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近期教會人物(I&II)

 

IV. 近期教會人物

二十六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公元1483-1546年)

二十七 加爾文 (John Calvin公元1509-1564年)

二十八 本仁.約翰 (John Bunyan公元1628-1688年)

二十九 畢大衛 (David Brainerd公元1718-1747年)

三十 衛斯理?約翰 (John Wesley公元1703-1791年)

三十一 牛頓?約翰 (John Newton公元1725-1807年)

三十克里?威廉 (William Carey公元1761-1834年)

三十三 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公元1782-1834年)

三十四 李文斯頓 (David Livingstone公元1813-1873年)

三十五 司布真(Charles Haddon Spurgeon公元1834-1892年)

 

近期教會人物(I)

 

二十六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公元1483~1546年)

(偉大的改教運動領袖)

「我請求世人不提我的名,不稱為路德宗信徒,只稱為基督徒。路德算甚麼?道理不是我的,我也沒有為甚麼人釘十字架。我不是,也不願作人的師傳。只有基督是我們的師傳。」——馬丁路德

歷舉世界古今人物,以一生事業而使世界歷史為之煥然改觀者,除耶穌基督,莫如馬丁路德。路德在德國紹林吉森林邊緣的埃斯勒本的一個礦工家出生。雙親都是思想簡單、不拘教會禮節的虔誠信徒。但他父親的精神志氣回非一般鄉下人可比。路德也秉承父母的特性:剛毅、果斷、無畏、粗獷、苦幹、奮鬥、保守等皆來自童年及早年在家和在校嚴厲管教的生活,形成他日後擔受極克己的修道生活。

他人生的第一個重要轉捩點是在廿一歲那年,他剛從大學拿了碩士學位,正要按父親的心意邁向法律事業。他是在取悅父親,但看來卻不能取悅一個更高的權柄,他感到神的憤怒在他頭上幌來幌去。「你怎能敬虔到一個地步,令聖潔的神心滿意足?」他常這樣自問。

一天晚上,當他從父母家中走回法律學院時,突然遇到一場猛烈的雷暴,閃電撕裂天空,而這個廿一歲的法律學生便哀求神饒命,起誓願意進入修院以報答神的恩澤。兩星期後他履行承諾,此舉令父母失望,使朋友震驚。

他在修道院三年得到神學學士,繼續任教兼研究而得神學博士。幾年後,他被調到威登堡一所修道院,擔任當地一所新建大學的聖經研究講師。

在學時期,路德曾代表修道院訪問羅馬,按天主教的傳說,用雙膝跪爬上「聖梯」台階朝聖,每爬一級就念一次「主禱文」,認為這樣可以獲得赦罪的功德,但是在他膝行還沒有到頂之時,聖經的話照亮他的內心:「義人必因信得生。」他既醒悟,就立時回轉放棄這種迷信膝行朝聖的想法,起身走下梯階去了。

當時的天主教教庭腐敗,既對德國教會任意課稅,又隨意干預授任聖職,被剝削的農民和城市居民,對教會的死氣沉沉大感不滿,所以一有人呼籲,就會喚起大家響應。正當路德開始教授神的話語——特別是「羅馬書」及「加拉太書」時,他有了新發現:「義」不是憑行為而得,而是靠基督早已為我們成就的事;藉著基督與神發生的新而喜樂的聯繫,自然地流露出一種情願遵從神旨意的新生活,因此路德發現羅馬教廷的錯謬很多。

一五一七年,教皇派人往德國售賣贖罪票。路德就在該年十月三十一日將九十五項條文釘在威登堡大教堂的木門上;揭露教廷的罪狀。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六十二條:「教會的真正財寶,乃是榮耀而施恩之神的最聖潔的福音。」他原想引起一場學術爭辯,卻換來了一場宗教改革。翌年,路德被召到奧斯堡國會聽審,並命他收回前議。路德拒不遵命,向教皇請求「詳加說明理由」之後,逃離奧斯堡。

在一五二?年,路德作了三篇劃時代的論文,這要算是他最有成就的一年,他的領袖地位亦由此建立穩固。正當此時,教皇下旨逐路德出教,路德就引領威登堡大學的師生焚毀諭旨和幾部教會法典,以示與教皇絕交。結果他又被傳到沃斯木聽審,在行程中,民眾莫不夾道歡送。會議上,路德堅決拒絕放棄所發表的主張,他理直氣壯地說:「我不能移動,這是我的立場。但求神幫助,阿們。」在路德起身還鄉一月之後,國會發出一道禁令,通輯路德。幸得撒克遜王想出妙計,派友人俘擄路德,將他隱藏在瓦特堡城堡中,使敵人無法找到他。在這時期中路德仍從事著述並著手翻譯新約聖經,譯筆流暢,便於誦讀。後來又花十多年工夫,將全部聖經翻譯。

一五二五年,即路德在沃木斯作出震古爍今的勇辯後四年,德國農民之變引起分裂,南部一帶地方的民眾,對於路德所倡的運動,失去了同情。此時路德被教皇所追捕、被農民所憎恨、被宗教狂熱者所侵擾;在某些情況,他覺得需要從頭做起。還有甚麼比結婚和開始新家庭更適合?他想到,婚姻可以「取悅父母、惹怒教皇、使天使嗤笑、令魔鬼哀哭,和堅定他的見證。」就在四十一歲那年,他與凱絲?方波拉成婚。她本是一個修女,下嫁路德可能賠命,但這危險沒有阻止她的決定。他們志趣相投,愛情穩固,並生了幾個孩子。

路德一生經過重重波折,他的兩個幼女夭折,使他心靈蒙上一道陰影,加上教廷煎迫,仇敵多如牛毛,過勞的工作引致百病從生。某日他情緒極度低落,無精打采,不食不語,妻子見狀不敢多問,只穿一身黑色衣服,路德不禁驚問:「奶為誰服喪呢?」凱絲問:「我見你垂頭喪氣,我想大概是耶穌基督又死了!」路德十分慚愧,即刻振奮起來。

路德非常注意文學教育工作,一生發表的著作有三百五十多種。在教義方面寫了「大、小基督徒問答」,作為課本,以啟迪訓練程度較低的人民。他認為用通俗的語言文字表達聖經的意思則是好文章。正如他在其他作品中指出,所有信徒皆為祭司,他推翻解釋聖經之權全操於教皇手中。他說:「基督既是萬有之主,不受任何束縳;基督徒也有作萬人之僕的義務,受所有的人管束。」在路德的識見中,自然還有許多細節尚待清理闡釋,但他在基督教福音神學上早已為後人奠下基礎。

路德在一五四六年二月十八日病逝於家鄉埃斯勒本。他所引領的改教運動遠遠超越了德國和北歐,難怪在以後的五百年中,有無數的書籍關於這個偉大的改教領袖,不斷出現,超過教會史上任何人物。

