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屬靈操練 (7-25-2010)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美德。

 

詩歌欣賞

 

 

 

 

 

 

 

 

 

 

 

 

 

 

 

 

 

 

 

 

 

 

 

 

 

 

 

 

 

 

 

 

 

 

 

 

 

 

 

 

 

 

 

 

 

 

 

 

 

 

 

 

 

 

 

 

 

 

 

 

 

 

 

 

 

 

 

 

 

 

 

 

 

 

 

 

 

 

 

 

 

 

 

 

 

 

 

 

 

 

 

 

 

 

 

 

 

 

 

 

 

 

 

 

 

 

 

 

【空谷的回音】

  

  我是空谷的回音, 四處尋找我的心,問遍溪水和山林,我心依然無處尋,
     
             哦,我曾經多徬惶,四周一無安息土,笑聲留不住歡樂,眼淚帶不走痛苦。
      
     我說生命不稀奇,一聲嘆息歸塵土, 放棄一切的追求,任憑潮水帶我走。
       
            哦,我曾經多徬惶,四周一無安息土,笑聲留不住歡樂,眼淚帶不走痛苦。

 
  
(二) 有人曾經告訴我,耶穌正在尋找我,祂愛能夠保護我,祂手能夠醫治我。
             
  哦,我心中多快樂,我又見到那太陽, 我心緊緊跟隨祂,我唇還要讚美祂。
                  
朋友,你今在哪裡?四處奔跑何時已?如果你還願意聽,讓我再來告訴你,
                      
耶穌基督,救贖主,祂曾滿足心無數, 向祂傾訴,向祂哭,祂必使你得飽足。

 

這首現代中文詩歌摘自我心旋律工作室《大海中的道路》專輯作者是恩蒙

 

 詩歌感想

 

最近參加一個福音營,第一次聽見了這首詩歌,給我裡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首詩歌寫得真好!越唱越有味道。不只它的歌詞寫得真誠,它的歌曲也譜得確切,非常拉動人的心弦。唱到後來,不僅裡面起了共鳴,而且不知不覺產生了一種馀音嬝繞的感覺,真是欲罷不能!清早起來就唱,走在路上想唱,回到家裡還唱,就是連在洗澡時,總會高高興興地唱上幾行呢!

整首詩歌共分倆大段。簡單地說,頭一大段,作者開門見山地,就以自己為例子(第一人稱的我),老老實實地在描述我們人生的真實寫照。第二大段,作者便誠誠懇懇地,以聽眾為對象(第二人稱的你),喜喜樂樂地見證了耶穌基督的寶貴救恩。

 

人生究竟是為甚麼?

開始的頭倆句:我是空谷的回音, 四處尋找我的心,的確是一個很特別的發表。空谷應該是一個很大的空間,可見作者是一個心怀大志的人。但他又不是說,他是空谷;他乃是說,他是空谷的回音。那就是說,他一直在往外傳遞出訊息(我想他可能在問:人活著到底是為什麼?),但傳回來的卻老是一樣的信息,跟他送出去的,沒甚麼倆樣似乎沒有一個人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答复。其次,人的心本該是在自己裡頭,怎麼還需要四處去尋找呢?那不正說出了人心的一種失落感嗎? 到底我為啥活在這地上?” “我又是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呀?

緊接著,它的第二句:問遍溪水和山林,我心依然無處尋,就更有意思啦! 既說問遍,那就表示這個人一定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追求的人,而絕不是一個無所謂,糊里糊塗過日子的人!他一直想弄明白:人生究竟是為甚麼?溪水代表著人生的低處,山林則代表著人生的高處。這就說出,人生中不論是高的或低的處境,他都經歷過。然而,他說,我心依然無處尋,意思就是說,我的人生仍然找不到答案!仍然沒有一個人能告訴我,我為啥活在這裡?

這時,他很感嘆地說出他心底里的話:哦,我曾經多徬惶,四周一無安息土,這又說出,因為找不到人生的答案,他的心裡總是不踏實,不妥當,擺不穩,也搞不定。從鄉下到城市,從中國到美國,就是飄洋過海,從亞洲經過歐洲再轉到美洲,千辛萬苦,東觀西望,尤其是經過了紐約市的九一一事件之後,更是找不著一塊能叫自己心裡真正安息的地方。

下一句就更有意思了: “笑聲留不住歡樂,眼淚帶不走痛苦。 這是我們常有的經歷,大夥兒可以來在一起,有說有笑,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是挺開心的;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大夥兒一散,剛才的笑聲,那能留得住心中的歡樂?可能還沒回到家,早就已經煙消雲散了。快樂,名符其實,就是快快地樂一下,很快就過去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年在聖誕節快樂之後,很多人更憂鬱。

人生誰沒有痛苦?心中痛苦時,流流眼淚是很平常的,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眼淚帶不走痛苦,說出一個事實, 就是有時哭也沒有用。那也是真的。人雖都在找歡樂,求平安,然而,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是十之八九。雖然私下獨自大哭一場,可以幫助你暫時發洩一下,使你不會那麼難受,但是流淚畢竟不能解決你內心真正的痛苦啊!

於是,作者很無奈地說出以下的四句話:我說生命不稀奇,一聲嘆息歸塵土, 放棄一切的追求,任憑潮水帶我走。可見這時,他內心的深處已經失望且灰心到了極點!認真說,正常情形下,在這世上,生命誠然是最寶貴的東西,沒有了生命,別的還有什麼好談的呢?看看每一個剛剛生下來的新生兒,你能不說: “生命真稀奇!嗎?

但是這裡有一個人,因為看不清人生的意義,弄不明人生的目標,天天所經歷的又是這麼多的痛苦,人心已經被折磨得喘不過氣兒來,才會下出這麼一個結論:生命不稀奇。他對人生已經心灰意冷,只想一走了之。四周一看,那些離世先走的人,還不都是在最後的一聲嘆息之後,就歸入了塵土!人生還不就是那一口氣,天天唉聲嘆氣,那誰又知道什麼時候那最後一口氣一斷,死亡來臨,你的人生就被畫上一個休止符。

他的心境既然已經壞到這樣的地步,放棄任憑就是他每天生活自然而然的結果。他想他一生過去這麼努力地追求,到頭來也不過是如此,又何必呢?唉!甘脆放棄一切的追求。既然放棄了所有的追求,他活著也沒有任何目標,他眼前就像一片汪洋大海,無邊無際,完全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只好任憑潮水把他帶到哪就是哪,對他而言,人生已經不具任何意義了。此時此刻,他的心境是不難瞭解的。

因此,他就只好無可奈何又重複地唱著:哦,我曾經多徬惶,四周一無安息土,笑聲留不住歡樂,眼淚帶不走痛苦。藉著唱出他流浪的心懷:徬惶,一無安息,歡樂不留,痛苦不走,來表達他內心深處的無可奈何心灰意冷,以結束他沒有找到神,沒有得到耶穌基督作永遠的生命之前的漫無目標,一無安息的人生。

難道人生就應該是這樣嗎?

