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屬靈操練 (2-15-2009)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美德。

 

詩歌欣賞

 

 

 

 

 

 

 

 

 

 

 

 

 

 

【充滿我】

一 何等榮耀,何等福氣, 真理聖靈在我心, 見證救主,啟示真理, 光照、安慰並指引。

(副)充滿我!充滿我! 願主聖靈充滿我; 將我倒空,將我剝奪, 願主聖靈充滿我。

二 願主所說在我證實, 生命聖靈將我釋,  使我脫離罪律轄制, 脫離死亡的權勢。

三 我如困鹿切慕溪水, 深願聖靈解我渴,  使我嘗到豐滿滋味, 流出活水的江河。

四 願我自己被置死地, 使我充滿主聖靈;  願我全人歸主管理, 使我變成主榮形。

這一首詩歌(聖徒詩歌245首第二詞)是滿有靈感。 但它的靈感是比較特殊的,作者摸著了聖靈的內住,所以就發表出這樣的一首詩歌。這首詩歌因為是說到靈,所以是滿了經歷,同時也沒有離開真理。藉著作者的靈感把我們帶到滿有靈的感覺裡。第二節,「願主所說在我證實,生命聖靈將我釋,使我脫離罪律轄制,脫離死亡的權勢」這就是作者的一個靈感,你現在需要藉著這首詩歌也進到他那個感覺裡去。

這首詩歌不能大聲叫喊著唱。認真說,我們呼求主來充滿,都不是那麼必要的,因為聖靈的充滿,通常都是從裡面累積出來的。我享受靈,享受靈,享受靈,享受到一個地步,從我身上有一種的湧流,那就叫做充滿。因著我們得不著充滿,就拼命喊「充滿我」,那其實叫作澆灌。我們需要的是聖靈的充滿,而不是澆灌。

第三節寫得非常好,非常有詩意,「我如困鹿溪水,深願聖靈解我渴」,這完全是一個靈感的東西,「叫我嘗到豐滿滋味」,實在寫得好,不是叫我嘗到主,而是叫我嘗到主的豐滿。跟隨主,會享受主,要超過為主作工,也就是說,能不能為主作工是次要的,能不能享受主是主要的。有沒有主耶穌是第一,有了主耶穌,能為主作一點,那也不錯。你能帶一個人得救,你能幫助一個人愛主,這是神喜悅的,但這應該是我們身上自然產生的。

第四節就很深,「願我自己被置於死地,使我充滿主聖靈;願我全人歸主管理,使我變成主榮形」。願意主叫我死,叫主的靈來充滿我,讓我這個人被主管理,使我長成、活出、見證主的榮形。 ――摘自《詩歌學習(二):第五篇 好詩歌所具備的條件(二)》

學習禱告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主啊,你就是愛,你從不拒絕兒女的呼求,現在求你垂聽我們的禱告。求你使今天成為我們蒙福的日子,也使我成為別人的祝福。求你使我脫離一切凶惡,保守我不受外來的罪誘與內裡罪慾的影響。求你幫助我控制自己的脾氣,一有怒氣興起便知如何抑止。如果遭遇輕視與惡待,求你也賜我恆久忍耐的愛,學習包容。求你使我溫良和善,甚至能愛那些不愛我的人。求你使我把今天活得淋漓盡致,就像生命最後一日。我的神啊,求你指引我當行的路,凡不是你所設定的決不舉步,無論往何處都必須有你的同在。主啊,求你與我同行。阿們。(德蘭敦)

全能的神、生命的主,你將生命賜給我們,使我們可以存活;你將慈愛賜給我們,使我們可以歡欣。求你使我們體察憂患,藉信與望而蒙拯救,不僅得歡樂,且有意外的平安。求你垂聽我們的懇求,明白你的恩。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杜森)

最恩慈的主啊,求你賜恩給我,與我同工,保守我到底,使我一切所願的都蒙你悅納珍愛。願你的旨意成為我的,因為我的心意始終追隨著你,完全地順服。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安息在你裡面,使我滿有平安。你是我心中真正的平安。萬善的主,我願安息在你裡面,在你的平安裡面。阿們。(甘畢士1379~1471年)

摘自——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聖經知多少?

 

 

 

 

 

 

 

 

 

 

 

 

 

 

 

 

 

 

 

 

 

 

 

 

 

 

 

 

 

聖經如何分類?

一、舊約分類

(1)摩西五經即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等五卷,係摩西所著者,故稱為摩西五經,又稱為律法書(拉七6),此五卷次序,古今始終一致,沒有變動,列為第一類。五經著時最早,自主前十五世紀,摩西寫成此五經,教訓百姓,考此五卷經典,是被放置在聖殿內的約櫃旁(出廿五21;四十20;申十5;卅一24~26;王上八9~21),交由利未人負責保管(申卅一9,26),平時除祭司研讀,奉為事神教誨眾民之聖典外,君王亦當抄錄謄本置於身邊,隨時誦讀,視為敬神治民具有最高權威根本之經典。

(2)歷史書十二卷即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下卷,列王紀上下卷,歷代志上下卷,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等十二卷,乃按各書之內容性質,分類為舊約歷史書,此為現今聖經通用之次序。

(3)詩歌書五卷即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雅歌等五卷,又稱為智慧書,為現今聖經通用之次序。

(4)先知書十七卷為預言書,係分為大小先知書兩部分,先知本無大小之分,乃是他們所寫書卷之內容篇輯多少而分的,大先知書五卷——即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但以理書。小先知書十二卷——即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等,以上共是十七卷,為現今聖經通用之次序。

