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屬靈操練 (7-17-2011)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美德

 

詩歌欣賞


 

 

 

 

 

 

 

 

 

 

 

 

 

 

 

 

 

 






























在我魂間,今天有陽光

 

 

  1. 一. 在我魂間,今天有陽光,比諸世界太陽,更為榮耀新鮮而輝煌,因主就是這光。

  2. (副歌)哦,是有光,福樂之光,當我平安喜樂在主前。當主向我顯現祂笑臉,是有光在我魂間。

  3.   

  4. 二. 在我魂間,今天有音樂,頌贊我主不止;主在聽著因祂能瞭解,我唱不出的詩。

  5.   

  6. 三. 在我魂間,今天有春天,因主與我相愛;平安之鴿吟詠在裏面,恩典開花在外。

  7. 四. 在我魂間,今天有喜樂,希望、讚美和愛;因為現在祂賜我聯合,將來賜我賞賚。

 

詩歌介紹

    

      這首詩歌廣受基督徒的喜愛,因充滿了喜樂與盼望,且將人蒙恩得救的證實與快樂感覺唱出來。

 

      本詩歌(摘聖徒詩歌》365首;《選本詩歌》211首)為何薇麗(Eliza E. Hewitt,1851- 1920)所作。何姊妹生於美國費城,早年因脊椎骨病痛,好些年被廹長期臥床,生活在痛苦、失意中,因而使她更親近神。然而她開始寫詩歌与人分享她所經歷的主。她專門以福音詩歌的體裁,寫了很多造就人的好詩歌。許多人因她所寫詩歌而蒙恩。這一首詩歌的歌詞流露著何姊妹信仰生活裡與主親密交通的經驗──「那吩咐光從黑暗裏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裏,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林後四6)

 

     這首歌的調子也很優美,作曲者威爾遜夫人,她在音樂與戲劇方面很有恩賜。她和何姊妹經常參加衛理公會舉辦的露營佈道會。兩人攜手合作,一個作曲,一個寫詞,於1898年發表此詩歌。

詩歌感想

     
     這是一首讓人聽了就想唱的詩歌,純潔而又輕快,簡單又可愛——與主相愛,原來可以這樣,哦,本就可以這樣!            

     第一節:“在我魂間,今天有陽光,比諸世界太陽,更為榮耀新鮮而輝煌,因主就是這光。”——魂間有光是多麼寶貝的一件事啊!哦,我們有光,因主就是這光。這光自從得救那天進入我們的心,就時常從靈的深處透射照耀,那麼溫暖、那麼慈和、那樣使人的心舒展、那樣將人的魂提升!實在是遠比諸世界太陽,更為榮耀新鮮而輝煌(這些都是美好的詞彙,但用來形容這活潑、晶亮、無限豐滿的生命之光時,尤感不及。人言語何其貧乏,而祂榮耀何其浩大!)。太陽時有升沉起落,但主是我們深處永不落下的日頭——哦,自從祂住進來,祂就永不落下——祂在那裡,不留下一刻給黑暗逗留;祂在那裡,不留下一處容陰影遮蔽;祂在那裡,不留下一絲讓死寒入侵,哈利路亞,讚美主!所以怎能不唱:“哦,是有光,福樂之光,當我平安喜樂在主前。當主向我顯現祂笑臉,是有光在我魂間”?光只有在主面光之前,平安喜樂也只有在主面光之前。哦,主的笑臉實在會發光,祂面光就是我生命。            

     第二節:“在我魂間,今天有音樂,頌贊我主不止;主在聽著因祂能瞭解,我唱不出的詩。”——有一種的音樂,有一種的詩歌,不是冥思苦想、對仗押韻、為賦新詞而成的。只因主自己是題目,只因主榮光在照耀,只因主笑臉在呼召,人就歡然發出音樂,就油然吟成詩歌。這完全是向著主去的,何等可愛!人不懂什麼叫音樂,人不懂什麼叫詩歌,直到人稍稍認識了這位至聖潔、至榮耀、可稱頌、可敬拜的神,祂如今且是我們至親愛、至寶貴、可親近、可依偎的救主與愛人!祂那樣靜謐深邃的同在,聖潔、明亮、溫柔且滋潤,雖用人間妙語佳句卻總表達不清。但這又有何妨呢?所有真正的音樂都是因祂而有的,也是向祂而去的,“主在聽著,因祂能瞭解,我唱不出的詩”。夠了,夠了,有祂在聽,有祂能懂!    