畢竟,以上的人生寫照,雖然有它真實的一面,但是,難道人生就應該是這樣嗎?就應該是這樣的灰色,這樣的消沉,這樣的無奈,這樣的無望嗎?不!絕對不是這樣的!那是因為你還沒有聽見神的福音哪!神已經等你等得很久啦!祂是天天在盼著你回到祂的身邊,回到祂的面前,回到祂的家裡來。 (請參考路加福音第十五章,浪子回頭的故事)

我很喜歡寫詩人在這首詩的第二大段開始的用語:有人曾經告訴我,耶穌正在尋找我,這樣的轉接,非常的自然,也非常的貼切。為甚麼呢?因為,當我們人生走到岔路上,或者走到盡頭了,自己是已經走到死胡同,常常是需要有別人來拉一把的。

所以,從有人來開這一個頭,就開得太好了!這個有人可以是任何一個人,可以是老人,也可以是小孩; 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可以是富人, 也可以是窮人;可以是有學問的人,也可以是沒學問的人。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這一個人必定是一個信主的基督徒,是一個真真實實重生得救的信徒, 是一個真正嚐過主恩滋味的人。

有人曾經告訴我,這也說出他已經有機會聽見過神的福音,只是他還未接受罷了。他的第二句也接得很好,表面上,是有人來告訴我,其實它的背後是耶穌正在尋找我。我們人之所以有失落感原因是我們遠離了神。但是,神從來沒有放棄我們,不僅沒有,自從亞當墮落以來,都是神不斷地在尋找人,包括你,也包括我。因為,經上記著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於是,他接著說,祂愛能夠保護我,祂手能夠醫治我。 可見,當他真正到了走投無路時,他暗地裡也試著向主耶穌敞開了他的心扉,不知不覺,他已感受到了耶穌的愛。一種莫名的溫暖充滿了他那冰冷的心,突然間,他那一直以來揮之不去的不安全感,也消影無踪。暝暝之中,他已覺得整個人都被神的愛所包圍著且保護著。不但如此,他也感受到,這一路走來,他那歷經滄桑的人生,屢受創傷的心靈,就在這同時,莫名其妙地得了醫治,得了复甦,有如大地回春一般。

這時的他,因著嚐到了耶穌基督的大愛,也享受到了神救恩的豐滿,於是對整個的人生,出現了轉機,重新有了希望,覺得前途光明,魂樂似飛翔。因此,他很自然地唱出,哦,我心中多快樂,我又見到那太陽, 我心緊緊跟隨祂,我唇還要讚美祂。現在,他的心中不僅有了主,而且知道主的寶貴。他心裡明白,他的人生不能沒有主!所以,他的心乃是天天緊緊地跟隨著主;不然,很可能就又回到以前那種六神無主的光景裡去了。不僅如此,他的嘴唇還要不住地讚美神,因為如今他的心裡,不再是充滿了憂傷與痛苦,徬惶與絕望;乃是天天都充滿了主的大愛,主的喜樂,主的恩典,與主甜美的同在!你說,他能不讚美神嗎?

朋友,你今在哪裡?

 

真正的福音,乃是愛與生命的流露。他因為自己已經嘗到了主恩的滋味,他不能不告訴別人。所以,他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寫了最後的四行,以八句話來傳了一個簡單的福音並結束了這首詩歌。 朋友,你今在哪裡?四處奔跑何時已?他很同情似地問著每一個聽著他這首歌的人,並且稱他們為朋友,因為他知道,我們大家人生的境遇雖各有不同,但人生的過程都大同小異(生老病死),人生的感受也相去不遠(喜怒哀樂。)

請問:你每天忙忙祿祿,東奔西跑,到底你在忙啥?為甚麼而忙?你何時才能停下來? ” 有時,一個不小心,車子開得太快,一出車禍,不就嗚呼唉哉了嗎?其實,你今在哪裡?這句話根本是聖經一開頭,神在問我們每一個人的第一句話。自從人離開神而墮落以後,人就有了這個失落感;除非有一天,你又回到神的面前,回到神的家裡。不然,你就是跑遍天涯海角,也是找不著安息之所。感謝神!今天,無論你在哪裡,只要那裡有神的兒女,那裡就有神的家,你就能和他們一同親近神,一同享受神家中的甜美與喜樂!

在連問了倆句很簡單卻又很要命的問題後,他很客氣地說,如果你還願意聽,讓我再來告訴你,因為,他非常了解,以前他和你一模一樣,根本不想聽,也不願意聽。天南地北,啥都可聊,就是不能談神;啥都有興趣,就是對耶穌基督沒興趣!所以,他也不勉強你,他知道,勉強只會造成你的反感。他完全尊重你,只要你還願意聽,他就樂意且不厭其煩地告訴你

耶穌基督,祂是誰?

他到底要告訴你甚麼呢? 耶穌基督,救贖主,他不是要告訴你別的,就是要告訴你宇宙中這位最奇妙的人物耶穌基督!祂是誰呢?祂乃是神的兒子,道成了肉身,為童女所生,成為人子,名叫耶穌,在地上過了三十三年半為人的生活,活出了完美的人性及最高的道德標準。然後,為全人類的罪,竟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流血捨命,無罪的代替有罪的,義的代替不義的。然而,第三日,祂從死裡復活,成了賜生命的靈,並且升到天上,神就立祂為主,為基督了。祂是百分之百的神,也是百分之百的人;祂是完整的神,又是完全的人。這一位作了我們人類的救贖主!

這位耶穌與你有何關係呢?下一句,他說:祂曾滿足心無數,” 也就是說,成千上萬的人,不論是甚麼種族,甚麼背景,甚麼年紀,因著相信並接受了這位耶穌基督,他們的心都得著了滿足。為甚麼?因為,人本是神所造的器皿,有神的形象與樣式,為著就是來盛裝神的,來彰顯神的。難怪,人一信了主,接受了神,他的心立刻就覺得對了,踏實了,喜樂了,也滿足了!