古希伯來文舊約聖經,如撒母耳記上下,列王紀上下,歷代志上下,原是不分上下卷的,皆為一卷。例如先知書,只分為八卷,俱依年代為序,分為前後二期,前期先知書為歷史:有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和列王紀。後期先知書:有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及十二箴言,約伯記,雅歌,路得記,耶利米哀歌,傳道書,以斯帖記,但以理書,以斯拉與尼希米記合為一卷,歷代志等共十一卷。

依古希伯來文舊約排列編訂先後次序,是摩西五經五卷,先知書八卷,文學書十一卷,共為廿四卷。猶太史家約瑟弗Josephus,認為舊約只有廿二卷,因為路得記有時單成一卷,有時與士師記同寫於一個卷軸中,耶利米哀歌也是如此,有時與耶利米書合為一卷,故此舊約廿四卷,有時合為廿二卷,古今經卷不同的次序,便由此可知,而此古經卷之先後次序,亦如同主耶穌所告訴我們的一樣。(路廿四24,44)

二、新約分類

新約聖經,其最早的發展,約自主後三十四年至九十七年,馬太福音為第一卷書的開始,有人以馬可福音為最早時期的著作,至末卷吞示錄止,前後不過七十年而已,其彙編共為廿七卷,按照各卷之內容與性質,係有下列五種分法:

(1)福音書四卷即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等四卷,因前三卷所記內容大致相同,多論主耶穌道成肉身為人子方面的道理,且所述主在世事蹟,旨趣相 同,教訓一致,聖經家稱為符類福音,或稱為同觀福音,而約翰福音特重主之神性,及其快要離開門徒,被釘十架之末後兩個禮拜之事蹟,可稱為獨特福音Unique。

(2)歷史書一卷即使徒行傳,為論及初期教會發展與創立的史實,為使徒們旅行各地傳道經過情形的歷史記錄。亦有將約翰福音列歷史書者。

(3)保羅書信十四卷即羅馬書,哥林多前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等十四卷。

4)普通書信七卷即雅各書,彼得前後書約翰壹,貳,叁書,猶大書等七卷。

(5)預言書一卷即啟示錄,為新約聖經之末卷,乃耶穌基督的啟示,為預言的重心,聖經的總結。

(以上資料摘錄編輯自大光所出版之「新舊約聖經總論」)

拾穗

 

 

 

 

 

 

 

 

 

 

 

 

 

 

 

 

 

 

 

 

 

 

 

 

 

 

 

 

 

 

 

 

 

 

 

 

 

 

 

 

 

 

 

 

 

 

 

 

 

 

 

 

 

 

 

 

 

 

 

 

 

 

 

 

 

 

 

 

 

 

 

 

 

 

 

 

 

 

 

 

 

 

 

 

 

 

 

 

 

 

 

 

 

 

 

 

 

 

 

 

 

 

 

 

 

 

 

 

 

 

 

 

 

 

 

 

 

 

 

 

 

 

 

 

 

 

 

 

 

 

 

 

 

 

 

 

 

 

 

 

 

 

 

 

 

 

 

 

 

 

 

 

 

 

 

 

 

 

 

【在家中遵守神的誠命  】

 人心容易游離,四周也有林林總總的影響,引誘我們離開順服的窄路。所以,不用奇怪,摩西的嚴厲、一再的勸戒話要說進聽者的心和良心裏。他愛護會眾,傾出他寬大的心腸,說出光明、誠懇、感人的話。他說道:「你只要謹慎,慇懃保守你的心靈,免得忘記你親眼所看見的事,又免得你一生這事離開你的心;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申四: 9 )

 

有力嚴肅的話,給我們眾人兩件重要的事,就是個人和家庭責任--個人和家人見證。古時 神百姓要盡心竭力守著,免得 神寶貴的話流失。不但如此,他們要存著敬畏的心教訓子子孫孫。我們這些看見亮光和享受特權的人,是否比古時以色列人的責任少呢?肯定不是。我們奉命用心地查考 神的話,並且專心遵行。不可草率地看一些經節或一章經文便了事,只當作每日的例行宗教生活。這是不足夠的。要視讀聖經如至上、專注的研究工作,又要樂意從事,並從中得著舒暢和快慰。


可怕的,是有人視讀聖經如公事,反而以報紙、大眾文學為樂。這樣,我們要為自己對聖經只是有膚淺認識感到希奇,我們若以讀聖經為日常公事,又怎會認識當中的活潑深度和道德榮耀呢?同時,我們以報紙、小說為生活樂趣,又怎會對聖經產生愛慕呢?


有人會說:「我們不能常常讀聖經的。」為何他們不說「我們不能常常謮報紙、小說的」呢?我們還要問道,那說「不能常常讀聖經」的人,他的實際光景是怎樣的?他的心靈狀況是否健康呢?他真的愛慕 神的話嗎?他能感到聖經的寶貴、威榮、道德榮耀嗎?完全不能。


下列對以色列人說話:「你們要將我這話存在心內,留在意中,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有何意思?「心 」、 「意」、「手 」、 「額」都有 神寶貴的話,才是真正下功夫。不是空洞的儀文,或是無用的給規條。整個人要奉上,存聖潔獻上的心聽取 神的律例和典章。
 

「也要教訓你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又要寫在房屋的門框上,並城門上。」(申十一: 19 - 20 )基督徒應否聽取這些話? 神的話在我們的心裏、我們的家中、我們的習慣中,會有這樣的地位嗎?那些進我們的家、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接觸的人,看得見 神的話是最要緊的嗎?那些與我門經商的人看見我們是受聖經的訓詞約束的嗎?我們的僕人和兒女都看見我們活在聖經的氣氛中,整個人的性情由它模造,品格受它管理嗎?
 

