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本書介紹及序言

 

本書介紹

 

這是一本關於在傳統之外的基督徒及教會兩千年來的歷史著作。原著曾於主後1964年在印度出版,在西方的世界鮮為人知。在本書中,作者約翰·甘乃迪追溯從第一世紀開始以來,那些一直在正式宗教界以外的基督徒團體,描寫了許多發生在基督身體中真實受苦的故事,有時活潑熱情,慷慨激昂;有時令人心碎,黯然神傷。有些福音派基督徒的故事已經不為人知,或是早被遺忘。

 

這書最著重的,並非所發生的人或事,乃是嘗試從歷史中尋找屬靈的原則與見證的路。

 

約翰·甘乃迪來自英國。從1952年起,他一直居住在印度,並在許多單純效法使徒時代的基督徒團體中進行服事。

 

作者簡介

 

約翰·甘乃迪是一位在印度的宣教士,他出生於英國,在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和哥拉斯夠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接受教育,與布魯斯(FFBruce)是同班同學。1951年,他前往印度宣教。1952年定居印度。他主要的服事,均在印度各地那些簡單原始的基督徒團體中進行。目前,他定居在印度的太米拉都(Tamilnadu)。另著有《米友開》(米友開-Mukyokai-非教會之意)以及他《旨意的奧秘》(Secret of His Purpose)等書。

 

原著序言

 

近來,特別是在西方,對於《溝通》有著非常迫切的需求。

 

不久以前,我在一份著名的刊物上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作者在結尾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WHY)?”這一個簡單的英文字卻留下了許多結結巴巴不能溝通的話。

 

如果知識成了他自己本身的目的時,就是一個可悲的危險,特別是當知識與生活的藝術分割的時候,更是如此。

 

使徒保羅給羅馬人的書信中寫著:“從前所寫的都是為我們的學習所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15:4原文直譯),舊約的歷史不僅被寫下來,使我們可以知道他,更使我們可以學習那些先人的經歷。這些教訓,將會嚴重地影響我們每日的生活和屬靈行程的進度。當今世代最大的需要,並非更多的神學知識或歷史知識,而是一些與我們現實生活有關的知識。

 

作者寫這樣的一本書,是欠了許多人極大的債,原因是出現了一個無法避免的事實,就是本書大部份的內容都是別人研究的成果。所以本書各章並不會對歷史事件有什麼新鮮的亮光。任何一個通曉教會歷史的人,不會在本書中找到什麼不熟悉的事。這本書的目的,是盼望人們能夠坐下來思考神在以往二千年中的作為,及在二十世紀末所給我們的意義。如果我們同意可以從他人屬靈的經歷中,學習到一些真實的功課,那麼,我們必定可以從教會歷史中的勝利和失敗中獲得許多的啟迪。以後各章的結論是否公正,將留給讀者自己去判定。有些人可能不同意,甚至強烈反對作者的推論,但如果這本書能催促人們誠懇地思想一個重要的題目,並鼓勵人們學習及遵循神在歷史中所說的,那寫這本書的目的就可算是達到了。

 

我曾嘗試去尋找聖靈在教會中運行的軌跡,然而由於受到許多現實的限制,我只能選擇神的靈在歷代中,為神的目的所用的少數幾個方式。盼望能藉著這些簡短的綜覽,能對著神聖的原則有足夠的顯示。而這些原則,無論對嬰兒時期和今日的教會,都一樣重要。

 

任何想要從歷史事實中吸取神學教訓的研究,都註定會遇到一些專有名詞的困難。有一些名詞在純聖經處境中是一個意思,而在歷史處境中經常又是另一個意思。“教會”是個大大顯示本書主題的名詞,這便是個極好的例子。因這詞的用法,可沒有受限在嚴格的聖經定義中,為避免廣用這詞而招致混淆,書中一律使用大寫(英文字)的“教會”來表示高度組織化之歷史性的基督教。而小寫(英文字)的教會則是一般的用法。儘管如此,這並不意味難題就此完全解決了。如果讀者感到迷惑:為什麼用這個,不用那個?這顯明作者心中很可能正有同樣的迷惑。不管這詞的使用情況如何,從上下文中,我們便可清楚弄明他的意義。

 

書後所附的簡短書目,是特別為著那些因讀了本書,而有興趣繼續進行更多研究的人所預備的,大部份書都應該是很容易找到的,而且也非常易讀;所引用的經文,除非另有注明,否則一律使用修正版。

 

教會的歷史是人回應神話語的記錄。他展示順服和叛逆的結果。作者有一個禱告,就是盼望有人因著這本書,開始更緊密的跟隨,並順服這活著且永存的道。

 