末了,他很有把握地向所有的朋友們見證說,向祂傾訴,向祂哭,祂必使你得飽足。這位耶穌真是太好,太可親,太實際了!你有甚麼心事,儘管向祂傾訴,也許你不好意思跟人提起,但你絕對可以向祂開口,向祂傾心吐意,因為祂最能了解並體諒你的心情。假使你有甚麼非常痛苦,難過,憂傷的事,你也可以盡情地向祂哭,因為祂曾在地上,受過人的羞辱,誤會,甚至於被出賣,祂最能安慰並鼓勵你向前,祂必使你得以飽嚐祂豐滿的救恩。神喜歡與我們同住,同生活,同行動。我們人能在地上過一個與神同行的生活,那又是何等有福的人生?! 哈利路亞!(全)

學習禱告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主啊,我祈求你伸出保護的膀臂,四圍環繞________(妻子的名字),保守她平安,免遭意外、疾病或邪惡的影響。不論她是在車子裡、飛機上、或是任何地方,都求你保護她不遭受任何傷害。

主,你曾在聖經裡宣稱,即使"惡人窺探義人,想要殺他,耶和華必不撇他在惡人手中"(詩37:32~33)。所以,求你保護妻子脫離惡人的計謀。我祈求當她從水中經過時,你與她同在;當她邊過江河時,水必不漫過她;當她從火中行過時,也必不被燒著,火焰不著在她身上(參賽43:2)。我也祈求讓________(妻子的名字)"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直"等到災害過去"(詩57:1)。

主,求你幫助________(妻子的名字)真的看見她的身體是你居住的殿,使她養成習慣來照顧自己的身體,並教導她在飲食上作正確的選擇;賜給她定期運動的動力,好叫她養成耐力。幫助她得到充分的休息,以致當她清醒時能充滿活力。願她在各方面都認你為主,包括她照顧自己的身體在內,以致你能指引她的道路。願那些為攻擊我妻子而製成的武器,都歸於無效(參賽54:17),使她隨時都在你的保護傘之下,並釋放她脫離仇敵的手,好叫一切的邪惡都不能靠近她。賜下你的使者來照顧她,在她所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她(參詩91:11)。

我要向妻子宣告:神要"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他的誠實,是大小的盾牌。你必不怕黑夜的驚駭,或是白日飛的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雖有千人仆倒在你旁邊,萬人仆倒在你右邊,這災卻不得臨近你。"(詩91:4~7)

主,謝謝你今天遮蓋________(妻子的名字),幫助她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你耶和華使她安然居住(參詩4:8)。

 

摘自──如何為你的妻子禱告

真理知多少?

 

第一課  知識與學習    

 

 

 

 

 

 

 

 

 

 

 

 

 

 

 

 

 

 

 

 

 

 

 

 

 

 

 

 

 

 

 

 

 

 

 

 

 

 

 

 

 

 

 

 

 

 

 

 

 

 

 

 

 

 

 

 

 

 

 

 

 

  第一課  知識與學習   

  

引言

救恩的道理是淺明的,就是「神造人,人因離開神而犯罪,但神預備了救恩,人信耶穌就可以免死得永生」。就算目不識丁的人也有資格接受救恩,那麼為何還要學習呢?究竟真理教育有甚麼意義呢?這一課就是研討有關知識和學習的目的和態度。

 

課文內容

一、為何要學

1.    為著福音的對象:        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4)

2.    有關福音的內容:       非常豐富,不單是免滅亡得永生而已,也包括神的旨意,神作事的法則,如何作基督徒,聖靈的工作…等等。

3.    因信徒不應留在屬肉體的地位上(林前三1-2)  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來六1)因為我們要像基督。

4.    為要不受異端的騷擾,就必須認識真理

弗四14                 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5.    因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徒十七11)   即不至有盲從傳道人的習慣。

6.    因為神所設立的不單有牧者,也有教師。教師的對象就是學生,過程就是學習,所以真理教育是合乎聖經原則的。

弗四11-13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二、學習的態度

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雖然教師會盡力解答,學員也應有正確的態度:

1.  樂於順服真理

對於真理,我們可能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我們仍存順服的心去尋求。

2.  要分辯

     「不明白」:      性質屬中性,既不減弱信心,也不幫助增長,要假以時日,才可判斷。

「懷疑」:   性質屬惡性,我們要拒絕。

3.    我們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和智力去盡力認識明白。

4.    我們要尋求主

太七7-8: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三、如何學習

箴一7: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

箴九10: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1.    神樂意向世人顯露他自己 (羅一19-20;約一17-18)

人與人之間要藉言語、行動、態度彼此認識。神為著要人認識他,也在宇宙中以不同方式彰顯他的存在和他的屬性,但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完全了解無限之神的本性。

2.    神是創造者,宇宙不但充滿神的啟示,而且世人一切知識的根源,也是出於神。

3.    人是按照神的形像所造,故此能了解神的自我啟示(創一26-30),不過要知道:

賽五十五8-9:                        神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非同人的道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

四、知識

啟示:傳遞的方法或媒介

1.    普通啟示(自然界的啟示):

詩十九1-2: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

羅一20: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普通啟示的對象:向世人顯明有神

2.    特別啟示(超自然的啟示)

神以夢境、神蹟、神言及先知之口來啟示

1)    舊約時代:對象主要是以色列人

羅三1-2:                           這樣說來,猶太人有甚麼長處?…凡事大有好處,第一是神的聖言交託他們。

2)    新約時代:基督道成肉身,更清楚顯明神的啟示。

來一1-2        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

3)    末世時代:神的聖言

提後三16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

總結

神樂意將自己向人啟示,無論藉著普通啟示或是藉著特別啟示,神都希望人更認識他,今天我們如果以正確的態度來多方學習,我們對神的認識會更加增。

 

問題

1.    請考慮及列出你參加真理教育班的目的?

2.    你認為除了聖經知識外,其他各方面的知識能否對我們走屬靈的道路有幫助?為甚麼?

 

摘自──真理教育課程    編輯:香港教會總執事室

拾穗

 

基督是我們的滿足

一篇【罪】

二篇【恩典】

三篇【神的話】

四篇【基督的完美】

五篇【信心】

六篇【平安】        

七篇【引導】

七篇【引導】

八篇【謙卑】

九篇【試煉】

十篇【交通】 

十一篇【屬靈的爭戰】

十二篇【盡心】

十三篇【不信的懼怕】

十四篇【從世界分別出來】 

十五篇【喜樂】

十六篇【倚靠】

十七篇【背十架】

十八篇【仰望主耶穌】

十九篇【長進】  

廿篇【神的同在】

廿一篇【事奉】

廿二篇【神的愛(上)】

廿三篇【神的愛(下 )】

廿四篇【捨己】

廿五篇【黑夜歌聲】

廿六篇【憂患之子】 

廿七篇【愛】

廿八篇【基督的全足】

廿九篇【神的大能】

卅篇【從至聖所來的幫助】 

【基督是我們的滿足】

第卅篇 【從至聖所來的幫助】

   『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賽四十31)

 

  詩:漫漫長途你雖倦,祂賜新力壯如鷹。 
     盔甲鮮明腳步健,證實神恩帶你行

 

 

  我們應有天城客旅那個等候的靈,不應有失意者疲倦的靈。

 

  你不自稱衰老,好像疲乏無能一樣。主永不疲倦,是亙古常在者;你應當如鷹一樣,從新得力,在老年時,仍要結果子。真力量的來源,是在於深信主是施恩者。我們這天然的人,總是懷疑基督,不信祂的獨一無二之力量與祝福的源頭。

 

  如果祂的道路是在『海中』,祂的道路也是在『聖所內』;如果我們與祂同在至聖所,大海就必向祂的能力低頭。當祂一起來作工,海中一切就立刻恢復平靜。但除祂以外,我從未獲悉何人能作此工。