 

二十七  加爾文 (John Calvin公元1509~1564)

(著名改教家和神學家)

加爾文被譽為歐洲改教時期的第二位偉大人物,地位僅次於德國的馬丁路德。他所著的基督教要義是改教運動時期的經典作品。加爾文是法國人,卻在日內瓦建立了一個有影響力的教會行政機構。他的成就在基督教歷史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加爾文生於一五?九年,他的父親是一位有名望的法律顧問。在當時社會結交了不少有地位的人。靠著父親的影響力,加爾文竟能以十二歲的年齡接受了教會的職位;並帶薪進入巴黎大學,那時他只有十四歲。大學裡的訓練,如拉丁文,哲學及辯證學等課程都為加爾文以後的成就立下了基礎。十九歲時,在父親的安排下,加爾文修讀了法律課程。其實他所喜愛的是人文主義的文學。父親逝世後,擁有法學學位的加爾文,便到法蘭西學院專學希臘文,希伯來文。一五三二年,加爾文出版他第一本著作,不過當時的他只是一個研究人文主義的學者,對宗教興趣不大。一五三二年至一五三四年這段期間,加爾文的生命很大的改變,他明白神的旨意必須順服,自此基督教的信仰才成為加爾文生命中首要的位置。

當改教運動的興起,法國受到影響,加爾文的思想也逐漸轉向改教運動的行列。一五三三年加爾文的好朋友高波因發表教會改革言論而被迫逃離巴黎;加爾文也受牽連須離開,就回到家鄉,放棄一切從教會所得的經濟支持。

一五三六年,加爾文來到日內瓦。在那裡與法惹勒合作,希望作一番偉大的改教事業,不幸他們受到挫折,被驅逐出境離開日內瓦。加爾文逃至施塔斯堡,在那裡共住了三年,成為一間法國難民教會的牧師,受到眾人的尊敬,也得到很好的教牧事奉經驗。此外他還努力寫作,補充了《基督教要義》的內容,並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聖經注釋——羅馬書注釋。他還寫了一本被稱為抗議宗教最好的辯明之作品。他的婚姻生活很美滿,他的太太是他最好的伴侶,可惜在一五四九年便去世了。

一五三六年出版的《基督教要義》,是加爾文經過廿五年才完成的偉大傑作。在改教時期,內容分為:聖父、聖子、聖靈和教會等四部分,主要思想是從馬丁路德和布澤爾思想出來,經過加爾文系統化,使成條理清哲,內容豐富的神學巨著。這部作品可算是最能講解基督教與基督徒生活的神學著作。這書的序言是以書信形式寫給法王的。

日內瓦經歷了一場政治革命,親加爾文的一派取得了政權。在他們的極力邀請下,一五四一年九月,加爾文重踏日內瓦的土地。這一次他帶著成功而來,便開展了偉大的工作。

 其實加爾文只是日內瓦一個教會的牧師。但在他的引導下,日內瓦全城都變為一個完全基督化的城市。人民的生活在教會法庭的監督下顯得有規律。在加爾文的影響下,城市內的污穢地方得以清除。他又注意貧苦的人民,為他們謀取福利。

這些成功的改革,吸引了不少外國人來到日內瓦生活。成功的背後,往往帶來反對的呼聲。加爾文嚴厲的治理方法,顯然受到反對者的批評。他們用盡各種手段想迫使加爾文失敗,但卻不能令加爾文的工作停止。一位名叫白勒色的巴黎修道士,曾向加爾文的預定論攻擊,這對加爾文的權威有很大的挑戰,可以影響他在日內瓦的地位,經過一番努力,白勒色被逐出境,加爾文勝利了。此外,還有很多政治上的力量也希望加爾文喪失地位,但最後的勝利仍是屬於加爾文。

一五五九年,他創辦了日內瓦學院(即後來的日內瓦大學),這學院訓練出來的傳道人都分佈於歐洲一些國家,其影響力遍及歐洲各國。他的思想——加爾文主義;在改教運動中面對任何的反對力量時,它都能繼續對抗和堅持。他在日內瓦所創的教會行政模式,親手所創立的學院,以及他的聖經注釋及書信等作品,都是基督教會歷史的寶貴財產。

 

二十八  本仁約翰 (John Bunyan公元1628~1688)

(世界名著的作者)

世界文學名著之中,有一本名「天路歷程」,亦稱「聖遊記」的。一六七八年以英文出版,現在正翻譯成多種文字(包括中文),且深受廣大讀者歡迎。此書的作者不是位受過高深教育的專家,而是英國一位小鎮上的銅匠——本仁約翰。他因信奉純正的基督教而被囚,用十二年的時間在監牢中寫成這本巨著。這書是他親身經歷逼迫的描繪,也是他與反對勢力頑抗的戰歌。

約翰生於英國貝德福鎮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個銅匠。當他受嬰孩洗那天,父親恰好翻閱到論及施洗約翰的經文:「這個孩子將來怎麼樣呢?因為主與他同在。」(路一:66)父親本想使他受良好的教育,但約翰天性活潑好動,喜歡跟一班粗野的孩子嬉戲,說粗話,所以在學時間不多。他少年時在一銅店中當學徒;十六歲從軍,參加內戰。當時指揮官想選出突擊隊員去突擊敵人,拈中了本仁約翰。但有一位同伴艾爾遜認為自己乃單身漢,毫無牽掛,而約翰仍是一個孩子,若有甚麼不測,必使他的父親悲痛慾絕,所以要求代替約翰。約翰起初不肯接受這樣大的愛心,但終被艾爾遜說服了。想不到艾爾遜真的被敵人追擊而陣亡。這件事既使他對這位朋友感激不已,又使他聯想到主耶穌為罪人捨命,令他認識到這是出於神的保守,神必定有更重要的使命交給他,所以他應當善用餘生。

戰事結束後,他解甲還鄉,重操故業。不久就娶了一位美麗的妻子,但她的嫁妝只有兩本書和一個木瓢,這兩本書卻使他產生閱讀的興趣。妻子品善的德行使約翰改變了不少,只是他尚難除去慣用污言穢語咒罵人的壞習慣。有一次因遭到一位下流的婦人痛責而自感羞愧,於是決心痛改前非,做一個嚴肅虔誠的青年。同時又承蒙紀福德牧師與他談道,他獲得心靈的滿足——真正得救了。紀牧師逝世後,教會需要人接任,約翰就被任為傳道。他講道的特點是不拘形式與地點,隨處都可聚集。他也時常到鄉村講道,由於他富想象力,很受歡迎,有人送他一個「主教」的讚譽頭銜。