     第三節:“在我魂間,今天有春天,因主與我相愛;平安之鴿吟詠在裏面,恩典開花在外。”——春天,相愛的季節;春天,因為主與我相愛。這話何等真切:是相愛,但實在是“主與我相愛”,不是我與主相愛。因為祂才是真正主動的那位、真正施愛的那位、真正吸引的那位、真正維持的那位。在愛主的事上,太多時候,實在只恨人不夠忠、人不夠純、人不夠深。但“主與我相愛”,祂一次次照我所顯露出來的本相接納了我;而就在那些不美、不好的地方,祂愛,祂也將之改變。哦,惟祂能改變!所以無論我裏面是冷若寒霜還是陰雨霾霾,我都可以帶那本相來祂面前,祂仍不改變,祂還是春天,是我的春天!祂總如平安之鴿在裏面輕吟妙撫,好使恩典的澆灌至終開花結果在外。哦,這高貴的愛情,又是柔細的愛情,能俯就,又能提升,能照亮最墨的黑暗,又能遮蓋最深的罪愆!女子啊,不要羡慕童話故事般戲劇性的愛情,只當寶貴主耶穌每天真真實實的同在、分分秒秒的眷顧、時時處處的光照。這樣的愛何處可尋、何金可換?天來恩典,白白臨到,感恩不盡,享恩不完!            

     第四節:“在我魂間,今天有喜樂,希望、讚美和愛;因為現在祂賜我聯合,將來賜我賞賚。”——哦,我心歡樂,因為一切全是主所“賜”的,全是祂在愛中白白給的!並且祂所賜的極其寶貴、無可比擬:現在祂賜我“聯合”,祂——這樣純潔、高貴、美麗、豐富的祂——居然與我聯合,讓我與祂成為一!(難以想像的真切事實!)將來祂還要賜我賞賚,產業、國度、王權,更有祂豐滿的自己,哦,完完全全的一,永永遠遠的一!(難以形容的榮耀盼望!)永世之福的份量是那麼重,盼望之光的輝耀是那麼強,足能叫每一個“今天”都有喜樂、希望、讚美和愛。哦,求主更多把這榮耀的事實啟示和交通給我們,以祂永活新鮮的生命和足夠豐滿的大愛,使我們活在當有的喜樂和讚美之中。向著永遠,活在每一今天,向著主,歌在每一今天!阿們!
 

學習禱告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神,我祈禱(丈夫的名字)的聲譽不受玷污。我知道男人很重視"人的稱讚"(箴二十七21),所以我禱告他能受到本城人的尊敬,別人對他有口皆碑。

    您說過"無故的詛咒也不會臨到。"(箴二十六2)。我祈求永遠不會有人說他壞話,讓他遠離法律糾紛,保護我們不受官司和犯罪之累。將他從敵人手中解救出來,我的主。把他安置在高處,得脫那些起來攻擊他的人。(詩五十九1)。與他相戰的,求你與他們相戰(詩卅五1)。我們將信任放在您身上,我們的天父,求您叫我們永不羞愧。(詩七十一1)。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抵擋我們呢。(羅八31)? 您說過"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太七18,19)。我祈求丈夫聖潔的心裡會結出好果子,叫眾人能從他的果子裡認出他來。讓誠實,可信和謙卑的果子為他行事時帶來甜美,好叫他的聲譽永遠不會受損。

    求您保全他的性命,讓他不受邪惡者的暗害。求你救他脫離人為他暗設的網羅。(詩卅一4)。不要讓閒言碎語毀壞他的名聲。如果有惡人說他壞話,請您用烈焰封住他們的嘴。願那些尋梢他,要滅他命的,一同抱愧蒙羞。願那些喜悅他受害的,退後受辱。(詩四十14)。讓他倚靠神,必不懼怕人能對他如何(詩五十六11)。因為您說過"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羅十11)引領他,指導他,作他的堡壘和藏身處。我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6 )

 

摘自──妻子禱告的力量

 

