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帝國教會

(主後325 ~ 主後476)

 

【康士坦丁皈依基督教】康士坦丁(Constantine),雖於主後306年,即從他父親康士坦丟(Constantius)取得該撒皇位,但仍有對手馬克森丟(Maxentius)盤據羅馬,與之抗衡。主後312年,康士坦丁在羅馬城外米里維橋戰役,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纔正式成為西方的統治者。據說,他在那次戰役的前夕,曾看見天空中有一個光明的十字架,其上寫著「靠此記號而得勝」幾個字。翌日,他即攜帶一副織上十字架記號的軍旗上陣,結果大獲全勝。

    主後313年,康士坦丁與東方迦列流所派的代表在米蘭會晤,雙方同意互相合作統治,並在整個帝國中鞏固基督徒對他們的支持,於是頒佈了有名的米蘭諭旨(Edict of Milan),給予基督徒及其他人民有宗教信仰上的完全自由。這乃是基督教歷史上的轉捩點,使基督徒免再受到政治的迫害。康氏本人受到母親赫里拿(Helena)的勸化,皈依基督教,並且在各方面善待基督徒,如:豁免聖職人員的丁稅和和某些公民義務,多方鼓勵並襄助基督徒建造禮拜堂,又提攜他們在政府中居高位。

    主後321年,康士坦丁鑑於基督教久已實行的聚會日(即七日的第一日),就將「禮拜日」訂為休息日,禁止百姓在這一天工作,准許基督徒兵士自由參加教會禮拜。他又廢除了羅馬帝國內的種種惡俗:奴隸制度,劇場中之角鬥戲,屠殺那不受歡迎的嬰孩,及十字架的刑罰等等。

    主後325年,康氏進一步頒佈了一大告示,諭令全國臣民都要皈依基督教;又因當時的貴族仍頑信外邦神的緣故,就將他的京都遷到拜占庭(Byzantium),改名為康士坦丁堡。究竟康氏是否真心悔改信主,言人人殊,他的私生活仍有許多缺點,甚至殺死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因此有人質疑他的信仰。康氏的詔諭也使成千上萬的異教徒湧進了教會,很多人只是掛名的基督徒,就也把屬世的腐化敗壞帶進了教會。如此,教會在「量」上的得著,變成了在「質」上的損失。

 

【尼西亞大會】三百年來最令教會困擾的問題,是關於基督是否和父神一樣具有神性?當時為這問題爭辯得最激烈的兩位領袖,是亞歷山大教會的兩位長老,亞流(Arius)和亞他那修(Athannasius)。後者不過是個年輕人,而前者是個愛主、敬虔、生活嚴謹、又有口才的長者。

    由於異教信仰是多神的,亞流擔心如果聖子與聖父同樣有完全的神性,那就變成了兩位神,基督教信仰就會墮入異教多神的錯謬裏;因此,他教導信徒聖子基督雖然像神,但祂並不全然是神,基督乃是被造者中的首先與最高者,祂不是永恆的,祂與聖父並不同質。相反地,亞他那修強調聖子與聖父同質,祂就是神。

    這項有關基督位格的爭辯極其重要,因為它牽涉到人類救恩的問題。基督的工作和祂的位格有不可分的關係,天使曾宣告基督的工作說:「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太一21)。基督救贖的價值,全賴基督本身的位格。世人處於完全無助、無法自救的情況下,唯有神能施行拯救。如果基督不是神,基督就不能成為人類的救主。亞他那修深切體會這一點,他說:「我知道耶穌基督是我的救贖主,祂決不能次於神。」

    亞流派的教訓造成教會長期而痛苦的爭辯,最後是由羅馬皇帝康士坦丁出面召集大公會議,解決這項爭論。主後325520日,在離康士坦丁堡約四十五哩的一個小城尼西亞召開會議,有三百多位主教出席,史稱「尼西亞會議」(Council of Nicea)。尼西亞大會的結果是:亞流的看法被判為異端,基督位格的教義行諸文字,成為全體教會信仰的根據。這項聲明就是出名的「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其中承認:「耶穌基督,聖而神者,為父所生,並非被造,與父同質。」如此,教會宣告了信仰最基本的信條:基督具有完全的神性。

 