約翰.甘乃迪

一九六四年三月於根土(Gunter)

 

 

編按:由於難以分辨組織化之歷史性的基督教和教會,更難於以人的眼光來斷定,所以本中文版一律用教會來表示,留待讀者自己思考和尋索。

 

布魯斯序

 

有人曾經說過:“‘真正的教會’只能在那些從傳統教會中分別出來的群體中找到——但是僅在他們剛剛分別出來的那一刻。”為什麼說“在他們剛剛分別出來的那一刻呢?”因為,經過幾年之後,那些因傳統教會在信仰或行為上犯錯而分別出來的群體,自己也開始展現出跟傳統教會一樣令人難以忍受的現象。

 

教會歷史較偏重于基督教主流的發展而忽視了一些被人認為不過是有“微小”貢獻的人物或運動。這是很可惜的事;因為這些“微小”的貢獻,經常包含了一些被當代主流教會所忽略的重要真理。在我自己的家鄉(蘇格蘭),從官方教會中分離出來的主要原因經常是對原則的堅持。這些原則本來應該是官方敲會所持守的信條,可惜反而卻遭忽略。

 

甘乃迪先生將我們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一些經過了許多世紀傳統教會以外的基督徒團體身上是件非常好的事。這仍然堅持使徒的信仰,特別是在基督教合一運動流行的更有意義。因為一些與傳統教會分別出來的群體現在透過合一運動找到了較寬廣的相交範圍,但是另外也有人和傳統教及合一運動保持距離。他們並不以同樣的熱情把這看待為“當代中最偉大的事件”。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是“奇特獨居的子民”;甚至在某些地方他們也成為了因著分別出來而遭受歧視的犧牲者。

 

這正指出了判別“真正教會”標準的重要性。像這樣的一篇序文並無意要挑起對這些觀點的爭論。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不論在主流教會的內部或外面,任何有神僕彌賽亞(他是教會的主)的靈(心態)彰顯的地方,在那裏就能絕無謬誤地認出他真正的教會。

 

傳統的教會並不常以這樣的靈(心態)來對待分離出來的團體。他們經常打著基督旗號進行蔑視與鎮壓而非採取理解與忍耐的心態。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分別出來的群體,他們自己在對待傳統教會的態度上也常顯不出該有的靈(心態)。總有一種傾向去公開指責傳統教會為虛假,背教以及是敵基督。如果沒有直率的認指傳統教會為大巴比倫的淫婦,已經算是好的了。

 

從甘乃迪所撰寫的教會歷史中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傳統的教會需要小的群體來提醒她真正的任務,扮演令人討厭的角色,而這些小群體也需要傳統教會使得他們獨特的見證得以定位並生髮意義。

 

甘乃迪先生的書中後段所提到的一些運動有關的懷柔,聖約翰(HarnoldSt.John)曾經在一群與他志同道合的基督徒會議中說過:“我們曾否承認我們欠了傳統教會無法計數的感激?我想起了羅馬教會,她有血腥的罪惡,也有超越的聖徒,而且她在早期中古時代曾經如磐石般地豎立。在無神論及異端攻擊的日子裏多次地保全了基督教社會的架構。我想起在這一塊土地上,官方教會幾世紀以來在英格蘭的鄉村城市間保存住了活的信仰。感謝神,藉救世軍弟兄們提醒我們關懷窮人;感謝神藉貴格會的弟兄們曾傾倒出生命、財產以及憐憫在許多黑暗的地方服事可憐的難民。難道批評弟兄之時我們不應該把手放在嘴巴上麼?”

 

如果甘乃迪先生在揮舞著“見證的火炬”幫助讀者們保持使徒信仰的純正,同時培養出一種寬容的愛心,那麼他的書就成就了一個崇高的目的。為此我樂觀其成。

 

布魯斯(FFBRUCE)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釋經學教授

 

滕近輝序

 

寫歷史有三條路線:一是根據官方資料來編述成歷史。這一種史料自然是採用官方立場與觀點。二是故意與官方資料相左,為要達成另一種目的。三是窮追歷史真相而作客觀的研究。

 

顯然前兩種的著作有其政治或其他動機,因而產生偏差與錯誤。但是事實上,第三種著作也可能有不自覺的偏差與錯誤的結論。大體而言,第三種是最有價值的。

 

本書有其歷史上的與屬靈上的獨立價值,值得一讀,可以給予讀者一種新穎的角度與思路,引起反省與深思。

 