 真理教育課程

第一課人的受造、墮落與罪惡

第二課神的救恩()—基督的救贖

第三課神的救恩()—脫去舊人穿上新人

第四課神的救恩()—新人的公義和聖潔

第五課認識宗派(一)—靈恩運動

第六課認識宗派(二)—天主教

第七課認識異端(一)—異端緒論

第八課認識異端(二)—摩門教

第九課認識異端(三)—耶和華見證人會

第十課認識異教(一)—新紀元運動

第十一課認識異教(二)—佛教

 

 

 

 

 

 

 

 

 

 

 

 

 

 

 

 

 

 

 

 

 

 

 

 

 

 

 

 

 

 

 

 

 

 

 

 

 

 

 

 

 

 

 

 

 

 

 

 

 

 

 

 

 

 

 

 

 

 

 

 

 

 

 

 

 

 

 

 

 

 

 

 

 

 

 

 

 

 

 

 

 

 

 

 

 

 

 

 

 

 

 

 

 

 

造就課程

第十一課 認識異教()—佛教

引言

佛教在香港的歷史比起其他任何宗教為早,影響亦甚為深遠。最早而有記錄來香港弘法的人,應是杯渡禪師,傳說他是在江南一帶乘水杯南下香港,選擇在屯門建立寺院(現今的杯渡禪院)。還有其他如青山寺、凌雲寺等,都將近有一千年的歷史。

今天很多香港人都宣稱信奉佛教,我們在傳福音時更常遇到有佛教背景的人,因此本課簡略將佛教之創立、歷史發展及與我們信仰之比較寫出來,使我們對佛教有些了解,目的是叫我們向有佛教背景的人傳福音時,能以對答,並靠聖靈大能,向他們傳揚主耶穌美好的救恩。

 

課文內容

.    佛教起源及發展

1.     佛教始創人是釋迦牟尼(釋迦是族名,牟尼之意為賢人、得道者),生於主前566年印度北部(今尼泊爾),為一小國王子。15歲被立為太子,17歲娶妻,生有一子,另有二妾。當時國貧,境內時有戰亂、天災。他不時四出巡遊,遇見許多貧病老弱的百姓,感到人生被生老病死的痛苦困擾。於29歲毅然放棄王位,離別妻兒,到處訪道,曾跟從兩修道者,卻未能找到擺脫厄運的答案。後自行修道,一日行至一樹(後人稱菩提樹)下,專心默想,誓言若不得道,決不起來。最後「豁然大悟」,將婆羅門教(即印度教前身)若干教義,加上自己所領會的,融匯成為佛(即成道、開悟)教。他被尊稱為佛陀(Buddha,得道者)。釋迦成道,即遊行恆河說法度人(轉法輪),廣收門生,五年後回國得著大批信眾,男女弟子有千餘人,過團體生活,定各戒律。

據佛經巴利傳記載,釋迦於80歲因患病而死(入滅)

2.     釋迦一生不拜任何神明,也從來不要人去拜他,因他所領悟的只是一套哲理,人藉此看透人生,就能在死後不再進入因果輪迴,達到「涅槃化境」,就是自我消失的寂靜境界。故此正確來說,佛教是一個無神主義的宗教。

3.     在歷史記載中,佛教有十大宗派,當中大都不出於「空」、「有」二宗,「顯」、「密」二教。然而「淨土」宗在十大宗派中乃獨樹一幟,因它在佛教分類上,獨成「易行門」一類(要靠外力),比較其他九宗派之「難行門」(靠自力)較易「解脫」,故較為人接受。另外佛教教義的發展,又可分為小乘(乘,載渡之義)和大乘兩種。小乘功在自己,獨善其身,只圖自己得道;大乘功在普度眾生,幫助多人得道。小乘今在印度、泰國、斯里蘭卡等地為主流,而大乘則在中、台、日、韓為主流。但兩者都有不斷吸收各地民間信仰、習俗,現在佛教不論小乘大乘,都不再說佛陀是一位腰酸背痛的人間釋迦,卻稱他已變成了宇宙的一切,又是全身光明萬丈的一位全能者。尤其在香港所流行的大乘,更是弄至「滿天神佛」,十分迷信。

.    教義

佛教教義複雜多端,思想龐大混雜,有時不同宗派各說各話,甚或處於相反地位,但從這五花八門的學說中,仍能找出小、大乘及各宗各派共同持守的基本教義。這些教義便是釋迦所講的四諦、三世、輪迴、十法界與三法印。