 

  哦,主自己若不親自作工,我們想作工在有需要的人身上,是多麼的不可能。所以祂能給我們仰望,實在是我們的安慰;我們一仰望,祂的看顧和恩典,就會臨到罪人身上了。

 

  我只有一句寶貴的話告訴你:要緊靠主耶穌身邊!你知道在那裡能得著喜樂,力量,並享受祂隨事隨在,給你扶持和愛的餧養。那愛使萬事盡都虛空,而叫人摸著基督。我們的喜樂和生命,就在於此。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人自己的努力,會把這一個幫助關在門外,人的計劃都是不對的。神有祂的方法,且在祂自己的時間中來到。......人掙扎,不過證明缺乏信心和安息,打算也不過時肉體。

 

  我救主經歷的路途,直指祂父祂神之所,到祂現今寶座之處; 我現正從此路經過,祂力如何,我必如何。

 

  工作的本分會引我們進入難處,但我們可以安心說,神在那裡必然得勝。

 

  要專心注意於基督,使你們能靈裡新鮮,並力量充沛。與主同經憂患是一件大事,憂患跟著會變成有水的井泉,恩典也必豐滿降下。要為眾聖徒禱告,將所有的憂患都帶給基督,並要在靈裡把基督帶到憂患中。有一件頂大的安慰,就是當我們瞻仰基督時,不只能看見該如何行,並且也能得著所該達到的『恩上加恩』。『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與基督的形像相似,這就是真正的長進;這長進應該是每時每刻的

 

  我時常有許多責任上的事情,重重的壓在身上。但我將這些事交託主,祂的大能勝過這可憐的世界所要求的一切。在祂無重擔之可言,祂能照著祂的意念安排一切。

 

摘自──基督是我们的满足

 

美好的證據

(希伯來書十一2)

 

第一部 19181959

1、美南陽光

2、青蔥十八

3、她來自中國

4切合時需

5一九四九年── 洛杉磯

6 抉擇時刻

7一九五四年── 哈寧基

8 喜慶豐收 

9. 一九五七年── 紐約

10,在南十字星光下

 

第二部 1976年至1960年

11,無遠弗屆

12,使人和睦的使者  

13,東西薈萃

14,友誼永固

15,洛桑會議

16,耳順之年

17,往東歐去   

18毋懼風浪

19,一九七九年•悉尼 

20、突飛猛進

21、一九八二年•莫斯科    

 

 

 

 

 

 

 

 

 

 

 

 

 

 

 

 

 

 

 

 

 

 

 

 

 

 

 

 

 

 

 

 

 

 

 

 

 

 

 

 

 

 

 

 

 

 

 

 

 

 

 

 

 

 

 

 

 

 

 

 

 

 

 

 

 

 

 

 

 

 

 

 

 

 

 

 

 

 

 

 

 

 

 

 

 

 

 

 

 

 

 

 

 

 

 

 

 

 

 

 

 

 

 

 

 

 

 

 

 

 

 

 

 

 

 

 

 

 

 

 

 

 

 

 

 

 

 

 

 

 

 

 

 

 

 

 

 

 

 

 

 

 

 

 

 

 

 

 

 

 

 

 

 

 

 

 

 

 

 

 

 

 

 

 

 

 

 

 

 

 

 

 

 

 

 

 

 

 

 

 

 

 

 

 

 

 

 

 

 

 

 

 

 

 

 

 

 

 

 

 

 

 

 

 

 

 

 

 

 

 

 

 

 

 

 

 

 

 

 

 

 

 

 

 

 

 

 

 

 

 

 

 

 

 

 

 

 

 

 

葛培理傳連載

     

1983年至1977年第三部
 

21、一九八二年莫斯科

 

    1982年二月,培理到英國北部城市黑池的一個聚會演講並主領兩天佈道會。友善的群眾和眾多的決志者,毫不覺察培理那時正面對生平最難的抉擇:應否接受邀請去莫斯科。


    
其實在五年前,當時培理身在匈牙利,莫斯科的浸信會人士已向他發出初步邀請。在培理到訪波蘭之前,佈道團已經和蘇聯官方接洽,蘇政府奉行馬列主義,是無神論者。培理已向官方表明,他有意與官方註冊的教會合作,但他也公開表示關注宗教自由及政治犯的情況。


    
培理知道在1917年共產黨上台前,俄羅斯正教曾經聯同沙皇壓制浸信會與其它非國教的信徒。本身是無神論者的列寧,在1920年代卻讓不屬國教的群體稍得喘息,期間他們亦蓬勃增長,反而正教備受壓制。列寧死後,斯大林上台,所有基督教徒大受逼迫,直到二次大戰期間才因他們的愛國心而稍享自由空間。


    
1959年,培理以遊客身份前去莫斯科。他祈求主讓他有生之年可以在那邊的大球場上向群眾講道。當年極少人會相信,培理的禱告竟可在三十三年後蒙應允。培理開始積極關心蘇聯歸主運動,也留意當局對基督教如何施壓。 19591964年的赫魯曉夫時期,是壓力最大的時期,但有一位專家告訴培理,相信一神的蘇聯人比共產黨員還要多。

 
    
經過佈道團的努力談判,原本安排培理在1979年九月前往蘇聯幾個城市的教堂講道,可是1978年十二月蘇聯出兵阿富汗,一切計劃只得取消。兩年後,哈拉塞提得悉培理的名字出現在莫斯科及全俄正教主教長必曼的邀請名單上-必曼打算邀請各個宗教領袖在1982年五月出席一個國際會議,並請葛培理發表演說;會議名為全球宗教工作者挽救寶貴生命脫離核子災難國際會議


    
葛培理佈道團與俄羅斯正教初次接觸,乃在1981年十月於日內瓦。哈拉塞提對專責與普世教協聯絡的主教長代表波羅科夫說,培理若然到訪蘇聯,須獲安排在莫斯科浸信會及正教的大教堂中講道。其後,哈拉塞提又到莫斯科(乃在十二個內的第八次)去,會晤莫斯科教省外務主管、明斯克暨白俄羅斯主教腓拉勒,這段交情對日後成果甚有幫助。

 
    
主教長的邀請,該接受還是婉拒?培理實在不易作出決定。多年來的匱乏與逼迫,使俄羅斯正教在靈命上變得更深更穩,但教會領導層仍向政府馬首是瞻。西方世界亦把上述會議看為蘇聯政府和平運動的宣傳機器。


    
培理向莫斯科方面表明,雖然他曾積極呼籲裁減核武,並不等於支持單邊主義。再者,他只會以觀察員的身份出席會議,而不是參加者,因此他也不會簽署會議的宣言。他又堅持自己佈道者的身份,因此他要在莫斯科傳福音,而訊息內容不可以受限制。最後,俄羅斯的正教、浸信會、政府官員都答應了他的要求。