他的妻子生下四個孩子以後突然去世,他不得已在第二年(一六五九年)續弦。繼室伊利沙伯也非常賢淑,她是約翰的賢內助,又是與他同奔天路的良伴。約翰在「天路歷程」一書中把她述為「心慈」。

英王查理士二世登位後,強迫人民參加國教,禁止其它教派聚會,又不准他們的傳道人講道,違者拘禁。英國雖以基督教為國教,卻硬定必須信奉法律所定的教義和敬拜規條;其中有保存舊日的迷信習慣,帶有天主教味。英國國會通過法案,承認君王為教會最高首長。那些堅持以聖經為純正信仰者對此不滿,主張淨化,故被稱為「清教徒」。清教徒不與國教妥協,有些被捕,有些被處死,還有些被放逐外地,像北美新大陸就有他們開荒的歷史。

本仁約翰的教會不屬國家教會,所以他沒獲授權講道。在清教徒受逼迫時,曾有人勸他放棄講道的工作,回老家去。他卻認為如果因懼怕被捕而逃跑的話,會令別人以為他能言而不能行;若他受威脅時不敢堅守立場,會使弟兄們膽怯。他為了克盡己任,既不逃走,也不放棄講道,任由巡警來把他捉去。國教牧師質問他怎能有權利講道?他以使徒彼得的教訓:「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回答。約翰為要對神忠心,拒絕別人善意的勸告而甘願入獄。他聽了宣判後毫不沮喪,且對法官說:「假使我今日被釋放出獄,明天還是要照樣宣講福音。」

獄中的生活環境相當惡劣,且受盡精神折磨。在獄中十二年,以結繩工作所得利潤來維持妻兒生活,他的妻兒乏人照顧,生活貧苦。妻子在奔走上訴時,寧願自己餓死,也不願丈夫答應不講道。約翰曾幾次獲允許,短暫回家與家人見面,他就乘機暗暗地向人講道。在被囚之時,他經常讀聖經和弗克斯的血證史,心靈仍享自由。他說:「盡管別人把我的軀殼,困在鐵窗之後加上鎖煉,但我對基督的信心,能遨遊星晨高天。」妻子探望他的時候,用紙卷當牛奶瓶的塞子,以供約翰寫稿,然後帶回家保存。他用這方法竟在獄中寫了十二本書和冊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不朽的「天路歷程」。

「天路歷程」出版後,於約翰在世之年已銷售十萬冊。這書是用神奇而優美的比喻,說出人類內在和外界的試探與掙扎,令讀者發出對人類的同情心和對神的尊敬。書中描述一位名「基督徒」 的,遊歷各處以尋求真道。約翰曾申明此書乃屬寓言性,但並非全是他想像得想來,乃是有神的靈啟示。

一六七二年後,約翰大部份時間都在家鄉不遠處講道和佈道。但約在一六七六年時又再度入獄,然而他始終不忘寫作,因此後人也為他寫了不少傳記;而不少文學家也研究他的著作。

 

二十九  畢大衛 (David Brainerd公元1718~1747)

(完全捨己的宣教士)

畢大衛生於一七一八年,少年時失去雙親,形成他較沉默和憂鬱的性格。一七三九年,他進入耶魯大學讀書。入學前幾個月,他有一個很深刻的屬靈經歷,他仿佛看見神的榮耀,他與神有極甜蜜的交通,一年來的掙扎終於得到釋放。從前他憑自己的努力要做一個虔誠的信徒和義人,而得不到平安,現在他卻享受到那純粹是本於信和恩典的平安和喜樂。

一七四二年初,大衛正讀大學三年級,他竟被學校開除了。本來他是全班最優秀的學生,只因一次與知心者談話中,對一位老師的評價被旁人聽見傳開去了,結果就遭學校開除學籍。為甚麼他會遭遇這樣不公平的打擊?一個被學校開除的學生還能做甚麼?他還能事奉神嗎?然而神藉著這個挫折使大衛更專心仰望主,更有許多時間禱告和默想,他對失喪的人負擔愈來愈重。一七四二年四月,他的日記有這樣記錄:

四月六日「我的禱告非常甘甜,我覺得我可以為主的緣故,甘受最大的痛苦。若是主的旨意,我願意離開自己的地方到外邦人之地,經歷任何的苦難和死亡,惟願外邦人也能得蒙拯救...我覺得對我來說,這個世界和我在人面前的名譽已越來越不重要。我願意被藐視,成為戲景給世人觀看。」

四月二十日「啊!我真是從來沒有像今天那樣渴慕為主而活和完全的奉獻給祂。我要為神的榮耀耗盡我的生命事奉祂。」

大衛離開大學後不久便跟著一位牧師學習,預備做傳道的工作。那年十一月他被一個差會接納為宣教士,開始在美國的印第安人當中工作。

這個工作實在不容易。大衛是拚命的傳福音,可是他似乎是在打一場敗仗。印第安人對福音反應冷淡,沒有人願意相信主!大衛孤軍作戰,得不到人的鼓勵,有時也不免會沮喪,然而他始終說:「要使印第安人悔改,在人是不可能的事,可是我看到神凡事都能。」

他的生活非常艱苦,吃的只是一點點玉米之類的東西,因為他住在曠野,要走十幾哩路才可買到麵包,可是他若一次多買一點,吃的時候卻常已發霉了。他常經歷在曠野旅行之苦。因為印第安人散居各地,大衛需要騎馬到一個個地方去傳道,所走的常是崎嶇危險的道路。有一次他掉進河裡去;又有一次,他的馬跌斷了腿,當時他離最近的小鎮還有三十里路,只好自己步行趕路。他在日記裡曾這樣說:「我這一年來走過許多路程,可是神沒有讓我的一根骨頭被折斷,或讓我受任何災害。我常在曠野受寒冷,又饑餓;我常在叢林中走迷路,有時我要在長夜裡趕路,一次我就在森林裡躺了一夜。可是,感謝神,祂保守了我。

大衛的身體本來不算健壯,因為他一生辛勞過度,又常在外四處奔波,他的身體變得更虛弱。他的宣教生涯中,飽嘗疾病的折磨。然而,在這一切的困苦中,他說:「我這樣受苦是好的,叫我能對世界和其他的事完全的死心。」其實,當時有許多大教會請他去做牧師,他本可以過舒適安逸的生活,可是他都推絕了。他不願意離開他所愛的印第安人,他所求的不是世人所求的。

大衛是一位禱告的僕人。他常常整天的禁食禱告,求神在印第安人中行奇事,使他們的靈魂蘇醒。一七四五年,神垂聽大衛的禱告,使許多印第安人流淚痛悔歸向主。聖靈的能力如同火焰,許多剛硬的心溶化了,甚至那些從前聽過大衛傳道而無動於衷,現在都紛紛把心門打開了!聖靈的工作不單限於一個地區,遠近都有許多印第安人來悔改信主,誰都不會意料到會有這樣的大復興。大衛只能驚嘆說這一切完全是神的作為!