1.     四聖諦(諦者,真理也)—苦、集、道、滅,四諦可說是基本教理的綱要。

1)     苦諦:謂人生充滿各樣痛苦,雖有少樂,亦非真樂,轉眼變苦。

歸納起來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憂悲惱、憎相會(不想見的卻又非見不可)、愛別離、求不得(所欲不得)。這八苦與五蘊(或受五陰)有關;五蘊(蘊的意思是積集,五蘊基本是指集成生命的五個主要成份)指色蘊(身體物質部份)、受蘊(感受作用)、想蘊(認識作用)、行蘊(意志作用)、及識蘊(第六意識—人心)

2)     集諦:集乃聚集,煩惱()、招感種種苦果(),就是集,亦即「因緣論」或「緣起論」。共有十二因緣,以下為三世十二因緣圖:

 

 

三世:

過去世

(前世)

現在世

(今世)

未來世

(來世)

 

 

 

 

十二因緣:

無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二重因果:

           一重因果                        二重因果

 


無明:指過去世無始之惱、惱的迷惑,是第一因;緣生(即導致)

 行 :指人前生善、惡業行;緣生

 識 :指投胎的靈魂意識;緣生

名色:指胎體漸長;緣生

六處:指出世時眼、耳、鼻、舌、身、意俱全,相對於塵世的色、聲、香、味、觸、法;緣生

 觸 :指二、三歲時有觸覺;緣生

 受 :指六、七歲時能感受苦樂;緣生

 愛 :指十四、五歲時生種種貪愛;緣生

 取 :指成人後因貪愛而有之取求,執著心;緣生

 有 :指因愛、取之業,成了漏(煩惱)因,而有未來之果;緣生

 生 :因有業而再生;緣生

老死:因再生而有的再老死

這一系列說明人「從生到死」的過程。釋迦認為世界萬物的每一物(稱為法,意即現象)都是由「因緣」所生。故任何物都無它的本體(Reality),乃不過是由各種的因與緣和合而成罷了。這個無本體,稱為「空」。佛家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乃是「凡人眼看到之物質體,都沒有它的本體;凡沒有本體的東西,即是人眼所見的物質體」。所以佛家的「空」,並非指虛空。

不過因緣的第一因「無明」,到今天佛教還無法說出它的起源和所以言。

3)     道諦:為了脫離十二因緣的生死束縛而不再受輪迴之苦,方法乃是修道,就是實行八正道:

a.     正見                 :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行四諦)

b.     正思                 :化正見為求道理想(思維分別四諦)

c.      正語                 :離()妄語、綺語、惡口、兩舌

d.     正業                 :離殺、盜、淫、妄、酒等惡行

e.      正命                 :過有規律/在正當職業中生活

f.      正精進            :努力修行,令斷惡念並使生善法

g.      正念                 :專心繫念,攝心不亂,立志修道

h.     正定                 :虔修禪定

以上八正道,詳細而言為卅七道品,歸納起來為三無漏學—慧(得真智慧,即ab)、戒(持守戒律,即八正道的cde)、定(安定精神,即fgh)

4)     滅諦:滅是寂滅,乃是修道的最高目標和結果。人因修道、得道而滅「無明」,便不會再有來世的再「生」和再「老死」。亦即進入槃,滅去「惑」,惑滅了「業」就不生,業不生則苦不集,得以脫離輪迴所帶來之苦。

2.     三世、輪迴,十法界、三法印

1)     三世:釋迦承襲印度人的思想,相信人有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參三世十二因緣圖)

2)     輪迴:釋迦也承襲印度的輪迴觀,立六道輪迴說。輪迴梵文原意是展轉。流轉的世界,指一切眾生,包括天道的鬼神,以及人、畜、蟲蟻與地獄的鬼類等,莫不在輪迴中生而又死,死而又生,流轉不停,所謂「苦海無邊」,好不痛苦。

