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待,复等待(Ⅰ)

诗篇四十篇一至五节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

        1我曾耐性等候耶和华,他垂听我的呼求。

        2他从祸坑里,从淤泥中,把我拉上来,使我的脚立在磐石上,使我脚步稳当。

3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上帝的话。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并要倚靠耶和华。

        4那倚靠耶和华,不理会狂傲和偏向虚假之辈的,这人便为有福。

        5耶和华我的上帝阿,你所行的奇事,并你向我们所怀的意念甚多,不能向你陈明。

        若要陈明,其事不可胜数。

    诗篇的编者故意将诗篇四十篇放在诗篇卅九篇之后,后者以几乎绝望的情景作结束,而这篇诗则从这一点开始。作者说,我等候,等候耶和华。这是希伯来的谚语,而不是像标准修订本所说的:“我耐性等候……。”事实上,假若他仍有诗篇卅九篇的情绪,他必然耐性等候。

    本诗中最少有两位对话者,“我”和“牧者”——祭祀的先知。

    第一至三节,我说。上帝在他认为合适的时间和智慧中行事。正如他为耶利米所作的(参看诗卅九3),他从祸坑里把我拉上来。当耶利米被人从一个在石中凿成的槽底的淤泥中拉上来时,他经历过这种肉体生命的停顿(耶卅八6—13)。但是在另一个场合,耶利米宣告,他们要挖坑害我的性命(耶十八20,22),这清楚是指向一种灵性的经验。在这里,诗人使用强烈的画像言语去描写大卫,言语是以前曾用过的(例如,诗十八)。用这种方式,他描写如诗篇三十九篇所说的被人从地狱中拯救出来的意思。上帝的赦免将人的纪录擦干净,因此罪人能重新开始他的生活,好像过去的事情没有发生似的。这样,不足为奇,诗人能宣告,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上帝的话。请留意,(甲)甚至这歌也是从上帝而来的恩赐,而不是他自己说的话;(乙)他是我们的上帝;我们都分享这新生的喜乐;(丙)他现在拥有的喜乐成为了对他人的见证。它将他们引导,使他们决定倚靠耶和华。

    在但丁的天堂一书有一段描述天堂中被拯救的人。它指出,当他们回想在地上的罪时,他们再没有看它们为罪,而只是上帝对罪人彰显他的恩典的机会。

    这可怜的罪人(他是否诗篇卅九篇的作者?)看来曾参予公共崇拜,在那里他作出这重大的宣告。但是从神学观点来说,他说的比他所知的更多。祸坑,或是混乱的坑(参看标准修订本注脚)这一词组,是用来描述阴间的低处,死人的住所。在上帝将他从淤泥中“拉出来”前,他必须下到这深处。换句话说,我们在信经中所找到的:“他下到阴间”,这是一幅解释的图画。基于此,亚西济的圣法兰西斯(St.Francis of Assisi)认为这是圣经中他最喜爱的经节,并且按此规范过他自己爱和怜悯的生活。

    第四至五节,牧者说话。在他公开作出伟大宣告后,接着申论主题并且继续发挥,描写上帝一切的荣耀。看来他是圣殿祭祀的先知,或者好像我们对他称作“牧者”。那倚靠耶和华的,这人(希伯来文是社会中有地位的人)便为有福,他不会偏向虚假之神(和合本译作虚假之辈),例如,物质主义的迷惑。你所行的奇事,不可胜数,这可解释作“你常常加增奇事”。平静风浪是一件奇异的事,但是在事发之后,人可用自然的现象来解释它。圣经所真正关注的神迹是与救赎有关,例如,上帝应该下到深坑,拯救罪人,然后彻底改变他的生命,变成充满喜乐和怜悯的生命。这是一个神迹,因为罪人不能为自己做到上述所说的。上帝首先为我们而设想,然后这意念变成行动——并不是一次,而是无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