    
哈拉塞提繼續與史密斯和亞卡斯保持緊密聯絡,奔走蘇美兩地。培理清楚表明要公開談論人權,但作為客人,他絕不會發出譴責-他不會為了贏取西方世界歡心,而失去在東歐傳道的機會。再者,他也銘記梵蒂岡的忠告:在東歐事奉,低調能成事,高調必壞事。

 
    
培理也堅持要探望自1977年六月即藏身於美駐蘇大使館中的七位西伯利亞五旬宗信徒。他們是異見人士,等待獲准出國。培理殷切盼望事情可以在他訪蘇前解決,不然得讓他探望他們。當局對培理竟會關心這西伯利亞七子(政府眼中的違法份子)頗感希奇,但終於勉為其難,準許他作私下探訪,但不可以有記者在場。

 
    1982
年二月五日,必曼主教長發出正式邀請,浸信會也發出邀請,由哈拉塞提把邀請信帶到美國去。二月十四日,哈拉塞提約培理在紐約艾色斯酒店會面,培理帶了幾個同工隨行,一起為事情商議禱告。培理若應邀前往,可能會加增日後再訪問的機會,也可親身認識當地的教會人士和官員,作更深入的體會。而作為世界知名人士,培理也能提升基督教會在官員眼中的地位。此外,莫斯科之行也能夠打開東歐的門,因為一些東歐國家很在意蘇聯對葛培理的看法。而且,他也可以藉此在無神論國家高層及其它宗教領袖面前傳揚基督。


    
此行有何壞處,似乎也是同樣明顯。佈道團有一兩位不想培理去,恐怕他被利用。培理繼續與家人、同事、專家、國務院的人、白宮官員討論商議。 我跟前總統尼克松和前國務卿基辛格這兩位老朋友談論此行的利弊。尼克松先生說,'此行是險著,但我相信,為了傳揚你的訊息,犯險也是值得。'”事實上,拒絕這次邀請,即差不多等於斷絕日後在蘇聯公開事奉的機會。尼克松先生後來親函筆者(1986年十二月三十日備忘)說,縱使國務院和白宮中大多數人反對他去,我仍極力鼓勵他應邀前往。我坦言他不要奢望可使無神論的蘇聯或羅馬尼亞領導人改信基督教,但最低限度,他可以叫當地人民耳聞目睹美國宗教領袖帶來的一絲希望之光,讓他們知道有另一種靈性生活,是比刻板沉悶的馬列社會生活更精彩的。


    
不過培理在英國黑池時仍未能作出決定,縱使他已開始草擬接受邀請的公函。他反复思想、不斷禱告、多番考慮。在黑池的三天,縈繞在他腦中的,都是去莫斯科的利弊,但他只要站在台上,就可以馬上卸下一切,全神貫注、活力澎湃地傳講訊息,除了聽眾的福祉,他一無所掛。


    
培理愈禱告、愈深思,愈感到這一扇門是神為他打開的。不管代價有多大,他也要走進去-可是作出決定後,他沒有享受到湧溢心中的平安。

 
    
接受邀請的消息公佈後,批評馬上從四方八面湧到:幼稚天真,被人利用,為克里姆林宮的宗教政策貼金……“西伯利亞七子要求培理宣告取消赴蘇-除非西伯利亞七子獲准出國,但培理早已知道當局不會妥協。美國傳媒又錯誤報導美國總統要求培理取消行程-事實是:培理與副總統布什伉儷在啟程前的主日面晤,布什臨時請得總統裡根伉儷一起午膳。培理主動提及赴甦的事,裡根說,不必擔心,此行定必平安無事,我會為你禱告。


    
五月七日禮拜五黃昏,培理抵達莫斯科。他來之前在新英格蘭忙於在大學演講和主持佈道大會,所以體力並未完全恢復。五天半的繁忙活動在等著他:訪問、聚會、觀光、活動。俄羅斯人的款客熱情是舉世聞名的,對六十三歲的培理來說,這是平生最緊密的行程。


    
培理與浸信會牧師比科夫和正教主教腓拉勒一見如故,三人的友誼也促進了教會之間的溝通與尊重。


    
培理也拜訪了克里姆林宮的要員,包括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候任政治局委員邦諾馬列夫,兩人私下會談逾一小時。培理說,在任何晤談中我都把握機會與人分享耶穌基督,分享他對我的重要,也指明人如何可以尋得基督。


    
培理的分享大方得體,一位副手說,卻也十分直接。他的私人晤談內容總是恰到好處。


    
培理明白官員受馬列教條所限,對基督教所知不多,以聖靈的事情為虛幻,不過是政治或經濟的產物。然而不管經歷多大的壓抑,人心深處仍有一種對神的渴求。培理也知道共產社會在精神上的普遍失落,渴求人生答案。


    
培理多次坦率地提到西伯利亞七子的問題,還有其它因信仰而坐牢的人一他手上有一份一百五十人的名單。


    
禮拜六黃昏,培理到三家正教禮拜堂去參觀。信徒已經開始進入這幾家禮拜堂,為參加主日崇拜。晚上,佈道團遇到了第一樣不順的事:他們突然接到通知,原定明天下午五點在浸信會教堂的講道,要提前在早上八點舉行;十點則趕往正教禮拜堂。原來美國之音和英國廣播公司都公佈了原定的時間,當局擔心太多人湧到座位二千的浸信會教堂去,就臨時改變培理的行程。


    
翌日清晨,警察在浸信會教堂周圍架起圍欄,只讓持入場券的進入。不過,麇集在狹窄街頭的人沒有被幹預,群眾唱聖詩也沒有被禁止,雖然法律規定宗教活動只可在教堂物業內進行。第二天,英國(泰晤士報)頭條說葛培理在莫斯科開創先河培理另一項創舉,是打破蘇聯政府控制傳媒的深鎖。蘇聯傳媒從來不會報導宗教人物的訪問活動(唯一例外是蘇聯和平運動的支持者),基督教除了被無神論的宣傳攻訐嘲諷之外,向來不會見於報章電視。 《真理報》帶著敬意報導一位佈道家的活動,實在叫基督徒驚喜不已。無論如何,培理將基督教帶了給大眾。


    
在浸信會的祈禱所內(在俄羅斯的基督教禮拜堂都是這樣的叫法),會眾中三分之二是浸信會教友和嘉賓,有些來自遙遠的地方;其餘三分之一是西方和蘇聯的記者和公安人員(因此在座的必有無神論者)。當培理宣講《約翰福音》五章的訊息時,樓座左方有一個女子打開了一條橫額,上面用英文寫著我們有一百五十人在獄中,為時不過數秒,但西方記者看得清楚。當時培理專心、講道,沒有被她打擾。

 
    
充滿喜樂的聚會超了時,正如大多數的俄羅斯聚會一樣。培理的浸信會主人焦急萬分,惟恐會得罪主教長座堂的人,散會後連忙把培理從旁門送出去。培理剛要上車,一位記者喊著,幾個路口那邊,有一大群人等著跟你打招呼呢!培理問司機能否等一下,同行的人說,我們已經遲了二十分鐘,絕對不可以再等了!培理不知道那一群人是誰,又明白在莫斯科的正教禮拜堂講道有多重要,就同意繼續行程。他在車上換衣帽。