3)     十法界:此乃有情宇宙之系統,共分十種境界:

a.     地獄—行上品十惡業

b.     餓鬼—行中品十惡業                                                                                                                                苦諦

c.      畜牲—行下品十惡業—六道(輪迴)—〈

d.     修羅—行下品十善業                                                                                                                                集諦

e.      人 —行中品十善業

f.      天神—行上品十善業

g.      聲聞—悟四諦                                                                                                                                              道諦

h.     緣覺—悟十二因緣                                     —四聖—〈

i.       菩薩—四弘願六度萬行                                                                                            滅諦

j.      如來—開悟入湼槃

十惡業:(業或作業力,指行為)按次序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痴(邪見),相對者為十善業,即不殺生…不痴。亦即身、口、意三方面的攝善法戒,以淨化人生。

4)     三法印:釋迦定了三法印,以判別佛教的真偽。

a.     諸行無常:一切諸法(現象)無論是物或心,都在流轉變遷,是無常不定的。

b.     諸法無我:世界萬物都莫不由因緣而成,所以無我(無本體)

c.      槃靜寂:死後境地靜寂無為。


.    佛教徒與基督徒信仰比較(請多找聖經經文作證據)

佛教徒

基督徒

1.相信緣起論,故是無神論,但卻敬畏三界中的無數鬼神;後人更將釋迦神格化,拜多神,思想矛盾。

相信宇宙間有獨一真神,至高無上的主宰(出三14;賽四十五18;約十七3;太十九26)

2.相信諸法(現象)因緣生,卻無法解答每一物的第一因(無明)從何而來。

相信神是萬物(包括人)的創造者(創一1-28)

3.相信人有無明,故有老死等結果,但無法答出無明到底從何而來。

同上,並且世人都犯了罪,而罪的工價乃是死(羅三23,六23)

4.相信六道輪迴,眾生鬼神變來變去;一切眾生皆可有佛性,能得道,是平等的,又信三世因果宿命論。

萬物皆各從其類,天使和靈界活物也是,而人乃最高貴的;人死後往陰間(創一章;路十六19-31;徒二2731)

5.相信槃是最終理想之處,但槃卻是靜寂、無覺,既空且無,不知在那裡。

信的有永生,不信的滅亡(啟二十11-15)

6.人之生存就是苦難,故要排俗,卻未提苦難之因。

人墮落有罪才有苦難(羅八18-23,五12-21;創三6-19)

7.人修行可成佛,主要靠守戒積功德,抑制身心;苦苦自修以求解脫輪迴。

人極壞,不能自救;得救並非靠行為,乃信靠耶穌基督(耶十七9;徒四12;弗二89;多三3-8)

 

結語

佛教給人的印象是導人向善,對中國人來說因已有超過一千五百年歷史,加上中國人儒家思想及祭祖敬鬼神的傳統,與其不謀而合,很得人心。近年佛教僧侶們更是走出寺院,主動積極地到處宣傳佛法,開壇講學,在東南亞,尤其是日本、台灣甚為興盛,甚至在中國大陸也漸行其道。故此基督徒應奮起,並非與有佛教背景的人敵對,或要駁倒他們的理論,乃是存著溫柔和愛人靈魂之心,向他們傳揚神美好的福音。同時多為亞洲佛教之邦禱告,與空中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叫聖靈能在亞洲厲害工作,叫多人出黑暗入光明,認識事奉獨一的真神。

 

問題討論

1.     若曾與有佛教背景的人接觸過,請說出其中的經歷和感受。

2.     若遇上一個信佛的人,你會如何向其傳福音?從何入手?

 

摘自──真理教育課程    編輯:香港教會總執事室

拾穗

【一切為耶穌】

序言

人人們最需要的東西

一個大發現——起初的愛

新婦之愛的秘訣  

愛是神的最高呼召

君王的禮物

耶穌——真正的新郎

誰能獲得寶貴的新婦之愛呢?

要相信主對我們的愛

為主捨棄一切

穩妥的道路

尋求主的秘訣    

現代的憂傷之子

我應該如何培養對主耶穌的新婦之愛?

一切為你

把自己的意志交託給主

我要住在這裡 

在黑暗的日子裡

體驗主的同在

黑暗中的愛

與主同受苦難

對主專一的愛是良心上的一面鏡子    

我要如何才能讨我新郎主耶稣的喜悦并安慰他?

烈火般的新婦之愛

對主耶穌的新婦之愛,何時能挑旺起來?

