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 (主日)


讀經: 林前 14:26-40     主題: 凡事都當造就人

摘要:哥林多信徒高抬屬靈的恩賜(spiritual gifts),卻不追求屬靈的恩典(spiritual grace)。因此他們誤用說方言的恩賜,炫耀自己,導致教會聚會時混亂紛爭,並且失去了愛心和合一的見證。保羅針對他們的狀況,提醒他們當羨慕造就人的恩賜,就是作先知講道。在哥林多前書第十四章上段(1~25) ,保羅首先說明先知講道和說方言的不同性質和功用。在本段 (26~40) ,保羅繼續談論到在聚會中如何運用恩賜的基本原則。簡而言之,就是凡事都當造就人和凡事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

首先,保羅在26節指出,必須是從神『有』所領受的人,才可以在聚會中運用恩賜,並且要以造就別人和建造教會為原則。然後,27~33節,保羅特別指示說方言和先知講道在聚會中的原則。說方言或作先知講道,只有兩個人,最多三個的輪流著講。說方言的人若是沒有人繙,就當在會中閉口。而先知講道時,其餘的人當慎思明辨。若旁邊坐著的人得了啟示,講的人就當閉口不言。先知先講道的目的是叫眾人學道理,得勸勉。先知的靈必須是順服先知的,這樣才不會使聚會混亂。34~38節,保羅不許婦女在會中喋喋不休的發言,但要學習順服。這一段經節頗有爭議,常被許多人誤解和歪曲,似乎与保羅在林前十一章中指示姊妹們在禱告和講道時要蒙頭而互相矛盾。「說話」的希臘原文動詞是「laleo」,在此可能指談話,質詢,辯論,抗議,喋喋不休。哥林多的婦女喜歡在聚會中質詢、爭論、抗議、批評,所以成為聚會秩序的一大妨礙。所以保羅在這裏吩咐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並非指姊妹們不可以在聚會裏禱告和講道,而是指某些婦女不該不受約束,而引起爭論、尖銳的發言。基於當時的背景,保羅建議姊妹們若想學甚麼,就該在聚會裏停止爭辯,可以回家与丈夫討論。接著,保羅說他所說的話就是主的命令,若有人故意推諉不知,就由得他不知道算了。最後,39~40節,保羅的結論是要切慕作先知講道,但也不要禁止說方言。然而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

重點本段論到聚會中運用恩賜的原則,可分成四部份:

大綱

經節

/應用

造就教會

26

必須凡事都當造就人,彼此堅固,建造教會。我們聚會的目的,是否讓神得滿足、為別人得益處,還是為自己稱心?

說方言講道

27~33

必須輪流有秩序的說,不可混亂。我們在聚會中,是否可以管制住自己,決定如何盡功用,以及何時何地盡功用?

婦女發言

34~38

必須順服、受教、學習,不宜在聚會中爭作頭的地位,教訓人?我們在聚會中,是否出言草率,喜好爭辯,而影響聚會的秩序?

結論

39~40

必須有規矩按次序行。我們聚會中的每個環節,是否都是合情合理,井然有序?

 

鑰節:『弟兄們,這是怎樣呢?當你們聚會的時候,你們各人有詩歌,有教訓,有方言,有啟示,有繙出來的話,讓凡事都為造就人而作。』【林前十四26原文】

 

感想:這一節提到全教會聚在一起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儀式或程序,而神的兒女都運用恩賜來供應教會。所以參加這的交通聚會,不應作旁觀者,而要根據彼此的『有』,來造就人,並且成全教會。在聚會裏,有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繙出來的話,都可以通過這些『有』的分享,使聖靈得以自由地透過不同的弟兄,把神向教會要說的話說出來。這裏所說的『有』,當然不是根據人外面的的安排,乃是各人順服聖靈的引導和管理而產生的;也不是出於人的衝動,所作的即興發表,乃是平時在神面前學習,而帶來的屬靈積蓄。然而在聚會中運用恩賜,最重要的原則,乃是凡事要以能造就人為依歸。所以在這樣的聚會中,我們所作的每件事都是為了全體的益處,其最終的目的在於建造基督的身體。

 

【耳聾眼瞎仍然聚會】

v      在一次聚會中,有一位耳聾的老婦人和一位眼瞎的老先生,別人問他們:「你們既然聽不到、看不見,來聚會作什麼呢?」耳聾的說:「我雖然聽不到,但我可以看出傳道人的信心。」意思是說:人如果沒有信心,就不能站在講臺上講道。那瞎眼的說:「我雖然看不見聚會的光景,可是我能夠感覺到神的同在。」

 

默想:人人生活尊主為大,隨從聖靈,聚在一起就能彰顯神,彼此堅固,建造教會!

 

禱告:主啊,頤我們聚會中的每個環節,都讓你得着榮耀,教會被建造,而眾人得造就。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