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是无所不在的

诗篇一三九篇七至十二节

        7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

        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

        8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

        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

        9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

        飞到海极居住,

        10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

        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11我若说:黑暗必定遮蔽我,

        我周围的亮光必成为黑夜;

        12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见,

        黑夜却如白昼发亮。

        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

    我们不应宣讲圣经没有宣讲的事情。人类大多数的宗教都假设上帝是无所不在和同时是全知的。这是古代希腊人和印度的吠陀经的思想。但是这种信仰只是接近泛神论的思想,泛神论认为上帝与他自己的创造物差不多是完全相同的。因为上帝所创造的我,是他创造的一部分,因此,明显地也可以在我里面找得到上帝。或者,正如一位东方的印度教师向我所说的,我们每一个人实在就是上帝自己。

    但是,在我们这位诗人的信仰宣言中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在世界其他宗教中找到的。就是上帝保持着他的位格,与受造物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从他能够选择在任何地方出现中看到,所以他可以在任何一处地方与我同在,虽然我的选择是愚昧的。跟着,这个事实在我里面生出我个人对上帝的意识,因此,我能向他说“你”,而不曾想到会向他说“它”。好像汤甫逊(Francis Thompson)的诗天堂猎犬一样,诗人这样说:“我日以继夜地逃跑,年复一年地逃跑。”我们可以补充说,又好像奋锐党的犹大所说:“我逃到地狱的路上。”旧约圣经中有少数的经文说到上帝的力量延伸到阴间,第八节是其中的一节。无论如何,基督教教会常常意识到上帝就是这样的上帝,虽然教会与东方的宗教曾有接触,但是她并没有忘记在她的信经中说:“他降在阴间”。

    假若我尝试去躲避你的灵,我便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盼望逃避圣灵的带领的人。假若我躲避你的同在,我就是转背不对上帝的面(这是“同在”的意思)。因此,我绝对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躲避他。我若廾到天上(或许,它的意思是攀登哲学的高峰,寻找个人的满足感,好像“上达云霄”一样。或者,好像希腊人,相信命运是一种超越众神之上的力量)……,我若在阴间下榻,(或许它的意思是“假若我容让自己沉迷于饮酒、吸毒和性等使人消沉的深渊,或是假若我选择一种虚无主义的世俗哲学,这种哲学使任何较高等的意识形态都不能在我脑海中找到空间”)……事实上,我们可以继续下去。但是为什么我要躲避这位慈爱和光明的上帝呢?我现在已向自己证明,假若上帝愿意的话,他可以降至阴间,因为我所经历的被掳的生活,无疑就是世上的地狱,但是我在那处找到上帝。

    甚至在海极,在当时无人知道的地方,远至中国、日本和太平洋群岛,在那处,你的右手“仍会紧抱着我”。甚至在黑暗的地方(在圣经中,黑暗可以用作邪恶的象征),在那处,黑夜却如白昼发亮,黑暗与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这样的事怎能发生呢?答案当然是这样:上帝就是光,在他里面毫无黑暗(参看约壹一5)。那即是说,上帝可以使邪恶成为他的工具,甚至在混沌中生出良善来。因此,曾在巴比伦尝过生命中所有地狱之苦的我,现在完全地相信,上帝可以在任何时间使用我自己个人的地狱,并将我引领出来,带我进入他奇异的光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