主耶穌和愛他的人

主耶穌無比的愛

新郎來的時候

謙卑謹慎是新婦的特徵

神聖的時刻即將來到

主在我身邊

祈禱

感謝主無比的恩惠

讓我全然成為你的新婦

一切為耶穌──施寧(德)

 

祈禱

 

愛是最美麗的呼喚。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你,為了愛的緣故,而創造了我,拯救了我;感謝你,讓我這個罪人能藉著認罪悔改來愛你,向你表明因罪得赦免的感恩之心。

 

主啊,我要敬拜你,有誰像你!你是人子中最佳美的,是天上、地上,最寶貴的珍寶,你是我生命的太陽,我心中的喜樂。

 

求你教導我如何愛你,因你配受人的愛。出於愛,你為我捨棄生命。我要愛你,因你先愛我。求你保守我心中的愛火,用你的愛,使我的愛火不熄滅。由於你的愛,使你總將最好的賜給我,我願意熱切愛你,來報答你對我的大愛。

 

我感謝你,因你呼召我要愛你,我的主,我的新郎,我要盡心、盡力愛你,我若愛你,會使我極喜悅,使我生活更有目的和盼望。

 

主啊,為愛你的緣故,我願與你同走十字道路,我不要離開你。我要用愛的行動來回報你的大愛,我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你,走你的道路。我要獻上自己,當作活祭,降卑、順服、克已,永遠為你而活。阿門。

 

感謝主無比的恩惠

 

親愛的主耶穌:

 

我們感謝你,因為你無比的恩惠,使我們能愛你。你愛我們這些不配的人!有多少人尋求愛和幸福,都沒有找到!然而,我們在你裡面,卻得到了完全的喜樂,因為你,主耶穌,滿有一切的喜樂,使我們得喝你樂河中的水。我們被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愛所環繞,永不孤單。我們要與你同工,能在你身邊,我們就已接近與你永遠聯合的那一天了。

 

主啊,你是萬王之王,全地和眾天使的主,是我們人類的新郎!我們感謝你不盡,你因愛我們這些罪人而降世拯救我們,你與我們立約。你將自己完全給了我們,作我們的新郎,向我們顯現,並以無法測度的愛來愛我們。現在,你的一切都屬於我們了。誰能了解這莫大的財富和福份呢?主啊,我們愛慕祟拜你。阿門。

 

讓我全然成為你的新婦

 

親愛的主耶穌:

 

我要怎樣才能感謝你,你愛我這不配的人,你揀選我這麼敗壞的人作你的新婦。但求我能全然成為你的新婦,完全被你的大愛所吸引,所溶化,使我把愛完全獻給你。我在你裡面看到天地間一切的美善。只有在你裡面才是我永久的居所。有了你,我就有了一切。我再無所求。

 

求你使我能全然成為你的新婦。讓我被你的愛所環繞。讓我親近你,求你用大能的膀臂,托住我。你以大能創造天地,並救贖了世人。我雖軟弱,渺小和無能,而你是我的新郎,要賜給我你那滿了喜樂的豐盛。作為你的新婦,也呼召她愛你,求你使我真正愛你,把自己完全獻上給你,使我因愛你而甘願犧牲一切,與你同心,在你的苦難中與你相交。因你恩典,求你應允我的禱告。阿門。

 

摘自──一切為耶穌

 

 

 

 

 

 

 

 

 

聖經人物知多少

 

舊約中的女人

1. 夏娃

2. 撒拉

3. 夏甲

4. 羅得的妻女 

5. 利百加

6.利亞和拉結  

7.他瑪

8. 亞西納

9.底拿

10. 約基別

11.米利暗

12.希伯來的收生婆

13. 法老的女儿

14.西坡拉

15.瑪拉 挪阿 曷拉 密迦 得撒

16. 喇合

17. 底波拉 

18. 瑪挪亞的妻子

 

 

 

 

 

 

 

 

 

 

 

 

 

 

 

 

 

 

 

 

 

 

 

 

 

 

 

 

 

 

 

 

 

 

 

 

 

 

 

 

 