親愛的基督徒讀者啊,這些問題都要測透我們的心腸,不可把它們棄置一旁。肯定地,地上沒有比我們對待 神話語的態度,更準確地指示我們的道德和屬靈光景的了。我們若愛慕聖經,就必研讀、渴慕、喜悅它--尋找寧靜的時刻,可以翻開聖經,吸取當中的寶貴教訓--在內室、在家中、在街上默想它。簡言之,我們若不呼吸當中的聖潔氣氛--若只能說出情緒的話「我們不能常常讀聖經的」,那麼,實在地,我們就急需檢查一下自己的屬靈光景,因我們已經健康失調了。新生的性情愛慕 神的話,而且懇切地尋求。正如彼得前書二章二節說:「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纔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

這是很理想的。我們若不尋求 神話語的純淨靈奶,盡心使用,懇切地求得餵養,就必陷入低沉、不健康、危險的光景中。或者,外表行為沒甚麼不對勁,也沒有公開地羞辱主,但我們魯莽忽略衪的話,令衪擔憂;魯莽就是忽略主。我們若只空言愛主,卻不愛衪的話,並且活在衪話的光中,就是最愚昧不過了。人多錯覺,以為慣常在內室及家中忽略 神的話,新生命仍會如常健康地生長。

當然,並不是說,除了聖經外就不須讀別的書;若不然,我們也不會寫一套「釋義」了。但對於讀物要十分小心。凡事都要為耶穌的名和 神的榮耀而行,閱讀也是「凡事」之一。我們不應讀一些不叫 神得榮耀的書,若讀了,也不能求 神的祝褔。

 

所有 神的百姓都要細心考慮這個題目。神的靈會使用本章的默想,喚醒各人,曉得神話語在我們的心裏和家中的地位。

 

家庭聚會

 

毫無疑問,神的話若在我們心裏佔正確的位置,也自然在我們家中有正確的位置。假若一家之主沒有交託在 神話語中,就很難相信 神的話會在個別成員心裏佔正確的位置。作一家之主的要慎重思量。我們深信,每個信主的家庭,天天都要有交託 神及讀神話語的時間。有人會認為經常有的家庭崇拜是一種捆綁、律法主義,或宗教常規。我們要問問反對的人,是否家庭共餐也是捆綁呢:是否家庭團聚也是重沉重的責任--沉悶的規條呢?只要家庭是有秩序、快樂的,這些都不是吧。那麼,為甚麼一家之主聚集兒女、僕人,一起讀數節 神寶貴的話,又在恩座前交託禱告,會看為沉重的事呢?我們相信這種習慣完全合乎新舊約的教訓-- 神的心喜悅這種習慣--是一種聖潔、蒙褔、有造就意義的習慣。

一個稱為基督徒的人私底下從不禱告,也從不讀 神的話,我們會怎樣看他呢?可看他為一個快樂、健康、正常的基督徒嗎?肯定不可以。其實,我們理當慎重質疑,究竟這人裏頭有沒有屬 神的生命。禱告及神的話是健康、堅強的基督徒生命的必然要素。所以,凡慣常忽略二者的人,必落在死寂的光景中。

如果上文的話是指著個人說的,那麼,一個沒有一起讀聖經、禱告、交託 神及衪話語的家庭,又怎能算是在正常光景之中?試想,一個稍微敬畏 神的家庭,從主日早上至周末晚上,都沒有分時間出來一起交託主的,會是一個怎樣的家庭?日復日的過去--家務每天作完--家人常聚餐,但竟從沒有想過聚集環繞 神的話,或祂的施恩座。我們要問,這樣的家庭與不信、可憐的家庭有何分別?那些信念高尚,又坐在主的桌子面前的信徒,竟在家庭生活中忽略一起讀主話敬拜的時間,這豈不極可悲、極可憐嗎?

讀者啊,你是一家之主嗎?若是,你怎樣看這個題目?你所當作的是甚麼?你家裏是否每天都有家庭讀經、禱告的時間?如果沒有,請饒恕我們發問:「為何沒有?」請仔細檢查問題的根。是否你的心已背離 神、祂的話及祂的道路呢?你有否私下讀經、禱告呢?你是否愛慕主話並禱告呢?你感到這兩件事是可喜的嗎?若是,為何你在家庭生活中忽略了二者呢?或者,你以神經過敏和膽小藉口吧。若是,仰望主叫你勝過軟弱。只管把自己交託在衪確實的恩典中,安排一個時刻聚集在家中。日日如是,閱讀數節經文,然後作簡短的禱告。又或者初時不能如此行,就讓家中各人在恩座前安靜數刻吧。

若缺乏家庭向主的交託,家庭見證就會失落--家庭生活是不敬畏 神、大意、沒有禱告的了。親愛的朋友,請聽我們的規勸,立刻仰望 神的幫助,因衪永不叫真正信靠的心失望。不可繼續在家庭生活中忽略 神及祂的話。忽略是件可怕的事。不可再讓捆綁、律法主義、儀文對等的言論支配你。我們要感歎說:「有褔的捆綁!」如果讀主的話真是捆綁,我們就來熱烈的歡迎它,不必懼怕,這是榮耀的事。

但不是的,不能循此理看這題目。我們相信,這是 神給一家之主的特權,聚集家人環繞而生,閱讀一段經文,然後在 神面前傾心禱告。此外,我們也相信,這是一家之主的特別責任。不必作長時間及令人疲勞的崇拜。無論是在家庭中或是公開聚會,那種簡單、清新、熱切的操練是最造就人的。