一七四六年,大衛的身體開始更加衰弱了。他的日記曾寫:「我整夜冒冷汗,今早咳了許多血,全身不適,情緒低落。」然而第二天他竟仍拖著患病疲乏的身體,騎上馬匹,出發旅行佈道去,一個月後才返家。

有一個主日他的日記寫著:「早上我的身體軟弱得不能講道了,下午我只講論羅馬書十四章七、八節:「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啊!但願我所做的一點工作,全都是用正確的態度做,我就太幸福了。啊!若我活,讓我為主而活。若我死,讓我為主而死。讓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

 這最後的一年,大衛多次經歷死亡的幽谷,然而他對主的渴慕,對傳福音的熱誠卻從沒有減退,常勸勉別人要走捨己的道路。他說:「我的天堂就是討神喜悅,榮耀神,奉獻一切與神。完全專一的為主的榮耀而活。若我有一千個靈魂,只要他們有一點點價值,我都要完全奉獻與神。現在我在病中,天天痛苦不已,我一切的安慰就是能為主做一點點工作,不論是我講的、或寫的、或別的事。」

一七四七年,畢大衛終於安睡了。他只有二十九歲,只做了五年的宣教士。然而當我們看他短短的一生,卻是何等榮耀,是為主傾倒的一生!後來他的日記和傳記感動了千萬的信徒更加愛主,更激勵了許多人效法他,獻身做宣教士,至死忠心。約翰衛斯理常對一些傳道人說:「每一個傳道人都應用心讀畢大衛的一生。」

 

三十  衛斯理.約翰 (John Wesley 公元1703~1791)

(領導英國宗教復興,循道衛斯理的創立者)

有人以為英國在十九世紀之稱霸,是由於他的工業革命,使國家致富所產生,殊不知在這同時更由於宗教復興,令許多人悔改離罪,產生一種向著神、追求遵行神旨意的心志,才使勞資協調,大家共同努力發展。而領導宗教復興的主要人物之中,衛斯理約翰的功勞要稱最大。

在衛斯理之先,英國教會已陷於唯理主義派、道德低落,到處是酒館,靈性窮困,當時的聖公會國教並無法維持百姓的道德。神給他們興起衛斯理兄弟兩人和威特非德等人,作祂合用的器皿,使英國的景象煥然一新。

衛斯理的父親是一位國教的牧師,家境貧困,母親性格堅強而虔誠,共生了十九個孩子(八個夭亡),衛斯理約翰是第十五個,查理是第十八個,在他們幼年的時候,曾因住宅被焚,而險被燒死,這印象常留在他心中,使他覺得自己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

後來他們兄弟二人先後入牛津大學攻讀神學,成績優異,受了教會會吏聖職後,開始與靈性掙扎。直到一七三八年,讀馬丁路德所寫的「羅馬書注釋」序文時,知道神在人心裡工作,藉著人相信基督,改變了人心。他頓覺心中火熱,深信單信靠神就有了得救的確據,那也是馬丁路德揭示的經句「義人必因信得生」,使他有重生經驗。

在他品學兼優畢業後的頭幾年,大部份時間幫父親作事,後來他兄弟二人與另幾位同學發起組織了一個小小的同志會,以求學自修為宗旨,但以後又互勉應多讀有益之書,以作靈交,以禱告讀經為該會的宗旨,並將生命全獻於主,遂被人認為「聖潔會」,因會員須遵聖經規定中而立身行事,故給他們一個「循道派」的綽號,想不到後來竟然作他們這個宗派之名。一七三五年一位頗有影響力的人,名叫威特非德加入他們的同志會,他講道表情頗吸引人,並曾去美國促使一次極大的靈性復興。

老衛斯理逝世後不久,他們兄弟二人不能繼任父親之遺職,遂受聘往美國傳道。途中遇莫拉維弟兄會中之人,對大風浪怡然無懼,使他欽佩他們對神的堅定信心。衛斯理約翰在美國工作雖極努力,又有語言天才,也能用德、法、義、諸國語言講道,但毫無功效。他們回到英國不久,又認識一位莫拉維兄弟的見勒爾,講及須將自己先降服主前,並且立時悔改歸正,以及因信稱義等道理,這給他真正經歷主已為他鋪了路,從此多與他們來往,他雖佩服莫拉維兄弟會的許多規則,然而仍有些意見上的不同,所以沒有加入這個組織,回到英國後,乃到處遊行佈道,多以「因信得救」為福音的主題。

衛斯理?約翰因心裡有聖靈之火的燃燒,放膽佈道,詞意切合實際,所以聽眾大受感動。然而也有民眾群起攻擊,甚至有危及他的生命的可能,但他未被阻嚇。同時教會人員不滿於他講道時所引起的宗教興奮情緒,也有反對他的工作。

衛氏在工作上很有組織能力,當他看到信徒人數日增,就仿用莫拉維兄弟會的方法,將教會中的老幼信徒,分成若干小組,以便彼此相顧,激發愛心,設立平信徒為組長,專人負責組的靈性,每周聚會一次,各述自己的感觸和經歷,彼此勉勵,這也算是循道會的一個特點。

衛氏遊行佈道遍及英國各地,因一人的力量不足,便分派許多同工協辦。他每天除辦事著書外,還要外出傳道,年輕時騎馬為交通工具,年老時則坐車,車內放有書桌以便工作。他很贊助慈善事業,例如:釋放黑奴,開辦主日學,印發佈道單張,設立聖經會,大大推進復原派(恢復早期教會信仰)的宣教事業。

有人說從一七??年到一八??年,感化人民之多再沒有第二個人勝過衛氏,這是不錯的。他確是教會史上最偉大和最具有影響力的宣教士之一。四十餘年中他行走廿五萬英哩。講道四萬次,渡過愛爾海峽五十次,著作達兩百冊。衛氏開始於露天佈道,由於多數牧師反對他在教堂中講道,即或許可的話,也無法容納成千成萬的聽眾。後來他只好另建禮拜堂,組織教會,奠定了普世循道運動的基礎。

衛氏的婚姻在他的生活中是奇怪而不幸的事,在他四十八歲時才和一位已有四個孩子的寡婦結婚,她的性情暴戾多疑,不住為難阻礙衛氏的工作,特別反對他旅行佈道,全不了解衛氏工作的重要性,更從無幫助衛氏之心,最後這位婦人就離家獨自生活去了。看來有神的美意,假如衛氏安享了家庭的樂趣,他可能不會努力從事英國福音復興運動的偉大事工了。反之,假如他娶妻得人,非但生活幸福,更可在聖工上幫助他,那更是美事。

一七九一年衛氏在重病中,振起精神勉強說:「世界最好的事,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同一句話連續三次,當晚只能喃喃的說:「讚美,讚美。」次晨說聲「再會」!氣絕安息了。

 

近期教會人物(II)

 

三十一  牛頓?約翰 (John Newton公元1725-1807)

(偉大的詩人和佈道家)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我心已得安慰;

初信之時,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寶貴!

