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週六)
讀經: 彼前五 主題: 基督徒生活的秘訣
重點:彼得前書的最後一章,內容主要是勸勉和問候。首先是彼得勸勉長老,要按着神的旨意照管群羊(1-4)。接下去就提到在教會中的學習,衆人要以謙卑順服的態度彼此相待(5-6)。此外要將一切的懮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我們(7)。彼得接着轉向「爭戰」的主題。一面讓我們看見仇敵是誰-「如同吼叫的獅子」,另一面描述了牠的工作-「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喫的人」(8)。在這種光景底下,彼得提醒我們,一定「要用堅固的信心去抵擋牠」(9)。在結尾中彼得提及我們所信的神是怎樣的神-「賜諸般恩典的神」,和祂呼召我們的目的-「得享祂永遠的榮耀」(10)。是祂選召了我們,是祂允許難處臨到我們,也是祂要親自成全我們,堅固我們,賜力量給我們(11)。這封信最後以問安和平安的祝福結束(12-14)。本章彼得的勸勉可總結如下:
一. 牧養群羊的秘訣 --作基督受苦的見證,甘心作衆人的榜樣 (1-4)
二. 教會生活的秘訣 -- 謙卑束腰,彼此順服 (5-6)
三. 勝過憂慮的秘訣 -- 全然交托 (7)
四. 扺擋魔鬼的秘訣 --謹守警醒,用堅固的信心來抵擋 (8-9)
五. 經歷苦難的秘訣 --仰賴神的救恩,在恩典上站立得住(7-14)
鑰節:「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里召你們,得享祂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后,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願權能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彼前五10~11】
提要: 當我們讀到這封書信的末了,我們會發現彼得的勸勉有一個非常鮮明的主題是:基督徒如何面對苦難﹖魔鬼用苦難來傷害人,神卻用苦難成全我們。對外邦人來說,苦難是路的盡頭, 沒有盼望,完了;對基督徒來說,經歷苦難是有神的美意, 只要我們能謹守警醒,苦難之后,神要「成全我們」,「堅固我們」,「賜力量給我們」, 「為我們立定根基」(中文聖經譯漏了這一項) 。
一. 「成全」(katartisei,英文是restore,perfect) 是一個醫學用詞,是接駁斷了的骨頭的意思。經歷苦難之后,神把有缺陷的變得完美,就如他用刀將一塊石頭雕塑成一件美麗的藝術品。馬可福音一章十九節中補網便是用這個字。有彌補缺口,修補的意思。
二. 「堅固」(原文是sterixei,英文是confirm, establish),意思是經過苦難的煎熬后,神把軟弱的人變得堅固穩定,如花崗岩一般堅硬。身體的苦痛,心靈的煎熬會產生下述兩個後果的其中一項:苦難若不是使他倒地不起,便是使他有更堅強的性格,這訓練是沒有辦法從他處獲得的。如果他不斷以信靠基督的心志面對一切苦難,他便如經火鍊過的鋼鐵一般精純、堅強。
三. 「賜力量」( 原文是sthenosei,英文是 strengthen),意思是使人變得堅強。一個沒有挑戰,沒有自律的生命,必定是一個淡薄無味的生命。一個人對信仰的態度,只有看他是否願意為之拋頭顱,灑熱血而定。信仰要透過痛苦,煎熬及無數的挫折才可達到理想的境地。輕風可以吹滅一盞微弱的燈火;但卻可使旺火變成烈焰。信心的成長也是如此。
四. 「立定根基」-- (原文是themeliosei,英文是settle)。苦難與煎熬使我們扎根於信心穩固的根基上,到那個景況時,我們才曉得甚麼是牢靠與膚淺。只有在試煉中,我們才會體悟人生的真諦。
默想:神呼召我們,不是要我們受苦,而是要領我們進榮耀裡。面對一切所臨到我們的難處,學習接受神的安排,順服祂主宰的權柄,不再問「為甚麼」。
【神用患難造就我們】
v 一名觀光客在義大利很好奇地注意著一個木材工人,他偶爾提起很銳利的鐵鉤在木材上猛刺一下,接著就把它另放一處。觀光客請教他這是為了甚麼要這樣做時,工人告訴他說:「這些順著山溪流下來的木材,在你看來都差不多,其實它們當中有一部份是不同的。那些我放過它們的木材,是生長在低谷地區的下材,它們沒有經過暴風雨的鍛鍊,質地粗糙;至於我用鐵鉤猛刺之後另置一邊的木材,則是生長在高山上,從小就經歷風雨的侵襲,質地較佳,屬於上材,把它們當普通木材使用,就糟塌了。」朋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有人不是勸我們不要和那些沒有遭遇患難的人作朋友嗎?神並不是用患難傷害我們,而是造就我們,好使我們能擔負更大的重任。
【讀完彼得前書,你是否能回答這些問題?】
一、 彼得前書的主題是什麼?這封書信是怎樣分段的?
二、 你是否能說出對「活潑的盼望」(一3)、「活潑的道」(一23)和「活石」(二4)的正確反應?
三、 基督徒如何強化婚姻關係(三1-7)?
四、 讀完彼得前書,你對苦難有何新的領受?面對苦難,你的態度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