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 (週二) 讀經:可十四27~52
主題: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內容:馬可福音第十四章27~52節開始是主耶穌所講的,「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27) 最後是一個悲劇性的敘述,「門徒都離開衪逃走了。」(50) 27至31節記載了主耶穌在往橄欖山去的途中,祂豫言門徒將要因祂受難而跌倒,並且彼得要三次否認祂。在32~42節我們看到了主在客西馬尼園三次孤單的禱告說,「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神)的意思。」(36) 在此同時, 祂要彼得、雅各、約翰儆醒等候,但他們都睡著了。這暴露了門徒們雖然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的光景。接著,43~50節敘述祂坦然的面對猶大的出賣、官府的捉拿和門徒的四散。在被捉拿的過程中,祂對捉拿祂的人說:我天天同你們在殿中教訓人,你們並沒有捉拿我,但這事成就,為要應驗經上的話(49)。祂清楚明白了父神的旨意,所以祂沒有體貼自己、也沒有遷怒門徒、更沒有屈身於敵人。祂是如此的聖潔、尊貴和勇敢。51至52節馬可附帶記錄了一個少年好奇人,披著一塊麻布尾隨在後邊,想要一窺究竟。當群眾想要捉拿他,他就丟掉那塊麻布,赤身逃走。一個比較合情理的猜測,這少年人就是作者馬可本人。
重點:本段可分為四部分:
大綱 |
經節 |
鑰意/應用 |
豫言門徒要否認祂 |
27~31節 |
人都刻變時翻,惟有祂永不變。求主使我們裹面的人剛強起來。 |
客西馬尼園的煎熬 |
32~42節 |
排除萬難,傾心前父求;放下己意,順服神旨。求主使我們在一切事上清楚明白神的旨意。 |
主被捉拿 |
43~50節 |
仇敵面前,莊嚴勇敢。求主使我們靠祂恩典和能力,勝過人的出賣、刀棒、離開。 |
少年人逃走 |
51~52節 |
雖願跟随,但力不從心。求主使我們在危難中經得起考驗。 |
鑰節:「有一個少年人,赤身披著一塊麻布,跟隨耶穌,眾人就捉拿他。」(可十四51)
提要::馬可福音的作者馬可,又名約翰。約翰是希伯來人常用的名字,而馬可則是羅馬人慣用的名字。約翰的意思是「神是仁慈的」,而馬可則是「有禮貌的」意思。他出生於耶路撒冷一個富裕而敬虔的家庭,父親可能是一個羅馬人,母親馬利亞是初代教會的核心人物,她的家也成為初代教會信徒聚會禱告的中心。因此,從小馬可耳濡目染,基督的信仰並不陌生。但這位被神特別揀選的年輕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一個大無畏勇敢的信徒,他曾經是一個畏縮小而內向的人。聖經學者大都認為馬可福音十四章中所描述,當耶穌被捕那晚,那個棄衣赤身逃走的少年人,就是馬可本人,當時他不過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後來耶穌復活,使徒遭受逼迫,信徒仍屹立不搖,這打動馬可的心,使他終於獻身作為一個傳道人。這位曾經一度畏縮失敗的年輕人,最後卻成為勇敢無畏的宣教士。相傳,他因傳揚那位為他死而復活的主,而被憤怒的埃及人毆打至半死,囚在地牢,最後被人活活燒死為主殉道了。從馬可的身上,我們看見過去的失敗是可以完全彌補的,過去的污漬是可以完全塗抹的,天生的懦弱者也可以蒙恩成為英勇的殉道者。
默想:當主需要人與祂同心警醒的時候,人卻使祂失望,今日我們會使祂再次失望嗎?
禱告:主阿!幫助我們靠著你的恩典和能力,作你的真門徒,專心一致地愛你和跟從你。
v 過去的失敗,並不妨礙前面的成功。神並未因彼得的失敗而辭掉他,反而使他成為五旬節後的大使徒。神從來不批准信徒的辭職的呈文。─ J.O. Sanders "On to Mat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