舊約中的女人

瑪挪亞的妻子

壹 原是一個不怀孕、不生育的婦人

一 是屬但族是一個名叫瑪挪亞的人的妻子——士十三2

二 她不怀孕、不生育——十三1

貳 耶和華的使者向她顯現

一 說她必怀孕生子——十三3

耶和華的使者來,向這個婦人說:“向來你不怀孕,不生育。”這不是一個短時間的事。但是“如今你必怀孕生一個儿子。”這不是一件小事。說話的是耶和華的使者,這是一件嚴肅,必要成的事情。

二 這孩子一出胎就要歸神作拿細耳人——民六1~7,士十三4~5

使者對她說,因為這孩子一出胎,一直到死必歸神為圣,作拿細耳人。所以你這作母親的人要謹慎,當孩子一入你胎的時候,你就清酒濃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洁之物也不可吃。這樣,孩子一出母胎時,才是一個歸神的真拿細耳人。而且孩子從出胎一直到死,也不可用剃刀剃他的頭。因為歸神的憑据,是在他頭上。

三 這孩子將作以色列人的拯救者——十三5

使者又說,這孩子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脫离非利士人的手。那時非利士人已經嚴管他們有四十年之久。

三 她對于神

一 敬畏神——十三6,20

婦人對丈夫說,和她說話的是一個神人,相貌如神使者的相貌,甚是可畏。她并沒有問他從那里來,他也沒有將他的名告訴她,她卻敬畏他。

二 認識神的心意——十三23

她看出神使者的來,又從他們手里收納燔祭和素祭,不是要殺他們,乃是要指示,她將要怀孕生一個儿子的事。

肆 她對于丈夫

一 將遇見的事,回去對丈夫說——十三6

她看見了耶和華的使者,也听見了對她所說的話,她敬畏那人,但是甚么都沒有說,就回去對丈夫說。

二 再遇見時就急忙跑去告訴丈夫——十三10~12

瑪挪亞祈求耶和華再差遣神人到他們這里來。果然,神的使者又來了,但瑪挪亞卻沒有同她在一處,她就急忙跑去告訴丈夫。瑪挪亞就跟隨妻子到那人面前,請教他,我們當怎樣待這孩子。每一個家都有一個頭,丈夫就是家中的頭,要負起家的責任來。

三 不出頭,也不自己應付——十三6,創三2

她尊重她丈夫是她的頭,任何事都告訴她的丈夫,而不自己去應付。圣經中也沒有題到她的名字,只說她是瑪挪亞的妻子。大概她是一個以丈夫為榮的妻子,你們只要知道我是瑪挪亞的妻子,我就很光彩,何必知道我自己的名字呢。

四 幫助丈夫更認識神——士十三23,出三三20

她雖然任何事都告訴丈夫,而不自己應付,但她并不是一個傻瓜。當他們看見火焰從獻祭的壇上往上長,耶和華的使者在壇上的火焰中也升上去了,瑪挪亞才知道他是耶和華的使者。就對妻子說:“我們必要死,因為看見了神。”他的妻子對他說,耶和華若要殺我們,必不從我們手里收納祭物,并且不將這些事指示我們,這些話告訴我們了。

她實在是一個為那人獨居不好而造的幫助他的配偶。所以弟兄們擇偶的時候,不要怕娶那些聰明、能干,好像就要爬到你頭上去的姊妹。她既然聰明能干,她也是會尊重你是頭的好幫手。

 

摘自──舊約時代的女人 (張王帥信姊妹)

 

默想:  瑪挪亞的妻子是舊約聖經以色列早期歷史中三個不能生育的女人之一。他們為了沒有兒女而憂傷失望,後來卻蒙神特別憐憫,得享為人父母之樂。以撒、參孫和撒母耳三人的出生,是由於他們的母親在神面前用信心祈求得來的。

 

珠璣語錄

 

 

 

 

 

 

 

  • 在禱告的內室中,可以使用信心的武器,來勝過撒但及其附從者。---- P. E. Billheimer

  • 雖然神的旨意在萬事上都是高超的,但若沒有人的禱告,就無法執行祂的旨意,這是不可理解的奧秘。---- P. E. Billheimer

  • 如果神在我禱告之前,就知道我要說什麼,這樣的全知,不但不會限制了我的禱告,反而促使我的讚美更加美妙。----R. C. Sproul

  • 禱告乃是神賜給信徒無比的特權,能將心中的想法和神分享。----R.C. Sproul

 

摘自──大光讚美讀經日程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