 

許多危險,試煉網羅,我已平安經過;

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導我歸家。

 

將來禧年,聖徒歡聚,恩光愛誼千年;

喜樂頌讚,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現。」

 (共六節)

 

上面這一首「奇異恩典」可以說是作者牛頓?約翰的自傳。他雖然是一位偉大的佈道家,又是聖樂詩人,無論是他所寫的聖詩或講道,都有極大的感力,他一生都不能忘記,他原來在罪中生活,作罪奴隸;那是蒙神恩典,才把他從禍坑內和淤泥中拯救出來,所以他口唱新歌(共寫了二百八十首聖詩,似乎以「奇異恩典」這一首為代表作。)

他在七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但虔誠的母親在生前不斷為他得救禱告,也盼望他能做牧師,終於在三十年後才得見果效。他幼年隨父親航海,染了水手放蕩惡習,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後來被征兵,曾逃脫又被捉回。以後利用海運做販賣奴隸生意,想不到因鬧出事來,自己反在非洲淪為奴隸,備受痛苦,幸虧父親知道,派人把他救回。在他乘船途中,忽遇大風浪,船幾乎沉沒,他知道自己一生離棄神,於是認罪悔改,得以平安回國。重生以後,生命有了奇妙改變,獻身終生為主所用。

由於他學歷太淺,只讀了兩年的書,所以不夠資格被按立牧師,但他並不灰心,仍努力自學,除研讀神學以外,也學希臘文,希伯來文等。經十六年努力,終於獲聖公會按立為牧師,被派往奧爾尼工作。因為他有重生的經驗,為人謙和,滿有愛心,聖潔自守,在屬靈生活上又繼續不斷地追求,所以講道十分有能力,許多人從他得到幫助。他在那裡大見果效之後,又應邀去倫敦工作,並出版了一本講道集,名為「彌賽亞」,很受歡迎。

他竭力主張傳福音,領人信主耶穌得救,與有些教會注重儀式不同(有的墨守教會中的規矩,例如若非會友請求,牧師不能自動去探訪他們)。他除了主張廢除奴隸制度以外,也推動教會家庭化,把福音帶到每一個人的家裡,他工作無論怎樣忙碌,都樂意與人個別的交談,以便在特別的問題上幫助人。他的講道也影響了許多牧師,使一些人大發熱心,竭力向海外宣揚福音。牛頓的屬靈兒子多馬?司各脫,是牛頓等人所籌組的「教會傳道會」的首任秘書,海外差傳之父威廉?克理受他講道的影響極深。

當時英國著名的國會議員偉爾伯弗思,因對信仰問題心中起掙扎,遂寫信給牛頓,約晤之後,從他談話中獲益極大,於是他們成為好友。牛頓不勸他放棄職位,只鼓勵他盡忠職守,同時堅定自己的信仰,使他自己在與神交往之中,感覺到神把整頓社會風氣的責任交托了他,結果把十八世紀的頹廢社會煥然一新。倫敦的一班「上流人」受到這風氣影響,也使福音運動日見興盛。

他講道的兩個特點是:一、注重談話式,二、關心聽眾的需求,用生活實例解明他所講的道。可能因為他本身曾犯罪又蒙拯救的經驗,所以能以過來人的身份講述一切。他生活體驗非常豐富,直到八十歲的時候雙目失明,不能讀經,但照樣用口傳道。

他在八十三歲離世以前,自己寫好墓誌銘:「牛頓約翰,生長英倫,離經叛道,罪惡沉淪,放逐非洲,身經大劫,蒙主恩佑,履險如夷,且膺聖職,年八十三,辭世安息。」

 

三十二  克里?威廉 (William Carey公元1761-1834)

(差傳事工之父)

現代國外宣教運動的始創人克里?威廉原是個貧窮的英國鞋匠,父親是教區書記和校長。從十六歲開始,威廉便要半工半讀,他是個非常勤奮好學的人,常抓緊點滴時間自學。他對語言特別有恩賜,很快就自己學會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荷蘭文!十八歲那年重生得救。不久便與一貧苦女孩子結婚。

一七八三年,威廉受浸,在當地傳道,幾年後就成為浸信會的一間小教堂的傳教士。由於工資低微,生活艱苦,威廉在家中開辦夜校,兼任教師和鞋匠來維持生計。雖然他生活在一個小鄉村裡,卻非常關心世界的事。自從他看了「庫克船主的最後一次航程」一文後,他更意識到世界上有許多從未聽過福音的民族,故而對世界的負擔愈來愈重。他在家裡,擺放了一個自己用皮革做的地儀,?上掛了一張很大的地圖,上面寫滿了許多關於各地的資料。他常對著地圖,為福音未及之地禱告,更與朋友們分享這個負擔。漸漸地他產生了一個很強烈的信念,就是教會的主要責任和使命是往普天下去傳福音。

在一次傳道人的會議中,威廉提出教會需要認真地遵行向普世宣教的大使命,卻遭在座一位牧師斥責他說:「年輕人,坐下吧。神要異教徒悔改時,自有祂的辦法,並不需要你、我的幫忙!」事實上,當時有不少人認為大使命是給該代的門徒,與後來教會無關,因此支持的人不多,威廉卻沒有為此而氣餒。一七九二年,威廉出版了一本名「基督徒須竭力領導教徒歸正的責任之探討」小冊子,內文客觀地分析世界的實況,並論到「傳福音給每一個人」是基督給與每一個基督徒的命令。這本小冊子影響很大,歷年來被公認為推動宣教工作之經典作品。

是年五月三十日,威廉在一個牧者會議中講道,引用以賽亞書五十四:2-3,說明普世的需要和教會的責任。他看透同工們不是缺乏異象,乃是沒有信心,於是說:「當期望神行大事,為神圖謀大事。」威廉克理這句名言,也就是他一生的寫照。那天的講道深深地感動了在坐的每一位。

過了幾個月,十幾位浸信會的傳道人聚集一起商討該如何組織差會。起先他們仍是猶疑不決:「我們只是一些窮教會的牧者,要差派人到遙遠的地方,在其他民族中傳福音,談何容易!」威廉眼看似又是一個沒有結果的會議,他流著眼淚,從口袋裡拿出一份莫拉維亞差會會報,激動地說:「如果你們看過這份報告,就知道他們是怎樣為基督的緣故,勝過一切困難;你們就會憑信心往前走!」他們終被威廉的真城和信心說服了。隨即組織浸信會異域廣傳福音會,威廉克理就是該會的第一個傳教士。