當然,事情並非規定的,負責人要判斷,凡事要作得合宜,每次的時間和性質他要控制。不過,我們也深信,上述的指引會落在任何一位家主手中,而他會是一向忽略家庭崇拜這聖潔特權的。但他今後就不可再忽略了。願他與約書亞同說:「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並不是說,家庭讀經的習慣,由「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這句語氣沉重的話全面概括了。斷乎不是。這份有褔的事奉要求我們把私人和家居生活擺上給主。何等寶貴,真實的褔分。生活細節盡陳明在主面前。我們深信,若然一個家庭常忽略聚首一起讀經、禱告的習慣,就很難在凡事上事通了。

 

留心家庭的見証

 

有人會說,很多著重早晚讀經、禱告的家庭,他們由早至晚的家居生活卻嚴重地違背了這種宗教活動。大概,家主沒有讓晨光照亮家庭,常大發脾氣,舉止粗魯,又惡待妻兒,對僕人刻薄寡恩;剛向 神祝謝,抬起頭來就埋怨桌上食物。簡言之,他在家庭讀經、禱告之前撒謊,也對妻子、母親、兒女、僕人撒謊。家庭生活出了亂子。裏面沒有秩序,混亂不堪,用餐不依時,彼此不尊重,兒女粗魯、自私、任性,僕人疏忽、浪費、違逆。整個調子、氣氛、風格都不像基督,也不敬虔,是完全不相配的。

當你看他們外出生活的時候,留心家主和家人對外人的品格。他們若是經商的,留心他們的生意;詢問那些與他們有生意往來的人怎樣評價其貨物的品質,及其工作的風格和方式;他們經商的精神和脾性;有否收放巧取,貪婪,商業詐騙等等。沒有一樣是屬 神的,也沒有一樣是屬基督的,與四周屬性的事全沒有分別。那些走屬世之途的人和從未想過家庭崇拜的人,會異口同聲羞辱他們。

在這些令人傷痛、羞恥的光景下,家庭崇拜--家庭讀經--家庭祭壇,有甚麼意思呢?可惜!都是空虛的儀文,無實意、無價值、不適宜的程序--那早晚獻上的地方,成了早晚撒謊的地方--一個嚴肅的笑柄--一個 對神的羞辱。

這一切又可悲又真實。十分缺乏家庭見證--不能一起在家中學習公義,持家以恆。聖徒身上只有一件細麻布白衣,就是公義。也許,我們忘記了使徒語重心長的話:「 神的國不在乎喫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 17 )有人會以為,舉凡題及「公義」,必然是指我們站在 神的義上,或是那歸在我們帳上的義。這實在是大錯。必須記著,事情有實際、屬人的一面。有主觀一面,也有客觀一面;有位置上,也有生活上的:有地位上,也有狀況上的。

 

事情要分得清楚。家庭見證既敗壞不堪,建立或維持家庭崇拜地無濟於事。一天生活既全然不敬虔、不公義,又浮躁、愚昧虛偽,但竟以家庭崇拜作開始和結束,這豈不是一幀醜惡的圖畫?晚上外出狂歌亂舞,回家以讀經、禱告的宗教活動作一天的結束。還有比這個更醜陋、更表裏不一嗎?

 

這樣的事是最可怕不過的。不可與基督的聖名、衪的聚會、衪聖潔桌子前的學習拉上關係。要用為了要榮耀基督這標準來量度我們的私人生活、家庭生活、每天的出入、與外人交往和所有的商務往來。凡來到我們面前或吸引我們注意的事,都要經過一個問題:「這事是否配得上主聖潔的名呢?」若不是,就不可觸動它,且要堅定不移地轉離,從主支取聖潔的力量脫離它。不可聽從那藐視的話說:「這事沒大害處呢?」沒有基督的,就是有害的。凡不真心愛主的人都不理睬這些問題。但無論你何時聽見有人說這話,就可以立刻斷定,這人心中的目標並不是基督。

 

相信讀者不感煩悶,認識這關乎家庭生活的真理。今天口稱相信的人很多,這個真理更需要如雷貫耳。我們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看清楚自己的心實在怎樣對待基督。這是秘訣所在。我們的心若對衪不真誠,凡事就不對勁--私人生活、家庭生活、商務往來、聚會生活,任何事情都會有問題。然而,只要我們的心對衪真誠,凡事都必然亨通。
 

故此,無怪使徒在結束哥林多前書時,以一個嚴肅的宣告作總結:「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主必要來。」(林前十六: 22 )書信中指出多方的道理錯謬和道德污點,但結束時沒有宣判錯謬、罪惡的懲罰,反而義憤填胸地責備凡不愛主的人。愛主就能防避形形式式的錯謬和罪惡。那充滿基督的心,就別無所求了;但如果不愛衪,人就沒有保障,防避瀰天大錯,或最可怕的罪惡了。
 

百姓要特別留心何烈山的嚴肅景象--這些景象深刻地印在他們心上,歷久不滅。申命記四章十節:「你在何烈山站在耶和華你 神面前的那日,耶和華對我說:你為我招聚百姓,我要叫他們聽見我的話,使他們存活在世的日子,可以學習敬畏我,又可以教訓兒女這樣行。」這個要點是給古時的以色列人的,也是給今天的教會的。無論是個人或整體,是在甚麼時候或地方,百姓都要直接進前來,接觸永生 神長存的話。
 