    
不停車的決定叫不少人深感失望,尤其那些不辭勞苦、長途跋涉到莫斯科來的人。


    
在主顯大教堂那邊,無懈可擊的詩班歌詠,抑揚頓挫的教士禮讚,在衣冠華麗的神甫帶領下,崇拜進行了近兩個小時。然後,培理應邀站在必曼主教長旁,兩人一起站到大金幕聖像下。在場的有來自亞力山大、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的主教長,還有許多主教和副主教。

 
    
培理向主教長深表謝意。當天是大戰勝利紀念日(五月九日),培理提到為大戰捐軀的軍士與平民,然後講論基督的犧牲。 你可以在基督的複活上有份,培理說。傳譯員沒有麥克風,四圍響起大聲一點!大聲一點!的要求,於是傳譯員高聲說出其後的話:這位耶穌乃是替我們贖罪的完美獻祭,他現正站在天父榮耀的右邊,他必再來勝利凱旋!


    
翌日,挽救寶貴生命脫離核子災難國際會議揭幕。培理髮表範圍廣闊的長篇演說基督信仰與核子時代的和平在場的猶太教、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領袖,以及蘇聯政府的許多無神論者,所聽的是一篇論述清晰、立場明確的聖經訊息,因此得知聖經對世界問題以至核子威脅所提供的答案。這也許是六十年來在莫斯科的教堂以外所傳講的最響亮的福音訊息,當中不少言論與莫斯科的一貫想法大大相左。培理強調個人的價值與尊嚴,宣告神是歷史的主宰,又說,唯有神的國降臨,人間才可永享太平。我們今天面對的問題,並不純粹屬於政治、社會、經濟,也不純粹屬於道德、人性。人類問題的癥結,是靈性上的。人的病灶乃是拒絕按照神的方式生活。人心是問題的根源,但唯有神能改變人心。


    
培理又用了一整段來講論人權和宗教自由。他呼籲與會者鼓勵各處的人起來禱告,並且為著在神的世界上作和平使者而重新委身他剛坐下,全場站立鼓掌。整個會議只有主教長曾獲這樣的殊榮。


    
培理對會議的參與,就只有這一篇演講。他曾表示會議上若有人出言侮辱美國,他一定會離場。當一位中東代表出言不遜,培理馬上摘掉耳機。主席台上的人交換了意見,其後再也聽不到反美言論了。

 
    
當晚,培理到美國大使館探望西伯利亞七子。行程比原定日子遲了一天,因為培理的同工估計傳媒一定會蜂湧而至。但即使改了行程,培理仍然幾乎被迫要取消探訪,因為記者不肯停止拍照與錄像,培理和同工對西伯利亞七子深表同情,以至細讀了他們的故事兩遍,但培理堅決維護這次訪問的私隱,否則以後何以取信於蘇聯當局?他不願意為了小眾而犧牲大眾的利益;況且,他相信自己有更好的辦法幫助西伯利亞七子。終於,各方達成協議,地窖的窗簾拉攏,窗外擠滿記者。培理進地窖之際,目光銳利的哈拉塞提發現窗簾有一道虛隙,足夠讓外面的記者把裡面情況攝入鏡頭,就將窗簾再拉攏。


    
這是一次為時頗長的教牧探訪,眾人一起讀經,一起禱告。西伯利亞七子期待戲劇化的結果,甚望培理能像以利沙先知那種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乃縵的奇蹟,結果他們非常失望而迷惘。然而,雖然他們得償所願不像乃縵那樣迅速,卻也是大團圓結局。培理鍥而不捨,在八月再派哈拉塞提回到莫斯科。 1983年四月,西伯利亞七子離開莫斯科時,哈拉塞提也在場見證。他們到了西方,仍不知道葛培理如何賣力替他們說項。


    
禮拜四早上,培理回到莫斯科機場,心靈大得激勵。俄羅斯信徒雖然受盡壓制,仍然活潑有勁,他們的見證深深感動培理。在莫斯科有機會聽培理講道的約有八千人。培理為了有機會在蘇聯的信徒與非信徒中宣講自己的信仰,而且機會是出乎意料的多,實在滿心歡喜,聽者反應之佳,亦令他感動不已。 我發現蘇聯人渴慕神話語的心,與世界各地的人無異。


    
培理的身體卻累透了。在蘇期間壓力奇大,他一直睡得不好,西方傳媒在整個行程中形影不離的追踪著他,總想捕捉獨家新聞,培理心中卻一直在想:六十五年的無神論,相對於一千年的俄羅斯基督教,以後如何發展?在機場有一個記者問培理,你為什麼沒有聲討蘇聯政權壓制宗教自由?培理答說自己是客人,談論這話題不論時地皆不合宜隨後補上一句:他在蘇聯所見的宗教自由,比一般美國人所以為的多,教堂也是數以千計,全部開放。他還略略談論了政府與教會在架構上的關係-假如他不是那麼疲倦,也許不會誤用了自由教會的字眼-其實他所謂的自由教會,不過是說那些教會不屬國教正如英國聖公會以英女皇為元首培理所指的1917年以來一些蘇聯教會的轉變,不料記者抓住自由一詞大做文章。

 
    
上述在培理離開莫斯科前一天在記者會上的話,後來被記者歪曲了意思,本來那次記者會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培理在蘇聯的電視上談論基督與靈性複興的事情,因為有記者問他:如何促進世界和平?


    
另一項來自西方記者的提問是:他在莫斯科有沒有親眼看到宗教迫害的事?培理只來了莫斯科四天半,反問記者說,你的意思是我有沒有親眼看到?


    
記者說,嗯。


    
培理如實回答,沒有。我沒有親眼看到。


    
培理不能公開談論西伯利亞七子的事,否則所有秘密外交斡旋都必前功盡廢。他也完全估計不到他的坦率答案,竟會掀起軒然大波。


    
培理飛到巴黎和倫敦。三天后,他在名記者戴維布凌克利的越洋電視節目亮相,出其不意地備受攻擊和奚落,才猛然醒覺已經成為眾矢之的。他被指對蘇聯基督徒的苦難漠不關心;他的莫斯科之行,是盲目又幼稚的行為,竟可以對宗教迫害的證據視若無睹;甚至將蘇聯的宗教自由與英國相提並論。美國報章刊出了許多諷刺漫畫。他的好友單憑新聞報導,也感到迷惑而傷心。
    
培理到倫敦去,從菲臘親王手上領受一九八二年坦普頓促進宗教事業獎,為數二十萬美元。他早已宣布會將獎金悉數捐出,一部分用以賑濟饑民,一部分用以推動第三世界教育工作,一部分用以推動英國佈道工作。


