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九、箭的信息

 

讀經:撒母耳記上二十17~42

 

    約拿單對他父親有相當的影響力。掃羅作事無論大小,沒有不叫他知道的。因此為了他的摯友大衛,和他父親掃羅的益處,他極熱切地想在這兩人中間斡旋調停。他不止一次與掃羅談到大衛的事,慫恿他許下諾言,不取大衛的性命。大衛從拿約匆匆回來之後,即逕行往見約拿單,詢問自己到底作了什麼事,激起掃羅如此的深仇大恨,將他逼到離死不過一步。約拿單立刻保護,要盡自己所能助他一臂之力。

    第二天是初一,掃羅將宴請國中要人首長;這兩個朋友同意,這正是試驗掃羅意圖的機會。大衛建議:他將故意缺席,返回伯利恒的父家,第三天回來。在此同時,由約拿單來密切觀察他父親的反應,分辨他的聲調,以區別他究竟是善意或惡意。

      約拿單送與大衛結盟。神是他們惟一的證人。他表明將以真心待大衛,又求大衛在耶和華從地上剪除他仇敵的時候,不可向約拿單的家絕了恩惠。由於掛慮,他使大衛再度起誓,然後他們訂下童子取箭的暗號,由箭的位置來暗示大衛的處境是凶是吉。

    我們不禁想到那個奉命拾箭的童子,他對於自己行動所傳遞的重大資訊毫無所覺。僅僅數尺之差,這支部落下的方向卻使兩顆心為之破碎,將他們的生命抹上一層黯淡的色彩。

    、那支箭教導我們,一個堅強而高貴的朋友,是能獨當難局的。約拿單為了友誼所承擔的風險並非兒戲。宴會的第一天,掃羅注意到大衛的席位空設,但他未發一語。到了第二天,座位仍舊空著,他就轉向約拿單,嚴厲詢問原因,「耶西的兒子為何昨日今日,沒有來吃飯呢?」約拿單照預先的約定回答,並聲稱是他允許大衛回家探親的。這種和大衛同一陣線的態度不禁使掃羅悖然大怒。他的怒氣一發就不可收拾,甚至咒罵約拿單的母親,就是他自己的妻子,認為是他導引兒子的頑梗背逆。他將自己心中的苦毒一股腦地傾倒在約拿單身上。他命令手下立刻將大衛捉來,置其於死地。約拿單還想和他理論,烈怒中的掃羅掄起手中的槍要刺他。這時約拿單知道大勢已去,他們必須作最壞的打算。他憤然起身離席,深深為他的朋友愁煩,因為他父親羞辱了大衛。

    不要以朋友為恥。你若羞于提起某朋友的名字,就不要視他為朋友。然而一旦你和人結為朋友,像約拿單愛大衛那樣,你就當不惜代價,挺身而出維護你的朋友。他是否默默無聞,又貧窮,又遭人棄絕?這正是你起來護衛他的原因。在崇尚時髦、虛榮的社會裏,肯為真理仗義直言,為神的僕人據理力爭的人,是難能可貴的。攻城陷陣有時遠比抵抗別人的冷嘲熱諷還容易。

        但還有一件事更可貴,那就是敢於在任何團體中公開表明對主耶穌的效忠。正如大衛,如今他落魄無名,飽受侮蔑,這時挺身為他作任何辯白都可能要付上代價。但正因這樣,我們更不可搖動,只要相信他會在父神和眾天使面前承認我們的名,所以我們不可以他的名為恥。約拿單的箭表明了他毫無猶豫地站在大衛一邊。但願我們也向現今只是暫時隱藏的那位神保證:我們甘願為他親愛的名而忍受嘲弄,辱罵,和死亡。

    不要恥於為真理說話。許多時候,權宜之靈會在我們耳邊低語,「算了,忍耐到吃完飯再說,別讓自己成為眾人矚目的對象;安靜坐著別動,強露出笑容,等一會兒再伺機事。」約拿單採取了高貴的行動。他不沾擺在前面的豐富菜肴;他的父親坐在對面,口口聲聲要采報複手段,他確是手握生殺大權的國君。然而,約拿單不敢保持沉默。若是為了他個人地位或國家政治的問題,他可以強自忍耐,三緘其口;但這是攸關真理,公義,正義的事,他若靜默不語,牆上的石頭都會起來譴責他,他也必不容于自己的良知。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在比我們年長和有經驗的人面前,強提自己的意見,豈非失禮?不錯,但是人類的意見分歧不一,五花八門,必須用我們的良心去見證真理,道德,和公義的基本原則。你為這些挺身直言的時候,不是為了爭取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維護原則,使之不受污染。

