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中的甘泉──考門夫婦小傳
考門夫人(Mrs. Charles E. Cowman)的「荒漠甘泉」(The Streams in the Desert)一書出版於一九二○年,發行以後一時洛陽紙貴,暢銷不輟,僅英文版即已售出三百萬本以上,且已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出版,影響深遠,其中以中文版發行最廣,讀者最多,這本書的中譯本初由蔣夫人在重慶時親自翻譯,供蔣介石靈修之用,一九四二年蔣夫人赴美之前初版出版。
註——1939年12月,上海福音書房出版了唐醒(唐守臨)和袁周洁民翻譯的節譯本,受到中國基督徒的歡迎。到1947年已經增印到第8版。
伯德家莊
考門夫人原名麗蒂伯德(Lettie Bard),一八七○年三月三日生於美國伊利諾州一個好客的家庭中,就是在州公路附近的「伯德家莊」。從伊利諾州要到艾阿華州去的旅客,常在這個佔地八百英畝的大房子中受到款待。一八七○年春天,麗蒂才三個月大。一天晚上,考門的雙親就帶著兩歲的小考門經過此地並住了一夜,命運是否就在那天晚上對兩位母親細說這兩個孩子的未來呢?或者這是一個直到幾年後才發表的秘密呢?
十三年後一天,麗蒂的母親到離家不遠的村子去,回到家後說:「我今天遇見了一個可愛的少年,他的容貌坦率誠摯,但顯得很孤單,我想他一定是第一次遠離他的家鄉和父母。我和他談話後,就發覺他的情況正不出所料。他名叫查理考門,在火車站做夜間電報收發員。我請他到我們家來,因為我覺得,他需要慈母的照應。」
以後查理下班,若有空閒的時間,多半都在伯德家中度過,聽他述童年生活,伯德夫人才發現他便是十三年以前與雙親在這房子裡過了一夜的男孩,伯德夫人非常高興。這兩個家庭間原本親密的友誼就更為濃郁了。
童年夢的實現
一八八七年,查理考門已升為柯羅拉多州葛蘭烏溫泉西部聯合電報局經理。兩年後的六月八日,他與麗蒂伯德童年時代的夢終於實現,從此開始他們那長達三十六年,浸滿喜樂與愛情的蜜月。考門夫人認為她與考門是「一見鐘情,二見痴情,
直到他嚥下最後一口氣,我們還是情人。」但是,如果他們沒有面臨一個重要的生命轉機,這兩個品格高尚、極受尊重的夫婦,不過是互相廝守在一起,享受彼此的愛,建立理想家庭而已。
一個轉機
一八九三年聖誕節前夕,兩人應邀參加一次演唱會,麗蒂受到感動,經歷了靈性的甦醒。一個月以後,參加衛理公會的奮興聚會,考門先生也經歷生命的轉變,他敘述當時的情形說:「那時我常常記得一件事:有一次我的愛妻病危,因為我謙卑禱告,神救活了她的性命,當時我向神許願,如果祂醫治,我要從此事奉祂。如今,還沒有償還此願,怎麼辦呢?我不敢抬頭。妻邀我和她一同站到講臺前,表明心願。我囁嚅幾字:『今晚不要』而拒絕了她。這一聲拒絕讓我自己痛心異常,因為我們向來相親相愛,相敬如賓,以前我從沒有如此決絕地對她說話過。其實,神知道我願為她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當時,她立即離開座位,走到講臺前,和新歸主的人們一同站成一排。當沒有她在身邊,我感到極其孤單,彷彿我們中間,將要永遠隔著一道深淵。我真是心痛如絞。但是我腦海中,同時又浮起了電報局,和其他關聯的事:我的地位、我未來的事業等。兀自經過一場激烈的掙扎之後,我的心終於獲得和平。我真得走出座位,走到基督赦罪的十字架前。我再次成為祂的兒女,流浪者已回到他父親的家。我的心頭滿溢喜樂,全是平安,我渴想對世界說:『耶穌已救了我。』霎時時光倒流,如同回到幸福的新婚日子,因為我現在可以走在我所愛的人身旁,攜手回天家。」