能注意到聽取神 的話與敬畏衪名之間的密切關係,是一件美事。這是一個偉大的原則,其實意及內在價值,是永遠不變,永不失效的。主的道及主的名並行,那愛慕衪道的心,也必敬畏衪名,並且凡事俯伏在其聖潔權威之下。「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約十四: 24 )「人若說我認識祂,卻不遵守祂的誡命,便是說謊話的,真理也不在他心裏了。凡遵守主道的,愛 神的心在他裏面實在是完全的。」(約壹二: 4 - 5 )凡真心愛神的人必把祂的話藏在心裏。既有主的話在心裏,它的聖潔影響力必在這人的整個生命、性情、品德中看見。神賜下衪道之目的,是讓其管治我們的品德,模造我們的性情,並舖陳我們一生的道路。如果祂的話不能在我們身上產生實際的影響,我們光說愛衪,是枉然無益的。人這樣只會造成笑柄,他或遲或早會猛然生氣。

 

父母嚴肅的責任

讓我們先看看以色列人對兒女的嚴肅責任。他們不但自己要「聽見」要「學習」,而且要教訓兒女。這是一分普及眾人、歷久不變的責任,萬不可疏忽。神極看重這點。我們聽見衪對亞伯拉罕說:「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創十八: 19 )

至於認識 神對家中教誨及家庭虔敬的指引,上述經文尤見重要。無論在那一個時代,神一直嘉許百姓按理教育他們的兒女--按照衪的道忠誠地教誨他們。聖經從沒有准許我們,讓兒女長大,過無知、放蕩、任性的生活。有一些稱為基督徒的人,他們受了神學派的錯誤影響,以為教導兒女褔音真理和聖經功課,是干預神的主權,並衪的旨意和計劃。他們說,要讓聖靈在兒女身上工作。他們必能經歷 神的時間,只要他們蒙神選上便是了;如果神沒有揀選,人的努力是完全無用的。

為此,我們必須在神的真理和讀者面前誠實,清楚、有力地見證這單方面看法的漏洞。這種偏差的神學看法對人的良心、心志、生命、整個人生及道德性情,都造成有害、且致命的影饗。無論你站在那一邊,也會偏差。這樣的事只會形成所謂畸形的屬靈光景。看來,有心要大力、懇切地忠告讀者,防備這種極端的惡;它只會帶來災難的後果。至於對教導兒女和管理家庭的影響--這是我們正在探討的題目,是極其有害的。我們實在見過那些循此看法之人的可怕後果。好些基督徒父母養育兒女長大後,兒女們對神的事情一竅不通,遇事懶散、魯莽,還多有明明不信的。只要你題醒一句話,他們就以上述的神學看法跟你辯論不休。偏見終成錯誤。常聽人家說:「我們不能強使兒女變成基督徒,更不可讓他們走儀文主義或假冒人偽善的路。必須由 神親自動工,否則便一無是處。 神的時間到了,衪必能呼召他們,只要他們是在主揀選的人中間便是了:主若不揀選,我們的努力便枉然無用了。」

我們的回答是,如果貫徹這種看法,那些作農夫的就不用耕地撒種了。明顯地,他不能叫種子發芽生長吧。這對看來,他培植一粒麥子生長,比造宇宙更難。這種看法是否阻礙了他耕地撒種呢?是否叫他緊抱雙臂,然後說道:「我甚麼都不能作,不可憑一己之力叫穀物生長,全是屬 神的工作,故此我要等候神的時間。」呢?有農夫如此理論如此行嗎?肯定沒有,除非是瘋者吧。凡心意通達的人都曉得,耕地撒種必須先作了,然後才有收割。若然農夫從來沒有前去耕地撒種,而坐著等候收割,這可說是極其荒謬的事了。

在教養兒女的事情上也一樣。我們曉得神有主權,也相信衪的永遠計劃和旨意。此外,我們完全承認揀選和預定的道理,且確信不移,如同相信 神是自有的和基督死而復活的真理一樣。再者,我們相信重生--無論是我們的兒女或其他人的兒女,都要有這生命的改變才行。深信新生命完全是 神的工作,藉著衪的道由聖靈成就的,因為我們的主與尼哥底母論道是我們清楚的明訓。請參看約翰褔音第三章,雅各書第一章十八節及彼得前書第一章二十三節。

基督徒父母豈不是有嚴肅的責任,盡心竭力、忠誠地從小教養他們的兒女呢?肯定是的。但父母們多有受感的嗎?不多。可惜啊,他們聽從了神學的偏見,誤引聖經,在這件聖潔的事情上,不是否認本身的責任,就是忽略這明明、本分上的責任。不錯,我們不能強使自己的兒女變成基督徒,更不可讓他們走儀文主義或假冒偽善的路。不過,我們不是要強制兒女,而是要對他們盡上責任,結果得交託神吧。聖經指命我們「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六: 4 )「養育」是從那時開始的?應當從何時起開始教導幼小的聖工呢?必然是從小開始。從關係開始的那刻,責任就存在,這個我們不能否認,也不能撇下不理。我們若疏忽了,就要準備收取各種苦果。作父母的聖工是十分嚴肅的,無疑是很有意思,十分可喜的。但最要緊的仍是那分責任。我們要稱謝 神,是的,祂的恩典是夠我們用的;在責任上是夠用的,在一切事上也一樣。而且,「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 神,主就必賜給他。」(雅一: 5 )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這件事,或靠自己構思、作成甚麼,而是我們所承擔的,乃是出於 神,神必供給我們一切的需要。我們只須在急需的時刻,來到衪面前支取一切。