【康士坦丁堡大會】尼西亞大會並未平息亞流派之爭,仍然有不少人附從亞流,攻擊尼西亞信經,謂其所採用之詞句不能完全表達基督教信仰。其中最著名的為尼哥美地亞的主教優西比烏(Eusebius),於主後328年,得到皇室人員的從中調解,後竟受康士坦丁帝重用,企圖作翻案工作。優西比烏說服康士坦丁,恢復亞流的職位,修改信經,使用一些免於引起爭執的措詞;他又唆使康士坦丁將亞他那修放逐於高盧。所幸亞流於主後336年忽告身死,而康士坦丁也於主後337年去世。其時,尼西亞大會所訂信經雖未被公然推翻,但也幾乎無形中被消滅了。

    康士坦丁死後,帝國全境為他三個兒子所瓜分。康士坦丁諸子對於尼西亞信經的爭辯問題,不但未能使之結束,反而使其繼長增高。而信經的主要維護者亞他那修,歷經屢次放逐和復職,直到主後373年死時,再接再厲不斷地為信經中基督神性的教義奮鬥。他死後,這個為正統信仰(Orthodoxy)而奮鬥的領導責任落在三個人身上,他們被譽為「加帕多家三傑」(The three great Cappadocians)。三位均來自小亞細亞的加帕多家省,是初期教會的傑出人物,他們分別是:該撒利亞的巴西流(Basil of Caesarea),拿先施的貴鉤利(Gregory of Nazianzus)和女撒的貴鉤利(Gregory of Nyssa)。在這三位的奮鬥之下,於主後381年召開了第二次大公會議,史稱「康士坦丁堡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康士坦丁堡大會中,除了再度確定尼西亞信經外,更宣告了聖靈具有神性。至此,教會對聖父、聖子、聖靈為三而一之真神的信仰,纔正式確立。從此,亞流主義在教會中無立足之地,也就逐漸消聲匿跡。

 

【信經和亞他那修的負面影響】雖然信經的內容大體正確無誤,但要經由君王的權勢,和主教們的共同努力,始得達成協議,還要由國家出面執行,這種程序無形中顯示帝國教會已經離開了聖經的原則。經由大公會議擬就並頒佈的信條教義,原希望從此止息爭端,確立真理,傳予後人以為明訓。但聖經給我們明示:真理不能光憑字句傳達,必須靠聖靈的傳輸;真理也不能單靠別人,必須每一個人直接透過心靈去領會吸取,並按照自己內心向神的心意去取用,還須在日常生活的爭戰中不斷持守,這纔能使人在真理中站立得穩。死的字句代替了心靈的領受,並且人的權力代替了聖靈的管理,這是頒佈信經始料所不及的負面影響。

    另一面,信經的主要維護者亞他那修,雖然他對基督神性的認識正確,並且因著他的擇善固執,得以確立了三一神的正統信仰思想,但在他的名著《論道成肉身》(Incarnation)一書中曾說:「祂(基督)成為人,為叫我們得成為神。」這句話的用意原在說明由於人類的墮落,人性被敗壞而失去了神的形像,如今神在基督裏成為人,帶著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藉著我們人的相信接受,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彼後一4)。不料,那句話竟被後來一些基督教異端領袖們斷章取義地引用,作為他們提倡「人成為神」、「教皇無誤論」等邪說的根據,騙取附從者的敬仰,以為自己尚在變化成為「神」的過程中,而這些領袖們則已經屬靈到成為「神」的地步了。

 

【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雖然康士坦丁諭令羅馬帝國所有的臣民都要皈依基督教,卻是提阿多修(Theodosius)在主後378395年,正式立基督教為國教;他不遺餘力的壓制其他宗教,並禁止偶像的崇拜。在那些年間,許多的異教神廟都被所謂的基督教暴徒傾覆,並且引起極慘的屠殺流血。教會就在那時進入極嚴重的離經背道情形中了。不錯,一方面可以說是教會勝過了羅馬帝國;但是從另一方面,實際說來,卻是羅馬帝國勝過了教會,並非藉著逼迫而毀滅她,乃是使她內部腐化而變質。