有何益處
有了這一重大的生命經歷,從此,「兩顆心同負一軛」熱心於宣教工作,六個月內引領了七十六人信耶穌,又組織了「電信人員宣道隊」。並實行十一奉獻,不僅如此,他們更將自己的大房子賣了,所得款項悉數捐贈在非洲的宣教士。然後把自己也完全奉獻出來,立志從事全時間傳道。從那時起,查理考門雖然沒有正式擔任牧師的職位,卻是不斷地傳福音,他們夫婦二人熱忱地獻上自己、犧牲的精神,終於引起了很多的驚異,有一次有一個朋友問他:「做一個完全的基督徒,對你們有何益處?」考門夫人回答說:「一條河,用它的流水滋潤灌溉它的流域,對河流有何益處?一朵玫瑰花,把芬芳的氣息,散佈給花的周圍,對玫瑰花有何益處?麥子長熟成穗,餵養千百萬饑餓的人,對麥子有何益處?過一個有意義的生活,就是得到一千倍的利益。這或許是要度最艱苦的生活,但那種生活,是無法在討價還價的生活景況中找到的。」
為著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考門夫婦便走上了另一條陌生的道路。
首途赴日
一九○一年二月一日考門夫婦憑著單純的信心與愛人類的熱誠,在沒有差會、沒有後援、沒有基金的情形下搭乘「中國號」客船,首途赴日,開始二十五年之久的遠東宣教事業,在東京市中心設立了「中央福音傳道館」,以及淡路町、淺草等處傳道館。他們相信,若要基督的福音傳遍遠東,必須由遠東的人民自己去完成,於是創辦東京聖經學院,專門訓練當地青年。一九○五年,更開始逐家佈道運動,派送福音單張給六千萬日本人,並建立了一六○個教會。一九一八年此運動延伸到韓國,同年十一月已遍及半個韓國,預定在十二個月內達到全韓各地。在計劃開始更龐大的中國逐家佈道運動以前,他們回到美國,費時六月到處旅行演講,宣傳如何將福音的種子撒在遠東的一千零三十萬家庭中,他們呼籲美國人差遣更多的宣教士到遠東來。
六年病痛
正當他們從俄亥俄州要到密西根去的路上,考門先生忽感心臟劇痛,立即下車延醫。醫生要他馬上停止工作,考門在十分不得已的情形下,回到加州休養。但心臟病愈來愈厲害,沒想到一病六年,從此不再復起。對一個殷勤、活潑的人,這是一個何等大的改變?從喧嚷繁華中退隱到孤寂的病房,從榮耀輝煌的工作,到完全撇棄這一切。加上病魔纏身呻吟床第,不知何日可以戰勝試煉,讓玫瑰花香再度瀰漫。六年之間,沒有一夜是一覺直到天亮的。考門夫人隨侍在側,陪伴郎君煎熬,渡過漫長黑夜,這種苦難真難以形容。
「荒漠甘泉」的誕生
這樣的痛苦和打擊是難以承受的,然而也唯有苦難中磨出來的經驗才具有撼人的力量,考門夫人在經歷苦難之後,開始提筆寫作,這些作品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因此她決定把這些材料編輯成書,這本書就是有名的「荒漠甘泉」,她在自序中說:「我和丈夫本來在日本、韓國做差傳工作多年,但是丈夫的身體受不住氣候與工作的壓力,健康日壞,不得已返國休養,與疾病奮鬥達六年之久,在這期間飽受撒但的引誘,多次想退縮、跌倒,但每到緊要關頭,上帝總是給我一本書,一紙福音單張或幾句經文。得到正是我們需要的信息,因而重獲亮光,恢復信心。」
「有天我們在海濱散步,心裡在想『上帝已忘記恩待我們』,這時風把一張小紙條吹到我們腳畔,拾起一看,上面說:『上帝在颶風的眼裡向祂的孩子微笑』我們對祂的慈愛因此有了新的認識。」
