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和彼得」
馬太福音二十八1~8;馬可福音十六1~8;路加福音二十四1~8;約翰福音二十1~10
古時有一種傳說,把彼得與第二部福音的著作聯在一起,認為該部福音雖然用馬可的名,但可能是在使徒彼得的鼓勵和指導下寫成的。這種見解的內部確證並不少,我們將它與馬太福音或路加福音比較,從其中所省略和加添的部分就可以看出。它描繪的筆法,也有很多地方真實得就像是出自一個親眼見過那個奇妙人物的人。其中最顯明的例子是「和彼得」這幾個字。馬太福音記載天使對婦人所說的話是「快去告訴他的門徒」,但馬可福音卻加上了「和彼得」幾個字。對別人來說,這幾字可能被忽略,但對彼得,這幾個字卻是用金鑲嵌在他個性之石上的。
雅歌裏講到完全的愛有三樣特色,而這三樣特色,樣樣都見於主對待作他使徒和朋友之彼得的方法上。他受到三次警告,他曾三次否能主,他在三次不同的場全合裏得到恢復。
一、愛情堅強如石。從主在審判廳裏回頭看了彼得一眼之後,他本身遭遇了很多的事情。他遵行在創世之前所定的約,將飲父所要他飲的懷。
由於他自己的要求,他已經為人成為罪,叫神的義得以伸張,並使信的人稱義。
他在地震石崩、日頭變黑、父神掩面不顧中,獻上自己。
他低下頭死了,舍去自己的生命,借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
他已攻破了今世魔王的堅固營壘,從他的掌握裏奪取了陰間和死亡的權柄。
他已經通過了神秘的陰間,即以後稱為「地下」的(弗四9),而向從前不順服的靈宣告他作完了的工。
他從墳墓裏出來,敗壞了死的毒鉤和權勢。
這消息已經傳遍了地極,借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諸天已經與神發生更親密的關係。連永世的歌詠也暫時停下來,因為天使正凝神注視這啟示諸多奧秘的一刻。
但他的愛並不減少。他愛的堅強仍然不變。他仍是喜愛人類。無論死亡或墳墓都不能使他的愛改變。當他閉上眼睛死去的時候,他想到彼得;當他停下來與看守的天使說話,要他傳達這信息的時候,他也想到彼得。
我們再藉用雅歌第八章第六節裏的話——他把彼得當印記放在他心上,即愛所在的部位。把他當戳記帶在臂上,即能力所在的部位。他為了救贖人類而經歷的痛苦過程中,始終都帶著那個印記;復活的救主所說的頭一句話,就證明瞭他的愛情如死之堅強。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他的愛是「堅強」的。在別人,愛可能只是表現在微笑,眼淚,或溫柔上,大部都是由情感所組成的;但基督的愛是既溫柔又堅強的。他是不死的愛,但他又是神堅強的兒子。
他的愛,死亡和墳墓不能阻止,時間的消逝與天上的榮耀也不能沖淡。他仍然愛我們,像他在肉身的時候愛彼得、馬利亞、約翰、和多馬一樣。他仍然劃破靜寂喊出我們的名字,諒解我們的失敗,呼喚我們從所遊蕩的遠方回來。他好像反過來用彼得的話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
二、眾水不能熄滅之愛情。雖然這個例子,和其他千萬個例子一樣,他的愛往往被忘恩負義、漠不關心、任性、否認、和罪的洪流所圍困,但基督的愛是不能被任何東西熄滅的。
耶穌帶著門徒從樓房下到街上,葡萄樹的葉子在月光中搖曳著。他們過了汲淪溪,再經過橄欖山的斜坡,來到較高的草地上,那裏散佈著橄欖樹和來過節者的帳棚。在那裏有一塊空地似乎是園主給他使用的,因為他常常來到那個地方休息。門徒時常伴著他同來。但這次使他們驚奇的是,他叫他們中間八個人在進口處等候,而只讓三個門徒一同沿著月影羼雜的草地往前走。走了不遠他也叫這三個人止步一同儆醒禱告,而他自己又離開他們走到約有扔一塊石頭那樣遠的地方去。他必須獨自踹酒榨,眾人中無一人與他同在(參賽六十三3)。當他決定從父手接過那杯的時候,連他所愛的約翰也不能在那裏。
他離開他們去禱告的時候,對他們說:「和我一同儆醒。」這個請求是出於他的人性,在生命最緊要的關頭,誰不知道同情之可貴呢?如果我們四周有一班同走天路的人圍繞著,就比較容易在流淚谷中找出泉源來。他自己也有血肉之體。但他也知道那是黑暗得勢的時代。揚穀的時候就開始了。猶大已在集中他的一隊人馬。門徒們只有穿上了神所賜的全副軍裝,纔能在那患難的日子繼續站立得住。但他三次來看他們的時候,他們都辜負了他。他們都因眼睛困倦睡著了;不得不由天使用權來加添他的力量,那本是人所能作的,可是人失敗了。彼得永遠也不會忘記主特別對他的勉勵——「你睡覺麼?不能儆醒片刻麼?」但彼得雖辜負了他,沒有儆醒。主還是叫醒了他們。