    第四世紀末和第五世紀的帝國教會,迴異於原來那受逼迫的教會,而成為一個完全兩樣的機構了。教會聖職人員居然為高官厚祿而明爭暗鬥,甚至和政府官吏一樣厚顏地爭權奪利。帝國教會與世界聯合的結果,不只把屬世的精神帶進了教會,並且也引進了異教思想和禮儀:

    ()當時的羅馬人承繼了希臘人在建築藝術上的特長,擅於建造富麗堂皇的建築物。他們就模仿異教廟宇,開始興建一些雄偉高大、極富藝術的禮拜堂。本來基督教原始的崇拜是非常簡潔嚴肅的,而後來卻演變成為一種非常繁瑣拘泥的禮拜,只有那屬於異教廟宇外表的堂皇,而缺乏屬靈的真義。

    ()當時的希臘人崇拜維納女神(Venus),羅馬人也相信女神。他們就把童貞女馬利亞當作基督教的女神,稱她為「神的母親」;本來她只是在主耶穌降生前是童貞女,他們卻說她一直到死時仍是童貞女;他們甚至宣佈她從降生到她死時都是無罪的,死後並成為「天后」,因此信徒如有甚麼需要,均可向她祈求。事實上,迷信的教徒向她祈禱的次數,比起向主耶穌祈禱的次數要多得多。

    ()當時的羅馬人原是崇拜異教太陽神的,因為過了冬至就開始日長夜短,所以就在每年1225日替太陽作生日,舉國很熱鬧的過節。如今全國都皈依基督教,便沿用異教的節期,將1225日訂為主耶穌的生日,因為祂是那「公義的日頭」(瑪四2)。這就是聖誕節的由來。

    ()本來在教會中並無居間階級制度,信徒一律都能親近神,事奉神。但羅馬帝國教會卻把猶太教和異教的祭司制度帶進來,設立祭司神甫的居間階級,並為這些人訂定許多服飾上的條例。後來更進一步頒佈命令禁止他們結婚,這就是羅馬天主教神甫須守童身的由來。

    ()本來我們的神是沒有形像的,神不許可祂的子民作任何形像來跪拜(參出廿4~5)。帝國教會卻引進了異教徒拜偶像的風俗,他們不只為主耶穌作出形像來拜祂,還作出聖母馬利亞、聖使徒彼得、保羅等,以及殉道聖徒們的偶像來拜,又作出各種十字架來給人拜。

    ()羅馬帝國教會又引進了猶太教的香燭、燈臺、香爐等,再加上一些異教迷信的東西,作為他們崇拜禮儀中的器具。

 

【教皇制度的產生】使徒時期的教會組織很簡單,只有長老與執事兩種職份。但在使徒後教會時期,為了對付諾斯底派及孟他努派等異端,逐漸在組織方面發展出主教形態的管理方式。本來在一個教會中所有長老的地位都是同等的,但漸漸地發展出由其中一位長老負起帶頭之責,他成了長老團的主席,帶領崇拜並講道。在新約聖經裏,「長老」與「監督」原係同義詞,長老(Presbyter)指其身份,監督(Episcopos)指其職務。等到某一長老形成長老團的領導者後,為了使他與其他的長老們有所區別,竟不知不覺稱他作「監督」。如此一來,形成了一種有異於初期教會的觀念,即監督高於長老,主教(Bishop)的頭銜便是由此而來。

    我們無法得知到底教會何時開始有主教,因為主教制的產生是逐漸的,而且各地教會的情形也不一致。主教被認為是使徒的繼承人,這種觀念賦予他們無比的權威,在各地教會中獨攬大權。希臘文稱獨裁為 "Monarch",因此在教會中獨攬大權的主教便稱為「專制主教」(Monarchical bishop)

    起先,所有的主教是平等的,沒有一位主教高於另一位。然而逐漸地,羅馬的主教超過其他地區主教的權位;羅馬是帝國的第一大城,不但保羅曾在此地工作過,據天主教的傳統說法,羅馬教會是使徒彼得所設立的。因為耶穌基督將天國的鑰匙交付彼得,所以羅馬主教聲稱彼得將這鑰匙的權柄傳給了羅馬主教。就這樣,羅馬主教漸漸竟演變成為後來的教皇。「教皇」(Pope)源自拉丁文 PaPa,是「爸爸」的意思。在教皇管轄下的眾教會,總稱為「羅馬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