這種在颶風眼裡看到上帝微笑的經驗實在太重要了,所以苦難雖如排山倒海而來,但卻並沒有使這一對信心的勇士失敗,考門夫人說:「神若要賜夜半歌聲,祂必須先造黑夜。」有一次,經過一陣非常的疼痛之後,查理考門對坐在他身邊的人說:「神在夜間給我歌聲,我在病房的孤寂中,發現了美妙的音樂。」考門夫人了解他離開所愛的工作,付出的代價有多少,但她認為他在這充滿痛苦的六年當中,生活最深沈,最得勝。她說:「他(考門先生)是偉大的公務員;他在聽眾面前是偉大的演說家;他在宣教工場上是偉大的宣教士,但當他被關在寂寞的曠野中,與神獨處時,最是偉大。」她要記下這一切,只有一個原因:「要叫
一些離群獨居,關在病房中,或在荒漠中的親愛宣教士,聽到凱旋奇妙音調的回音,並且也好藉著它,學習發現在沙漠上湧流的溪水。」
明白了考門夫人寫作時的心情,以及當時的背景,我們就更能了解「荒漠甘泉」一書為什麼能幫助那麼多在艱困中奮鬥,在苦難中掙扎的人。
一張中國地圖
在這樣一個容易變得以自我中心的患病環境中,他們仍然沒有忘記當時陷在昏天暗地內戰中的中國。當他們在日本工作時,考門先生曾到過中國。在這次考察旅行中,他進到中國內地,這次旅行使他對中國有了更深的認識,他對中國及中國人的愛也越來越深,時刻計劃著如何能將上帝的愛傳入中國。如今他是一個沒有盼望的病人,他自知有生之日再也看不到他所深愛的中國了,為了滿足心靈中對中國的思念,他在書房的牆壁上,掛著一張中國地圖,這地圖也掛在他心中,他逐省、逐城、逐區、逐村、逐家,為中國人禱告,幾個鐘頭不停地為中國千百萬人禱告,他常對考門夫人說:「我們必定『不要讓上帝休息』,直到全日本發出公義之日頭的光輝,可憐荒蕪的韓國,從汙穢罪惡中站起來,還要等到中國大陸,有成千得寶血救贖,身穿白衣的人。」他不僅禱告,也口述書信給他的同伴,鼓勵他們快快傳福音到中國。
拾起他曾編織的線端
考門夫人認為他過勞,已超出了有限的力量,但他卻堅毅不屈地說:「不要可憐我,我倒像一個賽跑的人,雖然絆倒了,卻不倒在那裡,仍要起身再跑。」
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深夜,鐘響了十二點半,一切疲倦、痛苦、失望、饑餓和乾渴,都已過去,查理考門到「家」了,上帝取去了他的十字架。考門夫人忽遭喪偶之痛,她說:「我知道我已失去了地上的依靠。從此以後,西部那幢小房子,只是一幢房子,而不是家,因為我的孤獨的。我當做些什麼呢?我只能說:『我往前去做所託付我的工作,拾起他曾編織的線端。』只要想到我是在實現他的願望時,我的生命就大大歡喜。」
考門先生離世之後,考門夫人立刻擔負起考門先生未完成的工作,次年她就在上海建了一座佔地三英畝的漂亮房子,在禮拜堂的房角石上刻著這樣的句子:「考門紀念聖經訓練學院」。考門夫人辛勞地在遠東工作,終於不支倒地,當時醫生斷定已是完全絕望,沒想到考門夫人回到英國後,仍然馬不停奔走各地策劃一切,務期為遠東、為中國而獻上一切,一九六○年四月十七日,考門夫人已達九十高齡,就在那年復活節,她卸下了地上的勞苦,離世歸天,安息前三天,她默默地將所有文件日記交託專人處理,這些文件在死後再經高理出版就是「新荒漠甘泉」(Streams in the Desert, Vol. II)。這本書坊間也有了中文譯本。
馮維軍執筆
本文轉載自1976年四月號宇宙光雜誌 http://www.cosmicca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