八;以斯帖的筵席和結果。

重點

以斯帖的筵席和結果(斯七);神的百姓脫离仇敵的手(斯八)   

鑰節

【斯七9~10】「伺候王的一個太監名叫哈波拿,說:“哈曼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作了五丈高的木架,現今立在哈曼家裡!”王說:“把哈曼掛在其上。”於是人將哈曼掛在他為末底改所預備的木架上。王的忿怒這才止息。」

【斯八6】「我何忍見我本族的人受害?何忍見我同宗的人被滅呢?”」

鑰字

「把哈曼掛在其上」【斯七9──第七章記述哈曼滅亡的下場。本章情節的佈局相當戲劇性,故事緊湊,高潮迭起。哈曼名字的意思是「有名的」,從他的名字、我們看見了他的驕傲、他的怨恨、他的惡名、他的陰謀和他的結局。聖經對他的稱呼是「惡人哈曼」(斯七6)和「猶太人的仇敵」」(斯三10;八1;九1024)。他運用手段而得首相之位,權勢超越一切臣宰,在朝臣僕均須向他下拜。他曾在妻友面前自誇王如何抬舉他,他擁有一萬他連得銀子還不知足,竟妄想穿朝服、騎御馬、戴王冠,炫耀自己到一地步簡直目空一切。他要拔除他的眼中釘末底改,豈料他的惡行被揭露後,先前因怨恨而策劃的陰謀,反而令他嘗了苦果。最後,他竟然在自己為別人製備的刑架上受死。哈曼的結局,正好說明害人終害己的道理,結果導致全家性命皆不保!。而最重要的事,他忽略了那位大能的主宰者,即使他計劃周密,要使猶太人在羞辱中完全滅絕,但他絕不能勝過神的手介入、干預。

「假若神的名不在書中,祂的手卻必定在書中。」──亨利馬太

「我何忍見」【斯八6──第八章記述以斯帖對王動之以情,兩次提到「我何忍見到」(斯八6)本族人受害被滅呢。她的情詞迫切,感動了亞哈隨魯王。因此他發佈了另一個新的諭旨,為了是抵消(並不是直接廢除)第一個殘酷的諭旨(三13)。所以第八章與第三章的諭旨有強烈的對比。八章13節幾乎與三章14節相同,而這兩個相互矛盾的諭旨都定在同一天執行,但要記住,角色更替了。新的諭旨准許猶大人有八個月的時間可作準備;並且在十二月第十三日的那日,他們可以聚集保護性命,剪除,殺戳仇敵。當神的手介入、干預時,神的子民就能絕處逢生、化險為夷。

我們有否遭遇轉憂為喜、轉悲為喜、轉危為安的經歷呢?透過這些經歷,我們對神又有甚麼認識呢?

核心啟示

第七章:本章記載以斯帖的筵席和結果。全章分為二段: 

(1)以斯帖第二次設筵(14)

(2)王大怒離席(57)

(3)哈曼被處死(810)

本章我們看見在這一切人和事的後面,神是如何主宰一切,使哈曼陷入自設的網羅中。在以斯帖第二次的宴會中,她揭露了哈曼的陰謀,承認自己是猶太人,請求王賜她和她本族人的性命。此時,哈曼惊惶失措,王在大怒中走到御園里。哈曼知道大禍臨頭,情急竟然倒在以斯帖的榻前求饒。那知王就在這時回來撞個正著,王以為哈曼在調戲王后,下令將哈曼蒙上臉帶走,把他掛在自己所預備五丈高的架上。哈曼的結局,正好說明害人終害己,因為「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箴二十六27)。

第八章:本章記載神的百姓脫离仇敵的手。全章分為四段: 

(1)末底改的高升(12

(2)以斯帖求王拯救(38

(3)亞哈隨魯王發与前旨相反的諭旨(914

(4)猶太人慶祝(1517

本章我們看見神成就了大事,使猶太人得拯救。哈曼受處決後,以斯帖及末底改均獲王賞賜和擢升,但以斯帖為同胞的緣故,二次冒死求見,王准許以斯帖和末底改用王的名義發諭旨以推翻以前的命令。這距原來的滅絕令的實施之前八個月,當神的手介入、干預時,猶大人也都因為局面扭轉而快樂,許多外邦人人也因此入猶大籍。

默想

第七章,在以斯帖安排設筵的背後,其實神在暗暗地進行公義的審判。我們一切的計劃是否有神大能手的同在呢?當我們夢想人生的善美時,是否主也在內呢?

第八章,第八章與第三章的諭旨有強烈的對比。八13幾乎與三14相同,只是角色更替。猶大人反倒可以攻擊他們的仇敵,包括奪取他們的財產。我們有否遭遇過絕處逢生的經歷?透過這些經歷,我們對神又有甚麼認識?

禱告

主啊,你從未留下一時一事讓我們自己去應付。你只要我們安息在你的應許上面。你是何等的可靠,能使我們轉憂為喜、轉悲為喜、轉危為安。

詩歌

【信靠耶穌何其甘甜】 (《詩歌選集》 197 首副歌)

信靠耶穌,何其甘甜,抓祂話語作把握,

安息在祂應許上面,只知主曾如此說。

耶穌、耶穌,何等可靠,我曾試祂多少次;

耶穌、耶穌,我的至寶,祂是活神不誤事。

聽――信靠耶穌何其甘甜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