一七九三年,威廉決與一位同工往印度宣教。他的父親認為他瘋了,連他的妻子也反對,不肯與他同行。痛心之餘,威廉準備只帶八歲的大兒子先去。然而在神的憐憫下,妻子終於答應同往印度。五個月的旅程,他們抵達加爾各答。還未安頓下來。困難已接踵而至。當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有統管印度的大權,他們不歡迎宣教士。加上管錢的同工用錢不當,一下子就把帶來的錢用光。這使威廉身陷窘境;既沒有錢,一時又找不著工作,孩子一個個病倒,妻子又不停地埋怨;眼看在印度宣教的理想隨之幻滅。

信實的神沒有撇下衪的僕人,一位善心的先生支持了他們一段日子。及後,又為威廉安排了在孟加拉一染料工廠當工頭。雖然他在方面毫無認識,需要從頭學起,倒是難不了他。這個安排實在很理想,他不但有穩定的收入來照顧一家;由於這職位每年只需工作三個月,他有充裕的時間去學習東方語言;正好符合他計劃中自供自給的宣教生涯。

正當此際,威廉的妻子精神有點失常。一七九四年,五歲的小彼得逝世,使她完全崩潰。經歷叫威廉學會了接受痛苦的事;他沒有忘記到印度來的目的,他天天翻譯聖經、盡力傳福音,以至七年後他離開當地時,他可以說:「耶穌基督的名在這裡不再陌生!」

一八??年英國的差會派了兩位新宣教士與威廉在撒林浦耳匯合。這地方不受東印度公司管轄,所以他們有更大的自由做神的工作。他們三人彼此相愛,凡物公用,工作大大蒙福。在二十多年內,他們在孟加拉周圍,建立了一個不斷生長的差傳站分佈網、辦了一所大學;裡面成立了印度的農業學會,推廣農務改良方法,學習園藝;此外,又設立了印刷廠,專門印發多種語文的聖經和單張。這些年來,威廉一直埋首翻譯聖經的工作;直到一八二四年他已有孟加拉文的新約聖經、另外六種語文的新、舊約及廿四種部份翻譯的聖經版本。他還出版了好幾種文法書、字典及翻譯了的東方故事。

在這些成就當中,並非毫無困難挫折。有一次車間著火,一下子燒掉了許多字典、珍貴的聖經譯稿和文法書。眼看著多年的心血化為灰燼,威廉的反應是——加倍努力!一年後,他們所印發的聖經譯本,比火災以前多出七種。威廉曾被一所大學邀請為語言教授,得藉機會與印度學者切磋。威廉的精力實在叫人懾服。一位印度學者說:「克理先生究竟有個怎樣的身體?他似乎永遠不累不餓,工作未完成他總不離。」威廉在這許多工作以外,仍熱切地傳福音,得救的人數不斷增加。他不愧為宣教事業的先鋒,因他在印度所寫回的信,又激起了許多別種宣教事業,在歐美有許多差會相繼成立,十九、廿世紀西方有大量青年人獻身宣教。威廉的兒子也在緬甸傳道,他訓勉兒子要致力研究緬文,嚴以待己,不可有民族優越感。

威廉贊成維持本色化的教會。他在學校和書本上運用本地通俗文字。他認為:「為主贏取信徒的責任必須由本地信徒肩負。」這個見解促使他提議栽培一班印度人的教牧人員。當地教會以一個名為Form Agreement的方法,一方面管理會內弟兄們的社會經濟和屬靈事工,一方面維繫與英國浸信會的關係,從而保持領導層和組織上的本色化。這個安排激發起各樣新活動,令本地信徒能盡展所長,爭取自立和自傳。

當七十二歲的威廉躺在病?上,仍囑咐他的最後一位訪客說:「剛才你的話都是克理博士前、克理博士後的。我離世之後,請你不要再總是說克理博士了,要說的該是克理博士的救主!」

 

三十三  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公元1782-1834)

(基督教入華的第一位先鋒、中文聖經譯者)

遠在十七世紀,曾有一位傳教士范禮安數度嘗試進入中國而告失敗,在他臨終前,遙望中國大陸發出沉痛的呼聲:「石頭啊!石頭啊!你幾時才為我主裂開呢?」

似乎「中國」這塊巨石,惟有用自我犧牲和屬靈智慧,才可把「它」搖撼。但誰能有如此勇氣呢?馬禮遜作到了!

馬禮遜於一七八二年誕生於英國北部的一個小鎮,幼年就聰穎超人,有極強的記憶力,曾於一夜間背下聖經中最長的一篇——詩篇一一九篇,並毫無錯誤。只可惜在青年時期所過的是一個荒唐的生活:酗酒、狂歡、放蕩、污言穢語已習以為常。感謝神,使他不久便對這種生活厭了,十六歲的一天,他真正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廿餘歲的馬禮遜,忽然得到神的呼召:「去!向遠方的中國人傳福音。」這呼召簡直把他嚇一大跳,他說:「神啊!中國在那裡?我對它一無所知,你怎麼會要我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呢?」然而神的呼召是持續而堅定,毫無回轉之餘地。他只好立即開始前往中國的準備工作,首先須解決的是如何學習中文,他先禱告後才上街去,正好見到一位中國人迎面而來,他緊握那人之手,拜他為師,即刻開始了艱苦的中文學習,在完全沒有辭典,沒有任何語言學方法的協助下,實在極難,幾次想中途而廢,然而來自神的呼召與異象:「去!傳福音給中國人。」形成一片緊鑼密鼓,無法逃避,只好咬緊牙關,吞下淚水,對自己說:「為了神的呼召,為了向中國人傳福音的異象,無論有多大困難,我都要學會中文。」馬禮遜就是憑信靠神的心,去排除萬難,走上獻身為中國的道路。

在一八三四年以前,中英兩國的關係完全由東印度公司壟斷,為商業利益,東印度公司一向禁止宣教士搭船前往中國,更不准留居。馬禮遜惟有先乘船到美國,輾轉來到這塊陌生的土地,迎接他的不是熱烈的雙手,乃是東印度駐澳門代表的冷酷警告,加上天主教神父們的妒忌,連在澳門居住也極困難,但馬禮遜置之不理。

馬禮遜既踏上中國,便入鄉隨俗,穿著中國式的服裝,留長指甲,蓄著似「豬尾巴」的長辮子,吃中國飯菜。又因經濟困窘,租了一貨倉最下層的潮濕房間,空氣混濁,家徒四壁,就在此地為中國開展了偉大的事業。

要感動中國這塊巨石,馬氏不但面對孤單冷漠,還有被驅逐出境之危險,況且澳門神父也虎視眈眈,在重重壓力下,他只好加入東印度公司成為正式職員,使他沒有一點時間去傳福音;另方面,在英國的同胞對他的受聘並不諒解,認為他已放棄了宣教的使命。在此內外交迫下,不但他孤單痛苦的工作,更加上心靈的熬煉,可是馬禮遜一點也沒有退縮,相反地,他是勇往直前。