 

【四位傑出的領袖】第四世紀末至第五世紀初,有四位傑出的領袖被譽為「拉丁教會之父」(Latin Church Fathers),他們是安波羅修(Ambrose)、耶柔米(Jerome)、約翰屈梭多模(John Chrysostom)、奧古斯丁(Augustine)。這四位在鞏固教會的事工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安波羅修(主後340~397):他原為米蘭省長,於主後374年被選為米蘭主教。安波羅修是尼西亞信經的全力支持者,寫了許多書,最著名的是「教牧要義」,這是一本關於基督徒倫理與教牧之關係的書。另外,他寫了一些苦修的題目,鼓勵修道主義,以及數首著名的拉丁詩,並透過對希臘文的認識,把東方神學帶進西方。他又勇敢地維護基督徒道德標準:原來羅馬皇帝狄奧多西(Theodosius)曾屠殺了帖撒羅尼加城數千人,以報復他所派的省長被當地的人暗殺。安波羅修為了這件事,不准皇帝領聖餐,除非他公開認罪並表示悔改。皇帝無奈,只有服在教會的懲戒之下。此事使他贏得眾民的稱讚。

    ()耶柔米(主後340~420):耶柔米是早期教會最偉大的聖經學者。他愛好旅行,足跡踏遍大羅馬帝國。當他來到東方,住在安提阿和伯利恆時,向猶太拉比學習希伯來文。晚年著手進行聖經的拉丁文翻譯工作,舊約部分沒有採用七十士譯本(希臘文),而直接由希伯來文翻譯成拉丁文。這本拉丁文聖經被稱為《武加大》(Vulgate),直至今日,該譯本的修訂本仍對羅馬天主教有極大的影響。耶柔米也寫了《聖經註釋》、《教會作家名錄》,並翻譯了許多初期著名教父的著作。在早期教會中,沒有一個人在學術上的成就可以媲美耶柔米的,他也樹立了後世學者的典範。

    ()約翰屈梭多模(主後347~406):他是教會歷史中一個最偉大的講道家,他的演說能力為他贏取了「金口」(the golden-mouth)之譽。他年輕時就決心去當修道士,但礙於他母親的反對,在她去世以前,留在家裏和她一同過日子,卻過著如同一個修道士的生活,他只吃勉強可維持健康的食物,並睡在地板上,也用許多時間於默想及禱告上。

    主後384年,他在安提阿當長老,開始他後來為世人所共知的偉大和有果效的著名講道家的生涯。有十四年的時間,他向廣大群眾講道,勸告他們接受純潔的信仰和過著正直的生活。主後398年,他被立為康士坦丁堡的主教,仍一本素常,著力改善社會道德,適值當時的皇后優多加(Eudoxia)是一個荒淫的婦人,她千方百計攔阻道德改革,以免貽人口實,然而屈梭多模毫不避諱地講說以利亞責備耶洗別和約翰譴責希羅底的故事,於是她就製造一個莫須有的指控,把他放逐。但他在被放逐時的影響力,卻比他在康士坦丁堡時還要大。最後被人刻意安排,強迫在惡劣的天氣之下徒步遠行,因而喪生。

    ()奧古斯丁(主後354~430):他的母親摩尼加(Monica)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也是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母親,不住的為她兒子向神流淚禱告,因奧古斯丁年輕時,受四圍腐化環境的影響,生活敗壞。當奧古斯丁好多次令他母親面臨幾乎絕望之際,她的一位基督徒朋友安慰她說:「妳用許多禱告托住的兒子,必不至於失落!」

    奧古斯丁的生活雖然敗壞,內心卻不斷尋求真理。開始時,他閱讀聖經,但毫無興趣,反而是異教詩人與哲學家的著作吸引他,特別是西色洛(Cicero)的作品換醒了他對哲學的興趣。那時,波斯人摩尼(Manes)所創的摩尼教(Manicheism)風靡全國,那是一種將基督教和異教混合的哲學體系,奧古斯丁做了九年摩尼教徒。後來,奧古斯丁因受安波羅修講道的幫助,漸漸看出摩尼教的許多錯誤。