    二、那支箭行出了危險臨頭的訊息。「約拿單就知道他父親決意要殺大衛。」他叫童子往前跑,然後把箭射在童子前頭。「童子一去,大衛就從磐石的南邊出來,俯伏在地,拜了三拜;二人親嘴,大衛哭的更慟。」約拿單不需作任何解釋,大而已明白「是耶和華打發他去」(22)

      「箭在前頭。」你曾抱著一絲微小的希望;你已經克盡厥職,設法求和、祈禱,也流淚、焦慮;然而這一切都徒勞無功;箭飛射而出,證明你必須離去,另奔前程。你的身後是絢麗陽光,前面是愁雲慘霧;身後是友誼的歡蜈,妻子家庭的溫馨,對王的忠誠,和民眾的擁護,前面卻是流亡生涯。你的心深深眷戀著親人摯友,但箭的資訊卻逼你舍棄這一切。除了離鄉背井,前往不可知的境地之外,你一

無選擇。然而下面的思想可以帶給你一些慰藉:

    (1)有些東西是你永遠不會失去的。大衛一直擁有他朋友的摯愛,百姓的愛戴,對於神的良善之記憶,和神如何拯救他的經歷;他始終感覺到神的同在;他也一直擁有他所為的詩篇,這些詩篇直至今日仍供應著世人的需要。我們生命的布匹裏已繡進了許多輝煌的絲線,是永遠不會褪色或泯滅的。

    (2)神在決定我們的去向時有他特定的旨意。童子遵命前去拾箭的時候,他對於這裏面所蘊藏的含義渾然不覺,更不知道這箭是出於神的箭囊,是他親手射出的。讓我們看見患難含有神的預備。在飛射而出的箭後面,原有天父慈愛的旨意。是他打發我們出去。

    (3)「往前去」是我們獲取更大福分的必要條件。大衛如果流連宮中,他的生命必然虛擲浪費了,他也必失去後來他的杯所滿溢流出的那些榮耀和福分。往前去,這是通往寶座的惟一途徑。只有這樣,多年前撒母耳低聲對他道出的應許才能實現。怪石嶙峋的山路,正是通往快樂穀的必經之徑。他的巢必須被攪動,他才能學會飛翔的技巧;正如支撐植物的格子架必須拆除,小樹才能獨立生長。

    因此,讓我們遵循箭飛往的方向一一越過長久以來你一直受到庇護的暖房;越過溫和的南方,奔向冰天雪地的北國;越過你熟悉的環境,邁向未知之地。正如亞伯拉罕,前往神所指示的異地。但願大衛的詩也能成為你自己的確據:

        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

        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

        你必將你生命的道路指示我。

    三、那箭教導我們,人類的愛必須忍受分離之苦。這是兩個高貴靈魂最後一次相聚。在約拿單死前不久,他們只匆匆再見過一面。他們都知道,情勢所趨,不得不如此。特別是約拿單,他似乎深深預感,這種快樂的相聚已不可再;因此地懇求大衛立約,當神從地上剪除大衛的仇敵時,要恩待他的後裔,記念他們之間的愛。最後,約拿單說,「你平平安安的去罷。」似乎他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紮心的離別之慟。他們指著耶和華的名起誓,說,「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並你我後裔中間為證,直到永遠。」然後大衛就起身走了,開始他的逃亡生涯,隨時都面臨著喪身之虞。另一方面,約拿單懮心仲仲地返回宮中,用其餘生伴隨著那位一直對他高貴、細致情感嗤之以鼻的父親掃羅。

    常常我們的心會留下傷痕。這個講求效率的世界似乎對於四周層出不窮的悲劇無動於衷。年輕的心飽受戕傷,年老的人刻下不可磨滅的痛苦記憶。但是,在黑暗的時刻,基督來到我們面前,正如當年人對那些因他即將離世而傷心欲絕的門徒說,「你們心裏不要懮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這是最大的安慰。相信是他支配著一切細節;知道他手所作的,心裏所想的,都是由愛滋生而來;依靠在他胸前,完全相信他──這好像一座橋,可以用來支搭在分離的鴻溝之間,使人得以安然越過底下的急湍溪流。―― 邁爾《大衛》