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瑪利亞的婦人
經文:約翰福音四章七至四十二節
這裏又是一個外邦女子蒙拯救的例證。像迦南的婦人一樣,沒有姓名,僅以地為名;但她們同得神的恩典,享受主人桌上掉下來的餅屑。
使徒約翰用整章聖經來詳細記述主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談話的經過,實在值得我們仔細研究,從中得到寶貴的教訓。一方面我們羡慕這位婦人得到如此單獨受主教益的機會;另方面我們也看到主的慈愛與殷勤,在走路困乏,腹飢口渴的時候,仍不斷救人靈魂。向五千七千群眾講道的主,居然連一個卑賤的外邦女子都不放過,他的慈愛是如此深厚又細微,宏博又周到!
一 出來打水
這個撒瑪利亞的婦人不但是個罪人,而且是個無心悔改的罪人。她不像撒該那樣爬到樹上去,為要見耶穌一面,也不像瞎子巴底買,聽見耶穌經過就大聲呼求。她不感到自己有甚麼缺欠,所以她不像血漏婦人那樣,擠在群眾中去摸主的衣裳遂子;也不像迦南婦人那樣忍辱哀求,為了女兒的病痛。這樣一個懵懂無知的罪人,主竟然去喚醒她,拯救她,何等奇妙!想到我們中間許多人,也有同樣的經歷,不是我們尋找主,乃是主來尋找我們!
這個婦人到正午才出來打水,也許是避開眾人,也許是慷懶成性,也許兩者都有。但無論如何,水還是要出來打的,那是生活的必需。她再怎樣懶,再怎樣羞於見人,也得出來取水,維持她起碼的日常生活。
人無食物,尚可生存一時;若無水,則必死無疑。今日的阿拉伯國家,以挖油井而自傲;殊不知挖得到井水纔是無價之寶。今日地球上的水,百分之九十七點三不能喝。剩下的百分之二點七,大部份又在南北兩極,四分之一深藏地底,僅有百分之點三十六可供人止渴。你看水是多麼寶貴!科學家研究將海水淡化,可惜成本太高;又想將南極的冰山打碎,運到用水處,成本雖可減低百分之三十,但沿路耗損太大。再加上原有的湖水河水被污染,人類的飲水問題確實是個大苦惱!
廣東人用水代表金錢。有水就是有錢,有錢就“威水”;把金錢看做水那麼重要,那麼必需。因為世人以為有錢就可以享樂,但可惜得不到永久的喜樂和滿足,只不過暫時止渴而已。
二 主賜活水
這個撒瑪利亞的婦人或許邊走邊埋怨:真麻煩!天天要出來打水,不打也不行。所以當主耶穌告訴她“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的時候,正說中了她的心意。她趕快回答: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主是多麼有智慧!從她的切身需要處著手,來引她明白更大的需要,是心靈的飢渴。但人是多麼愚蠢!想來想去都是如何解決地上的生活,減輕勞累,享受安逸。主一直講天上的活水,她一直想地上的井水。就像一頭蠢豬,只顧低頭尋找泥坑,不會抬頭思想高尚的事。我們不是常有這種情形嗎?終日為著世事忙忙碌碌,興趣的是科學新知,股票行情,可以省力又多賺錢的方法。神的話語從來不去翻讀,講台的信息不過是耳邊風,更沒有時間靜下來,聆聽聖靈的聲音。難怪我們的心靈越來越空虛,神經越來越緊張,脾氣越來越暴躁呢!抬起頭來,接受天上的活水吧!那纔是生死交關的急需品!
主進一步喚醒她對罪的感覺,你要活水嗎?去叫你的丈夫來一同接受。她說:我沒有丈夫。主說,你說的對,你已經有五個丈夫,都不是你的了;現在跟你同居的,並不是你的丈夫。這麼清楚數出她的罪行,她才看出主是先知,而將思想轉移到宗教方面去。
這個婦人尋找的是愛情。假設她在廿歲開始結婚,每五年換一個丈,現在已經年近半百了。一生追求愛情,卻得不到,症結在於她自己沒得到從神那兒來的愛,故此她不知道如何真誠地去愛人,去維持夫婦間的愛情。我不知道你一生追求的是甚麼?名?利?享樂?但我確知,你回首一生,都是空。雖然你換了五種方式去追求,到頭來仍是一無所得。
三 丟下水罐
當主啟示她,自己是彌賽亞時,那婦人就留下水罐,跑到城裏去了。她的人生目的,價值觀,完全改變了。本來目的是為打水,想研究的是怎樣改良打水的器具,好從深井取水時容易些;但如今,連裝水的罐子都放下了。真如保羅所說的: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腓四7)。
她跑進城去對眾人說:你們來看。從前她見不得人,現在叫人來看;因為她從前只想到自己,現在她顧到別人。從前她只有汙穢的歷史,見不得光;現在她找到了基督,可以在眾人面前作見證。她也毫不避諱地兩次說出自己信耶穌基督是基督的原因,是“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
他知道我的秘密,知道我的心事;因此我知道他必定是基督,是彌賽亞,是能夠拯救我脫離罪惡的救贖主。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提後一12)。你有這種信仰的基礎嗎?
那城裏有好些人,因她作的見證而信了耶穌。接著他們又請求耶穌在那裏住了兩天,親自聽主的教訓,這樣信的人就更多了。這個聲名狼藉的婦人,竟成了撒瑪利亞初熟的果子,完全是因為她肯放下水罐,立即去作見證,將救恩傳開。她是信徒的好榜樣,但願我們都能放下一切,以見證神的大能為首要的工作。凡敬畏神的人,你們都來聽,我要述說他為我所行的事(詩六六16)。──《新約中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