    
在倫敦和紐約,培理都要面對充滿敵意的記者。假如他肯將在莫斯科進行過的秘密談判公諸於世,或者像其它人那樣在蘇聯境外抨擊蘇聯,當然可以挽回人心。但他三緘其口,只就當日發言的內容作出澄清。他表明西方世界有極大的宗教自由,而蘇聯人享有的不過是若干自由;至於宗教迫害,他重申自己在莫斯科期間就這題目的發言,一點沒有增刪。蘇聯當局看見培理在蘇聯境內境外所說的完全一致,從此對他倍加信任。


    
不過蘇聯報章也就培理在機場的言論大做文章,說葛培理向美國人見證說蘇聯教會享有自由。莫斯科電台英語部甚至聲稱葛培理表示蘇聯的宗教自由比英國更多一些俄羅斯信徒誤信傳媒的話,又道聽途說培理曾在莫斯科浸信會教堂外不顧信眾疾駛而去,難免大感難過。培理為自己未能幫助曾經承諾幫助的人深感歉意。


    
但他已經盡力而為。他在赴甦之前,無論是公開或是私下,曾多次表明此行合乎神的旨意。抵蘇後,他的信心更加堅定。五月九日禮拜天清早,即在莫斯科忙過第一天后,培理對哈拉塞提說,我覺得此行合乎神的旨意,對美蘇兩國的前途、甚至全人類的前途,都一定會有影響。事實證明果然如此。

 
    
培理返美後縱使備受批評,但信心更加堅定。隨後幾個月他看到了證據,知道訪甦之行實有果效。 1983年三月,哈拉塞提和史密斯的同工嘉普傳展開了一次全蘇聯探索之旅,去了俄羅斯、西伯利亞、中亞、格魯吉亞、波羅的海等地區。二人所到之處,都受到俄羅靳正教、浸信會、亞美尼亞教會、信義會、政府官員的熱烈歡迎。在二人抵達西伯利亞的諾霍斯比爾斯克之前兩晚,當地電視播出了葛培理的演講,當地信徒大得鼓舞。種種跡象叫哈拉塞提和嘉普傳得以衷心相信:培理的1982年莫斯科之行,的確是神的心意。


    1982
年莫斯科之行還有另一個果子:打開了東德和捷克的門。


    1982
年十月十七日禮拜天,培理在東德的威丁堡城市禮拜堂-昔日馬丁路德站過的講台上講道。當年的東德政權似乎是堅不可摧的。


    
那一次信義宗主日崇拜,廣邀了威丁堡所有基督教會參加。培理拾級步上美崙美奐的講台時,向傳譯員耳語道,看,這麼多青年人!這是不是青年聚會?在場的確很多是年輕人,臉上流露著冀盼之情。四十年的無神主義教育,沒有消除人心對神的渴慕。


    
培理的訊息主題是馬丁路德的信心會眾深受感動,青年大大得益。會後多人圍著培理與他談話,索取他的簽名。培理在教士和市長(馬克思主義者)陪同下,走到禮拜堂大門前的空地,憑弔馬丁路德的遺跡。此時,他有機會和平民談話,格外感到高興,因為他在東德的行程非常緊湊,大半時間都在汽車上,所接觸的都是身居要津的人。


    
下午,他和團員到了德瑞斯頓。巴洛克式建築的十字架禮拜堂,經戰火洗禮後重修了,當天擠得水洩不通-主堂、副堂、走廊,合共擠了七千人,也是青年佔大多數(估計八成半在二十二歲以下)。培理講畢,有三分之一的人舉手接受基督。


    
東德之行是四年艱辛斡旋的成果,由史密斯、哈拉塞提、亞卡斯三人穿梭於柏林和華府之間所促成。邀請先是浸信會發出的,福音教會聯會起初略有猶疑,但後來也加入了。籌備工作是全國性的,因此全東德都知道葛培理要來。

 

正當難題逐一解決之際,東德之行幾乎要取消。 1982八月,培理在華盛頓州斯普堅市佈道大會期間與小兒子聶德在山間漫步,失足向下跌了幾呎,傷了腰背。醫生建議培理休息三個月,佈道團董事會也支持這建議,可是東歐之行太重要了,培理婉拒了醫生的好意。故此,培理在東歐的整個行程都是帶傷上陣。哈拉塞提與培理同行,充任私人醫生。哈拉塞提堅持要培理乘坐大型轎車,讓培理可以躺下休息,但那種汽車在東歐是黨政要員專用的,培理使用難免令人誤會,但迫於無奈也只得如此。團員在東德期間,住的是只招待外賓的旅館,唯一的例外,是在古列茲市有幸入住胡斯達主教的府邸。

 
    
在東德的十二天行程相當艱苦,縱使巴魯斯的講道深受德國人欣賞,減輕了培理的講道負擔。黑人女歌手荷爾的甜美歌聲在世界各地葛培理佈道大會都令人神往,這次她也來到東德,為此行增添了光彩。除了講道、餐會、與教會高層及政府要員晤談,培理還有一個壓力來源:他在東歐國家說的每句話,都會被人(尤其是西方傳媒)再三推敲,要揣測個中的政治含義,連最普通的信仰談話也不例外。如今身在東德,培理講也受批評、不講也受批評,只好持定宗旨:無論得時不得時,務要傳講福音!並要仗賴基督的應許,你們所說的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你們天父的靈在你們裡頭說的。


    
有時候,培理在講道前,只想好好的躺一躺。但每當站到台上,他就會馬上感到有特別的力量,得以倦意全消,精神一振-這力量連培理的傳譯員葛斯坦也感受得到。葛斯坦生於柏林,移居美國時是一位年輕的浸信會牧師。他對培理的事奉大有貢獻,德國人覺得他倆異常合拍,聽道時完全不覺得是外國人在講道。


    
許多牧者擔心培理不明白東歐國家一般信徒的難處,而東德教會所受的限制,比別的東歐國家更大,例如不能擁有醫院或福利機構,也不能辦神學院訓練工人。事實上,外來者是沒有辦法完全理解本地信徒日常生活的考驗和困難,並他們靈性上的試探。


    
培理的行前閱讀、個人接觸、準備工夫,加上同工的經驗,都使他得著一些資料,他也帶著積極學習的心來。他的講道和談話,旨在叫人得鼓勵。在政府高官面前,他會推許基督徒的公民品格和道德標準,又分享自己的信仰心得。他將十字架使人得潔淨與平安的訊息帶給聽者。他宣講真理,訊息直達人心,尤其年輕的心。群眾都聽得出培理所講的全屬肺腑之言。全程伴隨佈道團同行的東德高官韓力克(無神論者)說,葛培理信行合一,表裡一致。


    
基督徒的解釋比較深入一些。沙赫士牧師有份安排行程,從來沒有見過培理,這一趟卻朝夕為伴。 我禁不住想,這個人的生活言行是一致的。他的言語背後有生命。他真的迸發能力,那誠然是聖靈賜的能力。