本書指出兩千年來,許多遭受官方教會壓制的信徒團體,為何堅持聖經信仰與純樸生活,為主作出剛強不屈的見證,成為歷代的屬靈火炬。

 

本書也指出:權力化,組織統一化,與禮儀化,是教會腐化、僵化、與外表化的基本原因。

 

本書又更深入地指出:一些為了抗拒上述三化而成立的團體,又不知不覺地走上權力統治的道路。舉出了十九世紀英國弟兄會內訌例子,和宗教革命以後對敬虔派及重浸派等壓制的例子。這些都是重要信息。

 

但當讀者閱讀本書的時候,也需要以更開闊的眼光來慎思明辨。略舉數例如下。

 

一、本書認為在使徒行傳裏面已經有權力的圈子——圈內路線與圈外路線,或稱彼得雅各路線,或稱耶路撒冷路線或安提阿路線。又過分強調其間的對立,認為使徒行傳十五章所記載的首屆大會,是彼得的勝利,訂下了猶太教意味甚重的條例,要外邦信徒遵守(15:20-29)。事實上,那是眾使徒們在聖靈帶領之下的決定(15:28)。把外邦信徒從割禮的要求之下釋放出來,是福音信仰的大勝利。至於那些條例的訂立的真正目的,是減少傳福音的阻力,消除猶太人在心理上、文化上與宗教上對福音的抗拒力。使徒行傳十五章廿一節道出了這一個用意。保羅絕不是在彼得派的壓力之下而為提摩太行了割禮(16:3),乃是為了給福音建築橋樑的緣故。這就是為什麼他說:“受割禮不受割禮都無關緊要”(6:15),他的重點是傳福音救人,禮儀是次要的。

十九世紀的德國新派神學者包爾(Bau),就曾藉著保羅責備彼得一事而大做文章,建起一套理論作為另釋新約聖經的根據,影響了不少人對聖經的信仰。本書當然不是這樣發揮,卻也有過分強調之嫌。

 

二、本書有時過分注重權力壓制與被壓制之間的關係,而作出不太正確的結論。例如:作者對第二世紀的孟他努派的認識不正確,竟有稱讚之意,認為他們是對教會組織化形式化的反動性的一種復興。但歷史告訴我們,孟他努派自稱是主耶穌所預言要來的“另一位保惠師”(14:16),宣稱:昔日上帝在基督身上顯示他為人子,現在上帝在他身上顯示他為聖靈,他說:“我不是天使,也不是長老,我就是主上帝,我來了!”他們極端重視講預言(強調所謂知識或是智慧的言語)。孟氏預言,基督即將降臨在小亞細亞弗呂家境內地帕普撒(Papuza),在那裏建立新耶路撒冷。他呼籲信徒放下一切,到那裏聚集,過苦修、獨身、禁食的生活。這是古代最早的極端甚至異端靈恩運動。

 

三、本書重教會主流歷史之外地神的工作,這是很需要的一本書,使信徒擴大了眼界與思路,很有貢獻。但是如果本書也敍述到神在主流教會內地作為,那就更加完全了。神不是在主流教會中賜下歷代的大復興運動和普世傳福音運動麼?主耶穌寫信給小亞細亞的七教會(代表曆世歷代的眾教會)。神在天主教走錯路的時候,賜下宗教革命一回到聖經的運動;神又在基督教聖公會權力化儀式化的時候,賜下衛斯理復興運動和後來聖公會內部的福音信仰運動(TheEvangelicalWing-TheLowChurches);最近美國衛斯理公會內部也產生恢復約翰·衛斯理路線的運動。在普世各地眾華人教會(宗派和獨立的當中,不是以基本聖經信仰與靈性為主流麼?神不是在許多宗派和獨立教會中賜下許多信仰純正,靈性美好,忠心事奉的領袖麼?

 

感謝神,他是宇宙之主,歷史之主,教會之主!他仍然高高坐在寶座上。

 

滕近輝

一九九六年三月於美國新澤西州

 

林三綱序

 

我們都願承受主耶穌的託付:“在耶路撒冷……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但不一定深究這“見證”的意義。我們也盼望使徒保羅的心願:“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得著榮耀……”早日成全,但不一定查問我們現今所在的教會是否符合神的心意。很可惜的,我們大多迷失于現實的光景中,只寶貴愛神的心情和事奉神的熱誠,注重許多服事上的技巧與果效,不知不覺落到現時代的形式與禮儀中,並很少擺脫現狀,回到聖經,來尋求究竟什麼纔是神的旨意。正如本書所說:“今日大部分基督教的服事,完全接受組織化的教會——就是“教會”這一觀點,對於是否按神的話語來建立教會,則很少有人關注。”