然而,我們必須負責任。有些人不喜見「責任」一詞、以為裏頭有律法的味兒。希望謮者沒有這種想法,因為這實在是極大的錯誤。這個詞是純正,沒有偏差的,相信每個真基督徒都喜愛它。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責任是不可推卸給 神的。當人離開責任道路的時候,反而說信靠 神,這可是一種可悲的觀念,而且是自欺。在作父母的事上,人若疏忽自己本分的責任,終必帶來極可怕的後果。

這分基督徒養育兒女的事業,可用兩句話來總結:就是為兒女信靠 神,為 神養育兒女。缺乏後者,是唯名主義的想法;疏忽前者,是律法主義的行為。二者同重規的,才是純正、實在的基督信仰,是在 神和人眼前的真信仰。

每對基督徒父母為兒女全心全意的信靠神,是十分美善感人的。然而,必須謹記,在神的治理下,與這分特權有不可分割關係的,是教養兒女的嚴肅責任。基督徒父母一面說為兒女的救恩,並為他們日後在世上生活的道德品格信靠、交託 神,而另一面卻疏忽教養他們的責任,這可說是可悲的自欺吧。

我們願意嚴肅地把這分責任印在所有基督徒父母的心上,尤其是那些剛作父母的。無論是逃避對兒女的責任,或是把責任轉移到別人身上,又或者把責任疏忽了,都是常發生的事。我們不願為這些事情煩惱,常常退避。但我們將看見疏忽所帶來麻煩、憂慮、痛苦、傷心,遠比負上責任的煩惱多的千倍。凡愛 神的人,都喜行責任的路。路上的每一步,都加強我們的信心叫我們前往無悔。我們守 神命令的時候,就可以常仰仗衪無盡的泉源。要單純地每早晨,並且時時刻刻地從父 神無窮的寶庫支取一切所需,在恩典、智慧、道德力量上多而又多,叫我們合宜地負我們的聖潔責任。「他賜更多的恩典。」(雅四: 6 )這話歷久彌新。我們若沒有求恩典好負起責任,反而求安逸以致疏忽責任,就只會積聚憂傷,苦果終有一天重壓在我們身上。「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加大: 7 - 8 )

這是 神道德治理之原則的精義。此乃普及應用的原則,可以有力地引用在所探討的論題上。對於教養兒女的事情,我們種的是甚麼,必然收的也是甚麼,並沒有例外。

但親愛的基督徒父母啊,你們看了上文的論述後,請不要失望,也不可喪志。這樣的表現是不可有的,相反地,要歡喜快樂地信靠神。「耶和華的名是堅固臺,義人奔入便得安穩。」(箴十八: 10 )讓我們穩步踏上責任之途,然後靠著堅定不移的信心,倚靠我們信實、賜恩的 神,在路上天天仰望衪供應一切所需。在日子滿足的時候,按著 神的命定和衪治理的安排,我們要收取寶貴的果子。

這並沒有定下教養兒女的規條,相信規條是不必要的。兒女的教養不能靠規條。誰能規定這句話:「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的意思呢?

我們有一條金科玉律,是由搖籃的日子到成長也有用的,因為我們深信真正的基督徒鍛練,是從幼小的時候開始的。有人對開始管教兒女的時候和尺度沒多大見識,他的帶著有含意的眼光看我們,不知他們受落多少。
他們何等容易受四周的氣氛影響!不錯,這種氣氛會是家庭教養的秘訣。我們的兒女當每天吸取仁愛、和乎、純淨、聖潔、義行的氣氛。這對模造性情有奇妙的效果。兒女看見父母行在愛中,生活和諧,互相關懷照顧;又看到父母處處為僕人著想,並愛護、同情貧窮人。這一切都對他們有益處。誰能曉得怒目相迎對兒女所造成的道德影響呢?或父母彼此謾罵所導致的惡果呢?如果出現生活上的爭端,父親欺負母親,母親又藐視父親,那麼,兒女怎能在這種氣氛中有健康的成長呢?

事實上,人的話說不盡家庭的事--家庭的精神、方式、氣氛,無論是在客廳、飯廳、育兒室、廚房等等,或是只有兩個屋子斗室。不是等級、地位、財當等的問題,乃是有否照耀 神美妙的恩典。兩餐吃素菜或肥牛,並非問題所在,乃是所有作父母和家主的,無論地位高低、貴賤,有學識或文盲,都要讓兒女在仁慈及和平、真理及聖潔、純淨及恩慈的氣氛下受薰陶。這樣,他們的家就成為 神性情的標本。凡到他們家的人都親眼看見基督真理的見證。

學習順服

總結關乎管理家庭這題目之前,盼望基督徒父母尤其留心一點。這點十分迫切,但常被人忽略,就是要諄諄教誨兒女,叫他們學習從心而發的順服。這裏說的並非過份強調,因為事情不但影響家庭秩序和溫暖,而且遠為要緊的,是 神的榮耀,並在生活上實踐祂的真理。「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一弗六: 1 )又有話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西三: 20 )

這是十分要緊的功課,必須從起初就強調了,從小就教導兒女順服,叫他們服從 神所立的權威,正如使徒說,要「凡事」聽從。若非起初就聽從,日後就無法叫他們聽了。如果放任己意,它就會迅速助長起來,一天的助長,就增加一天的難處,教己意更難控制。故此,父母必須立刻開始建立道德的威信。這樣的基礎既建立了,父母才可以溫和柔順,兒女喜悅。我們不相信嚴苛、無情、酷烈的態度。這些並不需要,一般來說,只是教養不善、壞脾氣的明證。 神把治理和權柄交在父母的手中,但不必--恕我們這樣說--常鬧著權威,因這個只表明人本身的道德軟弱。當你聽見人常說自己有權威,就可以斷定其權威用的不當。那些真正有權威的人,有一種莊重的尊貴。