    有一天,他聽見一位名叫波提納(Potitianus)的說,在埃及有幾千名修道士過著聖潔的生活,而他們大部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他聽後心中非常慚愧,想到自己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學者(當時他在米蘭擔任修辭學與演講學的教授),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慾,而那些毫無知識的修道士,反能勝過。他滿懷激動地衝進屋後的小花園,躺在那裏,將手上拿著的一本保羅書信放在旁邊。這時,隔壁一個孩子唱著童謠:「拿起來讀!拿起來讀!」他跳了起來,拿起保羅的書信來讀,讀到羅馬書第十三章十三至十四節:「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這一刻成了奧古斯丁一生的轉捩點,他悔改了,從此成為一個新造的人。此事發生於主後386年。

    過不久,奧古斯丁成為北非希坡城(Hippo)主教。他全心全意投入教會事奉,直到他去世之日,不遺餘力,公開地以辯論及文字衛護教會真道,以對付異端及製造分裂的人。當多納徒派退出大公教會,自己成立教會時,為了對付他們,奧古斯丁發展了教會與聖禮的教義,他主張:「大公教會是唯一的教會。」他將強大的權柄給與大公教會。他又在北非成立了第一間修道院。

    奧古斯丁的神學成為中世紀羅馬天主教的主要體系,教會歷史中後來的偉人,如馬丁路德(Luther)及其他改教者,都從這位偉大的教父得到啟發。例如:他有關原罪和靠恩得救的教義,大大影響了路德;而他對預定論的結論,引發了加爾文對這教義有更深的闡釋。

    奧古斯丁最著名的兩本著作是:《懺悔錄》及《神之城》。在《懺悔錄》中,他赤裸裸地描繪自己早年的許多隱私以及他心靈深處的感受;這本書是奧氏信主前及信主時的故事,是世界上第一部屬靈傳記。他視自己為人類敗壞和救贖的寫照。他的經歷帶來一個結論,就是人在神以外,找不著安息。《神之城》是一部二十二卷的鉅著,寫出了他的歷史哲學觀。首五卷駁斥人們對基督徒因禁止異教崇拜而使羅馬被毀的控訴;次五卷解明異教敬拜是全無價值的;第十一至十四卷追溯天城和地城的興盛情況;第十五至十八卷提到這兩個城市的發展;第十九至二十二卷顯示這兩個城市的終局。藉著分析這兩個城,襯托出神在歷史中的行動。奧氏相信歷史是從創世記開始,基督的來臨是高峰,審判的日子是歷史的結局。

 

【以弗所大會】奧古斯丁晚年時,用了許多時間及精力對付伯拉糾派(Pelagians)。伯拉糾是一位英國僧侶,他不接受人類因亞當而墮落的教義,因此他否認原罪、人類全然墮落及預定論。他主張人類並非生來敗壞,嬰兒是無罪的,他們逐漸變壞是由於別人壞榜樣的影響。奧古斯丁則主張世人都生在罪中,唯有藉著神在聖善的美意所定的救恩,纔能得救。伯拉糾的學說,在主後431年「以弗所大會」(Council of Ephesus)中,被宣判為異端。

    在以弗所大會之前,又發生了聶斯多留(Nestorius)的爭論。聶斯多留反對並攻擊人們稱呼馬利亞為「神之母」,因為這種稱呼,表明神性可由一個女人而產生。他認為馬利亞只可看作基督人性之母,不可看作基督神性之母。如此一來,他的抨擊「神之母」之事,又因他把基督分為神性和人性兩種位格,就被別人認為他破壞了基督位格的統一。於是,以弗所大會也宣告聶斯多留的說法為異端。

 

【迦克墩大會】教會對基督的神性曾意見分岐,如今對基督的人性以及神人二性之間的關係,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要在這方面獲得一致的看法,以及清楚的瞭解,需要更多的研討與思考,於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爭辯再度展開。當時,有一位名叫歐迪奇(Eutyches)者,他一面反對涅斯多留的「基督兩性相連論」(two natures conjunction),另一面又攻擊以弗所大會所確立的「聯合後二性論」(two natures after the union)的教義。他發展了「一性論」(single nature)的異端。他認為道成肉身的基督,在聯合前是兩性,在聯合後成一性;基督的人性被祂的神性吸收,好像一滴酒在大海中被吸收了一樣。

