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5、初步功課

 

  馬可福音一2139

使徒保羅曾提醒以弗所教會,說他們是「學了基督」、「領了他的教」(弗四2021)的人。所以我們研究主為彼得和其同伴的終身事工所預備的初步功課,是極有裨益的事情。每一個想要得人靈魂的人,都當從主所教導的最基本課程學起。

一、第一課是與他交往就必投入屬靈的戰爭。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很可能是在這一小群漁夫,決定了跟從耶穌之後的頭一個安息日,他們陪著耶穌照常進會堂聚會。他們決定跟隨耶穌的行動,成為加利利一帶人們的話題,大家對他們議論紛紛。例常的崇拜儀式完畢之後人家就請這一群人的領袖向會眾說話。他講解國度奧秘時所用屬靈和生命的話語,與他們素常所聽文士的呆板講法,成了鮮明的對比,使聽眾大為驚奇。他們覺得兩者有如滾滾瀑布與窪地積水之差。「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他們的心和良知都發出了回應。

驚服的會眾的靜默,忽然被一個人的叫聲所劃破,那個人被鬼所附,好像被迫說出非他自己所願說的話,他說:「拿撒勒人耶穌,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知道你是誰。」這個汙鬼可能已經附在那個人的身心上很多年了,卻沒有被他最親近的人所發覺。但他一接近神的聖潔,雖然這聖潔仍被他的肉身所遮住,仍使他發出不由自主,不能禁抑的喊叫來。一隻發炎的眼睛,只要遮住不看日光,就不會有什麼特別的痛苦;但一暴露於日光之下,其痛苦便難以忍受了。啊!一個汙穢的人,忽然碰到那種未墮落的撒拉弗都必須用翅膀遮臉不敢觀看的神的榮光時,怎能忍受得住呢!

那被鬼所附的人,由深淵發出的悲聲所造成的騷亂,一定十分令人驚動。那個人,直到現在還可能被社會認為是個體面的人,沒有人曾懷疑他有雙重的性格。但彼得一定察覺到,他的主所代表的那一類型的品格,必定會揭露邪靈世界的一切本相,必定會與邪靈世界相敵對。因為他的主所代表的這種品格,是由神的靈所管制,本質全然聖潔,而邪靈世界則是後來基督所說的地獄或陰間的門。彼得入伍參加的戰爭,不是與屬血氣的作戰,乃是與管轄這幽暗世界的惡靈作戰。

彼得知道了他的主能應變緊急事件,心裏必然松一口氣。當耶穌吩咐汙鬼不要作聲,叫他從這個受折磨的人身上出來的時候,汙鬼雖然狂暴地使他所附的人抽了一陣瘋並大聲喊叫,但也只好順服地出來。門徒與眾人一樣地驚訝,可是他們卻清楚地看到——主也高興他們看到了——他們需要有屬靈的新裝備。他們作戰所用的武器必須是屬靈的,不是屬血氣的;不然他們就不能攻破堅固的營壘,或釋放那些一生受捆綁的俘虜。

在會堂所看的光景,使彼得深思良久。正如閃電照亮夜半的原野,他忽然明白,有一個廣大的幽暗世界存在——其中有些或者是墮落的天使,有些是流蕩的星,「有墨黑的幽暗為們永遠存留」(猶13)。他也覺察到:若要拯救那些遭害的人,就會使這些邪靈大感不安。那些邪靈從前在某種情況下,也曾瞭解過主。從前那種情況到底如何,我們無從得知,只有他們與主知道。他們不得不為他的極端聖潔作見證。他們知道命定的鐘聲一響,他們就必被毀滅。他們無論怎樣掙紮反抗,也敵不過他的能力。他們惟一的樂事就是欺詐、折磨人。

彼得不難明瞭主的純潔對於他們所發生的功效。只在若干小時以前,他也曾喊叫說:「主阿,離開我,我是罪人。」但自從他放棄自己的意志而服從基督的絕對權威之後,一切懼怕就都沒有了。在彼得身上,魔鬼所懼怕的毀滅只造成了罪的權勢的毀滅。耶穌的同在現在對於他和弟兄們,乃是難以言喻的喜樂和充滿的榮耀。他就是這樣被豫備去聽主的話:「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麻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太十8)。「我已經給你們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斷沒有什麼能害你們」(路十19)。

二、第二課是在工作上需要溫柔。彼得是個剛強、有力、激烈的人。他的聲音可能是高昂的,步伐可能是沉重的。他的手卻不夠溫柔來矯正壓傷的蘆葦。所以必須經過不少的訓練,纔能使他在後來所作的書信裏表揚那些「體恤」、「慈憐」、「謙卑」等美德(彼前三8)。他必須「嘗過」主恩的滋味,纔能以極寶貴的「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彼前二3,三4)。這種屬靈生命的操練的頭一課就是在他自己的家中學得的。