本來在孤單的工作中,與瑪麗?莫頓結婚可以令他稍有安慰,但依照清廷的定例,他的新婚妻子必須留在澳門,而馬禮遜的公務亦使他一年中有半年要留住廣州。夫人身體很弱,再加上夫妻長期分離,使她心情抑鬱寡歡,更不幸的是他們的長子一生下來便告夭折,使他們的心情更加痛苦,因而夫人的身體越來越壞,只好帶著女兒返回英國。一別六年,後再於澳門全家團聚,使馬禮遜歡喜不已,只因公務纏身,不得不獨自返回廣州,不幸馬夫人在同年不堪病魔纏身,死於澳門,馬禮遜因而痛苦難言,豈料一年後他的摯友米怜亦離世回到天家,一連串的打擊,令馬禮遜悲痛莫名,他曾這樣說「......我親愛的瑪麗既死,現在又加上了米怜......我並不埋怨......只是為了剩下我一人而深感寂寞,但神曾經支持起我的軟弱......我希望將來我也死在我工作的地方。」他感情的豐富卻增加了他的痛苦,以致常不住的呼喊:「......我的勇氣與耐心,差不多已消喪殆盡了......這是一處極孤寂的場所,我希望到自由和可以享樂的地方....」他似乎已經軟弱、灰心,甚至略帶抱怨,然而終其一生他沒有退縮,反而在貨倉中完成了偉業。

雖然外國人購書懸為嚴禁,但為了多買一本書,多學一些中文字,甚至節衣縮食,多付幾倍的價錢亦在所不計,他孜孜不倦的研習中文,終於給他帶來了成果:「使徒行傳」、「路加福音」先後譯成中文,還有「真道問答」、「英華文法入門」、「中文法程」、中國第一本「華英字典」等,他更熱心於英國設立一東方語文學校,力主在牛津與劍橋大學內設立中文講座,又於馬剌甲設立了第一所英華書院,以培育中文人才。

當然,在成功的背後,必定有一番辛酸血淚,為了印刷聖經及這些書籍,一方面時刻面臨清廷深嚴禁令的威脅;另方面東印度公司因怕他這樣做會違反禁令、影響中英貿易的進行,而把他撤職;最大的不幸,並不是閉關自守的清廷或東印度公司的百般阻攔,而是一群白蟻——原來他叫人刻成的書板,因怕被人發現而藏之於屋隅,卻被白蟻蛀了大半,這無異是晴天霹靂,心中所受的打擊,真是無可言喻!

馬禮遜拼盡了他生命的全部,終於在一八三四年息下了世上的勞苦,他的遺體埋葬在澳門,誠如耶穌所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馬禮遜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影響力卻直透歷史的層層帷幕。他自己曾說:「為完成這偉大任務起見,我不憚長期工作,謝絕社交,持以耐心、毅力、鎮靜,及不偏激的判斷.....惟希望以正確的思想、恭敬的態度、戰戰兢兢、小心翼翼,而期得免誤傳神之聖言。」

是的!馬禮遜的確是一位把基督福音帶來中國的先鋒,他的英雄故事不是寫在沙塵滾滾的戰場上,而是寫在一塊充滿敵意、猜忌、與孤寂痛苦的土地上,以他生命的血淚播種,以至於開花並結實累累,怪不得每當我們提到這位已逝世百多年的傳教士,都會肅然而生敬。

 

三十四  李文斯敦 (David Livingstone公元1813-1873年)

(最著名的非洲旅行佈道家)

提起非洲宣教事工,沒有人能忘記大衛李文斯敦這名字。十九世紀的非洲有「黑暗大陸」之稱,因它不但文化落後,難以開展福音工作,甚至有野蠻吃人的民族。這位偉大的宣教士卻深入非洲內陸,經歷多次危險;好幾次被獅子襲擊,甚至有一趟肩膀被撕破了。在一次深入非洲內地工作時,先後害熱病三十次;雇來的挑夫也多番挾帶他的財物逃走,土人的威脅又無日無之。然而李文斯敦始終熱愛著非洲。

自一八四一年他抵達非洲後,當中除有兩年返國與家人相聚外,他都一直留在非洲事奉,直至客死於此。那是一八七三年五月一日清晨,在非洲內陸一個荒僻的地方,人們發現李文斯敦跪在?前死去。熱愛他的非洲人,要求他的隨員把他的心臟埋在非洲一棵大樹下,把他的名字刻在樹幹上,以作紀念。他們哀痛一番後,便用帆布和樹皮包裹用鹽腌過的屍體,抬它步行了一千五百多哩到非洲的東岸,再運回英國去,其後下葬於西敏寺。

這位深受非洲人愛戴的宣教士,本是一個貧苦蘇格蘭人的兒子。十歲那年,他就被送到紗廠裡工作。每天清早五時半起?,一直做到晚上八時為止。每晚工廠關門後,他就到夜校去上兩小時課,這樣半工半讀有十三年之久。

其實李文斯敦早就渴望做一個宣教士。憑著自身的努力,於一八三六年,他考進了醫學院,也在神學院兼修神學課程。起初他嘗試傳講神的道理時,常是一敗塗地。例如有次他在一間鄉村小教會講道,雖事先仔細準備好講章,但一上台卻講不出話,只對會眾囁嚅地講了一句話:「各位朋友,我把要講的一切全都忘卻了。」說完便逃去無縱。

然而,這位滿腔熱情的青年之潛質終於漸漸顯露出來。他在一個聚會裡,聽到當代著名的宣教士摩法特談到非洲的宣教情況,心裡便對非洲響往不已。他便問摩法特他能否為非洲做點事,這位日後成為他岳父的資深宣教士回答說:「可以,如果你準備好離開現在的工場。」李文斯敦把這句話藏在心裡,矢志不忘。

李文斯敦終於加入宣教士行列,前往非洲工作。他在南非時,十分不滿只有沿海地區的宣教工作。於是尋找遠離其他傳道站的工場,深入內陸旅行。他寫信到倫敦說:「我將整裝待發,隨時到任何地方——只要是向前走。」這種流動式的宣教心願,與當時的宣教政策大相徑庭。他明白自己缺乏耐性,所以求告神說:「願主用謙卑的精神包裝我,使我能更像主。」