    終於,主後451年,第四次大公會議在尼西亞附近的迦克墩召開,史稱「迦克墩大會」(Council of Chalcedon),約有六百位主教參加會議。這次會議所制訂的信經和尼西亞信經同樣重要,教會除再度肯定基督有完全的神性外,又承認了「基督有完全的人性」。迦克墩信經宣告:「基督只有一個位格,但兼具神、人二性。」而這兩性之間的關係是:「不相混合,不相交換,也不能分割。」

 

【修道主義的興起】修道主義最先開始於埃及,創立者是底比斯城的安東尼(Anthony)。主後270年,他在自己的鄉村開始過修道的生活。十五年後,他住進沙漠中的山洞,因此被稱為「隱士」(就是從世界隱退,過獨居生活的人),當時有許多人仿效他的榜樣。也有一些人群居在一間大房子內,漸漸演變成修道院;修道院中,每個修道士有自己的小房間。

    修道主義很快從埃及傳佈到帝國的整個東方,修道士有時採取非常古怪的修道方式,例如:敘利亞的西門,在柱頂上住了三十年,直到死時;他造了幾根柱子,一根比一根長,他的最後一根柱子高六十呎,柱頂只有四呎平方,因此被稱為「坐柱者西門」(Simon Stylites)。從第五世紀到十二世紀間,敘利亞一帶有許多柱頂修道士。

    亞他那修將修道主義傳到西方,加上安波羅修、約翰屈梭多模和奧古斯丁的大力推廣,修道主義成為中古世紀生活中獨特的現象之一。

    為何這些人要去做修道士和修女?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動機是要逃離罪惡的世界,每天過聖潔的生活。修道士們認為可以藉著修道方法來喪失魂生命,因而得著靈生命的各種好處。那個時候,帝國已停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所以殉道的事,是少有的了;而最足以表現為基督受苦而克己的作法,乃是修道主義。這也有助於促成修道運動的普遍化。同時,教會在處理那些對主不忠心者的事上,寬大派的主張往往勝過嚴厲派,這就使到許多人輕看經常的崇拜聚會,而走向洞穴隱居之途。又有人看日耳曼蠻族的入侵為神對基督教離棄起初的愛心與純潔而發的憤怒,因而決意去參加此一日漸蓬勃的嚴肅運動,以求逃避神的憤怒。另外有人看見教會的思想與實踐,受到異教徒的影響,發生了腐化,便深感不安。更有人看見西方教會當時流行的崇拜,只重形式,覺得痛心,就想在修道主義中,尋求與神更親密的交通。以上這些因素,很足以說明修道主義的興盛。

 

【日耳曼族征服西羅馬帝國】在萊茵河以東、多惱河以北,原住著野蠻的日耳曼部落,因受到更野蠻的匈奴人的侵逼,就於主後376年越過多惱河入侵羅馬帝國,但在東羅馬打了敗仗,轉而攻打西羅馬,纏戰一百年,終於在主後476年征服了西羅馬帝國。

    在這戰爭連綿,痛苦與混亂的一百年中,安波羅修、耶柔米、約翰屈梭多模、奧古斯丁等偉大的教會領袖均在世。當時,耶柔米聽到日耳曼族的侵略蠻行時,正在伯利恆的洞穴中寫他的《以西結書註釋》,他驚愕得不能自制,深信「敵基督」近了,就在書上寫著說:「全世界正衝向毀滅,帝國首府,榮耀之城,慘被巨火吞滅,神聖教會淪為灰燼,神的聖徒被捉拿、苦待、殺戮。誰能相信立在得勝基石上的羅馬城,竟會毀滅,而她這個國度之母,竟成墳墓?」

    在羅馬的異教徒,一向認為羅馬的偉大是由於他們所信的許多神明所造成的,他們怪責基督徒離棄這些神明,以致災禍臨到羅馬。奧古斯丁在震驚之餘,寫下他最偉大的書:《神之城》(The City of God)以回應異教徒的控訴,此書成為基督教最精彩的一本護教書。

    這一部帝國教會的歷史,終於在主後476年,隨著西羅馬帝國落入日耳曼族手中,而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