在會堂裏看過了這件驚奇的事之後,彼得和安得烈就邀請主到他們兩兄弟居住的家裏來。雅各和約翰也在被邀之列。這建議或者是事前就提出的,所以家中的婦女都在忙著準備。但當客人到達漁舍的門口時,彼得的妻子卻在那裏張望,她急忙把他拉到一邊低聲向他說,她的母親正害「熱病」躺著。她躺在內室的床上,熱度高得很厲害。這件意外的事恰巧在這一天發生,從外表看來是不幸的。但不幸的事在基督的手裏就變成光輝的回憶了。

「有人告訴耶穌。」路加福音說,「有人為她求耶穌」。彼得以後將這事口述給馬可聽,他們不只驚奇她的立刻痊癒,使她能服事他們,他們也驚奇地看到主溫柔地拉著她的手並扶她起來。他當時絕未想到,以後他曾在聖殿的門口為一個瘸子,並在約帕為可愛的多加,也作了同樣的事。

世人需要力量,也需要溫柔。很可能力量若不溫柔,就永遠不完全。現代慈善事業的危機,就是凡事都按著規矩而行,嚴格他遵照法則而作,完全不讓基督的溫柔有自然運用的餘地。瞎子模糊的眼,大麻瘋麻痹的肉,害熱病的母親發熱的手,都需要溫柔的撫摸。生活挫折、家庭破裂、孩子失去依靠,都是因為缺少了溫柔所致。但耶穌是溫柔的牧者。他將小羊抱在手裏,放在懷中,緩緩地帶領那些有小羔的母羊。剛強的人必須把溫柔和力量給合在一起。

三、第三課是要瞥見世上的痛苦。這件事久已壓在主的心頭,促使他不斷伸出右手施展拯救的大能。只有這樣的操練纔能保守他的門徒,特別是彼得,來面對未來的試煉。所以他故意揭開這城市繁榮的表面,讓他們看見這城市中的痛苦,以激發他們憐恤的心。天晚日落的時候,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連同他們焦急的朋友,都聚集在彼得所住的那條陋巷來。他沒有想到在他家的附近,竟有那麼多從未注意到的可憐痛苦的人。

耶穌每次遇到長大麻瘋的,無論為數是一個或是一群,他總因人的需要而動了慈心。聖經告訴我們,當耶穌「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太九36)。我們如果要得人,就必須學習這個功課。得人工作的必要條件,就是要像天使在所多瑪城外對羅得及其家人那樣,滿有憐恤的心才行。憂傷的心纔能攻破並醫治人的心!

歷代以來最大的得人者,承認他自己為悔改的人受了生產之苦(參加四19),並願意為骨肉之親被咒詛、與基督分離(參羅九3)。冷淡的心不會被神用來拯救失喪的人。最有愛心的人就是最會傳道的人。我們若願意徒勞不結果子,就無須期待得著什麼。但我們若渴慕甚至心碎,或者像拉結那樣喊叫說:「你給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創三十1),則不久便會得蒙應允。饑渴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噢,基督阿,當我們看見那城的時候,求你將你的眼淚賜給我們!「但願……我的眼為淚的泉源,我好為我百姓中被殺的人,晝夜哭泣」(耶八1)!

四、第四課是關於能力的來源。次日清晨,彼得的家人尋找他們所敬愛的客人時,卻發覺房裏空無人在。他到那裏去了?大家都到處查問尋找他。彼得和同伴遇見了他就對他說:「眾人都找你!」大概有一個漁夫,經過了一夜的工作在天亮回家的時候,告訴他們說,他在那條上山的小路遇見了他。他們由山坡走上去,或許碰見一個準備把羊群帶到高原牧揚的牧人,指示他們那邊有一個僻靜的山凹。這群驚慌尋索主的人,到了那裏,就看見主俯伏在地上。他是在天未亮的時候,就起來到沒有人跡的地方去,在那裏禱告。

他能趕鬼,醫治許多害病的人,但(按肉身而言)他卻清楚知道靈裏的力量正逐漸消耗。耶穌「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可五30)。他既成為人子,就需要補充靈力。他寧可放棄一些世上尚未作完的救濟工作,也不要犧牲補充靈力的機會。彼得和他的同伴以後還要多次看到這樣的情景,直到有一天,在他禱告完了時候,一個門徒對他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路十一1)。

彼得絕不會忘記主的禱告習慣,他清楚地決定跟隨他那蒙福的腳蹤。五旬節臨到他和其餘的人,是因為他們同心合意地禱告祈求。公會沒有辦法傷害他們,是因為他們全體同心合意地高聲向神呼求。在他受刑的前夕,是禱告為他開路,使他從監獄出來。外邦人蒙潔淨得成聖的異象,乃是當他正在硝皮匠的屋頂上禱告的時候賜給他的。

弟兄們,我們務要禱告。姊妹們,當我們下山谷去作戰時,願你們上山頂去用禱告來支持我們。衛斯理約翰告訴他的同工們,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得人,他們只有不辭勞苦堅忍到底,才算盡了拯救喪亡之責,末了他這樣說:「我們為何不能更加聖潔?我們為何不能永遠活著,並且終日與神同行?我們有沒有在清晨四、五點鐘時起床單獨與神相交?我們有沒有勸人並自己實行在每日工作完畢之後禱告?但願我們都盡上本分,完成神所託付我們的事工。」── 邁爾《聖經人物傳──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