此外,父母無故阻礙兒女的意願,是錯誤的做法。正確的教導是去破碎擅專的己意,而無故阻礙只會叫兒女心靈受創。兒女當常看見父母只為他的益處而行。若要兒女拒絕或禁止任何東西,目的並非限制兒女的享受,而是為他長遠的益處。

家庭教導的一個主要目的是保護家中每個成員的特權,並他們在家中的責任。既然順服是 神命定作兒女的責任,父母就有權看守這份責任,因為如果忽視了,家中其他成員會受害。

一個家庭最討厭的是頑皮、任性的兒女。一般來說,這是教養不善之故。當然,兒女的性情、傾向各有不同,有些任性剛愎、脾氣粗魯,故此,也難於管教。

這我們或多或少也了解,但父母的責任仍在,就是諄諄教誨,叫兒女曉得從心裏發出順服。可以常常倚靠 神,求衪賜下所需的恩典和力量,好完成這分託付。就算是寡母,也可以全心全意地仰望 神,使她能督導兒女,並料理家務。無論如何,父母的權威責任是萬萬不可推卸的。

有時候父母因偏愛縱容兒女,但這是撒肉體的種子,必收取敗壞。這並非真正的愛,只是姑息兒女,不能叫他們享受真正的幸褔和特權。一個放縱、任性的兒女是十分可悲的,所有與他相處的人都要受苦頭。要教導兒女為別人設想,並且盡量教他得著溫暖的幸褔。何等不妥當,兒女一旦回家,邊上樓邊吹哨、唱歌、喊叫,全不顧家人的不滿和所受的騷擾!凡受良好教養的兒女都不會如此行。只要容許這種不服、不敬、不禮的行為,家教就很難執行了。家人「彼此相顧」是和平、安寧、溫暖家庭生活的要素。我們的責任是尋求四周之人的好處和幸褔,而不是自己的。如果人人都謹記這點,我們的家會是何等不一樣,會有何等不同的事情可對人說!每個信主的家庭都要映照出屬 神的性情,要有屬天的氣氛。怎能呢?單靠每個人,無論是父母、兒女、主人或僕人,都學習跟隨耶穌的腳蹤行,彰顯祂的靈。衪從不求自己的喜歡,也不愛自己的益處,只常行父 神喜悅的事。衪來服事人,賞賜給人,周遊四處行善,醫治那些受魔鬼壓害的人。這些都是我們可稱頌主的腳蹤--祂是所有渴求、軟弱、痛苦兒女的恩慈、仁愛、同情的朋友。如果信主的一家都按這完美榜樣行,我們至少也對信主一家和個人信主的實意略知一二吧。感謝 神,縱使掛名教會正陷入敗壞的光景中, 神仍維持、彰顯這樣的見證。「我和我一家」表明一條聖經從頭到尾的金科玉律。在每一個時代,從先租的日子,到律法並今天教會的日子,我們看見一些叫人甚感鼓勵和安慰的事,就是個人和家庭的敬虔生活,叫 神的心及衪聖名的榮耀得著一些滿意。

我們看這是給每個時代的安慰,尤其是在今天掛名教會快陷入靈性、不信光景的時候。不但如此,在那些懇切渴望走在順服 神話語道路上,又按身體合一的真理行的人正發覺整體見證甚難維持之際,他們更需要這份安慰,叫他們不至灰心。既是這樣,我們要稱謝神,滿心感戴,因為個人敬虔和家庭見證是常可以維持的,並且,每個基督徒和信主之家都可以湧出讚美,昇到 神的寶座前;祂又充滿憐愛的心腸,流到這有大需要、痛苦、受罪壓害的世上。但願藉著 神聖靈的大能,信徒都能如此行,叫 神在衪所愛之百姓的家庭和心裏,在凡事上得榮耀!

摘自── 麥敬道《申命記

美好的證據

(希伯來書十一:2)

 

 

 

 

 

 

 

 

 

 

 

 

 

 

 

 

 

 

 

 

 

 

 

 

 

 

 

 

 

 

 

 

 

 

 

 

 

 

 

 

 

麥敬道 (Charles Henry Mackintosh, 1820-1896)

早年蒙恩的生命  

查理。麥敬道(Charles H Mackintosh),或中文有人為 翻為  “ 馬金多“ ,而英文簡稱為“C.H.M”,于1820年10月出生在愛爾蘭威克洛郡的格倫馬魯爾兵營(Glenmalure Barracks of County Wicklow)。 父親是一位陸軍上尉。母親則是愛爾蘭著名世家韋爾頓女士(Lady Weldon)的女儿。在18歲那年,麥敬道藉著姐姐的來信(當她悔改歸主后),經歷了屬靈的蘇醒;并藉著閱讀達秘(J。N。Darby)的作品,“圣靈的運作”(Operations of the Spirit),獲得心靈的平安。 

麥敬道重生得救,主要是藉著姐姐多次的來信(及達秘的作品)。這點對姐妹而言,是何等大的啟發和鼓勵。雖然按圣經的教導,姐妹不能在召會中公開講道或教導,但她們仍可在私下為主作見證,勸勉人信主,勉勵及造就圣徒。主也能使用這私下的事奉來成就大事。深愿姐妹們(弟兄也不例外)緊記這點,“私下的事奉,可比講台上的講道更具影響力”。也許你在私下所幫助的那人,就是“第二位麥敬道”,一位將被神所重用的仆人!所以讓我們不要輕忽每一個私下事奉主的机會。  