由於他熱愛旅行佈道,盼望為基督的國度拓展土地,婚後仍帶著妻兒往來蠻荒之地。因為妻兒不能適應,加上別人的勸告,李文斯敦只好與家人分別,讓他們回英國去,而自己則繼續孤單的旅行佈道工作。他在一封家書裡,向妻子道盡他對家庭和工作的矛盾:「且讓我們先盡本份服事救主,我們將來會再相見,巴不得那個時候就在目前....我至誠地對你說,我最親愛的,當我們結婚時,我愛你;而當我們相處得越久,我愛你也越深。請把孩子們拉到你身邊,代我吻他們。告訴他們,我是為了愛耶穌而離開他們的。」

當時有些奴隸販子進到非洲內陸,拐走大量的人,帶到海岸的奴隸市場去販賣。在李文斯敦的旅途中,他常遇到漫長的奴隸行列,也碰見過不少被焚的村落,和被遺棄的奴隸屍體。因此,他愛非洲人的心越發強烈,迫切地盼望能早日到內陸傳道,並要向土人介紹正當的貿易途徑,以制止這種慘無人道的勾當。

有次,挑夫偷走他的藥箱,使他在一個熱病猖獗的地帶,渡過了四年沒有藥物、令人難以置信的艱苦生活。當他回到基地時,他的財物早被土人帶走,因他們斷定他已死去。十八天後,紐約先鋒報記者史丹利到達他的基地,及時帶來需用的物資。這記者一心想得到李文斯敦的第一手資料,跟他住了四個月,並勸說他返回文明世界。但他的決心絲毫未有動搖,史丹利只好離去,讓李文斯敦繼續進入內陸工作。

在跟著的十個月中,他忍受著疾病的摧殘,靠人抬擔架前進。他在信中寫道:「倘使良善的主容許我制止內地販奴的滔天罪惡,我甘受苦餓而毫無怨言,我將以整個心靈感謝祂的名。」李文斯敦就在這次行程中逝世。他死後不久,非洲的奴隸市場終於關閉了。

李文斯敦對非洲人那種無私的愛心,對事奉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以及他謙卑虛心的態度,使他贏取了當地土人的尊敬和信任,因而被非洲人認定是「偉大到不能下葬在非洲的人」。他將一生都獻給了神和那片非洲大陸,正如他在日記簿中記載:「我的耶穌,我的君王,我的一切,我如今再一次把自己整個向你奉獻,求你接納我。啊!慈悲的天父,求你使我能在離世之前,及早完成我的工作。」

 

三十五  司布真 (Charles Haddon Spurgeon公元1834-1892)

(英國名牧,全面的事奉)

 

一八五?年,在一個風雪交加的禮拜日早晨,因交通受阻,牧師未能趕到,鄉村的一座小教會裡的公眾聚會推選一位平信徒講道,他既沒有受過訓練,又沒有準備,臨時被推舉上台,心裡求神賜他信息,講到「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賽四十五:22),似乎特別針對著一個好奇的青年,在講道之中,忽指著他說:「青年人啊!我知你如今在困難中,請朝耶穌望去、望祂、望祂、望祂。」這位青年大受感動,顯然改變了他的一生,他不但從此得救,並獻身服事主,這就是英國的名牧司布真。

司氏的先祖是反對國教的荷蘭人,祖父是英國獨立教會的牧師,他自己重生不久,十七歲的時候就受聘為鄉村的牧師,人們稱他為「可愛的少年宣道者」。雖薪金甚低,但農民時以土產相贈。二十歲被請去倫敦浸信會任牧職,雖無上大學讀書,卻因他極有講道恩賜,所以教堂滿座,乃於五年後興建「都城會幕教會」。他在倫敦三十八年的工作,使教會增加將近一萬五千人。在他講道時,常是人山人海,其至可以聽到一些馬夫喊道:「要去聽司布真講道嗎?請坐我的車子。」論傳道效果,牧師之中沒有人能出其右。聽道者各種各色,有如維多利亞女皇,格蘭斯頓首相,文豪、市長、警察長,但也有妓女、盜竊者及平民,司氏一樣歡迎他們,所以他有「近代的以利亞」之稱。

他雖然時常生病而不能上台講道,卻很注重訓練傳道人,他在結婚那年創立「牧師學院」,現在改稱為「司布真學院」,他獨立負擔經費十五年,以後才由會幕教會分擔。他也是倫敦浸信聯會的創辦人之一,他又創立孤兒院,和宗教慈善機構數間,包括養老院,開荒佈道差會,售買聖經會,節食贈衣協會等。司氏自己的生活卻極簡樸,反對鋪張浪費,信徒送給他的款項,全用在慈善事業,不為自己留下分毫。美國曾有人以十萬美元的代價請他去講道一百次,他的回答說:「不成,我以佈道為事,從不知道出賣我的講壇。」這是他對金錢的態度。

司布真的父親是一煤棧的雇員,使司氏不能上大學,但他自修極為用功,有關神學、歷史、科學、傳記、文學等書,他都虛心研讀,既是勤讀者,又是勤筆者,作為日後的參考,因精神上的豐富,資料新奇,層出不窮,雖然他剛從農村到倫敦做牧師時,模樣像個鄉下人,但他講道的靈力,卻是大大吸引了聽眾。司氏曾出版他的講章達三千餘篇,共七十五冊,如每天讀一篇,至少需時十年。其一生曾出版書籍一百三十五部,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衛三寶藏」(即詩篇的注釋),和「早晚靈修」這兩書。司氏講道的重要特點是尋找合乎神旨的題材,最重要「以經解經」的方法。由於他平日喜作閱讀筆記,講道準備,卻能收到豐富內容之效果,他是一個福音性的加爾文派,在他傳道的初期,既反對過偏激的加爾文派(神的豫定論),又敵擋亞米流主義(與加爾文派相反),他批評英國聖公會的洗禮方式,主張必須因信而受洗,反對使用禱告書之偽善,但他始終沒有另創一個宗派。

司氏和妻子蘇散拿,是一對模範夫妻,當他在預備講章時,妻子常在旁邊幫他搜集材料,繕寫文稿,互相切磋,使他興致濃郁,不覺疲乏。難怪司氏不止一次地對蘇散拿說:「我愛你比初婚時增多倍。」不幸得很,十年的圓滿生活,由於蘇散拿操勞過度,身體漸弱,臥病在?達十六年,但他倆從不怨天尤人。司氏最大缺點是嗜吸雪茄,煙癖甚重,有一次他出外散步,看到一間商店的櫥窗陳列著一罐煙草,標簽寫著:「司布真的煙草」 ,使他想及離世歸天後所留給人們的紀念,究竟是所吸的司布真煙草呢?還是傳揚主耶穌的司布真呢?為了神的榮耀,回家將一切煙具都燒了,從此再沒有吸過煙。「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為主榮耀而行。」(林前十:31)

司布真的兒子多馬,和孫子都步其後塵,自青年時代就獻身為傳道工作,司氏逝世於一八九二年,其棺上置一聖經,是他生平最喜歡讀的書,享年五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