彼得誤解了他的靈和計畫而為他招來危險。所有的使徒都誤解了當時的情形。他們清楚知道耶穌是至高者的兒子,是以色列的王。到了最後關頭他們仍爭奪在國度裏的高地位。一隊武裝兵丁來到,但他們並不吃驚,因為耶穌已經告訴他們了。他們甚至帶了兩把刀來應付這場的緊急場面,其中一把是由彼得帶著的。他們或者安排好,必要時他們就死守在他左右,雖則他們想這情形不一定會發生。他們或者以為,到了最緊要的關頭,神一定會介入,大隊的天使會出現,而他們的敵人就要像米甸的日子那樣潰敗四散了。
彼得雖在使女面前畏怯,但他並不是一個懦弱的人。如果主許可的話,他會像獅子那樣出戰。其他的人看到這情形,就求主給個信號讓他們揮刀擊殺;而彼得不等主的指示便在那隊人當中揮刀砍起來了。他大力向馬勒古的頭盔劈去,頭盔一傾斜他的右耳便被削掉了。他的用意固然好,但卻不是主許可的,因使用武力必然會引起報復。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這樣一來,救主自願站出來的尊嚴必受到損傷,他接受十字架的決心要蒙上黑影。法利賽人就會高興地把他們的抵抗解釋為用暴力背叛羅馬統治的開端。
耶穌曾一再地斷言,沒有人奪去他的命,乃是他自己舍的。根據父的清楚命令,他有權柄舍了,也有權柄取回來。但他如果經過一番不適當的爭鬥然後被人帶去,他自願受苦的成分就消失了。所以彼得動刀傷人後他就介入,制止他的門徒,並伸手醫治那個受傷的人。經過簡短的抗議之後,主就讓他們帶去,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一樣。這個迅速的行動挽救了彼得因衝動而造成的後果。但彼得的行動卻更確切地證明彼得和其餘的人根本誤解了整個形勢。但儘管這樣,儘管耶穌知道彼得依然固持他的誤解,主還是特別提到他,並特別吩咐他去到加利利見面。雖然彼得破壞自己所立的誓言,三次起誓不認主——但主還喚他去見面。
那一隊人擁著主耶穌回到城裏。眾使徒都從主的身旁驚逃了,約翰首先恢復鎮靜,他似乎緊隨在他們後頭,而彼得遠地跟著。亞拿的院門開了,約翰跟著眾人進去。他們就在那裏先作非正式的審問,要逼出進一步的證據來。但約翰看不見彼得,知道他必等在門外,就為了他的朋友而回頭對看門的使女說一聲。她認得約翰是大祭司所熟識的人,就讓彼得進來;當他走過燈下時,她仔細地把他的容貌察看一下。
進了門,就是一個四方的院子;因為那夜天冷,僕人們就在大火盆裏生起火來,閃爍的火光映在那一夜參加行動的各式各樣的人臉上。羅馬的兵丁、希伯來人的差役、大祭司的僕人、準備作見證的間諜和報密的人,大家都站在那裏烤火。約翰同耶穌進到公會裏面,那裏的窗戶開向四方的院子;但彼得卻與一群人一同站著烤火。他既喪膽,又失望。他的主這麼明顯地拒絕了他的幫助,已經使他手足失措,或者也引起了他的誤會和沮喪。但他還是想要看結果如何,以為混在其餘的人當中便可以避免被人發現。
那個讓他進來的看門的使女離開了她的崗位,來到火盆處,認出了彼得,就當著眾人面前揶揄他說:「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加利利人一夥的。」他完全料不到這麼一著,支吾其詞地說他不懂得她的意思——「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說的是什麼。」
彼得捉住一個機會,可能是眾人注意別樣事情的時候,就趕緊溜出來,他一到前院,雞就在黎明中叫了。他在那裏又被另一個使女認出來,她大概是在火旁聽到了他同事所說的話。她對旁邊站著的人說:「這個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他又否認,這次並且起誓說:「我不認得那個人。」過了一個鐘頭,他又回到生火的地方,或者他有意想靠著自己的力量挽回當時的形勢。雖然他不承認自己與主是一夥的,他卻願為他辯解!但他一開口,他那加利利口音就露出來了;馬勒古的親戚也認出他是砍傷馬勒古的人。情形極其險惡,可憐的彼得就發咒起誓說:「我不認得你所說的這個人。」但他的話說得越激烈,反對他的憑據就顯得越有力。
當彼得正在說話的時候,雞又叫了,於是他想起了耶穌所說的話。主耶穌也聽到了彼得所發粗魯的誓言。那時,主忘了自己的痛苦,轉過身來看彼得,不是帶著發怒或責備的面容,而是一種懷念與提醒的態度。並且主在復活以後,仍然捎信喚他來見面。主的愛情真是眾水不能熄滅(參歌八7)!我們也可能辜負他、否認他,但當我們存著憂傷痛悔的心回轉過來的時候,他就必使我們再度悔改更新。「慈愛的主,當我們辜負你的時候,求你也這樣看我們一下,使我們也能從墮落中再被喚回來,使我們痛悔的心也能得到赦免和醫治。」──
邁爾《聖經人物傳──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