投入教育的事工  

年輕的麥敬道喜歡閱讀,博覽群書,是位年少有為的青年。早在24歲那年(即1844年),他已在威斯泊特(Westport)開辦了一所學校,熱心地投入教育的工作。雖然他忙于教育工作,但他仍讓基督和他的圣工在生命中高居首位。在1853年,由于害怕他的學校和教育事工成為他生命中的主要興趣,所以麥敬道為主坦然放棄這一切,全時間地事奉主。  

麥敬道的榜樣值得我們學習。世上有許多事(例如職業,嗜好,消遣等),以圣經的角度來看是合法的(lawful or legitimate),沒有圣經的禁止,例如從事教育的事工。可是一旦這些合法的事在我們的生命中占居首位,取代了主耶穌基督,控制了我們的生命時,我們必須立刻調整,甚至在情況需要時离棄它。這正是保羅所說的:“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那一件,我總不受他的轄制”(林前6:12)

從事寫作的事奉  

与此同時,麥敬道忙于書寫摩西五經的注解。經過多年的勞苦,他終于出版了六冊的“麥敬道摩西五經注解”(Notes on the Pentateuch)(從創世記至民數記各一冊,申命記則兩冊)。此著作充滿福音的精髓,強調“人在罪中的全面墮落,神在基督里的完美救贖”。這部卓越的著作已全被香港的基督徒閱覽室(現今改名為“福音書局”)翻譯成中文,并同樣以六冊出版,是所有信徒應讀之物。  此外,麥敬道也寫了許多屬靈作品,例如“圣經:它的足夠性和优越性”;“基督的職事:過去,現在与將來”;“大衛的生平”;“禱告和禱告聚會”;“大使命:路24:44-49”;“基督徒的祭司職分”;“主的再來”及其他許多的文章。

以上這些文章的題目足證他寫作的題目范圍甚廣。這些文章被收集在長達908頁的“麥敬道文庫”(The Mackintosh Treasury)中。麥敬道的作品,激起了許多信徒對圣經的興趣,幫助了許多圣徒更深入明白神的話語。甚至舉世聞名的美國大布道家慕迪(D.L.Moody)也宣稱:“(在幫助了解神的話語方面)是麥敬道給我最大的影響。” 

麥敬道深知文字事工的重要,并設立了一本基督徒期刊(定期刊物),名為“新舊的東西”(Things New and Old)。他作了這期刊的主編長達21年。此期刊把許多當代的屬靈作品和信仰精華借文字留給后人。現今的基督徒和召會也該效法麥敬道的心志和榜樣,按主所賜的能力,投入寫作的事奉,設立基督徒的期刊,來把神賜于我們的話語傳給下一代,“交托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后2:2)。  

公開講道的事奉 

麥敬道到了都柏林(Dublin)后,便開始公開講道的事奉。他放膽辯護神的福音,并極力宣揚神的真理,神也大大使用他的講道來造就許多圣徒。在1859-1860年, 當复興浪濤沖遍愛爾蘭時,他非常活躍与積極地參于。他是一位信心的偉人。他為神放棄前途光明的事業,全時間地事奉主,沒有固定的收入;但他經常見證說,神雖多次試驗他,卻從不讓他在生活需要上有所缺乏。 

多結果子的晚年

在麥敬道臨終前的最后4年,他住在切爾滕納姆(Cheltenham)。當他因著年邁而無法在講台上傳道時,他仍繼續寫作。他的著作在屬靈上,影響深遠。他不斷收到世界各地的信徒所寄來的信件,表明他們從他的作品,特別是摩西五經的注解中,獲益良多。  

他于1843年寫了第一份單張,命名為“神的平安”。在1896年,在臨終前的几個月,他寫了最后一份單張,題目為“平安的神”。這點充分表明他屬靈的成長經歷,從認識神所賜的平安,進深到認識賜平安的神本身。所以讓我們也學習不但追求和認識神賜于我們的各樣恩賜,更力求深入認識那賜于我們各樣恩賜的神!  

在主怀中的安息 

麥敬道于1896年11月2日安睡主怀,享年76歲。4天以后,他被葬于切爾滕納姆墳場(Cheltenham Cemetery),在他愛妻墓旁。在葬禮上,沃爾斯頓醫生(Dr。Wolston)以亞伯拉罕的埋葬(取自創25:8-10)作為葬禮的信息。結束前,會眾高唱 達秘(J.N.Darby)所著的詩歌: 

哦,何等光明有福的一幕, 當罪不再冒犯侵襲;

從我們現今所漫行的地上, 他的身影逐漸离去。

摘自―― 教會歷史人物     五經略解(Notes on the Pentateuch)

珠璣語錄

─麥敬道

 

 

  • 信心使我們在神裏面與永恆的愛的泉源接觸,結果叫我們心中的愛能流露給所有屬於衪的人看。
  • 當我們定睛仰望屬天的基督時,我們就滿有亮光、喜樂、和平安。但若然我們轉看自己,專注自己的尋求、感受、或一切阻隔人与基督的事;我們就全然落在黑暗、疑惑、和愁苦之中。噢,神恩典的福音是何等單紳的祝福!
  • 噢!我們的心要安穩在神的恩典中,祂記念、認識我們,丰丰足足的供應我們一切的需要!噢!我們不可忘記施恩座上的血,圣所里的事奉,和我們圣洁、屬天、永遠敬拜的地位。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