    
培理叫基督徒受感,也叫非基督徒受感。在某城市,地方官員和民間領袖在教堂門口為培理舉行官方歡迎儀式後,都到貴賓席就座-這些人通常不會上教堂的。一位資深牧者說,他們很留心聽葛培理講道,而且頗受感動。神的道傳了出去,必不徒然返回。事實上,六個月後,有一個乾部還引述得出葛培理說過的話。


    
在葛培理十一天東德之行後的七年,柏林圍牆倒下。


    
在馬得堡北的小城史丹達爾,培理去到信義會的聖尼古拉大教堂講道。這大教堂建於十二世紀,實際上由兩座教堂合成,中間的連接部分,在舉行大聚會時可以打通。


    
培理在黃昏講道,但從午間開始青年已在大教堂的空地聚集,好奇的人也相繼加入。大教堂門開了,二千五百人擠滿其間,大部分是年輕人。培理抵達前一個鐘頭,群眾已開始唱詩。柔和的聖詩,眾多的信眾,場面動人心弦。一位教士憶述說,政府官員看見那麼多人,卻是那麼的有秩序、有耐性,為聽神的道理而聚集,莫不留下深刻印象。


* * *
    
捷克浸會牧師克里斯卡,年輕時是無神論者,他昔日的友伴,有幾個已居黨政高位。他一直希望可以邀請葛培理來捷克講道,但他的官員朋友都說絕不可能。 1982年初,葛培理到訪莫斯科,克里斯卡的一個官員朋友對他說,機會來了。


    
克里斯卡馬上託人親手送信給身在莫斯科的培理,邀請他在返國途中在捷克停一下,可惜培理實在無法應約。其後經過史密斯、哈拉塞提、亞卡斯與捷克當局磋商,成功安排培理在東德之行後到訪捷克五天。


    
惡劣天氣使培理延遲離開東柏林,其後在維也納休息三天,其間收到捷克之旅的詳細行程,一看不禁咋舌:從十月二十九日禮拜五下機一刻即有國營電視廣播的記者會,直到禮拜四離開的早上期間,行程排得密密麻麻的,挑戰他的極限。


    
在古色古香的布拉格,培理禮拜天早上在浸信會禮拜堂向一千二百人講道,晚上在全市最大的基督教禮拜堂聖撒爾瓦多堂講道-這座建於十七世紀的大教堂屬福音捷克弟兄會所有。為防出席人數太多,培理所到講道之處都要派發門票,但總是求過於供。在聖撒爾瓦多堂,一共擠進了三千聽眾,望門興嘆的大量群眾被警察禮貌地請離現場,不許在教堂外徘徊。


    
捷克人喜歡培理那簡單直接而略帶幽默的講道方式,不論在布拉格、布諾(莫拉維亞首府)、布拉特斯拉瓦(斯洛伐克首府),培理都有難忘的經歷。在布拉格,百人青年詩班唱出近代捷克教會詩歌,並與女歌手荷爾一起唱出勁道十足的靈歌,台下反應熱烈。在布拉特斯拉瓦,四十人的兒童合唱團在台前獻唱後,還給培理和佈道團員獻花。


    
在布諾的胡司禮拜堂,有七十人到台前決志,由於人數太多,部分要在會後到禮堂側的房間接受陪談;但在布拉特斯拉瓦的弟兄會禮拜堂,就沒有這個問題了,二十五個決志者可以跪在寬敞的講台前。這是培理在東歐國家講道第一次有人公開走到台前決志。其中一個是農場工人,他母親是基督徒,他自己已放棄了信仰,又誤交損友,成為酗酒者。他回家的二十公里路上,一直在火車和公交車裡唱著剛學的詩歌,鄰人聽見這個酒鬼唱詩歌,不禁嘖嘖稱奇。他回到家中,把信主的消息告訴妻子,妻子喜極而泣,跪在地上呼求主除去她的煙癮。她也決志信主。後來兩個孩子也信了,一家人一起受洗。

 
    
在捷克,現場聽過培理講道的雖然為數只有一萬,但看過電視轉播的超過幾百萬。在培理訪捷期間,國營電視台和電台都向福音節目開放,這是破題兒第一遭。基督徒看見新聞報導沒有刪掉給基督作見證的片段,不禁喜極而泣。在慘遭納粹德軍血洗村莊的利迪澤,培理在紀念公園致送花圈,並發表一篇強烈譴責核子戰爭的宣言。電視播出他的講話,恐怖主義是沒有任何藉口的,不管它所宣稱的目標是什麼。一個國家壓制別的國家,也是沒有藉口的。恐怖行為只會製造更多的恐怖行為,殘忍的暴行只會帶來更多殘忍的暴行。冤冤相報何時了?身為基督徒,我堅信人類最需要的,是內心的澈底改變。這樣的改變,只有神能夠做到。神能夠化恨為愛,化貪念為慈心,化霸權為奉獻。


    
培理也在布拉特斯拉瓦附近的斯拉芬紀念碑致送花圈。一些捷克和美國基督徒聞訊後頗不以為然,因為斯拉芬紀念碑是為紀念蘇聯軍士陣亡而建。不過他們和電視觀眾都看到培理寫在花圈上的經文: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13節)原來培理不僅悼念解放捷克脫離納粹魔掌而犧牲的美蘇士兵,也善用機會去榮耀神。他在演說中說,我們基督徒不期然想起,最大的犧牲,就是耶穌基督為拯救我們脫離罪與死的奴役,付上他的生命。他死,非為某一人或某一國;他死,為叫萬國萬民能夠信靠訑,認他作萬有之主。他今天命令我們轉離自我中心的生活而去追隨他,憑著愛服事與見證。


    
這樣的話從未在捷克的國營電視台播放過。馬克思主義者會抱怨葛培理不論說什麼,都把耶穌基督放進話裡!無論如何,捷克的青年一代已把這些話聽進去。捷克青年沒有被教育成公然仇視基督的人,他們只對基督漠不關心,因此也對基督教一無所知。葛培理到訪後,基督徒發現鄰居變得比以前更有興趣談論基督。

 
    
培理在捷克人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政府官員聽到培理分享信仰,也聽到他陳述共黨宗教政策所造成的難題與創傷,竟然和浸信會信徒一樣的熱情邀請他再來,並逗留多一些時間。培理又鼓勵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要持守所信。七年後,他們終於重享自由。
摘自──葛培理(鲍乐基著)  

珠璣語錄

 

 

  • 禱告是經歷 與同在最佳途徑

  • 靠著聖靈禱告,最終會了解,愈多賜下自己,就是給了我們一切一切。---子愛

  • 一個殘破的靈性,只能帶出一個殘破的禱告生活。---Andrew Morray

  • 神學上的漏洞是撒但築壘之處,對於屬靈之事錯誤的看法,常使我們在禱告的戰爭中無能為力。---Charles F. Stanley 

 

摘自──大光禱告讀經日程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