 

在已過的三十年中,在臺灣和紐約,得多次機會與本書作者約翰·甘乃迪促膝詳談,得知他對神的話語有深邃的領會。由於他在印度長年服事所遇到的艱難與困惑,促使他深切地尋求神對教會的心意,經過廣泛的研究這二千年來教會中所發生的事蹟,發現神確是在高天的寶座上,在諸多複雜、錯綜的環境中,仍引導並扶持一班人,作出明亮又剛強的見證。他們雖然不能算是完全,仍該算是火炬,照亮了當時的信徒。如今我們所處的情境,比以往更加複雜,我們更該以從前的火炬作為借鏡,求聖靈開啟聖經,以明白教會該走的道路。

 

林三綱

一九九六年美國紐約州

 

王國顯序

 

記錄在基督教中所發生的大事的歷史書雖不能說是很多,但也不能說是很少。只是記錄下神在教會中所作的工的歷史書,雖不能說是鳳毛麟角,但確實是不多。使徒行傳是最早的,他是聖靈親自寫下的一本。他不單是記錄了使徒時期的教會歷史,也顯明了讓人明白怎樣去領會神在教會中作工,叫人知道不是去看人在歷史中做了什麼,乃是看神在教會中怎樣帶領並管理,成就他永遠的計畫。

 

教會歷史所經過的路是曲折並艱難的,因為教會的歷史不是只有人與人的關係,乃是複合著人與神的關係,並人與撒但的關係,當然也就少不了神與撒但的關係。所以教會的歷史就是屬靈爭戰的歷史,神要建立他的教會來完成他永遠的旨意,而撒但也用盡各樣的方法使教會偏離神的旨意,不讓神永遠的計畫可以成功,一二千多年來的史實很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教會反覆地偏離了主的見證,主也不住地挽回教會,使教會從偏離歸回正道。

 

《見證的火炬》是少數記錄神在教會中作工的歷史書之一,並且所收集的資料是直到近代,所以更能使人看明神作工的路。雖然其中有一些事如對教會組織的解說上有可商榷之處,但是瑕不掩瑜,因為對屬靈的歷史本身的記錄是非常明確的。志雄弟兄有負擔把他譯成中文,對清心愛慕主顯現的中國基督徒來說,那是一項喜訊。

 

不留心神在教會中怎樣作工,就不容易找到跟隨主的道路,即使是一時找到了,也很快就會迷失。因為人是多注重人的工作,少留心神的計畫,必然的結果就是人所作的代替了神所要作的,掩蓋了神所要得著的。屬靈歷史的真實與寶貴,不在乎人的評價,而在乎聖經真理的印證。歷史顯明了神話語的標準,神話語確認了歷史的屬靈價值和意義。我們仰望神的憐憫,叫我們閱讀教會的歷史,不是在看歷史故事,而是在其中尋找到討神喜悅的道路。

 

王國顯

一九九六年一月廿四日於美國三藩市

 

譯者序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道書第一章

 

“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鑒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哥林多前書第十章11-12

 

(在世界的末了)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跡、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24

 

當我們以福音派純正的信仰,靈恩派超然的經歷,或是奧秘派屬靈深處的亮光為追求的目標之時,我們可能已經忽略了神永遠的旨意。耶穌基督的見證到底在哪里?神在永世中所經營、所建造的到底是什麼?這是有心追求的弟兄姐妹所當思考的重要課題。

 

教會的歷史能幫助我們看見,神如何一次又一次地進行恢復的工作。所以我們就不能單單以追求復興為滿足。對於歷史的解釋,我們並不一定要完全接受作者的看法,但是我們卻應該好好地思想神要的是什麼。

 

在這兩年翻譯的日子裏,實在令我們由內心深處敬拜這一位不放棄我們的主。他的能力在軟弱的人身上顯得完全。我在神的面前有一個禱告,這就是希望借著這本書,能在華人的教會中激起一點點的反思。或許在他的恩典中,我們也能成為他恢復工作的器皿之一。

 

整個翻譯過程中非常感謝滕近輝弟兄的指導,王國顯弟兄的鼓勵,仰文奎弟兄的電腦打字,梁淑德姊妹的潤飾與校正,以及許多無名者的代禱。相信主必親自報答。但願榮耀、尊貴、讚美都歸給至高無上的父神和在寶座上的羔羊,直到永永遠遠。

阿們!

劉志雄

一九九六年一月於美國新澤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